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緊閉,空氣汙染卻比室外的霧霾天還嚴重?專家這樣解答

2020-12-06 中國經濟網

央廣網北京11月21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初冬時節,霧霾天再度來襲,各地紛紛推出舉措實施精準治霾。嚴禁露天焚燒秸稈,嚴查違規上路的渣土車,努力保衛一方藍天。

霧霾的成因有很多,不清潔能源的使用、汙染排放、氣象條件等都有可能形成霧霾。最近幾年,霧霾的頻率和汙染強度一直在下降,出現連續、大範圍、高汙染值霧霾天氣的情況越來越少。

霧霾到底會對人體造成怎樣的傷害?人們應該如何防霾?

霧是霧,霾是霾,霧霾是霧霾

當空氣中的相對溼度大於90%時就會產生霧,霾是一種空氣汙染。如果一個地區既有霧又有霾,就會形成霧霾。我們用PM2.5來衡量霧霾的汙染程度,它是指直徑小於2.5微米的氣溶膠粒子。

國家城市環境汙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介紹,霧霾是一種被汙染的空氣,會對我們的呼吸道系統和心腦血管等方面造成傷害。

霧霾天氣下,一些兒童和老人容易發生呼吸道系統的疾病。不僅如此,PM2.5等細微顆粒物通過呼吸道系統進入人體的肺泡,從而進入我們的血液系統,引發心血管炎症甚至有癌變風險。

求證:吸入身體內的霾將永遠排不出?

關於霧霾有一個說法:吸入身體內的霧霾將永遠排不出去。彭應登表示,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細微顆粒物不管是進入肺泡還是心腦血管都會經過我們的代謝系統被排解掉。雖然有些汙染物質通過血液系統循環會留在體內,長期下來會形成低劑量的累積,但並不能一概而論完全不可排出。我們既要重視霾對人體的影響,同時也不能過度恐慌。

生活防霾小妙招

生活中的哪些方式是有效的防霾措施?彭應登表示,防霾主要注意兩點:

首先,在重汙染的天氣條件下減少戶外活動,在室內也要減少劇烈的運動,減少肺活量,減少吸入髒空氣,減少對人體的傷害。

其次,就算是霧霾天,還是要儘可能保持開窗通風。因為室外的空氣品質雖然明顯下降,但如果緊閉門窗,我們會面臨室內空氣汙染的問題(廚房油煙、廁所廢氣等),室內累積造成的汙染有時甚至會比室外的霧霾汙染嚴重4到5倍。

彭應登建議,開窗通風的標準是24小時保持微通風狀態,也就是窗戶留縫。

雖然霧霾是一種難以避免的汙染天氣,但大家也不必過分擔心。在中度汙染的情況下,我們是可以抵禦霧霾的侵害的。如今,霧霾汙染程度已大幅度下降,如果我們擁有一個好心態,對抗禦霧霾也是有積極作用的。

