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是不是法外之地

2020-12-05 檸檬草傳播

直播帶貨演戲已經司空見慣。一個明星幫人家花點帶貨,給了幾十萬帶貨後發現賣出去的銷量少得可憐。更有甚之為老鐵謀福利的名義,把產品沒有包裝貴的燕窩給賣出了天價。

最近消息爆出來,辛巴等多位網紅都給燕窩帶過貨。當面對消費者質疑的時候,首先表現出的是要走法律程序。通過發律師函等一系列騷操作,把你的消費者你的粉絲嚇得不輕。當打假人王海拿出有力證據的時候,還要再爭辯一下唾液酸和真實燕窩的關係。忘記了一個化工領域的經典名言,拋開劑量談毒性是耍流氓。不要說是真燕窩了,這個燕窩裡面就是放等量巴豆客戶會有什麼感覺呢?

非要等到大媒體點名了才羞羞答答的說,對購買的人退一賠三。到現在好像也沒有看到對商業過失的檢討。反而說是幫商家促銷,自己不懂。那抖音和快手的網紅粉絲們注意了。你們網紅對自己所帶的貨一無所知,另外出了問題別找他們。他們只是幫淘寶店做活動的。你別找人家,要怪就怪自己腦殘。

說到退一賠三這是非常滑稽的。當消費者質疑的時候,你給人家發律師函。那個時候你有自己的法務團隊。等你需要賠付了,你就退一賠三。你難道當自己賣的是汽車嗎?食品安全法規定的可是退一賠十啊。你還口頭承諾假的賠一百萬啊。看來網紅直播的時候,任何承諾都是廣告,或者是廢話。大家不能太認真,因為認真你就輸了。

按照《食品安全法》第96條第2款規定和《食品藥品司法解釋》第15條的規定: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向生產者、銷售者主張支付價款十倍賠償金或者依照法律規定的其他賠償標準要求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按照《食品安全法》第148條四十八條 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於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經營者追償。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希望這些網紅主播不要寬以律己,嚴以律人。當別人的言辭影響到你利益了,你拿出律師團隊喊打喊殺。當自己需要法律賠付了在哪裝傻充愣,胡攪蠻纏。假如你的消費者分別向法院起訴你。你銷售了近六萬單,有六萬個潛在原告要給你講道理。到那時候怕是要黔驢技窮了吧。在此我們奉勸那些為了利益滿嘴都違法【廣告法】為家人謀福利的網紅們--直播帶貨不是法外之地。還請各位耗子尾汁。

