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新知速遞 第173期|邵遠主任醫師發現IMP3通過SMURF1途徑抑制前列腺癌細胞中PTEN表達從而促進前列腺癌發生發展

2021-03-01 瑞金醫院圖書館

【Abstract】

Backgrou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IGF2) messenger RNA binding protein 3 (IMP3) has been testified to be overexpressed in prostate cancer and strongly related to patients』 poor prognosis. However, the functions of IMP3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in prostate cancer still remain unknown. Therefore, the current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reveal the role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IMP3 in prostate cancer progression.

Method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IMP3 in prostate cancer tissues and cell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western blotting and RT-PCR. CCK-8, clone formation, flow cytometry and in vivo tumor formation assay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cell growth, clone formation apoptosis and tumorigenesis, respectively. The effect of IMP3 o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 key proteins in PI3K/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 including PIP2, PIP3, p-AKT, AKT, p-mTOR, mTOR, PTEN and BAD activation of was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ting. IP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IMP3 and SMURF1 (SMAD specific E3 ubiquitin protein ligase 1) on the ubiquitination of PTEN protein.

Results: IMP3 expression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prostate cancer tissues and cell lines (LNCap, PC3 and DU145) as compared with the paracancerous normal tissues and cells (RWPE-1), respectively. High expression of IMP3 apparently promoted cell viability, tumorigenesis and inhibited cell apoptosis in prostate cancer LNCap, DU145 and PC3 cell lines. In mechanism, IMP3 upregul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hosphorylation levels of AKT and mTOR, and elevated PIP3 expression level, while induced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BAD, PTEN and PIP2. And, IMP3 overexpression increased SMURF1 expression, which facilitated PTEN ubiquitination. In addition, SMURF1 overexpression enhanced prostate cancer cell viability and inhibited cell apoptosis. Silence of SMURF1 rescued the enhancements i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tumorigenesis and the inhibition in cell apoptosis rates induced by IMP3 in prostate cancer DU145 and LNCap cells.

Conclusion: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IMP3 is overdressed in prostate cancer, which accelerates the progression of prostate cancer through activating PI3K/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 via increasing SMURF1-mediated PTEN ubiquitination.

【中文摘要】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IMP3在前列腺癌組織中呈過表達,且和疾病的進展密切相關,但是其具體機制卻不明確。本研究的目的是揭示IMP3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以及其具體機制。

方法:通過免疫組化等方法檢測前列腺癌組織中IMP3的表達。通過流式細胞,CCK-8等方法檢測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情況,此外,通過免疫共沉澱檢測蛋白質之間的相互關聯作用。

結果:IMP3在前列腺癌細胞以及前列腺癌患者的腫瘤組織中均呈高表達狀態,且IMP3高表達可以促進腫瘤細胞的增殖,並且抑制腫瘤細胞的凋亡。在前列腺癌細胞中,高表達的IMP3可以促進AKT和mTOR的磷酸化,促進PI3K的表達,進而激活PI3K/AKT/mTOR通路促進前列腺癌的發生發展 。進一步研究表明,IMP3可以通過促進SMURF1的表達引起前列腺癌細胞的增殖和抑制凋亡。而SMURF1可以通過促進PTEN的泛素化修飾,降低其胞內水平。

結論:前列腺癌細胞中高表達的IMP3通過增加SMURF1的表達,從而降低PTEN的表達水平,加速其泛素化修飾後,激活PI3K/AKT/mTOR通路,進一步促進前列腺癌細胞的增殖和抑制其凋亡。

