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基因與社會需求的秘密!

2020-12-02 Nature自然科研

炫示物,是動物所擁有的,和直接生存能力無關、甚至會給生存帶來不便的功能和能力。比如有些鳥花很多時間發出鳴叫,這些聲音對於捕捉食物本身沒有任何幫助,甚至還會妨礙捕食和進食活動;某些食草動物的雄性長著尖角,這跟吃草沒關係,有些鹿角長得太大的,反而會影響逃命時的奔跑。看過一點動物世界的我們都知道,這些炫示物是用來吸引異性的。有意思的是,為什麼不直接靠性器官吸引,而是這些沒有用的花哨部位和能力會吸引異性來交配呢?動物可沒有浪漫一說。交配的本質是為了繁衍,繁衍是為了基因的傳遞,雌性為了傳遞自己的基因,會選擇基因更好的雄性來結合。但是基因這種東西,怎麼證明自己的更好呢?那就是,長點不需要的東西出來。說白了,炫示物就是證明自己的潛能----我的能力(基因)有富裕才能有(長得出)這麼」沒用「的東西。

人當然也有基於性吸引的炫示物,我們的文化管它叫」美「。在人類歷史上,美的體型有兩種,一種是比普通人胖的,一種是比普通人瘦的。其實過胖與過瘦都有健康風險,但正是因為存在這種風險,才能體現出寶貴:我能這麼瘦(胖)還維持了健康,我的基因更優秀。至於人類是以胖為美還是以瘦為美,取決於當時的社會中哪種體型更難維持。難維持本身,就是一種基因價值。

對於群居的動物,炫示物還有另一個作用,就是展現潛在能力。病弱的個體在群體中會遭到拋棄,這對於群居動物來說就意味著死亡。炫示告召的是我不光能生存,還有富裕,這展現出對群體貢獻的潛質,更不容易被群體拋棄。

奢侈品其實就是一種炫示。能買百萬豪車,上萬的背包,並不是只為了車和包的使用功能,而是炫示那有很多」閒錢「,炫示物所炫示的,比這個東西本身的價值要大很多。財富,是人類社會衡量能力的重要指標。

炫示是千萬年來進化的產物,它是基因傳遞、群體生存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來講,也是人的本能。道德上支不支持,支持什麼炫示,都不能改變這個本能。

社交媒體(比如微信),為炫示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朋友圈裡的」曬「,很多都是炫示。這些炫示中,又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基因相關的炫示,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我有魅力」;一類是和社會需求相關的炫示,也可以說是「我有能力」。

曬娃,這是直接的基因炫示;曬運動、曬美食、曬生活情趣,這些是和」我有魅力「相關的;曬旅遊、曬形而上的玄學、思想、藝術,這些是和「我有能力」相關的。

那些什麼也不發的人,有兩種可能,一是他/她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已經完全佔據了所用的時間精力,這個人還處在完全的生存模式裡,處在生存模式中的還包括只發和工作有關的內容或是利用社交媒體經商的,那些一般也不叫「曬」;二是你不是他/她炫示的對象,人家發了沒給你看。

