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論文的萬能框架 架構你的學術之路!

2020-12-04 職稱一路通

在學術的道路上,避不開研究型的學術論文。其實絕大部分的研究型學術論文,都遵循了這樣一個框架「前言/背景介紹→文獻回顧→研究方法/設計→研究結果→討論」。所以我們在寫學術研究論文的時候,就可以參考這個框架,再往這個框架中加入自己的論文內容。

1.前言/背景介紹

本次研究的社會背景和具體相關的研究問題,整個研究的社會背景是什麼,和這次研究對某一領域有什麼實踐和政策方面的意義。

2.文獻回顧

對比奔馳研究問題在相關領域有什麼最新的研究發現,討論研究對象的相關理論。提出這種研究問題遇到不同的研究方法可能會出現一些什麼局限性。之前的研究有什麼可取之處和不足之處。

3.研究方法

研究的方法我們從為什麼要展開此次研究,整個研究的過程和執行步驟那有哪些。如果定性研究只是研究所採取的混合研究方法(mixed methods)的一個組成部分,那麼在文章中應儘早明確這一點。

描述研究者的價值判斷或者所持觀點和立場,包括可能會影響到研究過程和結果的研究者的個人特徵和背景。

4.結果或發現

結果(或研究發現)部分應該呈現從分析中提煉出來的主題,換言之,這部分的內容不應只是簡單的描述性內容,而應挖掘現象背後的東西,如:檢驗不同研究主題之間的關係,討論某些現象之間的規律,而非簡單地報告一系列主題。此外,應考慮是否能找到某些理論來幫助解釋研究發現。

指出研究發現之間的可能存在的複雜性,如果有可能,還應指出那些意想不到的研究發現。

必要的話,可加入能更好地幫助讀者理解研究的圖表。但是,這些圖標不應該重複文本可以表達清楚的內容,而應該用於幫助闡明那些靠文本很難完全描述的某個概念或某種關係。這些圖表應該清楚易懂,作者應清楚地標註圖例或注釋來幫助讀者理解圖表。

5.討論

總結研究發現,並將這些發現跟研究問題聯繫起來。

闡述研究發現如何有助於豐富社會工作相關實踐知識,或對發展相關政策起到的影響或貢獻作用。

解釋研究發現可以應用到社會工作相關實踐、研究或者公共政策領域的方法。描述研究發現是如何豐富和貢獻相關領域知識,即描述研究發現是否與以往相關文獻或理論相符合,或者對現有的知識或理論進行了補充。

