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顧|達咖帶你看EHA|從MDS、AML領域進展談地西他濱的應用前景

2021-01-17 血液科

肖教授:今年EHA會議上MDS公布了98個摘要,其中口頭摘要15個(基礎研究5個,臨床研究10個),e-Poster 66個(基礎研究24個,臨床研究42個),publication only 17個(基礎研究9個,臨床研究10個)。今年的EHA摘要總體上是2019年ASH報導數據的更新,比如高危組涉及Venetoclax聯合阿扎胞苷治療復發/難治性MDS的研究、CD47單抗(5F9)聯合阿扎胞苷治療不適合化療的高風險MDS的研究、TIM-3單抗(TIM-3的單抗)聯合地西他濱治療高危MDS的研究、NEDD8激酶抑制劑(Pevonedistat)聯合阿扎胞苷治療高危MDS的研究、APR-246聯合阿扎胞苷治療TP53突變MDS的研究等。低危組涉及端粒酶抑制劑(IMETELSTAT)的臨床試驗IMerge (MDS3001)數據更新、CC-486的III期臨床試驗結果的公布。還包括Luspatercept (ACE-536)的相關研究報導等。此外,今年比較有意義的一個研究GA/MDS-2013,對比阿扎胞苷聯合G-CFS(GA組)相比阿扎胞苷單藥使用的安全性,結果表面GA組在ORR和OS 上都有獲益,並且中性粒細胞減少性發熱大大減少,這個研究成果對我們中國的MDS治療有很大的啟示,將含 G-CSF的預激方案應用於MDS,以降低去甲基化藥物治療的骨髓抑制不良反應發生率。

     歐洲發表的一篇文章探討了對於一般狀況差、合併症較多的MDS患者,其治療的核心問題是什麼呢,該報導指出首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最重要,其次是OS的改善,第三降低治療相關性死亡,第四患者功能的恢復,第五改善HI,這些是值得中國醫生學習的一種理念。今年e-Poster也報導了MDS患者評估量表的相關研究進展,但是這種量表如何分解,如何指導臨床實踐是國內外同仁需要關注的問題。目前很多國家已經開展了MDS疾病登記研究,而我國在此方面屬於空白,因此,我強烈希望我們國家能夠儘早構建MDS數據登記中心,這有助於我們從年齡、種族、細胞遺傳學等方面分析中國MDS的發病情況,並與國外數據對比,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大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有助於優化中國的共識或指南,從而更加精準的指導臨床實踐,並有助於和國際MDS領域的診療體系接軌。

 

秘教授:今年EHA會議我主要關注的是診斷和預後這兩方面,近幾年分子標記的預後意義的再認識是關注熱點,如何識別複合突變患者的預後意義的相關研究進展很多,比如NPM1單一突變和合併突變的預後意義有何區別,尤其是合併WP1突變的預後意義等,還有涉及BCOR基因突變、SRSF基因突變等的研究也越來越多。     

今年EHA會議治療上的進展很多是延續2019ASH的研究報導,總體上隨著新藥的廣泛問世,公布了在「3+7」標準方案基礎上聯合新藥治療的相關研究成果。還包括針對老年患者低強度治療方案的研究進展。在免疫治療方面,報導了PD-1和PD-L1抑制劑的相關研究成果。

 

陳教授:今年EHA新藥的研究延續了去年ASH的研究進展,這些藥物與去甲基化藥物聯合甚至聯合第三種藥物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未來有望改變MDS的治療模式。

在分子診斷領域,EHA也有新的數據,比如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的遺傳和臨床風險預測研究分析研究。而我們中心從2014年開始,同時有3個課題組進行相關研究,其中兩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新英格蘭雜誌,一項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medicine雜誌,這三項研究成果共同提出了一個問題,隨著年齡增長健康人群或者患病人群,通過NGS都可以檢測到外顯子的突變,或者在一定比例的人群中能觀察到克隆性造血的存在。其中一篇比較有代表性的研究,≥65歲人群中約10%可以觀察到特徵性的克隆性造血,但我個人認為這個比例被低估了,因為現有NGS技術敏感性不夠(1%-3%),而且只關注了基因突變而沒有納入染色體拷貝數的變化。

今年的EHA我比較感興趣的是來自日本的一項研究,該研究分別使用SNP陣列分析和擴增子測序分析了來自10852名年齡≥60歲日本人群的血液來源DNA的拷貝數變化和髓系腫瘤中常見的23個基因突變情況。結果表明,在29%的病例中檢測到遺傳改變,包括20%的基因突變,12%的拷貝數變化。且基因突變和拷貝數變化的頻率隨年齡增加:在60歲時分別為12%和8%,在90歲時分別為42%和20%。其中最常見的變化包括DNMT3A(8.5%),TET2(7.4%),ASXL1(2.2%)和PPM1D(1.5%)的突變,以及受單親二倍體(UPDs)影響的14q(1.8%)和+21q(0.9%)和del(20q)(0.8%)。

