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門窗緊閉,空氣汙染卻比室外的霧霾天還嚴重?專家這樣解答
央廣網北京11月21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初冬時節,霧霾天再度來襲,各地紛紛推出舉措實施精準治霾。嚴禁露天焚燒秸稈,嚴查違規上路的渣土車,努力保衛一方藍天。霧霾的成因有很多,不清潔能源的使用、汙染排放、氣象條件等都有可能形成霧霾。最近幾年,霧霾的頻率和汙染強度一直在下降,出現連續、大範圍、高汙染值霧霾天氣的情況越來越少。霧霾到底會對人體造成怎樣的傷害?人們應該如何防霾?
-
霧霾天如何防護?專家來支招!
為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針對空氣霾汙染問題,提出不同人群健康防護措施,指導公眾做好防護,保護公眾健康,以國家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在線訪談」欄目為平臺,邀請相關專家向網友介紹空氣(霾)汙染人群健康防護指南。
-
專家:霧霾天 少開窗少戶外活動
醫生聽後分析得出結論,在霧霾嚴重的早晨李先生便去戶外鍛鍊,沒能做好防護措施,故誘發了舊疾。 專家提示「慢阻肺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主要發病因素與吸菸等有害氣體顆粒吸入相關。」湯渝玲表示,霧霾天時,空氣中PM2.5等大顆粒含量會明顯增加,導致原有慢阻肺病人的呼吸症狀加重。
-
霧霾天,如何甩掉心理不適
有健康調查顯示,在霧霾天70%的人會恐懼、焦慮,82%的人情緒低落。霧霾到底如何把我們的心情變成灰色?我們又該如何面對?日前,晚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市口腔醫院心理二科主任、高級心理諮詢師付銳。為什麼霧霾天人的情緒低落?人體腦部松果體是人體的"生物鐘"的調控中心。
-
如何減少霧霾天氣對人體的危害
今年京城前段時間的霧霾天和寒冷天都比較多,更加劇了這種狀況。」如何減少霧天對健康的危害 當遇到濃霧天氣,對於老人和孩子來說,儘量減少霧天外出。如果不得不出門時,最好戴上口罩。戴口罩對於過敏性哮喘的人來說更重要,口罩可以防止一些灰塵進入鼻腔,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 哮喘患者如果使用某種吸入劑有效,一定要繼續堅持,特別是在大霧天氣,不要輕易停藥。
-
霧霾天氣應做好自身防護
昨日的午後暖暖的,很適合出去曬曬太陽,可惜霧霾持續,讓大家都沒了好心情。根據最新預報,受低層偏南風影響,未來兩天我省以多雲到晴為主,關中地區仍然有輕到中度霾,提醒廣大市民外出時需做好適當防護。
-
霧霾對人體的危害及自我防護措施
霧霾在人們毫無防範的時候侵入人體呼吸道和肺葉中,從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生殖系統等疾病,諸如咽喉炎、肺氣腫、哮喘、鼻炎、支氣管炎等炎症,長期處於這種環境還會誘發肺癌、心肌缺血及損傷。霧霾對人體的傷害具體為以下幾點。1、傷肺: 霧霾天對呼吸系統影響最大,這已成為多數人的共識。
-
如何預防霧霾天氣對人體的危害
當遇到濃霧天氣,對於老人和孩子來說,儘量減少霧天外出。如果不得不出門時,最好戴上口罩。戴口罩對於過敏性哮喘的人來說更重要,口罩可以防止一些灰塵進入鼻腔,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由於霧天日照減少,兒童紫外線照射不足,體內維生素D生成不足,對鈣的吸收大大減少,嚴重的會引起嬰兒佝僂病、兒童生長減慢。
-
霧霾下周一可望煙消雲散 專家建議:儘量減少外出
華聲在線1月3日訊(記者 周月桂 通訊員 羅丹)今天,雨水和霧霾佔據湖南的天氣舞臺。霧霾天如何自我防護?專家表示,應儘量減少外出、遠離人口密集區、均衡飲食、充足休息。 省氣象臺預計,未來一周省內多陰雨,氣溫前高后低,6日至8日有一次較強降溫、降雨天氣過程,最高氣溫湘中以南將下降10攝氏度以上,湘東南降幅可達13至15攝氏度。
-
石家莊:霧霾催熱室內健身 專家建議避免劇烈運動
原標題:石家莊:霧霾催熱室內健身 專家建議避免劇烈運動運動愛好者進行室內健身。長城網 張欣 攝長城網1月5日訊(記者 張欣)近日,全國各地都遭遇了入冬以來的最嚴重的霧霾天氣。省會石家莊的空氣品質指數也幾近爆表,於是,不少運動愛好者也將運動場地從室外「轉戰」到室內。對此,有關專家表示,霧霾天氣下,室內健身也並非絕對健康,應把握分寸,適度鍛鍊。記者日前走訪省會各大室內健身房時了解到,入冬以來,各健身房的會員數量都出現了大幅度增長。
-
小區環境越差越擔心霧霾危害
所謂霧霾感知是指城市居民對霧霾的嚴重性、危害性、可怕性以及可控性的主觀感受與認知,而應對行為是指霧霾發生時採取的緊閉門窗、減少戶外活動、戴口罩、勤洗臉等防護方法,以及採用空氣淨化器等主動改善空氣品質等措施。
-
最簡單的防輻射措施是緊閉門窗
徐孝華說,總的防護原則是「內外兼防」,具體包括兩方面,一是儘可能縮短被照射時間,儘可能遠離放射源。二是注意屏蔽,利用鉛板、鋼板或牆壁擋住或降低照射強度。對於普通人來說,最簡單的防護就是緊閉門窗。當放射性物質釋放到大氣中形成煙塵通過時,要及時進入建築物內,關閉門窗和通風系統,避開門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隱蔽。同時避免食入、減少吸收、增加排洩,一定要避免在汙染地區逗留。
-
霧霾來襲,市四醫院專家介紹PM2.5和霧霾防護相關知識!
