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字」又稱「相字」,是古人的一種文字崇拜形式。形成這種文字崇拜的主要原因是古人對漢字知識的匱乏,只知用而不知其源。據說測字起源於周朝,不過那時流行的「測字」方式與人們在電視上看到的測字術士沿街擺攤的形勢相差甚遠。周朝時期,我國還處於使用甲骨文的階段,當時的人們將龜甲投入火中,經過一番灼燒後,再將其取出,根據龜甲龜裂的痕跡佔卜吉兇。測字術士通過拆解字體為人卜測事件吉兇則是後來的事情了。
有些學者認為,漢字最初之所以為象形字,就與中國人這種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傾向有關。說起古人測字的歷史,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一謝石。
這裡說的謝石不是東晉時期那個攻破苻堅大軍的謝石,而是宋朝時期的一個測字先生據說這個謝石測字很準,聲名遠播,宋朝接連兩位皇帝都曾找他測過字。
最先找謝石測字的是亡國皇帝宋徽宗。據說徽宗在宮中聽聞謝石的事派了身邊的一個小太監去試探他。小太監拿著徽宗寫的一個「朝字到謝石處測算。謝石看後,對小太監說:「這個字不是你寫的。」小太一聽,覺得此人果然有點能力,但又不能就這麼回去復命,因此又問了石一個問題。他說:「既然你說這個字不是我寫的,那你能告訴我這個是誰寫的嗎?」謝石聽後絲毫不露慌色地回答:「朝是由十個日、十個月成的,寫這個字的人就是十月十日生的當朝皇帝。」小太監一聽,覺人真是太神了,急忙回宮復命。回到宮中,小太監將謝石的話原封不動給了宋徽宗,宋徽宗聽後也不得不對謝石另眼相看。
謝石為徽宗測字多年以後,又在西湖巧遇了宋高宗趙構。高宗皇帝居宮廷,對民間之事多有好奇之心,見有人測字就隨手寫了一個字,讓測字先生幫忙測算。謝石瞥了一眼高宗寫的「春」字,只見上寫得很大,而日字卻又寫得太小,於是搖了搖頭說:「秦頭太大,壓光。」此時的南宋朝廷奸臣當道,其中最大的奸臣就是秦檜。宋高宗也不傻,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含義。
於是他又寫了一個「問(問)」請謝石幫他看,謝石看了看這個字,馬上嚇得跪倒在地,對高宗趙左看是君,右看也是君,您就是當朝皇上啊!」謝石測字雖準確不能預測自己的命運,他的一句「秦頭太大,壓日無光,隨後就傳到了權傾朝野的秦檜耳中,不久,謝石就被發配嶺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