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天如何防護?專家來支招!

2020-11-23 中國青年網

  為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針對空氣霾汙染問題,提出不同人群健康防護措施,指導公眾做好防護,保護公眾健康,以國家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在線訪談」欄目為平臺,邀請相關專家向網友介紹空氣(霾)汙染人群健康防護指南。

  訪談嘉賓

  施小明,教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

  郭新彪,教授,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系主任、北京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

  Q:

  霾天氣與細顆粒物之間是什麼關係?細顆粒物主要從哪裡來?

  A:

  實際上,霾是一個氣象部門的定義,是指大量的細顆粒物大氣氣溶膠粒子,使空氣可見度小於10公裡,也就是大家說的,空氣比較渾濁的天氣現象。

  細顆粒物又稱為PM2.5,這個名稱可能大家更熟悉,它是指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細顆粒物也是造成霾天氣能見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有些情況下,霾天氣與霧會一起出現,所以老百姓通俗地講霧霾,但是在專業的學術上是沒有「霧霾」這個詞的,只有「霧」或者「霾」。當然我們也要理解,要區分開二者有時候也挺難的。

  細顆粒物來源比較廣泛,大致分為自然來源和人為排放。自然來源比如火山爆發,以及沙塵暴、自然火災等等,人為排放主要來源就是各種各樣的燃料燃燒,包括工業的、農業的,秸稈燃燒以及日常取暖,現在是採暖季,要使用煤等燃料,包括工農業生產的各種各樣的燃料。還有是各種揚塵,比如施工的時候會產生揚塵。還有餐飲油煙,做飯的時候,油煙排到大氣中。

  還有一點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大家知道的好多氣態汙染物,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氣、揮發性有機物,排到大氣中,往往會二次轉化成顆粒物,也就是二次形成的PM2.5。

  大氣中的PM2.5,有一次排放形成的,有在空氣中汙染物反應以後形成的這兩類。

  大家一般關注室外大氣PM2.5來源,實際上室內也會產生,最常見的就是吸菸。吸菸是室內產生PM2.5很重要的來源,所以控煙某種意義上也是控制PM2.5非常重要的一個措施。還有烹飪中的餐飲油煙。在人為活動中,各種室內灰塵漂浮起來,這其中也包含著PM2.5。

  Q:

  霾天氣的時候哪些人群需要重點加強健康防護呢?

  A:

  霾天氣應該說對所有人群的健康都有危害,老弱病幼人群,要特別注意。

  需要加強防護的人群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兒童、老年人、孕婦,比如兒童,大家知道他的各種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老年人的很多功能,包括免疫功能降低,孕婦處於特殊的生理時期,身體健康裡也會發生變化,這是一類人群。

  第二類是以心肺疾病患者為主的病人,這些人原來就有疾病,比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現在的科學研究證明,顆粒物汙染的情況下,很可能會加重原有疾病的症狀或者引起急性發作。

  第三類我們關注的人群就是高暴露人群,即長期在戶外作業的人群。大家知道,一般人群大部分時間是在室內,而交警、環衛工人、建築工人,他們有相當長的時間是在室外,遇到霧霾天氣,他們受的影響更明顯,所以要重點防護。

  Q:

  面對空氣霾汙染,普通人群應該如何開展個人防護?

  A:

  對於一般人群,需要從多個方面考慮加強霾汙染的健康防護。

  一要對霾的健康危害有所防備。要關注氣象環境部門的空氣品質預報,了解當天及今後幾天的汙染狀況,參考預報情況安排出行。

  二是根據霾的嚴重程度分類應對。輕度霾天氣時,適當減少戶外活動;中度霾天氣時,減少戶外活動,避免戶外鍛鍊;外出時可佩戴具有防霾功能的口罩。重度霾天氣時要留在室內,避免戶外活動,必須外出時須佩戴具有防霾功能的口罩,外出回來要及時清晰面部、鼻腔及裸露的皮膚,減少灰塵及病菌對人體造成的損害。