相關焦點

  • 前列腺癌怎麼治療,怎麼治療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怎麼治療,怎麼治療前列腺癌 時間:2020-11-25 12:04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前列腺癌怎麼治療呢,怎麼治療前列腺癌呢?相信很多患者都想知道,前列腺癌是男性很容易患的一種疾病,也算比較嚴重,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具體情況吧。
  • 日本發現白蘇中的 「木犀草素」 可預防前列腺癌並抑制耐藥性
    最新發現,木犀草素能抑制前列腺內的氧化應激,從而抑制癌症的發生;另外還能顯著降低AR-V7的表達,可抑制耐藥性CRPC中癌細胞增殖擴散,改善了治療耐性。研究團隊進而還全球首次發現,木犀草素通過誘導新的小分子RNA抑制了AR-V7的表達。這些成果已於12月5日(英國時間12月5日下午5時)發布在英國科學期刊《Carcinogenesis》的網絡版上。
  • 瑞金新知速遞 第249期|王侃侃研究員發現長鏈非編碼RNA CRNDE促進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發生的分子機制
    Finally, we found that high CRNDE expression was also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NPM1 mutations and contributed to the differentiation block in NPM1-mutant AML.
  • 瑞金新知速遞 第188期|馮煒煒發現FBXO2通過泛素化途徑降解FBN1蛋白調控細胞周期與自噬信號通路促進內膜癌增殖
    [Abstract]F-box proteins, as substrates for S 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1 (SKP1)-cullin 1 (CUL1)-F-box protein (SCF) ubiquitin ligase complexes, mediate
  • PSN NPs用於前列腺癌內神經密度的可視化
    這項研究的意義 研究表明前列腺癌內的神經密度和前列腺的進展和預後有關,但是目前沒有方法能夠將前列腺癌內的神經密度進行可視化,這項研究就設計了相關分子和方法用於前列腺癌內的神經現象。通過了解前列腺癌內的神經密度來評估前列腺癌患者的預後和進展。
  • FOX轉錄因子突變方式詮釋前列腺癌治療新靶點
    FOXA1更是與多種癌症並與前列腺癌、乳腺癌、胃癌等癌症相關。人們曾經在前列腺癌中發現FOXA1發生過突變,但其生物學功能尚不清楚。科學家們還不確定FOXA1是一種致癌基因還是一種抑制腫瘤的基因。搞清楚基因突變方式對尋找癌症治療方式以及理解不同患者對治療有著不同反應有著重要的意義。
  • 任善成團隊揭示前列腺癌轉移和免疫抑制的重要機制
    免疫治療是當前腫瘤治療領域的熱點,作為該領域目前最具有研究和應用前景的 PD-1/PD-L1 抑制劑,在治療前列腺癌上卻遇到了挑戰,尚難獲成功。因此,如何把前列腺癌這類對免疫治療無強烈反應 的「冷」腫瘤變「熱」,從而改善以 PD-1/PD-L1 抑制劑為代表的腫瘤免疫治療效果;或是通過發現新的治療靶點、採用聯合用藥而實現增強免疫治療將是未來晚期前 列腺癌治療的方向之一。
  • Science:SOX2促進前列腺癌產生治療抵抗性機制
    2017年1月7日/生物谷BIOON/---前列腺癌生長是由雄激素促發的。基於靶向雄激素受體(androgen receptor, AR)的藥物的雄激素剝奪治療(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DT)是治療轉移性前列腺癌病人的常用方法。
  • 【科技日報】脂肪細胞膜蛋白:治療前列腺癌新靶點
    傳統的腫瘤治療方式主要通過手術加放化療來實現。如今,隨著科技進步,靶向治療成為治療腫瘤的新手段。即對腫瘤中能夠促進該腫瘤生長和侵襲轉移的靶點(標誌物,通常為蛋白等),用藥物和技術手段精準地抑制蛋白的表達,以達到阻止腫瘤進一步發展的目的。
  • Cancer Res:PTEN缺失誘導前列腺癌仍需另一關鍵基因
    2015年12月31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艾默裡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research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轉錄因子SOX4在腫瘤抑制因子PTEN缺失誘導的前列腺癌進展中發揮重要作用,這一發現對於前列腺癌聯合治療方法的開發具有一定意義。
