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分辨茶葉的「黴變」與「白霜」?茶葉在加工時茶體表面形成的白色物質,農民稱之為「白霜」。當茶葉成品因保管不善受潮,開始發黴,生成白灰色的黴菌,農民稱之為「黴變」。
茶葉「黴變」,是因茶葉沒有密封好或暴露在空氣中,極易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發生回潮現象,使茶葉由硬變軟,由乾燥變成潮溼。黴菌孢子在潮溼的茶葉表面開始萌芽生長,形成白灰色的黴菌的菌絲,細看,生長出像小小毛髮。這就是茶葉「黴變」。黴變的茶葉,含有大量的綠黴菌、黃麴黴素等等對人身體有毒害的物質。黴變的白色黴菌用手輕輕一搓就沒有了,同時發出黴味。黴變的茶葉,手摸是發軟的。黴變的茶葉有毒,不能泡茶飲用。
茶葉「白霜」是茶葉加工時,有兩種物質形成的。一種是通過人工手搓捻,或者機械揉搓,使茶葉細胞體內的茶鹼等物質流出來,經過炭火烘烤,水分全都蒸發掉了,液態茶鹼等物質就附著茶體表層,變成白色的「白霜」。白霜是茶鹼等物質,附著力非常緊密,手搓白霜是無法搓掉的,只有通過泡茶時溶解於水而消失。另一種白色茸茸的白毛,是幼嫩的茶葉背面自然生長的葉毛。這種白毛越多,茶葉越嫩,品質越好。正常的茶葉是乾燥發硬,有剌手感,並且有濃濃的茶葉特殊香味。
總之,黴變茶葉潮解後發軟,白色黴菌易去掉,會有非常濃的黴味,沒有茶葉的清香;正常的茶葉乾燥發硬,白色物質不能去掉,有剌手感,並有濃烈的茶葉香味。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