  三是要重視在室內活動時的健康防護。不要在室內吸菸,避免接觸二手菸,家中儘量減少油煙產生,避免增加室內PM2.5的濃度,做飯時要提前開機和延遲關閉油煙排風,儘量減少燃料燃燒造成的汙染。霾天氣室外PM2.5濃度高時,要減少開門開窗,合理通風換氣,可在室外汙染物濃度較低的情況下擇機開窗通風。出現重度霾汙染天氣時應儘量待在室內,在關閉門窗的同時,有條件的家庭同時開啟空氣淨化器。居室內打掃採用溼式清潔方式。

  最後,平時要注意學習,了解其他輔助措施與技能知識。通過正常渠道了解科學防護信息,注意科學飲食,多吃新鮮水果蔬菜,適當補充各種維生素,增強機體免疫力。要注意休息,保持正常心態,放鬆心情。

  Q:

  在一般防護之外,關於重點人群如何加強霾汙染的健康防護呢?

  A:

  重點人群主要有三類,第一類為兒童、老人、孕婦等敏感人群,第二類為心肺疾病患者,第三類為長期在戶外作業的人員。

  兒童體質發育尚不成熟,與成人相比,兒童鼻腔比成人短,呼吸道更窄,免疫系統和呼吸系統功能均未完全發育成熟。老年人群是一個脆弱人群,由於基礎疾病較多且身體機能下降,抵禦空氣汙染能力較差。孕婦是處於懷孕階段的特殊人群。

  有心臟或者肺部疾病的人群,包括患有冠心病、心力衰竭、哮喘或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群,PM2.5汙染會使他們的病情更加嚴重。

  霾天氣時,長期在外作業的人群,PM2.5的吸入量會增加,所以這些都是對霾汙染防控的重點人群。

  對於這些重點人群,我們建議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在輕度霾天氣時,兒童、老人、孕婦及心肺疾病患者應減少外出及戶外運動,多在室內運動或調整鍛鍊時間,儘量避免霾汙染尖峰時段外出鍛鍊;

  二是在中度霾天氣時,兒童、老人、孕婦及心肺疾病患者等應避免外出及戶外運動;

  三是在重度霾天氣時,兒童、老人、孕婦及心肺疾病患者應留在室內,必須外出時應佩戴有呼吸閥的防護口罩,佩戴口罩前應向專業醫師諮詢確認。戶外作業人員要佩戴具有防霾功能的口罩,回到家要及時更換衣物、清洗面部、鼻腔及裸露的皮膚。

  Q:

  霾天氣時在室內場所活動是否就一定安全,需要防護嗎?

  A:

  一般情況下,室內的細顆粒物汙染水平要比室外還是低的,特別是像霾這種情況下,它的主要來源是室外,但是這個前提就是室內沒有新的汙染的產生。

  所以在室內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幾個方面。首先,室內一個很重要的顆粒物來源就是吸菸,所以包括公共場所在內應該禁菸。安裝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公共場所,應該在空調系統中配備對細顆粒物有效的空氣淨化裝置,沒有安裝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就應該在室內配備空氣淨化器。當然,室內人員較多的公共場所,根據空氣汙染的程度,應該適度通風換氣,補充新風量。這點大家都有體會,人多以後,如果不補充新風,人會感到非常難受。實際上,人本身就是一個汙染源,而且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對人也有不良影響。

  在幼兒園、中小學、辦公室室內健身場所等室內場所也建議配置室內空氣淨化器,儘可能地降低PM2.5濃度。有條件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人員密度比較大,也可以採用可淨化細顆粒物的新風裝置,引入新鮮空氣,這樣防止室內二氧化碳或者其他汙染物濃度過高,給大家帶來的影響。

  另外希望大家注意霾天的時候,公共場所應該注意關閉門窗,最大程度地減少室外汙染物的進入。在出現重度霾天氣的時候,幼兒園、學校等應該根據預報的要求,停止室外集體活動。

  Q:

  關於霾的健康防護,如何使用口罩才比較科學合理?

