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7月任務失敗後 Rocket Lab將於8月27日恢復發射

2020-09-03 環球網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8月24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在7月初經歷發射失敗並丟失有效載荷後,Rocket Lab日前宣布新一輪發射任務定於紐西蘭當地時間8月27日下午3:05。

7月初,Rocket Lab的第十三次發射任務失敗,導致火箭彈及其攜帶的7顆衛星有效載荷均丟失,其中包括一臺佳能衛星,該衛星本應在批量生產之前演示一個地球成像相機系統。

隨後幾周內,該公司與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對此共同展開了調查,並設法找出了罪魁禍首:電氣連接故障。

Rocket Lab方面表示,隨著發射的進行,不良連接擴大、加熱,其周圍環境逐漸液化,從而致使電氣系統斷開連接,並最終導致了火箭在飛行後期的第二階段燃燒過程中發動機關閉。

隨後,該公司表示,計劃在8月份的某個時候從公司位於紐西蘭的主要發射場發射下一枚火箭。

據了解,新的任務為小型衛星運載任務。不過新的任務中不包括對火箭回收系統的測試。Rocket Lab執行長Peter Beck此前曾表示公司打算在第17次發射時再嘗試對一級火箭實施回收。

相關焦點

  • 剛剛經歷火箭發射失敗 Rocket Lab宣布將於8月恢復任務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報導,在7月份第13次發射失敗後,美國商用航天公司Rocket Lab日前宣布,將在8月繼續運送衛星和其他有效載荷升空。7月初,Rocket實驗室的「不發生照片或沒有發生」任務導致火箭彈及其衛星有效載荷均丟失,其中包括一臺佳能衛星,該衛星本應在批量生產之前演示一個地球成像相機系統。
  • 2021年中國宇航發射任務有望突破40次 空間站核心艙上半年發射
    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知識點】 1992年9月,中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並確定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three-step manned space program): 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manned spaceship),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2003年神舟5號載人飛船任務順利完成。
  • 金屬3D列印火箭發射失敗,Rocket Lab距離下一個SpaceX更近了
    2020年7月,紐西蘭私人航天公司Rocket Lab的第13次火箭任務發射失敗,把客戶的7顆衛星搞丟了。升空達到近200公裡的高度,火箭才出現問題。火箭在一級分離後,二級火箭在飛行中出現異常,隨後遙測圖像丟失,發射任務失敗。本次發射是「電子號」小型運載火箭的第13次飛行任務(美國今年第18次航天發射),也是火箭實驗室公司第17次嘗試火箭回收任務。
  • 美國私人火箭公司Rocket Lab發射失敗 弄丟7顆衛星
    美國私人火箭公司Rocket Lab發射失敗 弄丟7顆衛星 站長之家(ChinaZ.com) 7月6日 消息:據外媒報導,美東時間 4 日,美國私人火箭公司「火箭實驗室
  • Rocket Lab為深空任務發射「二合一」衛星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Rocket Lab本周早些時候成功地將客戶的衛星發射到軌道上,從而成功地恢復了服務,但這一部署並不是唯一值得慶祝的原因。該團隊周四透露,作為同一次飛行的一部分,它還成功地將自己建造的Photon衛星送入軌道,這標誌著它希望有朝一日能將一個太空飛行器送入月球,甚至更遠。
  • 5年發射140餘次,中國航天業的下一步是哪裡?
    該火箭系列於50年前投入使用,根據任務的不同類型,在2019年完成了第300次發射,今年預計將進行第350次發射。The number of China's space launches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in recent years.
  • 火箭實驗室發射10顆有效載荷,成美今年第二頻繁發射的運載火箭
    在哪裡失敗就在哪裡爬起來,今年7月,因火箭未能抵達軌道而燒掉客戶7顆有效載荷的衛星發射服務商火箭實驗室,於美東時間10月28日下午5點21分再次發射,終於成功將舊客戶的新衛星們送入太陽同步軌道。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為美國一家小型衛星發射服務商,2018年11月11日成功發射正式投入運營的商業火箭,正全力開發專門輸送小型衛星至低地軌道的Electron輕型火箭。至今年7月前,火箭實驗室已發射過12枚Electron火箭,除了第一次測試飛行未能達到預定軌道外,其餘11次任務都完美落幕,共將53個有效載荷順利送入軌道。
  • 火箭實驗室在7月4日的太空任務
    火箭實驗室的第13項任務於2020年7月4日升空,但在一次電氣連接失敗後,火箭未能到達軌道。隨著火箭實驗室的6層高電子汽車在7月4日從紐西蘭發射臺上轟鳴,一個有害的電氣問題最終將使該汽車陷入困境。私人公司的火箭在飛行的第一階段正常工作,成功耗盡並釋放了重型,九引擎低級助推器。這釋放了該車的單引擎上級火箭(頂部載有七個小衛星的有效載荷),繼續向低地球軌道前進。相反,在上級發動機燃燒約兩分鐘後,它關閉了。
  • 截止8月1日,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繼續領跑,保持世界第一
    截止到2020年8月1日,2020年前七個月,全世界總共進行了59次航天發射,其中成功53次,失敗6次,總體成功率為88.83%。截至8月1日,SpaceX在今年已經進行了7次的星鏈計劃(StarLink)衛星發射, 成功418顆星鏈衛星送入到550千米的近地軌道上。目前星鏈衛星網際網路已經開始了面向公眾的測試。
