-
金風環保新疆和田苦鹹水處理項目(CDI)成功完成調試運行
導語:2019年10月20日,經過金風環保及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金風環保位於新疆和田民豐縣的苦鹹水處理項目(CDI)成功完成安裝調試運行,可解決當地居民日常清潔飲用水問題,造福一方百姓。
-
水危機的進擊——海水淡化處理技術(一)
水危機的進擊——海水淡化處理技術(一)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技術超過20餘種,包括冷凍法、反滲透法、低溫多效、多級閃蒸、電滲析法、壓汽蒸餾、露點蒸發法、水電聯產、熱膜聯產以及利用核能、太陽能、風能、潮汐能海水淡化技術等等,以及微濾、超濾、納濾等多項預處理和後處理工藝。
-
缺水的中國與海水淡化歷程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小夥伴們在地理課上可能都學到過,地球上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水總體積約有13億8600萬立方千米,海洋約佔地球總水量的96.53%,湖泊鹹水和地下鹹水佔0.94%,而淡水資源只佔總水量的2.53%,再除去無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冰冠中的水,陸地上可利用的淡水湖、地下水和河流的水量不到地球總水量的1%。
-
海水變成飲用水?可持續性鹹水淡化技術開闢全新道路
據英國《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近日發表的材料學最新研究,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和國際同行開發出一種新型鹹水淡化技術,可以利用特殊材料快速將海水等鹹水轉化成飲用水,並在陽光照射後重複使用相關材料。從海水中取得淡水的過程,即所謂海水淡化。
-
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效率創新高
淡水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物質之一,而目前僅存在於河流、湖泊和可供人類直接利用的地下淡水已不足0.36%。佔地球總水量的97%以上的海水,由於含鹽度太高不能直接飲用或灌溉,剩下不足3%的淡水分布極其不均,其中3/4被凍結在地球的兩極及高寒地帶的冰川中,餘下的淡水中地下水又比地表水多出了37倍。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及工業化進展的加快,人類對淡水資源的需求日益增長;一些島嶼和沿海鹽鹼地區以及內陸苦鹹水地區一直屬於缺乏淡水的地區。
-
澳大利亞新型鹹水淡化技術可實現「海水直飲」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和國際同行開發出一種新型鹹水淡化技術,可以利用特殊材料快速將海水等鹹水轉化成飲用水,並在陽光照射後重複使用相關材料。這種材料可以在30分鐘內將海水等鹹水中的鹽分及有害顆粒吸附出來,使水質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飲用水安全標準。隨後只要經過陽光照射,材料就會很快釋放出吸附的鹽分等顆粒,從而可以重複使用。據介紹,每公斤這種材料每天可以過濾出139.5升飲用水,且耗能遠低於現有鹹水淡化技術。
-
反滲透在海水淡化處理中的應用優勢你了解多少?
地球上淡水資源十分稀缺,而海水約佔地球總水量的96.5%,僅此一項優勢,海水淡化行業就被貼上了黃金時代的標籤,海水淡化的無限前景由此可以預見。即便如此,海水淡化的發展比喻為一個步履艱難的產業,這不僅是因為海水淡化耗能高,高成本更是成為了海水推廣途徑上的瓶頸之一。
-
我國科研人員提出低成本苦鹹水淡化新方法
新華社南京11月11日電(記者 陳席元)記者11日從河海大學了解到,該校水文水資源學院青年師生團隊基於「金屬-有機」框架材料,提出一種低成本淡化苦鹹水的新方法。相關成果近期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材料地平線》上。據論文第一作者徐興濤博士介紹,常見淨水方法有2種:一是吸附過濾,二是反滲透。「自然狀態下,水分子通過半透膜,從淡水向鹹水擴散,這就是滲透作用。
-
利用陽光淡化海水,科學家發明海水淡化新方法,節能還能循環利用
那麼既然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這麼少,就利用海水淡化技術,將豐富的海水變成淡水就可以了啊!但是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因為依靠現有的海水淡化技術,進行大規模海水淡化獲取淡水耗資巨大,因此目前只有經濟相對發達且非常缺水的地方還會用這種方法製造淡水。
-
能耗是直接決定海水淡化成本高低的關鍵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水質好、價格漸趨合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鍋爐補水等穩定供水。從海水中取得淡水的過程謂海水淡化。
-
淺談珠三角地區利用地下鹹水養蝦模式
淺談珠三角地區利用地下鹹水養蝦模式2010-07-10 13:4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當代水產 瀏覽量: 7908 次 我要評論 騰氏傳媒--《當代水產》六月刊 文/圖 廣州海貝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曾胡龍 目前在珠三角土塘養蝦模式中,採用地下鹹水調節鹽度的養殖面積幾乎佔到半壁江山