  • 【科技前沿】Protein & Cell綜述:前列腺癌中先鋒轉錄因子FOXA1的...
    Wing2突變被認為存在於前列腺癌診斷時病灶處於原位階段(localized stage),而在轉移性前列腺癌中沒有豐富的表現。除Forkhead域中的突變外,截短移碼佔FOXA1突變的20%,僅限於Forkhead域下遊C端,且在轉移性前列腺癌中顯著富集。
  • 種植粒子治療前列腺癌
    核心提示:放射性粒子種植治療前列腺癌是近20年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尤其是新型、低能、安全易防護放射性核素125Ⅰ和103Pd方法的研製成功,超聲和CT影像學技術的進展,及計算機三維治療計劃系統出現,使放射性粒子組織間種植治療前列腺癌顯示出極大的生命力。
  • JCI:泛素化修飾讓前列腺癌更容易發生轉移
    除了基因的異常改變,野生型受體酪氨酸激酶的異常激活也會促進癌症進展。但是受體酪氨酸激酶如何促進前列腺癌,隱藏其中的機制目前仍然不明確。最近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的華人科學家Ping Yi等人發現一種泛素化修飾能夠導致受體酪氨酸激酶活性異常促進前列腺癌轉移。
  • 胃癌細胞增殖與相關基因的表達
    1.1 c-myc基因。 原癌基因c-myc是c-myc基因家族的三大成員之一,c-myc基因位於第8號染色體(8q24),是一個具有多重功能的癌基因,具有轉錄因子活性,可誘導細胞凋亡抑制細胞分化,調節細胞周期並參與細胞凋亡,具有刺激細胞增殖和誘導細胞凋亡的雙重作用。
  • 瑞金新知速遞 第207期|邱偉華主任醫師發現FGFR3△7-9通過TET2磷酸化和降解促進肝癌進展
    However, activation of FGFR3 by FGF1 dramatically shortens TET2 half-life.【中文摘要】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3(FGFR3)的異常高表達與肝細胞癌(HCC)的惡性行為學密切相關。我們前期研究發現了FGFR3的一個新的剪接變異體--FGFR3Δ7-9,其能顯著促進HCC的惡性進展,但其具體機制仍有待進一步研究。在這項研究中,通過質譜和免疫共沉澱實驗,我們發現FGFR3Δ7-9與TET2之間存在相互作用。
  • 瑞金新知速遞 第七十五期|吳哲褒教授發現垂體泌乳素腺瘤耐藥潛在新機制
    在這項研究中,課題組首先證明了DRD2可通過蛋白酶體途徑的方式進行降解,進一步採用酵母雙雜交尋找並鑑定CUL3-RING泛素連接酶複合物的底物分子KBTBD7作為DRD2的相互作用蛋白。KBTBD6/7與DRD2直接相互作用,並在五個泛素化位點(K221,K226,K241,K251和K258)上泛素化修飾DRD2。
  • 瑞金新知速遞 第283期|朱正綱教授發現下調CDH11的表達促進胃癌細胞轉移和紫杉醇耐藥
    然而,腹膜轉移患者經過紫杉醇治療後極易發生紫杉醇耐藥,從而導致病情進展和惡化。其中涉及的相關的機制目前並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將探索引起紫杉醇耐藥及胃癌腹膜轉移的的相關機制。方法:  收集3例胃癌腹膜轉移患者紫杉醇灌注治療前和耐藥復發後的腹水。
  • 抑制膽固醇途徑促進TGF-β誘導的胰腺癌細胞轉化
    抑制膽固醇途徑促進TGF-β誘導的胰腺癌細胞轉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6 14:03:29 美國福克斯蔡斯癌症中心Igor Astsaturov組的最新研究表明,抑制膽固醇途徑誘導的
  • ...腺癌精準化治療新策略,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Molecular Cell」
    9月17日,國際學術權威刊物Cell出版集團旗下子刊、國際頂級分子生物學期刊「Molecular Cell」(《細胞分子學》)在線發表了我校附屬同濟醫院泌尿外科吳登龍教授課題組與美國梅奧醫學中心(Mayo Clinic)黃浩傑教授研究團隊合作開展的關於前列腺癌精準醫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該項研究是通過靶向ERG致癌蛋白來遏制前列腺癌進展。
  • 瑞金新知速遞 第287期|劉琰主任醫師發現膿毒症血漿外泌體miR-1-3p通過SERP1介導內皮細胞功能障礙
    However, the specific biological function of miR-1-3p in ALI remains unknown. Therefore, mimics or inhibitors of miR-1-3p were transfected to modulate its expression in HUV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