來源:央廣網

相關焦點

  • 霧霾天如何自我防護:專家建議應保持門窗緊閉
    專家建議,霧霾天氣應保持門窗緊閉,以降低空氣汙染物從室外到室內的滲透速率,降低室內PM2.5濃度。淨化室內空氣選擇具有品牌信譽度的室內空氣淨化器,還可以在室內種植綠色植物,以降低室內的飄塵和PM2.5濃度。
  • 專家:霧霾天 少開窗少戶外活動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閻昱升 楊玲最近幾天,長沙氣溫走低,同時氣象臺公布的空氣品質不佳,早晚出現霧霾。據醫學科學研究,霧霾在人們毫無防範時侵入人體的呼吸道和肺葉中,侵害人的身體健康,甚至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何有效防止霧霾對人體健康的損害?長沙市第一醫院呼吸醫學中心主任湯渝玲教授為市民做了相關解答。
  • 霧霾爆表!加溼器會影響空氣淨化器嗎?
    最近幾個周末空氣品質都不怎麼樣,上周五晚八點北京又啟動了入冬以來首個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美好的周末都讓霧霾給毀了。然而待在家裡不外出是躲避不了霧霾的,即使門窗緊閉,依然無法阻擋滲透力極強的PM2.5,空氣淨化器絕對必不可少,相信很多人家裡都有了。
  • 室內吸菸比霧霾汙染危害更甚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華北霧霾、華中霧霾……截至11月上旬,全國2013年平均霧霾日數已為52年之最。12月上旬,席捲20多省市的霧霾將紀錄刷至新高。迄今為止,國人用來抵抗霧霾的「武器」弱小、原始得可憐:口罩、門窗緊閉,稍微現代化的工具是空氣淨化器。然而,在密閉的室內,人呼吸的二氧化碳、細菌、吸菸、二手菸和三手煙,廚房油煙和房屋裝修材料、印表機、清潔劑等,都可能造成新的甚至更大的汙染。
  • 樓層越高 空氣汙染越嚴重?專家:PM2.5值差別不大
    &nbsp&nbsp&nbsp&nbsp有人說,空氣中的汙染顆粒物是漂浮的,所以住的樓層越高,室內空氣汙染就越嚴重?這是真的嗎?&nbsp&nbsp&nbsp&nbsp省疾控中心環境疾病防治所副主任醫師周連介紹說,居民家中的PM2.5主要來源於室外空氣中的汙染物滲入,以及室內本身裝修汙染或有人抽菸,還包括烹調油煙,以及人為活動。&nbsp&nbsp&nbsp&nbsp在這些居民家,樓層最高的為28樓,大部分集中在15層及以下。
  • 住得越高空氣越好? 專家:不想吸霧霾得住3000層以上
    「住得越高,空氣品質是不是越好」「聽說9~11層是揚灰層,避開這幾層就可以避開霧霾嗎?」「為啥從20層看,霧霾要比地面嚴重?」此輪霧霾襲城,有人調侃、有人焦慮、有人充滿疑問,針對市民關注的問題,河南商報記者從不同高度拍攝了霧霾照片,並邀請省市相關部門專家進行答疑解惑。
  • 霧霾頻繁造訪,導致室內PM2.5嚴重超標,關窗真的還有用嗎?
    霧霾是近幾年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詞,它是一種天氣災害,主要由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組成。它可以使大氣渾濁,視野模糊並導致能見度惡化。在中國,將近有一半以上的城市遭受著它的侵害,而西安則最嚴重的城市之一。
  • 室內空氣問題,遠不止PM2.5那麼簡單,冬季新風系統才是剛需
    老百姓問專家:「如果霧霾來了,該怎麼辦?」專家:「緊閉門窗」。又問:「流感怎麼辦?」專家:「開窗通風」。「霧霾跟流感同時來了怎麼辦?」專家無語…當這個問題真實地擺在面前······特別是冬天,霧霾一再地襲來,空氣重度汙染使人透不過氣來,再加上季節性流感也開始擴散,醫院呼吸科、發燒門診更是人滿為患,年老體弱的老人、患者、兒童更受傷,這種情況在室內發生感染、傳染的情況尤為明顯!而隨著人們對節能、健康、安全、智能空調的需求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裝修前會考慮家用中央空調和新風系統。
  • 檢測顯示霧霾天公共場所室內PM2.5數值接近室外(圖)
    近日,新京報記者在霧霾天走訪地鐵站、公交、商場、5星級酒店、醫院、圖書館等多處公共場所,使用兩種品牌不同的手持式空氣品質檢測儀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室內PM2.5的數值與室外接近,而在個別地鐵站內數值甚至會高於室外。專家及醫生建議市民,霧霾天除在室外需注意防護外,在室內同樣應做好個人防護。
  • 小區環境越差越擔心霧霾危害