為了預防和減少霧霾對呼吸系統的影響,下面市四醫院專家將介紹PM2.5和霧霾防護相關知識,希望能為您的健康增添一份保障。1、什麼是PM2.5?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20。
-
霧霾天最好不要戴隱形眼鏡 易引起角、結膜炎
眼科專家提醒市民霧霾天儘量不要長時間佩戴隱形眼鏡 記者 張宇明 攝 因為霧霾天氣,最近家住東郊八府莊的胡女士每天騎電動車上班,都要全副武裝做好防護,不想卻因眼睛不適走進了眼科醫院。醫生表示,霧霾天除了佩戴防霾口罩,別忘了對眼部的護理。霧霾天戴隱形眼鏡容易引起角、結膜炎,建議霧霾天最好不戴隱形眼鏡,改戴框架眼鏡。 「霧霾天我特別注意呼吸道的防護,所以騎電動車時都會戴上防霾口罩。沒想到呼吸道沒出問題,眼睛卻紅腫不舒服,而且越來越嚴重。」在醫院,前來就診的市民胡女士告訴記者,起初她並沒在意,直到這兩天眼睛發紅,才趕到醫院就診。檢查後,胡女士被確診為結膜炎。
-
什麼是霧霾?
霧霾的危害區分隨著空氣品質的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危害加重。中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併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其實霧與霾從某種角度來說是有很大差別的。霧霾天的自我防護1、霧霾天氣少開窗霧霾天氣不主張早晚開窗通風,最好等太陽出來再開窗通風。
-
極端天氣如何做好自我防護?這份手冊請收好!
近期我國多地強對流天氣頻繁上線先後出現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冰雹等極端天氣如何加強防範進行自我保護?暴雨天出行該注意什麼?行車時要降低車速,前後車輛要保持距離,雨天能見度較低時,可以打開防霧燈。駕車出行,遇到路面或立交橋下積水過深時,應儘量繞行,避免強行通過當汽車在低洼積水處熄火時,應在水位還未完全漲上來前快速撤離危險區域。千萬不要在車內等待救援,以免水位過高時電動門窗自動鎖定,危及人身安全。冰雹來了怎麼辦?
-
霧霾天 怎樣保護健康?
以PM2.5為首要汙染物的重汙染天氣俗稱「霧霾」。那麼霧霾對健康有哪些影響呢?要怎樣防護呢?科學認識霧霾對人的健康影響(一)霧霾的科學本質霧霾:是霧和霾的統稱。霧和霾兩種不同的天氣現象,通常混合在一起出現,儘管在定義上有明確的區別界定,但在實際觀測和研究中卻並不容易區分,所以經常統稱為「霧霾天氣」。
-
環保專家:科學認識霧霾的危害性
原標題:環保專家:科學認識霧霾的危害性 「霾是否致癌是嚴肅的科學問題,我們既不能誇大霧霾的危害,造成恐慌,也不能估計不足,導致危害擴大。建議加快對霧霾的研究,客觀、科學地認識其危害性。」
-
【健康知識】極端天氣如何做好自我防護?這份手冊請收好!
【健康知識】極端天氣如何做好自我防護?這份手冊請收好!如何應對雷雨天氣?雷電交加時,勿打手機或有線電話,應在雷電過後再撥打,以防雷電波沿通信信號入侵,造成人員傷亡。發生雷電時,應關閉電視機、電腦,更不能使用電視機的室外天線。如果在野外遇到雷電,千萬別站在孤立的高樓、電桿、煙囪、房角房簷、大樹、高塔、廣告牌下躲雨。
-
逆溫層成霧霾「幫兇」 如何打破霧霾循環肆虐的怪圈?
原標題:逆溫層成霧霾「幫兇」 如何打破霧霾循環肆虐的怪圈?人們陷入了無比困擾的「霧霾」循環曲,幾乎是眼一閉、一睜,又是一片昏天暗地。 因此,許多人萌生了比盼望新年更強烈的願望,就是每天都能看見藍天白雲。為什麼霧霾總是頻頻來襲?如何打破「霾」循環怪圈?深陷霾擾,該如何科學應對?《經濟日報》記者走進中國氣象局試圖尋找破「霾」之道。 逆溫層成霧霾「幫兇」 霧和霾是自然界中能使能見度降低的兩種不同的天氣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