因此這個研究給我的啟示和我們之前研究所設想的一樣,就是隨著年齡老化,各種遺傳學事件在細胞中不斷積累,等累積到一定程度,人體細胞就會發生遺傳學改變,所以對疾病的研究要同時關注基因突變和拷貝數變化,並且提高檢測水平和檢測技術的覆蓋面,以提高對MDS克隆性造血的識別,有助於更好地認識疾病。

 

常教授:今年EHA主要還是關於小分子化合物和NGS的相關研究進展,這些研究進展給我們的總的啟示就是中國也應該建立MDS數據登記庫,在建庫之初統一規範,將中國的MDS相關數據收集起來,達到資源共享,實現按照性別、合併症指數、年齡、鐵蛋白水平等因素分析中國的MDS相關數據,並與國外數據進行區別,並將中國特有的數據寫進中國指南,指導中國醫生的臨床實踐。尤其現在很多新型小分子藥物的全球試驗將在中國開展,中國的MDS進展也在逐步與國外縮小差距,很多藥物的可及性也在提高。EHA、ASH 以及NCCN指南等都在強調包括Luspatercept (ACE-536)、CD47單抗等小分子化合物的進展和應用前景,未來傳統的危險分層可能被改變,預後分層體系也將重新梳理,而中國下一版的MDS指南也將由此改寫,因此建立中國的MDS數據登記庫意義重大。