相關焦點

  • 針對直播帶貨的監管政策正密集出臺,直播間不是法外之地
    12月23日,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辛巴直播帶貨即食燕窩」事件處理情況,辛巴所屬廣州和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因存在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被處90萬元行政罰款,對燕窩提供方廣州融昱貿易有限公司處200萬元罰款。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是一句空話 「直播帶貨與網絡打賞」有章可循
    (《人民日報》2020年6月6日)這兩年,網絡直播帶貨很火爆,特別是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為了發展地方經濟,很多地方官員、名人大伽紛紛加入到直播帶貨行列,為地方農產品和土特產的銷售鼓與呼。透過媒體報導的一些數據可以看出,一些大型網絡平臺的直播帶貨的確成效比較明顯。
  • 李小璐抖音直播帶貨達四千七百多萬,直播帶貨的背後邏輯是什麼
    4月20日晚上,曾經的演員李小璐,現在的網紅主播,在抖音開始了自己的直播生涯。直播當晚引來了近1600W網友關注,榮登抖音熱度榜一。而帶貨數據更是讓人驚訝,當晚她們直播間的銷售額是四千七百多萬,最高同時93W網友在線圍觀,這個數據可以說是抖音帶貨一姐也不過分。現在的直播帶貨市場這麼好麼?
  • 直播帶貨亂象頻發,眾多主播素質低下,是不是也該持證上崗呢?
    每一個時代都有時代新興的產物,微商已經成為了過去式,而網絡直播帶貨成了現階段最簡單也是最賺錢的途徑之一,直播帶貨只要有一定的粉絲量,然後有產品的供應商,就可以坐在家裡輕鬆地打開手機對著屏幕推銷,可能只需要幾小時就能拿到幾萬元的收益!
  • 直播帶貨就是打價格戰?談談直播帶貨的主要特徵
    今年以來直播帶貨好像很火,但是有的人可能認為直播帶貨,現在最主要的特點可能只是東西賣的比較便宜,或者主要就是打價格戰,但是直播帶貨雖然許多的東西可能賣得比較便宜,但是個人認為直播帶貨確實可能會成為一種新的銷售的方式。
  • 直播帶貨平臺開發,直播帶貨的真正價值是什麼
    「直播+」的形式越來越豐富的出現在大眾視野,直播+帶貨、直播+電商的形式更是逐漸發展為「直播+」潮流中的砥柱,直播帶貨平臺開發也成為網際網路企業的需求。本文來看看關於直播帶貨平臺開發都要做些什麼。支持平臺運營者或者商家在帶貨平臺添加產品到商品池,如果商家要開啟直播進行帶貨時,去商品池中找到需要帶貨的產品連結,輕鬆實現用戶邊看直播邊購物的體驗。5. 分銷系統直播帶貨平臺開發支持人人分銷功能,可以增強商品曝光率,同時也可以讓更多的用戶參與到商品的推廣,助力平臺和商品的推廣,提高商品轉化率。
  • 李誕們降維打擊直播帶貨?
    那邊廂「第一明星帶貨主播」之爭激戰正酣,李湘、華少、陳赫都分別在各自平臺(淘寶、快手、抖音)創造過破紀錄的GMV(一定時間內營收額),這邊廂「脫口秀明星們」也準備進軍帶貨行當。「我偶然劃到了李誕直播帶貨,他真的靈魂都在搞笑,好像不是在直播,是在做節目,真的快要無腦下單了。」有網友激動分享觀看李誕直播的感受。邊講段子邊賣貨、在歡聲笑語中主動剁手,「誕式直播間」結合脫口秀的形式打造了有別於傳統的內容消費場景,模糊了綜藝和直播的界限,與羅永浩帶貨異曲同工,為「脫口秀演員直播帶貨」提供了一個榜樣示範。
  • 明星網紅主播直播間仍是「一地雞毛」 帶貨問題頻發誰之責?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錢玉娟 剛剛過去的年尾大促中,各路明星、網紅主播們,在帶貨技能的施展下,雖刷新著帶貨規模的數字記錄,但其營造的「繁華」泡沫卻被現實擠破了。在11月22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中顯示,消費者負面投訴的重災區便有直播帶貨。
  • ​ 直播帶貨良性發展還需跨部門監管
    近年來,「直播帶貨」漸成網際網路經濟發展的新風口。據商務部統計,2020年一季度,世界電商直播超越400萬場,各大傳統電商和社交電商平臺紛紛推出直播帶貨模式。受疫情影響,2020年直播帶貨更加火爆。在紅火的背後,消費者反映虛假宣傳、售後無保障、假貨等問題出現,主播、商家、平臺,誰來擔責?直播帶貨中的亂象如何規範和監管?
  • 直播帶貨概述
    直播帶貨,是去年我們MCN機構不得做的業務。公會旗下少數主播從2019年年中,開始陸續轉型賣貨,而我從2016年,就非常看好直播行業未來擁抱商業化的巨大發展空間。所以,近1年來,雖然主要業務還在泛娛樂直播,但是對於帶貨意願強烈的主播,我們也給予重點的關注和扶持。