  A:

  使用口罩的技術要點可以概括為12個字,就是:合理選擇、正確佩戴、適時更換。

  首先,要合理選擇口罩。建議公眾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口罩,或者標有KN95/N95、FFP2及其以上標準的口罩。消費者在選擇口罩時,除了考慮防護效果外,還要結合使用者的臉形和舒適性等因素進行考慮,以進行有效防護。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普通口罩及一次性無紡布口罩對於PM2.5等細顆粒物的防護是不夠的,一般的醫用口罩對PM2.5的防護效果也比較差。

  其次,要正確佩戴口罩。一般來說,按照推薦的方法佩戴口罩,確認氣密性有保證即可。特別需要提出的是,不是所有人群都適合長時間佩戴防霾口罩。儘管N95等防護口罩能有效地阻擋PM2.5,但配戴口罩的同時會增加呼吸阻力和悶熱感。兒童、孕婦、患有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佩戴口罩後呼吸阻力會增大,可能會因為缺氧導致呼吸困難,因此一定要佩戴帶有呼吸閥的口罩。孕婦應注意結合自身條件,選擇舒適性比較好的產品,譬如配有呼吸閥的防霾口罩,這會降低呼氣阻力和悶熱感。佩戴前應向專業醫師諮詢,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佩戴。

  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如心肺疾病患者佩戴口罩後也會造成不適感,甚至會加重已有病情,這類人群應向醫生諮詢,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佩戴。兒童,處在生長發育階段,臉型小,部分口罩密合效果較差,建議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適合兒童佩戴的防霾口罩。一些家長為孩子佩戴的普通紗布或棉布口罩,在防護PM2.5方面效果是不夠的。

  三是口罩使用一段時間後要適時更換。當口罩使用一段時間後,其過濾效果會降低甚至被弄髒。可根據空氣霾汙染程度,調整口罩的使用時間。如空氣汙染嚴重時,則口罩的使用時間相應縮短。同時,長時間佩戴口罩後,由於口罩外部吸附了一些顆粒物,會造成呼吸阻力的增加。另外,口罩內部也會吸附呼出氣中的細菌、病毒等,因此需根據口罩的呼吸阻力和衛生條件等,適時地更換口罩。如接觸過傳染性環境,或發現面罩破損變形等,也應立即更換。

  Q:

  使用空氣淨化器防霾的時候,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A:

  空氣淨化器還是居家淨化PM2.5的有效工具,注意點可以簡要概括為以下三點:科學選購、正確使用、及時維護。

  首先選購的空氣淨化器要具備防霾功能。空氣淨化器有很多種類,有的是為了去除汙染氣體,比如甲醛,有的是針對顆粒物的,也還有是綜合性的,相對而言單純性的比較便宜實惠。但任何淨化裝置對汙染的淨化能力都是有限的,各種原理的淨化器有優點也有局限性,比如專門針對甲醛的,對顆粒物的效果肯定就不好,專門針對顆粒物的,對其他汙染物可能就不一定非常好。所以選購的時候要選擇對PM2.5有效的淨化器,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其次是使用。空氣淨化和空調一樣,大家都有體會,空調開了一段時間才能達到效果,淨化器也是一樣的。我們買空調的時候根據自己房間的大小,買1匹的或者1.5匹、2匹的,淨化器也是一樣,要根據淨化器的效率和房間的大小來選擇。淨化能力是淨化器的一個重要參數,我們叫潔淨空氣量(CADR),一般來說潔淨空氣量低於30立方米/人/小時的空氣淨化器實際應用價值非常有限,所以大家選的時候最好選大於每小時90立方米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即使室內使用了淨化器,也要注意通風換氣,避免造成缺氧或者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