相關焦點

  • 盤點| AML研究進展:5種小分子抑制劑的臨床數據
    小分子抑制劑正在改變許多血液惡性腫瘤的治療前景,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用於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的伊布替尼,和用於治療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伊馬替尼。過去幾年間,小分子抑制劑也在治療AML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相關治療進展(上)
    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和二代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藥和新療法逐漸應用於老年AML的治療當中,其治療領域發生了迅速且重大的變化。本文將圍繞老年AML患者的特點及近年來相關的治療新進展展開概述。 目前,低劑量Ara-c聯合地西他濱、聯合vosaroxin、或是聯合vadastuximab;以及低劑量地西他濱聯合venetoclax、聯合vadastuximab等多種小劑量聯合化療方案逐漸得到了廣泛信任。聯合使用時,LDAC和HMA的功效得到大大提高。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在胰腺癌個體化化療選擇領域取得新突破
    這種盲目的用藥方式使得很多胰腺癌患者在治療之初就出現疾病快速進展。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主任虞先濬教授領銜的一項研究證實通過超聲內鏡彈性應變率比值(Strain Ratio,SR)可以區別預測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聯合吉西他濱方案(AG)以及其他含吉西他濱方案的在局部進展期胰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該研究在線發表於外科學排名第一的《外科學年鑑》(Annals of Surgery)雜誌上。
  • 累計帶貨1000場,棗莊「直播大咖衝刺月」發力啦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孟祥新 棗莊報導「山東消費年·樂購促消周」活動於11月6日啟動,作為活動的一部分,在「直播大咖衝刺月」期間,山東聚發財集中優勢平臺開展直播帶貨活動。據了解,山東聚發財集中平臺優勢,依託公司知名主播,為全市優質農特產品(扶貧產品)、老字號產品等開展直播帶貨,包含辣子雞、生態雞蛋、
  • 癌症之王:胰腺癌藥物全球臨床進展
    主要以含吉西他濱的化療(吉+白蛋白紫杉醇)和FOLFIRINOX化療為主。這些藥物幹預後,轉移性患者的平均預期壽命仍不到1年。 在胰腺癌轉移患者中,含鉑的FOLFIRINOX化療相比吉西他濱單藥OS提高4.3個月(11.1vs. 6.8)。
  • 【回顧】2020電商直播帶貨發展的大事件
    受疫情影響,2020年電商直播帶貨可謂是出盡了風頭,雖然中間也有很多不少的遺憾,總的來說,電商直播在去年已經是圓滿結束了。今天我們來捋一捋2020年電商直播帶貨發生過的大事件吧。
  • 胰腺癌不同治療方式的應用與前景
    在過去的10年中,關於胰腺癌的研究從診斷方法、圍手術期管理、放療技術到晚期胰腺癌的系統療法均已取得了相關的進展。筆者主要討論胰腺癌不同治療方式的應用與前景。基質活動可能是促進腫瘤進展的保護性反應,基質/促纖維化反應被認為是化療藥物向腫瘤靶細胞傳遞的主要屏障。胰腺癌組織中胰腺星狀細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 PSCs)產生膠原基質。PSCs相關研究的鼻祖Apte教授認為PSCs在胰腺癌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 2018 CSCO | 胡夕春教授:精準醫學下TNBC診療研究進展
    在2018年CSCO年會上,來自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胡夕春教授就「精準醫學下TNBC診療研究進展」展開了深入探討,以下是詳細內容。TNBC異質性強,更細劃分為多個亞型,目前基於基因/信號通路的變化是靶向藥物研發的方向。TNBC化療研究進展TNBC有較高的BRCA1突變機會,它與損傷修復有關,預後差,是目前臨床上面臨的難點。
  • 這個直播間不帶貨,來的都是全球乳腺癌的頂級「大牛」
    乳腺癌領域最重磅的盛事——「2020國際乳腺癌高峰論壇暨中美乳腺癌高峰論壇」日前在廣州舉行,這場活動由廣東省藥學會主辦,廣東省人民醫院廖寧教授團隊承辦,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廣東省女醫師協會協辦。開幕式環節,廣東省人民醫院餘學清院長、吳一龍教授分別發表開幕致辭。
  • 健康大咖談|心梗救治,重在「三早」!11月19日上午10點來直播間,聽...
    一旦發現身邊有人猝死,你該怎麼辦?第一時間的救治又能給患者帶來怎樣的獲益?本期直播將重點講解猝死與心肌梗死的關係,為高危人群敲響警鐘,並告訴大家如何預防心梗,如何擁有一顆「健康心」。心梗發生時一定會胸痛嗎?心梗會遺傳嗎?心絞痛與心梗如何區分?如果發現身邊有人發生心梗,你該怎麼辦?心梗引發的猝死,如何避免?猝死有「預警」信號嗎?能提前感知嗎?要保持心臟健康,平時應該怎麼做?
  • 2019 EHA 大咖談 | 李春富教授: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重型地中海貧血...
    2019 EHA 大咖談 | 李春富教授: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重型地中海貧血最新進展
  • 健康大咖談 | 世界愛滋病日,防「艾」在路上
    仿佛連這個話題都帶著病毒,讓人談「艾」色變,避之不及。愛滋病真有你想的那麼可怕嗎?哪些高危行為容易感染愛滋病?使用安全套是有效的預防方式之一嗎?懷疑得了愛滋病,該如何檢測呢?你知道吃藥能治療/阻斷愛滋病嗎?
  • iCMS2019最後一天 華人質譜專家及食品領域應用進展精彩報告回顧
    本屆質譜網絡會議為期5天(12月2-6日),共設中國質譜學會40周年、美國華人質譜學會、質譜新技術新方法、質譜在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領域中的應用、質譜在食品分析中的應用、質譜在地球科學及能源領域應用、質譜在環境分析中的應用、質譜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質譜在食品分析中的應用共10個專場。
  • 黃曉軍教授談微小殘留病變在AML中的臨床應用前景
    為更好地解讀該文章,《中國醫學論壇報》刊登了研究摘要及同期述評,並邀請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的黃曉軍教授對該項研究的結論及對我國人群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和點評。研究摘要美國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項回顧分析顯示,微小殘留病變(MRD)陽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患者進行清髓性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HCT)並完全緩解(CR)後疾病復發率、總生存(OS)率與未緩解的AML患者類似;而MRD陰性的AML-CR患者移植後復發率、OS率顯著低於前兩者
  • 專家面對面,共話 MDS 精準診療
    會議介紹:由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主辦的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血液學分會 MDS 工作組年會、第四屆 MDS 國際高峰論壇暨第 23 期「MDS 研究新進展及血液病骨髓活檢塑料包埋技術應用」學習班於 2018
  • 【病友問答】MDS是怎樣服用化療藥物的?都是什麼過程?會出現哪些副...
    目前,已有兩種去甲基化藥物(5-氮雜胞苷和地西他濱)被批准用於MDS的治療。它們的作用機理是濃度依賴性的,在高濃度時誘導細胞毒性,而在低濃度時引起去甲基化。
  • 三分鐘帶你追隨博世,回顧傳感器在汽車,手機領域的發展之路
    打開APP 三分鐘帶你追隨博世,回顧傳感器在汽車,手機領域的發展之路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4-24 16:58:00
  • 直播帶貨是不是法外之地
    直播帶貨演戲已經司空見慣。一個明星幫人家花點帶貨,給了幾十萬帶貨後發現賣出去的銷量少得可憐。更有甚之為老鐵謀福利的名義,把產品沒有包裝貴的燕窩給賣出了天價。最近消息爆出來,辛巴等多位網紅都給燕窩帶過貨。
  • 鋁空氣電池的應用領域及前景
    鋁空氣電池的進展十分迅速,它在EV上的應用已取得良好效果,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空氣電池。   鋁空氣電池的應用領域及前景   鋁空氣電池以高純度鋁Al(含鋁99.99%)為負極、氧為正極,以氫氧化鉀(KOH)或氫氧化鈉(NaOH)水溶液為電解質。鋁攝取空氣中的氧,在電池放電時產生化學反應,鋁和氧作用轉化為氧化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