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示物,是動物所擁有的,和直接生存能力無關、甚至會給生存帶來不便的功能和能力。比如有些鳥花很多時間發出鳴叫,這些聲音對於捕捉食物本身沒有任何幫助,甚至還會妨礙捕食和進食活動;某些食草動物的雄性長著尖角,這跟吃草沒關係,有些鹿角長得太大的,反而會影響逃命時的奔跑。看過一點動物世界的我們都知道,這些炫示物是用來吸引異性的。有意思的是,為什麼不直接靠性器官吸引,而是這些沒有用的花哨部位和能力會吸引異性來交配呢?動物可沒有浪漫一說。交配的本質是為了繁衍,繁衍是為了基因的傳遞,雌性為了傳遞自己的基因,會選擇基因更好的雄性來結合。但是基因這種東西,怎麼證明自己的更好呢?那就是,長點不需要的東西出來。說白了,炫示物就是證明自己的潛能----我的能力(基因)有富裕才能有(長得出)這麼」沒用「的東西。
人當然也有基於性吸引的炫示物,我們的文化管它叫」美「。在人類歷史上,美的體型有兩種,一種是比普通人胖的,一種是比普通人瘦的。其實過胖與過瘦都有健康風險,但正是因為存在這種風險,才能體現出寶貴:我能這麼瘦(胖)還維持了健康,我的基因更優秀。至於人類是以胖為美還是以瘦為美,取決於當時的社會中哪種體型更難維持。難維持本身,就是一種基因價值。
對於群居的動物,炫示物還有另一個作用,就是展現潛在能力。病弱的個體在群體中會遭到拋棄,這對於群居動物來說就意味著死亡。炫示告召的是我不光能生存,還有富裕,這展現出對群體貢獻的潛質,更不容易被群體拋棄。
奢侈品其實就是一種炫示。能買百萬豪車,上萬的背包,並不是只為了車和包的使用功能,而是炫示那有很多」閒錢「,炫示物所炫示的,比這個東西本身的價值要大很多。財富,是人類社會衡量能力的重要指標。
炫示是千萬年來進化的產物,它是基因傳遞、群體生存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來講,也是人的本能。道德上支不支持,支持什麼炫示,都不能改變這個本能。
社交媒體(比如微信),為炫示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朋友圈裡的」曬「,很多都是炫示。這些炫示中,又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基因相關的炫示,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我有魅力」;一類是和社會需求相關的炫示,也可以說是「我有能力」。
曬娃,這是直接的基因炫示;曬運動、曬美食、曬生活情趣,這些是和」我有魅力「相關的;曬旅遊、曬形而上的玄學、思想、藝術,這些是和「我有能力」相關的。
那些什麼也不發的人,有兩種可能,一是他/她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已經完全佔據了所用的時間精力,這個人還處在完全的生存模式裡,處在生存模式中的還包括只發和工作有關的內容或是利用社交媒體經商的,那些一般也不叫「曬」;二是你不是他/她炫示的對象,人家發了沒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