相關焦點

  •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哪一個人的文學成就最高?
    他的創作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法國社會現實,無情地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風尚的醜惡,對下層社會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說構思新穎,描寫生動,人物語言個性化,布局謀篇別具匠心。   十九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家、短篇小說藝術大師。   他的早期合作諷刺和揭露了俄國社會官場人物媚上欺下的醜惡面目,寫得諧趣橫生,發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創作了既幽默又富於悲劇的短篇小說,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被侮辱被損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
  • 盤點2011短篇小說:在「象」和「理」間找到平衡
    洪治綱  以「象」示「理」,又借「象」藏「理」,「象」「理」相得益彰,這是短篇小說藝術樣式上的探索和積累,而這種藝術上的平衡力正是一種文體成熟的重要標誌。  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說,文藝本質上是一種「象教」,「它訴諸人類最基本、最原始而也最普遍的感官機能,所以它的力量與影響永遠比哲學科學深厚廣大」。
  • 蘇童:短篇小說永遠是正確的 | 寫作課
    文 | 蘇童 很多朋友知道,我喜歡短篇小說,喜歡讀別人的短篇,也喜歡寫。許多事情恐怕是沒有淵源的,或者說旅程太長,來路已經被塵土和落葉所覆蓋,最終無從發現了,對我來說,我對短篇小說的感情也是這樣,所以我情願說那是來自生理的喜愛。 談短篇小說的妙處是容易的,說它一唱三嘆,說它微言大義,說它是室內樂,說它是一張桌子上的舞蹈,說它是微雕藝術,怎麼說都合情合理。但是談論短篇小說,談論它的內部,談論它的深處,確是很難的。
  • 俄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蒲寧的中短篇小說選
    蒲寧中短篇小說選中譯本伊凡·亞歷克塞維奇這位較為高壽的大文豪,寫詩歌,也寫小說,當然,短篇小說要更廣為人知一些。這部蒲寧的中短篇小說選集(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收錄了他的二十六篇作品。顯而易見的是,蒲寧比較熱衷於在小說中著重地描寫自然環境,這方面和眾多的浪漫主義作家相像,只是在寫景的目的上有所差異,這也是他為人所稱道的寫作藝術。
  • 駐薩摩亞大使王雪峰出席「2017史蒂文森短篇小說大賽」頒獎儀式並...
    2017年12月14日,駐薩摩亞大使王雪峰應邀出席《薩摩亞觀察家報》舉辦的「2017史蒂文森短篇小說大賽」頒獎儀式並演講。《薩摩亞觀察家報》創始人和總編輯薩維亞·薩諾·馬利法夫婦、大賽評委、獲獎作者代表、駐薩外交使節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共60多人出席活動。
  • 世界英語短篇小說大會首登亞洲 中外作家推文化碰撞
    他們將在為期4天的第十四屆世界英語短篇小說大會上,圍繞「短篇小說中的影響與匯合:西方與東方(Influence and Confluence in the Short Story: West and East)」進行面對面交流和研討。
  • 從故事來源、開頭、和結尾來聊一聊《短篇小說之所以短》
    他通過塑造人物形象,通過故事情節反應社會現狀。電影、電視業發展之後,很多優秀的小說都被改編後搬上屏幕,尤其是一些長篇小說,被改編成三、四十集的電視劇,看得讓人直呼過癮。但是屈原《卜居》中曾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說的就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同樣小說也是,長篇小說有長篇小說的優點,短篇小說有短篇小說的特色。
  • 華大基因首份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深圳華大基因(300676)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度社會責任報告》是華大基因自2017年上市以來發布的首份社會責任報告。報告本著客觀、規範、透明和全面的原則,詳細披露華大基因2018年在經營、環境、社會等責任領域的實踐和績效。
  • 基因解碼,透露你基因裡面的健康秘密
    」、「升級眼部基因修復精華」等說法,但不可否認,關於「基因」的本質定義只有一個,即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但在食物相對富足的今天,「肥胖基因」由於會影響美觀和引起「富貴病」,讓很多人深惡痛絕,欲除之而後快。基因和環境的不相容狀態,通常被稱作遺傳病。基因組醫學研究發現,除了「走著走著突然被不明物體扎傷」或者「打籃球時不慎扭傷腳踝」等不能讓基因「背黑鍋」外,絕大多數疾病都表現出或多或少的遺傳性。你可能會說:「我連基因是什麼都不知道,還不是活得好好的。」
  •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莫泊桑