  • 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失敗
    新華社巴黎11月17日電(記者陳晨)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16日發布的新聞公報說,該公司16日從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的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在起飛8分鐘後出現偏離航道跡象,導致發射任務失敗。公報表示,此次發射失敗的原因目前尚未查明,阿麗亞娜航天公司正在分析遙測數據,以確定上述火箭究竟發生了什麼故障。據悉,該火箭原計劃把歐洲航天局和西班牙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的SEOSAT-Ingenio地球觀測衛星和法國國家航天研究中心的TARANIS科研衛星送入軌道。
  • 盤點7月三國的三大航天發射任務
    不知不覺就到了7月,記得上次我關注火星任務還是在5月。馬上,阿聯就要發射火星探測器了。在過幾天,中國也要發射火星探測器了。月底,美國將發射今年最後一個火星探測器。要知道,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成功率不到一半,而阿聯在宇航科技和太空飛行器的設計和製造等方面的經驗有限,阿聯國家太空總署成立僅僅6年。火星探測任務對於「小學生」阿聯來說顯然是個大挑戰。「希望號」負責人奧姆當.沙裡夫認為值得冒這個風險,作為研發項目,允許失敗。重要的是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阿聯將從這次任務中獲得能力和實力的提升,積累經驗和知識。
  • 中國將於7月23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展開登火探測
    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消息,近期,由該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備受全球矚目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開展。按預定計劃,發射將於7月23日左右進行,2021年2月11日抵達火星,2月21日變軌進入停泊軌道,4月擇機登陸。
  • 我國將在今年7、8月執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自從國家航天局宣布,中國將進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很多網友就開始期待各種與此有關的消息。由於火星距離地球較遠,因此探測火星需要選擇與地球較近時機,而這樣的機會每隔26個月才有一次,根據我國的計劃將在今年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 中國將於7月23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展開登陸火星探測
    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消息,近期,由該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備受全球矚目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開展。按預定計劃,發射將於7月23日左右進行,2021年2月11日抵達火星,2月21日變軌進入停泊軌道,4月擇機登陸。
  • 火箭實驗室「一箭七星」事故原因公開,將在8月重啟發射
    美國火箭實驗室在7月,發射7顆衛星失敗,由於火箭的電子推進器失效,導致火箭沒有獲得足夠的動力,最終7顆衛星全部毀於一旦。火箭實驗室的「一箭七星」:火箭實驗室在初次發射時,火箭在發射後6分鐘左右開始出現動力喪失,逐漸減速,並最終墜落。
  • 「鵲橋」號成功發射!將在地月之間搭建「通信中繼站」
    21日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中國於21日凌晨發射中繼衛星,將為將來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
  • 歐洲「織女星」火箭發射失敗!人為錯誤導致2顆價值3.15億歐元衛星...
    圖片來源:推特/Arianespace航空航天公司阿麗亞娜空間公司(Arianespace SA)宣布,日前歐洲「織女星」VV17火箭發射後不久,由於線路錯誤導致任務失敗。11月17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1:52分,這枚運載了兩顆衛星的火箭從法屬蓋亞那的庫魯發射升空,共耗資3.15億歐元(2.815億英鎊)。飛行8分鐘後,在點燃上部引擎後,「織女星」火箭偏離了計劃路線,並與地面跟蹤站失去聯繫。
  • 【OneWeb】OneWeb將在2020年底恢復發射任務
    與此同時,OneWeb公司自2020年3月申請破產保護後,正在與英國政府、Bharti公司和休斯網絡系統公司達成重組協議。英國政府和Bharti公司在7月宣布成立財團,各提供5億美元用於收購OneWeb公司。休斯公司於7月加入該財團,投資5000萬美元。目前這筆收購方案仍須監管部門批准,預計將於2020年第四季度完成。
  • 我國將於7月至8月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中國探測車將首次登陸火星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包為民介紹,今年7-8月,我們將用長徵五號火箭,也就是新一代運載火箭裡的最大個進行發射。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明年2月將到達火星的引力勢場以內,然後再經過火星的捕獲到達火星。火星車將停留90個火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