  • 直播帶貨下半場,牛鬼蛇神大混戰!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半夜放水(ID:wobushikol),作者:晴矢,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直播,始於娛樂業,卻在 2020 疫情的催化下,火爆於帶貨。
  • 官員直播帶貨熱能延續多久?
    為幫助村民和企業儘快走出困境,全國多地官員開展直播帶貨活動。 近日,陝西省城固縣開展「縣長直播帶貨」活動,並要求幫扶幹部每人最低消費50元,引發關注。針對此事,城固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回應,相關文件中的這一要求是錯誤的。南都記者注意到,現階段在復工復產背景下,官員直播帶貨的頻度和廣度較之前有大幅提高。
  • 想做好直播帶貨,必看的100條直播帶貨建議!!!
    疫情之下,直播帶貨幾乎成了所有公司賣貨的唯一選擇:人人重進直播間,從員工到CEO,從餐廳等傳統公司到理髮器等消費公司,直播帶貨已經滲入到公司經營的各個環節,無孔不入。直播帶貨面前,絕大多數公司都在起跑線上,知道它,理解它,接受它,實踐它。它所涉及的環節遠不止100個。直播前需要考慮平臺選取、直播形式、主播風格、分傭方式、選品維度……直播時要增加直播間活躍度、粉絲粘性……直播後還要復盤+二次轉化……為此,鉛筆道整理了一份直播帶貨的100個建議,送給創業新起步的羅老師,也送給所有疫情下正堅持的創業者。
  • 明星直播帶貨:是一時風口,還是大勢所趨?
    除了固定搭檔朱楨外,8點16分,曾經和他一起「奔跑」過的兄弟——頂級流量明星鹿晗驚喜亮相,直播間在線人數陡然飆升。三位明星合力之下,「有東西」直播間的帶貨氛圍被推向了一個高潮。尤其是在平臺助推、品牌助力之下,眾多明星不是已經入局,就是正在趕來的路上,而明星們接二連三交出的直播成績也一次次地在行業中掀起了波瀾。但在一片繁榮景象之下,也有不少明星帶貨翻車事件屢現,並不是所有的明星都能乘著直播的浪潮交出一份滿意的帶貨答卷。那麼明星直播帶貨區別於普通主播的支撐點是什麼?明星入駐直接播間後,就一定能帶來銷量的暴增嗎?今日將對此進行一番探究。
  • 甲方已拉黑 直播帶貨的100種「死法」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鉛筆道(ID:pencilnews),作者:希   言,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直播帶貨火爆至今,主播、MCN、商家三方的話語權平衡逐漸被打破,商家們慢慢淪為「最憋屈甲方」。
  • 直播帶貨的風,又吹向了誰
    疫情期間因交通不便等原因,全國多地產品滯銷,給種植戶、養殖戶以及店鋪商家造成極大損失,而近期央視與人民日報的直播帶貨為湖北的復工復產提供了助力,極大地緩解了產品滯銷,使普通小型廠家快速回血,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在直播帶貨這種新風潮中,央視、人民日報等知名官方媒體的轉型也令人眼前一亮。一向以嚴肅著稱的官方媒體逐漸擺脫高冷形象,向更親民的方向轉變。
  • 飛瓜數據上線抖音直播數據!快速發現強帶貨力直播播主?
    飛瓜數據上線抖音直播數據!快速發現強帶貨力直播播主? 從淘寶直播雙 11 單日交易額近 200 億,到拼多多、小紅書開啟直播功能,直播帶貨已經成為各大平臺電商帶貨的新趨勢。
  • 曝光:直播帶貨假貨TOP100
    文丨鉛筆道記者 希言3000拿貨,3萬賣出,有網紅直播賣假貨年入千萬;直播間售賣的「超低價奢侈品」,是進價15元的假貨。近日南京警方端掉一個直播帶貨造假團隊,假冒某國際潮牌服飾,現場警方查獲30萬件假貨,成本20元的套頭衫售價500元,成本50多元的衛衣賣800元。
  • 李檬相對論:「再中心化」是當前直播帶貨的陷阱
    過去,直播帶貨被視作一種「口紅效應」,就是消費者為了尋求那種花錢的快感,重複購買那些「廉價的非必要之物」。可是,今年情況變了,奢侈品、房地產、汽車這些高價值消費品,也相繼進入紅人直播帶貨的軌道。OK,這是不是表示紅人經濟的增長勢能就暢通無阻?找到了這個營銷套路,就可以高枕無憂?
  • 直播帶貨的C位遷移|李檬相對論
    此前的廣州地方政府出臺的《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近期的杭州餘杭發布的「直播電商12條」,都顯示地方政府在下大力氣發展本地的紅人經濟生態,尤其將優質的紅人主播視作這個商業創新的絕對C位,廣州決心培訓10000名帶貨達人,杭州餘杭甚至支持一流的直播電商人才可以按照最高B類人才享受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