    居伊·德·莫泊桑(Henri René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紀後半葉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俄國契訶夫和美國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品有《項鍊》、《羊脂球》和《我的叔叔于勒》等。
  • 日本這個作家竟然這麼厲害,一點不差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不過短篇小說來說,舉世公認的當屬莫泊桑、歐亨利以及契科夫。我從初中到大學曾經看過很多短篇,篇幅短小,文筆精煉,有時描寫社會,有時描寫個人情感,有時描寫心理,無論從哪一點來看,一篇名篇的表現力都可以稱得上是入木三分,特別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的作品,看起來是很過癮的,不過小編今天要說的並不是這三個大人物,而是在短篇小說領域沒他們那麼出名的。
  • 西瓜「甜基因」馴化的秘密揭秘
    在此基礎上,通過GWAS分析鑑定,科研團隊獲得了與果實糖含量、果肉顏色、果實形狀、種子顏色等許多重要農藝性狀相關的43個信號位點,系統分析了野生西瓜對栽培西瓜的馴化歷史,鑑定了果實大小、果肉糖含量、苦味等重要品質性狀的候選基因,並通過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證實了α-半乳糖苷酶基因ClAGA2在西瓜光合產物卸載和果實糖積累中的生物學功能,首次揭示了西瓜「甜基因」馴化的秘密 此外,研究還發現了利用野生西瓜種質提高抗性的人類基因組滲透痕跡
  • 世界短篇小說三大巨匠之一,契訶夫十句語錄,文字睿智,道理深遠
    《變色龍》、《裝在套子裡的人》,這兩部短篇小說還有印象嗎?反正我是記憶猶新,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契訶夫的小說,也第一次聽說作者契訶夫的名字。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契訶夫的文字,欣賞他筆下睿智的文字和感悟文字中暗含的深遠道理。
  • 基因晶片研究,潛在的醫學診斷需求為基因晶片創造市場空間
    ① 潛在需求驅動:基於中國新生兒缺陷病發生率高居不下、惡性腫瘤患病率和死亡率加速提高,基因晶片技術在產前篩查需求和腫瘤診斷髮揮重要的作用,醫學診斷領域存在巨大的潛在需求,為基因晶片市場創造發展空間。3 中國基因晶片行業驅動因素分析3.1 潛在的醫學診斷需求創造市場空間基因晶片廣泛應用於醫學診斷等領域,這些領域對基因晶片需求的增長,為市場持續創造增長空間。
  • 破解基因裡的「秘密」國內首臺專注臨床應用的納米孔基因測序儀有望在成都問世
    幾百元、幾小時,即可實現人類全基因測序,破解基因裡的所有「秘密」。這是小錦今日從今是科技有限公司召開的納米孔基因測序儀工程樣機發布會上獲悉的前景藍圖。據悉,這是國內第一臺瞄準廣泛臨床醫療應用的基因測序儀的工程樣機,具有清晰的技術路線,可以突破當前納米孔測序儀數據質量難以滿足廣泛臨床醫療需求的瓶頸,真正成為精準醫療的基石和進步的動力。
  • 卡爾維諾短篇小說印象
    以我的力氣,只敢翻翻他的短篇小說。但即使是他兩三千字的短篇小說,即使每天只看一篇,也感覺消化不良。不過,我聽說卡爾維諾去世前有過一次漫長的腦外科手術,他的醫生難以抑制不近人情的欣喜對前來採訪的記者說,他一生中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精妙複雜的大腦結構。那麼,我感覺消化不良、無法準確解讀他的小說也沒什麼奇怪,畢竟它們出自一個過於罕見的大腦。
  • Nature:20萬人基因數據揭露長壽大秘密!
    Nature:20萬人基因數據揭露長壽大秘密! 來源:轉化醫學網   發布者:尹海華   日期:2017-09-08   今日/總瀏覽:1/4438 人類正在以意想不到的基因選擇來適應新的社會變遷
  • 惡意與心理理論中社會知覺和社會認知成分的關係
    因為ToM由不同的成分組成,包括社會知覺成分(即社會知覺成分),即通過面部表情、手勢或身體動作等感知線索來識別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以及社會認知能力(即認知能力),即不依賴於知覺線索而推斷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研究1僅依賴於RMET任務,該任務被廣泛用於捕捉ToM的社會感知成分。研究2增加了測量ToM社會認知成分的任務。預期ToM的社會知覺和社會認知成分與惡意有負相關。
  • 【全民閱讀推進月】《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選》讀後感||作者:娜荷芽
    【全民閱讀推進月】《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選》讀後感||作者:娜荷芽 2020-05-09 2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床需求「催熟」大Panel基因檢測市場 貝瑞基因搶佔腫瘤精準治療...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楊帆教授向記者介紹,隨著腫瘤基因組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腫瘤驅動基因被揭示,藥物靶點也越來越多,臨床對大Panel基因檢測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據了解,Panel是高通量測序技術(NGS)發展起來的一個詞語,主要指同時檢測多個基因、多個位點。多個基因可以是一個Panel,數十個基因也可以是一個Panel,數百上千個基因也可以是一個P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