  三是及時維護。我們應該根據汙染程度和使用時間,及時更換或者清洗過濾材料。淨化材料的使用是有壽命的,有些過濾材料可以清洗一下,有些是要求更換的,我們自己不能清洗,大家要按照淨化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及時的更換和清洗。具體的使用多長時間更換和清洗,說明書上有明確的指示,但是也要考慮到實際使用時的情況。比如霧霾時間比較長,肯定使用時間就比較短,在重度霧霾天氣較多的時段,我們可以提高過濾材料的更換或者清洗的頻率。在更換材料的時候也要做好自我防護,比如戴手套、口罩,防止更換過程中吸入被截留的有害物質。

相關焦點

  • 霧霾天如何自我防護:專家建議應保持門窗緊閉
    專家建議,霧霾天氣應保持門窗緊閉,以降低空氣汙染物從室外到室內的滲透速率,降低室內PM2.5濃度。淨化室內空氣選擇具有品牌信譽度的室內空氣淨化器,還可以在室內種植綠色植物,以降低室內的飄塵和PM2.5濃度。
  • 霧霾來襲,市四醫院專家介紹PM2.5和霧霾防護相關知識!
    為了預防和減少霧霾對呼吸系統的影響,下面市四醫院專家將介紹PM2.5和霧霾防護相關知識,希望能為您的健康增添一份保障。1、什麼是PM2.5?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20。
  • 專家:霧霾天 少開窗少戶外活動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閻昱升 楊玲最近幾天,長沙氣溫走低,同時氣象臺公布的空氣品質不佳,早晚出現霧霾。據醫學科學研究,霧霾在人們毫無防範時侵入人體的呼吸道和肺葉中,侵害人的身體健康,甚至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何有效防止霧霾對人體健康的損害?長沙市第一醫院呼吸醫學中心主任湯渝玲教授為市民做了相關解答。
  • 霧霾季如何保護自己? 環保專家走進校園上"霧霾課"
    圖說:環境科學專家給學生們上課。 圖片來源:張江中心小學【新民晚報·新民網】11月4日,申城迎來今秋第一場霾,一直持續到6日才結束,而10日起,隨著冷空氣撤退,空氣又會變得靜穩,包括上海在內的長三角地區又會出現一場輕霾。
  • 霧霾天,如何甩掉心理不適
    進入冬季,霧霾天氣的不斷侵襲,給人們帶來了揮之不去的焦慮,也引起網絡上全民吐槽:「這些天情緒特別不好,感覺煩躁不安,連一向好脾氣的丈夫這幾天也老發火。」「一有霧霾,就感覺頭昏昏沉沉,渾身沒有力氣。」「清晨,在濃濃的霧霾中摸索前進,心情很壓抑,嚴重影響了我的學習興趣。」
  • 霧霾天最好不要戴隱形眼鏡 易引起角、結膜炎
    眼科專家提醒市民霧霾天儘量不要長時間佩戴隱形眼鏡 記者 張宇明 攝  因為霧霾天氣,最近家住東郊八府莊的胡女士每天騎電動車上班,都要全副武裝做好防護,不想卻因眼睛不適走進了眼科醫院。醫生表示,霧霾天除了佩戴防霾口罩,別忘了對眼部的護理。霧霾天戴隱形眼鏡容易引起角、結膜炎,建議霧霾天最好不戴隱形眼鏡,改戴框架眼鏡。  「霧霾天我特別注意呼吸道的防護,所以騎電動車時都會戴上防霾口罩。沒想到呼吸道沒出問題,眼睛卻紅腫不舒服,而且越來越嚴重。」在醫院,前來就診的市民胡女士告訴記者,起初她並沒在意,直到這兩天眼睛發紅,才趕到醫院就診。檢查後,胡女士被確診為結膜炎。
