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下戰略大概念——興趣+數據+導師
根據自身興趣、所掌握數據、導師的指導定下研究方向。
二、查找文獻——經典+最新
利用CNKI,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百度學術等多種渠道(經典的+最新的,最好是一些比較好的期刊上的文獻)。
三、鎖定相關文獻——泛讀+精讀
通過讀題目、摘要和泛讀文獻,剔除一些和研究主題不相關的文獻,鎖定15篇左右與研究主題密切相關的文獻,然後進行細讀,並做好歸納筆記。
四、找到研究的切入點,即文獻批評點
一般羅列2-3點切入;如果找不到,再仔細的閱讀一下文獻,或再擴大一點閱讀的範圍,直到找到好的切入口為止。
Tips: 文獻批評點可以從已有研究中的很多地方找到,可著重關注這幾個地方:題目和摘要, 引言, 結論與討論。
五、後續
1)文獻綜述的撰寫——閱讀質量+總結歸納能力
可以找同領域top期刊上的好文章,看看其他學者是怎麼寫這部分的,可模仿著其行文方式來寫。
2)理論框架梳理、指標選取和研究假設提出
建議補充研究的理論支撐是什麼,研究框架是什麼,在這個的指導下選取指標開展研究。理論框架有了,指標才會有。指標有了,研究假設才會有。
3)研究方法的撰寫——簡單描述卻必不可少
在文章思路擬好後,一定要有一個全篇布局的考慮。
4)研究結果、結論與討論的撰寫
在外文文獻中,研究結果、結論與討論的寫作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研究結果一部分,結論與討論一部分;二是研究結果和討論一部分,結論與啟示一部分。按第一種方法,則研究結果集中報導關鍵的部分,不做過多的延伸。結論與討論部分重點對比與國內外同類研究的異同,並說明存在差異的原因。
5)摘要的撰寫——摘要和引言部分是文章的「門戶」
摘要和引言部分在論文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沒有思路的同學可以看老師PPT提供的模板。
6)圖表——外在「包裝」更加分
在介紹研究區和數據來源時,放一個區域圖,會使得表達比較直觀。在計量經濟模型的結果輸出時,使用stata軟體的輸出命令,簡單修改輸出的表格。
六、細節問題——這些細節不能忽視!
a) 標點符號,中英文狀態要對。中文需要統一宋體,英文也要統一字體。
b) 論文裡涉及到的公式或者參數,要用mathtype。
c) 表格問題:要用規範的三線表。三線表規格是粗細粗,中間沒有任何的表格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