-
海水淡化技術研究新進展和發展趨勢
淡水供應的資源性短缺導致地下水連年超採,由此又帶來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鹽鹼化等諸多嚴重問題。然而儘管我國是缺水大國,但同時也是水資源大國。我們缺少的是適合於生產生活直接使用的淡水。我國擁有超過1.8公裡的大陸海岸線。在地球水資源總量中佔有97%以上份額的海水資源並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現在,海水淡化已經發展成為大規模開闢新水源的成熟技術,也是解決沿海地區缺水問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
海水淡化設備的淡化流程大全
海水含鹽量高、硬度高,對設備腐蝕性大,而且水溫季節性變化較大,使得海水淡化系統比常規的苦鹹水脫鹽系統要複雜得多,工程投資和能耗也高得多。因此,萊特萊德通過精心的工藝設計生產出的海水淡化設備,利用合理的設備配置來為您降低工程投資和能耗,從而降低單位制水成本,並確保系統穩定運行就顯得格外重要。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海水淡化設備的淡化流程吧。1、海水預處理海水中存在大量微生物、細菌和藻類。
-
澳大利亞開發出新型鹹水淡化技術
新華社雪梨8月13日電(記者陳宇)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和國際同行開發出一種新型鹹水淡化技術,可以利用特殊材料快速將海水等鹹水轉化成飲用水,並在陽光照射後重複使用相關材料。這種材料可以在30分鐘內將海水等鹹水中的鹽分及有害顆粒吸附出來,使水質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飲用水安全標準。隨後只要經過陽光照射,材料就會很快釋放出吸附的鹽分等顆粒,從而可以重複使用。據介紹,每公斤這種材料每天可以過濾出139.5升飲用水,且耗能遠低於現有鹹水淡化技術。
-
懿華全新NEXED電除鹽技術,顯著降低海水淡化能耗
NEXED膜堆是新一代創新的電滲析產品,是Evoqua Water Technologies(簡稱「EWT」)旗下重要核心技術,也是目前新一代、具有革命性的電化學脫鹽技術。NEXED技術是在IONPURE CEDI技術的基礎上重新設計,滿足苦鹹水和海水淡化等不同領域的應用需求。相較於傳統的水汙染治理技術,NEXED技術具有很多優勢。
-
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成本不斷下降
2018年8月,美國能源部(DOE)宣布資助2100萬美元支持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研發項目,旨在加快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的創新突破,降低光熱海水淡化的成本,其中低容量、高鹽度水(如石油和天然氣生產中的滷水)淡化處理成本降至1.5美元/每立方米,大容量、低鹽度的海水或者市政鹽水淡化處理成本降至0.5美元/立方米,從而加快該技術的商業化
-
河海大學本科生發表MOF基電容去離子化技術,實現苦鹹水淡化
Materials Horizons》上發表題為「Nanoarchitectur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polypyrrole hybrids for brackish water desalination using capacitive deionization」的研究論文,並被遴選為封底文章,在非常規水資源利用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方面
-
中國海水淡化簡史與現狀
1970年,海水淡化會戰主力匯集杭州,組織了全國第一個海水淡化研究室。1981年,第一個日產200噸的電滲析海水淡化站在西沙群島建成。1982年,中國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學會經中科協學會部批准在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成立。1984年,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成立,開始蒸餾法海水淡化裝置研究。
-
海水淡化技術之方法解析,你知道幾種呢?
海水淡化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始於乾旱的中東地區,但並不局限於該地區。由於世界上7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離海洋120公裡以內的區域,因而海水淡化技術近20多年迅速在中東以外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最新資料表明,到2003年止,世界上已建成和已籤約建設的海水和苦鹹水淡化廠,其生產能力達到日產淡水3600萬噸。
-
科學生活:海水淡化可以解決「水危機」嗎?
北京、天津、河北、山東、上海等沿海省市,人均水資源擁有量更不足500立方米,屬極度缺水地區,再加上沿海項目對工業淡水需求的不斷增大,向海洋取水成為當前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最佳途徑。那麼,海水淡化主要有哪些方法?我國的海水淡化技術發展如何? 淡化水多用於工業 海水淡化,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