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直播帶貨的監管政策正密集出臺,直播間不是法外之地

2021-01-08 瀟湘晨報

12月23日,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辛巴直播帶貨即食燕窩」事件處理情況,辛巴所屬廣州和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因存在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被處90萬元行政罰款,對燕窩提供方廣州融昱貿易有限公司處200萬元罰款。在輿論壓力下,辛巴已在其微博公開道歉,承擔退一賠三責任,退賠6198.304萬元。

12月21日,在經歷直播帶貨「假羊毛衫事件」後,羅永浩在個人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交個朋友直播間」決定全方位整改升級,措施包括成立「質控實驗室」、與國際知名的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SGS開展更為緊密的合作;直播間安排「神秘顧客」+公司內部成立「客戶卓越體驗委員會」;積極參與權威機構主導制定的直播電商商品質量檢測和控制相關行業標準和規範;等等。

此前,羅永浩直播帶貨的羊毛衫被消費者懷疑是假貨。「交個朋友」送檢後,確認羊毛衫非羊毛製品,但表示假羊毛衫是供貨商偽造文書,涉嫌造假、欺詐的單方面行為,已就此事向公安機關報案,同時以「代理銷售方」的身份對所有消費者先行辦理賠付。對這一處理辦法,消費者表示認可。

12月19日,主播李佳琦也被質疑「雙11」期間帶貨的美容儀存在虛假宣傳。李佳琦回應稱「根據商家提供的資料,對該款產品進行了各項資質審查,確保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後才進行直播推廣」,並認為有部分網媒藉此發布針對李佳琦團隊的不實言論和刻意抹黑。

一個個網紅主播相繼陷入虛假宣傳、銷售假貨的漩渦,暴露出制假售假鏈條屢斬不斷,且有借直播帶貨擴張的勢頭。對此,監管部門必須毫不手軟地協同打擊,罰到制假、售假者再不敢鋌而走險。

目前,針對直播帶貨的監管政策正密集出臺,直播間不是法外之地。今年10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11月13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關於《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對網絡直播和電商直播的登記、內容、審核、主播、打賞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管理細則。監管政策傳遞出直播帶貨急需合規化的明確信息。

種種現象表明,直播電商的合規化正在加速,誰能在選品流程、售前售後服務、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率先交出「範本作業」,誰就能佔據美譽度的優勢,從而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消費者信賴,進而得到品牌和平臺的支持。

作為新興行業,直播帶貨今年發展神速。作為廣告,直播帶貨本身並不能脫離生產、銷售等環節獨自生存。目前生產、銷售等環節存在的漏洞無法杜絕,主播們尤其是頭部主播更要愛惜羽毛,主動提高選品標準、完善服務流程,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只有用優質產品、優質服務真心與消費者交朋友,才會成為消費者信賴的購物首選。