    所謂霧霾感知是指城市居民對霧霾的嚴重性、危害性、可怕性以及可控性的主觀感受與認知,而應對行為是指霧霾發生時採取的緊閉門窗、減少戶外活動、戴口罩、勤洗臉等防護方法,以及採用空氣淨化器等主動改善空氣品質等措施。
  • 樓層越高 空氣汙染越嚴重? 專家:各層室內PM2.5值差別不大
    &nbsp&nbsp&nbsp&nbsp能避開霧霾的「黃金樓層」不存在&nbsp&nbsp&nbsp&nbsp樓層越高空氣汙染越嚴重?
  • 霧霾天如何防護?專家來支招!
    為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針對空氣霾汙染問題,提出不同人群健康防護措施,指導公眾做好防護,保護公眾健康,以國家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在線訪談」欄目為平臺,邀請相關專家向網友介紹空氣(霾)汙染人群健康防護指南。
  • 風力較小並伴有逆溫 大連霧霾天賴到周四才走
    昨天,本市市區空氣汙染較為嚴重,全天均為中度汙染以上,其中上午達到了重度汙染。據市氣象臺值班的首席預報員介紹,造成大霧和空氣汙染嚴重的主要原因,一是風力較小,二是逆溫天氣,讓空氣當中汙染物難以擴散。 2月27日,將會有新一股冷空氣影響本市,這種霧霾天氣屆時會消散。
  • 冬天霧霾季 不開窗的危害居然比開窗還大?
    冬季是霧霾的高發期,混沌的空氣看著就讓人不想出門,就更不要說開窗通風了。但您知道嗎,不開窗子並不代表室內空氣就不會受影響,甚至很多時候不開窗子所造成的的問題,會比霧霾天氣開窗更嚴重。本期鳳凰網家居《家居安全避雷針》欄目,和您聊聊霧霾天氣家居室內空氣這些事。
  • 專家詳解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影響及防護
    重度霧霾是一種極端天氣,主要由空氣中的細顆粒濃度過高導致,同時也會伴有氣態汙染物(SO2、NOx等)濃度的急劇增加,是一種嚴重的空氣汙染現象。    急性危害主要是由大氣(特指室外環境空氣)汙染物的濃度在短期內急劇增高(如重度霧霾),人群大量吸入汙染物造成的急性危害,主要表現為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狀、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咽喉痛、頭疼、嘔吐、心功能障礙、肺功能衰竭,誘發慢性心腦血管疾病的急性發作等。
  • 世界衛生組織:室內空氣汙染程度高出室外5~10倍
    2020年註定是個全民關注空氣品質的年份,疫情發生以來,空氣安全問題和呼吸道疾病成為人們特別關注的話題。據國家衛生局調查,目前大部分家庭室內的空氣汙染及其嚴重,甚至比室外的空氣品質還要差十幾倍,特別是夏季。
  • 環保專家:科學認識霧霾的危害性
    原標題:環保專家:科學認識霧霾的危害性 「霾是否致癌是嚴肅的科學問題,我們既不能誇大霧霾的危害,造成恐慌,也不能估計不足,導致危害擴大。建議加快對霧霾的研究,客觀、科學地認識其危害性。」
  • 霧霾季如何保護自己? 環保專家走進校園上"霧霾課"
    秋冬季節,霧霾高發,該如何保護自己呢?今天下午,在張江中心小學科技周上,來自上海市環保部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和企業的環境科學專家走進小學生的課堂,給學生們上了一堂既實用、又有趣的空氣品質的公益課。近些年來,中國秋冬季的霧霾天尤為堪憂,上海淨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環境工程師代光劍向學生們講解了霧霾的組成、汙染空氣對健康的危害。
  • 5位專家來支招,輕鬆掌握2大貓冬技能
    如何讓室內的空氣保持新鮮、健康呢?為了解答這個問題,騰訊醫典邀請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的5位專家,針對南北方不同的環境特點,分別給出改善室內空氣汙染的具體建議。廣東省人民醫院高興林專家認為:「一些小樣本研究發現[1],空氣中的PM2.5濃度上升與流感樣症狀增加相關。我們也觀察到,霧霾嚴重時,流感、慢阻肺急性加重、哮喘急性發作及支氣管炎等發病率明顯增加[2]。
  • 榮肯新風系統:室內空氣汙染終極解決方案
    後經專家調研發現,系房屋密封,室內空氣汙染、空氣流通不暢所致。人們第一反應是開窗透氣,但由於工業化的蓬勃發展,室外廢氣汙染、粉塵汙染、化學汙染導致空氣品質深受影響,開窗換氣也不是可行之策,於是第一臺新風系統問世了。第一臺新風是英國環境系統分析專家、大氣汙染處理專家奧斯頓·淳以在1935年研發製造,採用過濾淨化技術配置專業空氣過濾器,保證送入室內的清新空氣潔淨無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