相關焦點

  • 如何構建學術論文寫作框架
    構建框架首先我們確定了研究空白,然後確定了做這個研究的意義,然後我們要知道誰來關注這個研究,再去選擇一個理論框架。然後會有一個前提就是去知道做出來我們大概會有一個什麼樣的學術貢獻,是對誰的。然後這個theoretical framework(理論框架)就是你的toolbox(工具箱),你要從當中拿出你要用到概念、理論、別人的hypotheses(研究假設)來解決你的研究問題。然後你需要討論,你是如何用到這個理論的,又為什麼要用它?這需要非常貼近你自己的研究。
  • 英文論文寫作基本框架及寫作規範
    本文詳細介紹了論文每個部分的基本寫作規範,從而讓大家了解論文基本框架及各個部分的寫作規範。論文基本框架包含:Title、Abstract、Keywords、Introduction、Main body、Conclusion、Reference。
  • 萬能論文框架,論文基本結構搭建!各專業均適用
    寫論文最難的東西其實不是建模、數據分析或者實驗、問卷調查,最難的反而是重點內容以外的瑣碎但又必須的內容,拼湊字數算一個,框架就是其中一個。但其實寫過論文的人都應該知道,只要開題報告沒問題,搭建好框架,論文基本已經成功一大半。
  • 從聚合-轉移框架淺談卷積神經網絡的架構設計
    人工智慧行業面臨百萬量級的人才缺口,正值春招求職季,雷鋒網 AI 慕課學院與雷鋒網旗下學術頻道 AI 科技評論聯合騰訊課堂共同開啟一場關於AI 求職的經驗分享盛宴——「AI 求職季·AI 工程師 offer 直通車系列直播」欄目。
  • 淺談Java Web經典三層架構和MVC框架模式
    它是一種軟體設計的典範,最早為Trygve Reenskaug提出,為施樂帕羅奧多研究中心(Xerox PARC)的Smalltalk語言發明的一種軟體設計模式。2.MVC的詳解雖然MVC並不是Java當中獨有的,但是現在幾乎所有的B/S的架構都採用了MVC框架模式,但是MVC在B/S
  • 設計類研究生怎麼寫好論文——文獻使用與論文框架結構
    閱讀本文將收穫:   如何高效利用文獻;   普適性的學術型設計論文框架;   最近在翻看以前的文章,很多都因為「過時」或者思考不深刻等原因被pass掉了,沒有轉到公眾號上來發布,但是這一篇文章儘管是在學校寫的,但是還是具備很強的指導性,不受限於時間
  • 一篇學術論文投稿的所有流程是怎樣的?
    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簡稱ISI)創建的,收錄文獻的作者、題目、源期刊、摘要和關鍵詞等,不僅可以從文獻引證的角度評估文章的學術價值,還可以迅速方便地組建研究課題的參考文獻網絡,是目前世界上科學與技術領域內常用的學術文獻體系。
  • 小保方晴子「萬能細胞」論文造假 或面臨刑事訴訟
    央廣網北京2月11日消息(記者李思默)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日本理化學研究所昨天召開發布會,宣布有關STAP細胞不正當研究的處分安排,對論文被認定存在違規問題的前研究員小保方晴子「予以解僱處分」。正考慮對小保方等人提起刑事訴訟,並要求歸還研究費。
  • 為你的學術論文「加點料」——第十七屆學術論文大賽培訓會總結
    一、定下戰略大概念——興趣+數據+導師根據自身興趣、所掌握數據、導師的指導定下研究方向。二、查找文獻——經典+最新利用CNKI,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百度學術等多種渠道(經典的+最新的,最好是一些比較好的期刊上的文獻)。
  • 【文匯報】《細胞研究》啟示錄:自信之路(上)
    經過多年培育,以《細胞研究》為代表,上海一批科技期刊對標世界一流、立足自身特色,進行了有益探索和積極實踐,在國際學術期刊界形成了 「上海樣本」,樹立起「中國標杆」。  為此,本報於2020年1月1日、2日兩天分上下篇推出長篇通訊《自信之路》,細述《細胞研究》30年發展的歷程和啟示,以期為各方提供借鑑和思考,希望更多本土科技期刊走出自己的「破圈之路」。
  • 關於學術論文選題與結構安排的探討
    通常情況下,一篇論文的選題至少要解決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問題的確定、變量關係的描述、變量的指標化及其測量。首先,確定準備討論的問題是不是一個真問題。這至少包括兩層意思:一是它是否包含著一對或一組變量之間的關係;二是它是不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這方面的判定顯然要困難得多,因為它要更多地依賴研究者的學術背景與判斷能力。其次,準確而科學地描述變量關係。
  • 畢業論文基本框架模板
    論文框架對整體寫作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那麼論文框架為什麼這麼重要呢?首先,我們說一下一篇合格的論文框架應該是什麼樣的1結構分明2重點突出3方案對策一一吻合以碩士論文為例第一章,為研究的目的,意義,理論但是這裡面需要注意的是篇幅,一般研究目的不超過200-500字,這個要切記需要注意的是本科論文一般不需要寫這個環節。1因為本科論文字數比碩士論文要少1-2倍2在本科的開題裡面這些已經寫過了但是碩土論文一定要寫。
  • 【紅柳人物】馬軍:高水平學術論文的修煉之路
    儘管發表了這麼多SCI論文,馬軍教授也不是為了學校的科研獎勵。「發表論文更重要的是為了擴大學校影響。」馬軍說,雖然在校內看,物理系的成果相對較多,但放眼全國還是與優秀高校有較大距離。目前高校排名的重要參考之一就是發表SCI論文的數量以及被引用次數。他認為,「論文是很重要的學術指標,是科研成果的集中體現,是指導實踐的重要基礎,更能為學校影響力的提升做出貢獻。
  • 警惕軟考高級論文10大丟分點!軟考論文萬能模板學起來
    論文對於高校畢業生來說,可能是一個噩夢。走在畢業論文這條路上,眼看著你已經從抓到來報題、瞎湊字數、苦憋近義詞水查重……快順利到達最後一步了。你不知道,坐在下面看你答辯的老師,拿著你馬虎的論文,聽著你的光怪陸離的吹水,其實恨不得讓你回爐重造,再交一次學費。
  • 《細胞研究》啟示錄:自信之路(上)—新聞—科學網
    經過多年培育,以《細胞研究》為代表,上海一批科技期刊對標世界一流、立足自身特色,進行了有益探索和積極實踐,在國際學術期刊界形成了 「上海樣本」,樹立起「中國標杆」。 為此,本報於今明兩天分上下篇推出長篇通訊《自信之路》,細述《細胞研究》30年發展的歷程和啟示,以期為各方提供借鑑和思考,希望更多本土科技期刊走出自己的「破圈之路」。
  • 大佬:學術論文這樣寫
    我們做了很多科學研究,應用了十八般的科研方法,得到了大量的數據和研究結果,最後我們要把它結果呈現出來,這就要寫文章,以確立你的科研發現的首發權、優先權(Priority),用於學術共同體交流;也用於找工作評職稱評TENURE-TRACK。 怎樣來寫一個學術論文?這是一個對我們研究生來說,以及對我們老師來說都是一個挑戰性的活。
  • 《細胞研究》啟示錄:自信之路
    正是有了它,我們才在過去十五年,在Cell Research走出了一條自信之路。」2020年12月4日,《細胞研究》滿30歲。在期刊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為雜誌舉辦的「慶生會」上,《細胞研究》的靈魂人物——常務副主編李黨生如是說。就在這一年,這本紮根上海的本土原創學術期刊,在競爭激烈的國際一流學術出版陣營牢牢站穩了腳跟。
  • 12篇論文獲得「2018中國產業經濟研究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
    12月8-9日,由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電子工業出版社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聯合主辦的「2018中國產業經濟研究學術年會」在京召開。本次年會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專家學者投寄的有關產業經濟研究的學術論文200餘篇。經過多輪專家匿名評審,最終評出年會優秀論文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4名、優秀獎4名。
  • 好未來7篇學術論文學術論文被四大國際頂級會議收錄
    近日,好未來AI工程院機器學習團隊的7篇學術論文連續入選國際人工智慧教育大會(AIED 2020)、教育數據挖掘國際會議(EDM 2020)、國際聲學、語音與信號處理會議(ICASSP 2020)、國際網際網路大會(WWW 2020)等多個國際頂級學術會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AI+教育的發展潛力
  • 查重修改怎樣寫學術研究性小論文
    因此,本文不想從寫作科學的角度討論其學術論文中較為困難的理論,而希望從寫作思維方法的角度對此進行必要的描述。首先,學術論文的構成我認為,學術論文是關於學術研究成果的基本且特殊的表達方式。第二,關於學術論文的類型和主題(1)類型1,描述「通說」,也稱為「學術評論」:這種學術論文可能是學術論文中相對較淺或較低的學術價值。這種論文的一般做法是對某個學科,領域和學術研究問題的研究現狀進行全面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