  • 逆溫層成霧霾「幫兇」 如何打破霧霾循環肆虐的怪圈?
    原標題:逆溫層成霧霾「幫兇」 如何打破霧霾循環肆虐的怪圈?人們陷入了無比困擾的「霧霾」循環曲,幾乎是眼一閉、一睜,又是一片昏天暗地。   因此,許多人萌生了比盼望新年更強烈的願望,就是每天都能看見藍天白雲。為什麼霧霾總是頻頻來襲?如何打破「霾」循環怪圈?深陷霾擾,該如何科學應對?《經濟日報》記者走進中國氣象局試圖尋找破「霾」之道。   逆溫層成霧霾「幫兇」   霧和霾是自然界中能使能見度降低的兩種不同的天氣現象。
  • 霧霾天氣應做好自身防護
    昨日的午後暖暖的,很適合出去曬曬太陽,可惜霧霾持續,讓大家都沒了好心情。根據最新預報,受低層偏南風影響,未來兩天我省以多雲到晴為主,關中地區仍然有輕到中度霾,提醒廣大市民外出時需做好適當防護。
  • 如何減少霧霾天氣對人體的危害
    據專家介紹,這些顆粒物吸入人體後可以進入肺泡、血液,在肺泡上沉積下來損傷肺泡和黏膜,引起肺組織的慢性纖維化,導致肺心病,加重哮喘病,引起慢性鼻咽炎、慢性支氣管炎等一系列病變。「粗一些的顆粒物可侵害呼吸系統,誘發哮喘病;細點的顆粒物則可能引發心臟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據專家介紹,這些顆粒物對老人和兒童的危害更甚於成年人,「因為他們的呼吸系統更加脆弱,更經不起"折騰"。
  • 霧霾對人體的危害及自我防護措施
    霧霾在人們毫無防範的時候侵入人體呼吸道和肺葉中,從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生殖系統等疾病,諸如咽喉炎、肺氣腫、哮喘、鼻炎、支氣管炎等炎症,長期處於這種環境還會誘發肺癌、心肌缺血及損傷。霧霾對人體的傷害具體為以下幾點。1、傷肺: 霧霾天對呼吸系統影響最大,這已成為多數人的共識。
  • 霧霾下周一可望煙消雲散 專家建議:儘量減少外出
    華聲在線1月3日訊(記者 周月桂 通訊員 羅丹)今天,雨水和霧霾佔據湖南的天氣舞臺。霧霾天如何自我防護?專家表示,應儘量減少外出、遠離人口密集區、均衡飲食、充足休息。 省氣象臺預計,未來一周省內多陰雨,氣溫前高后低,6日至8日有一次較強降溫、降雨天氣過程,最高氣溫湘中以南將下降10攝氏度以上,湘東南降幅可達13至15攝氏度。
  • 正值油菜初花期 專家支招抓田管
    但隨著疫情爆發,而當下又正值油菜初花期,「天府菜油」如何穩住招牌?「天府菜油」管理會遇到哪些問題?2月12日,記者電話採訪了省農科院專家、油脂企業負責人、農戶,聽聽他們的聲音和建議。田管關鍵期遭遇請工難專家支招:利用網絡、無人機、家庭錯峰作業2月12日,家住新都區軍屯鎮的農民陳道松剛從地裡幹完農活回來,坐在路邊休息。「這兩天油菜開始結花苞,需要大量工人打草。但是按照現在每天只能請到9個工人,往常3-4天就能幹完,現在需要15天時間。」
  • 霧霾天的形成與危害
    近段時間,我國大部分地區被霧霾天氣籠罩,那麼霧霾天氣形成原因是什麼?事實上,這幾年,每到秋冬,我國中東部地區不時會遇到霧霾天氣,只是都沒近段時間波及範圍如此之廣,持續時間如此之長。霧霾天氣形成原因其中既有氣象原因,也有汙染排放原因。
  • 5位專家來支招,輕鬆掌握2大貓冬技能
    如何讓室內的空氣保持新鮮、健康呢?為了解答這個問題,騰訊醫典邀請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的5位專家,針對南北方不同的環境特點,分別給出改善室內空氣汙染的具體建議。看完這篇文章,你能輕鬆掌握2大技能:1.輕鬆搞定室內PM2.5、甲醛、煙霧、粉塵等汙染物,霧霾天都不怕!
  • 暢呼吸兒童防霾口罩來了!5層防護、3D記憶海綿,霧霾天給孩子一個...
    進入冬季霧霾天,很多家長外出都會為孩子佩戴口罩,但什麼樣的兒童口罩更適合孩子吶。作為錘子科技旗下新晉空淨品牌暢呼吸,雙12隆重推出暢呼吸防霧霾口罩兒童版,專為兒童打造的專業防霧霾口罩,擁有5層高效過濾材質,可攔截不同有害物質;配備3D記憶海綿,更好貼合臉型,佩戴更舒適;專業冷流呼吸閥,有效緩解溼熱憋悶,超低呼吸助力,呼吸更通暢;5種顏色可選擇,滿足不同需求。
  • 霧霾對孕婦的危害很嚴重,在霧霾天孕婦該怎麼辦
    近日來,全國很多城市都出現了霧霾天氣,霧霾天氣被稱之為有害天氣,因為霧霾裡面包含了很多有毒物質,比如灰塵、汽車尾氣,可吸入顆粒等。這些有害物質對普通健康人都有一定的危害,那麼霧霾對孕婦的危害就會更加嚴重,比如很容易影響胎兒發育,導致胎兒體重過小等,而且在懷孕早期吸入這些有害物質會誘發孕婦患上流感,而流感則會對腹中的胎兒造成畸形或者早產的危害。下面就來說說霧霾天的時候,孕婦應該怎麼辦?關閉窗戶,減少霧霾裡面的塵埃和有毒物質直接進入室內。等到霧霾散去,再進行通風。增加房間的溼度。
  • 霧霾天 怎樣保護健康?
    以PM2.5為首要汙染物的重汙染天氣俗稱「霧霾」。那麼霧霾對健康有哪些影響呢?要怎樣防護呢?科學認識霧霾對人的健康影響(一)霧霾的科學本質霧霾:是霧和霾的統稱。霧和霾兩種不同的天氣現象,通常混合在一起出現,儘管在定義上有明確的區別界定,但在實際觀測和研究中卻並不容易區分,所以經常統稱為「霧霾天氣」。
  • 如何預防霧霾天氣對人體的危害
    當遇到濃霧天氣,對於老人和孩子來說,儘量減少霧天外出。如果不得不出門時,最好戴上口罩。戴口罩對於過敏性哮喘的人來說更重要,口罩可以防止一些灰塵進入鼻腔,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由於霧天日照減少,兒童紫外線照射不足,體內維生素D生成不足,對鈣的吸收大大減少,嚴重的會引起嬰兒佝僂病、兒童生長減慢。
  • 西安霧霾何時散?為啥冬季霧霾天多?
    霧霾難道就不能放過西安一次嗎?11日晚8時,西安空氣品質指數(AQI)超過200,出現今冬首次重度汙染天氣。環境專家分析,12日前半天西安市氣象條件相對靜穩,存在汙染繼續累積加重的壓力。12日前10小時西安市空氣品質PM2.5佔PM10的比值已經升高到了63.6%,霧霾汙染的特徵仍在持續加重中。沒完沒了的霧霾,直接影響人的心情。西安霧霾何時散?
  • 首創生態微環境理念,海歸教授被譽「克霧霾專家」
    大街上的人們步履匆匆,各種防霾口罩變成了人們之間的溝通屏障,但是對於霧霾的防護,一個簡單的口罩就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答案是否定的。近日我們有幸結識了江蘇省特聘教授李海濤,他不僅首次在國內提出適宜人們更好保護自身健康的「生態微環境」理念,而且利用石墨烯等新材料的深度開發利用,研發了一系列用於霧霾防護的新型器具和技術成果,因此,他也被大家譽為「克霧霾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