【來源:經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是一句空話 「直播帶貨與網絡打賞」有章可循
    原標題:讓「直播帶貨與網絡打賞」有章可循針對網民反映強烈的網絡直播「打賞」嚴重衝擊主流價值觀等行業突出問題,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等部門5日啟動為期半年的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行動
  • 明星網紅主播直播間仍是「一地雞毛」 帶貨問題頻發誰之責?
    面對直播帶貨引發的「一地雞毛」,記者通過對話商家、直播平臺、直播機構、產業觀察及法律相關人士,對多起問題事件進行了深入分析。實際上,除了監管層的規範,主播直播間的自我約束也尤為重要。「確實有不少主播會注水,以提升自己直播間的熱度。」一位頭部主播的直播間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大主播基於粉絲體量,多不會進行這樣的操作,「這麼玩兒,很容易把自己玩死。」專注在枕頭和床墊等產品方面的品牌商家睡眠博士,除商家自播外,其產品也會進入羅永浩等大主播的直播間。
  • 直播帶貨是不是法外之地
    直播帶貨演戲已經司空見慣。一個明星幫人家花點帶貨,給了幾十萬帶貨後發現賣出去的銷量少得可憐。更有甚之為老鐵謀福利的名義,把產品沒有包裝貴的燕窩給賣出了天價。最近消息爆出來,辛巴等多位網紅都給燕窩帶過貨。
  • ​ 直播帶貨良性發展還需跨部門監管
    近年來,「直播帶貨」漸成網際網路經濟發展的新風口。據商務部統計,2020年一季度,世界電商直播超越400萬場,各大傳統電商和社交電商平臺紛紛推出直播帶貨模式。受疫情影響,2020年直播帶貨更加火爆。在紅火的背後,消費者反映虛假宣傳、售後無保障、假貨等問題出現,主播、商家、平臺,誰來擔責?直播帶貨中的亂象如何規範和監管?
  • 李佳琦被罰、辛巴道歉:直播帶貨虛假宣傳有多嚴重?
    最近,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網信辦、國家廣電總局紛紛出手整頓虛假宣傳、售後不力等直播亂象,直播帶貨即將邁入一個新時代。 1、虛假宣傳有多少花樣? 羅永浩在諸多帶貨主播中,表現出了對虛假宣傳的高敏感性。直播帶貨維權的一大難點就是,網絡購物相關信息在刪除以後很難恢復,當直播間裡出現的三無產品、高仿產品在直播完如果被下架,消費者沒有及時保留產品的宣傳資料,就很難進行維權。
  • 政策密集出臺規範線上經濟秩序 網絡促銷迎來合規新考題
    「雙11」期間,政策密集出臺規範線上經濟秩序——網絡促銷迎來合規新考題  近年來,「雙11」等大型集中促銷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生活中的特殊時段。然而,先提價再降價套路、複雜難懂的促銷規則等讓消費者深受其害。
  • 直播帶貨莫讓「騙」字帶偏
    □蘇紹瑋針對「辛選主播帶貨即食燕窩被打假人王海質疑是糖水,燕窩成分僅0.014%」一事,11月27日,認證為廣州和祥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的「辛選官方微博」進行回應,並提出先行賠付方案,「召回辛選直播間銷售的全部『茗摯』品牌燕窩產品
  • 想做好直播帶貨,必看的100條直播帶貨建議!!!
    疫情之下,直播帶貨幾乎成了所有公司賣貨的唯一選擇:人人重進直播間,從員工到CEO,從餐廳等傳統公司到理髮器等消費公司,直播帶貨已經滲入到公司經營的各個環節,無孔不入。直播帶貨面前,絕大多數公司都在起跑線上,知道它,理解它,接受它,實踐它。它所涉及的環節遠不止100個。直播前需要考慮平臺選取、直播形式、主播風格、分傭方式、選品維度……直播時要增加直播間活躍度、粉絲粘性……直播後還要復盤+二次轉化……為此,鉛筆道整理了一份直播帶貨的100個建議,送給創業新起步的羅老師,也送給所有疫情下正堅持的創業者。
  • 直播帶貨概述
    其最重要的目的是,沉澱自己的直播帶貨的經驗和技能,形成可以複製的知識體系。在全國,這麼多年下來,我們有龐大的公會聯盟圈子,大家都在各自的基礎和資源上,紛紛試水直播帶貨,一些有實力的公會,甚至徹底轉型直播電商,建立直播電商基地。也有不少公會兼做帶貨培訓。
  • 直播帶貨平臺開發,直播帶貨的真正價值是什麼
    「直播+」的形式越來越豐富的出現在大眾視野,直播+帶貨、直播+電商的形式更是逐漸發展為「直播+」潮流中的砥柱,直播帶貨平臺開發也成為網際網路企業的需求。本文來看看關於直播帶貨平臺開發都要做些什麼。優質的直播sdk還可以實現高清的直播畫質、延遲低且穩定的直播間、可以實現碼率自適應。2. 開通支付渠道直播帶貨系統的優勢就是用戶可以在觀看視頻直播的時候可以直接進入購物界面,也可以對主播進行打賞,所以,對於直播商城平臺或者視頻直播,都是需要完善的支付系統做支持的。3.
  • 直播帶貨「翻車」頻發倒逼銷售自律 助力實體經濟價值不容抹殺
    而關注辛巴長達一年半的「打假鬥士」王海,在辛巴帶貨的上千款產品中最終選擇「燕窩類產品」入手「打假」,也與相關產品國標缺位、品牌方銷售方拿不出產品符合標準的證明文件有關係。當然,辛巴方將「固形物」表述為「燕窩絲」,也確有不嚴謹之處,為此付出6000多萬元的退賠,其代價不可謂不慘重。
  • 2020移動網際網路藍皮書:直播帶貨競爭格局加速演變
    文章統計2019年相關數據指出,直播帶貨的發展引發廣泛的社會關注,2019年關注度最高的5個熱點話題分別為:李佳琦、薇婭等網紅主播備受關注,多地及多平臺啟動「網紅孵化」,眾多明星加入直播帶貨,市縣長等地方官員直播帶貨以及網紅主播帶貨「翻車」引熱議。其中,基層政府的主要負責同志參與直播帶貨,為當地產品「代言」引發廣泛關注。
  • 官員直播帶貨熱能延續多久?
    為幫助村民和企業儘快走出困境,全國多地官員開展直播帶貨活動。 近日,陝西省城固縣開展「縣長直播帶貨」活動,並要求幫扶幹部每人最低消費50元,引發關注。針對此事,城固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回應,相關文件中的這一要求是錯誤的。南都記者注意到,現階段在復工復產背景下,官員直播帶貨的頻度和廣度較之前有大幅提高。
  • 直播帶貨「翻車」要不要負法律責任?消費者權益由誰保護?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直播帶貨又火了一把。而拋開濾鏡、卸掉美顏後的一些網紅單品在到達消費者手上後,出現貨不對板、質量堪憂、售後維權難等廣受詬病的問題。直播帶貨頻頻「翻車」,主播、商家、平臺,誰來擔責?直播帶貨中的亂象如何規範和監管?
  • 直播帶貨頻翻車,風控任務裝滿車
    而曾為大家認為不入流的直播帶貨也成了熱鬧區,各產品各企業都把或希望把直播帶貨作為重要的動銷方式之一,而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各大平臺、品牌商的直播帶貨真是百花齊放彰顯新消費活力,小小直播間,再度凸顯我國經濟的韌性和新型消費活力。
  • 李小璐抖音直播帶貨達四千七百多萬,直播帶貨的背後邏輯是什麼
    4月20日晚上,曾經的演員李小璐,現在的網紅主播,在抖音開始了自己的直播生涯。直播當晚引來了近1600W網友關注,榮登抖音熱度榜一。而帶貨數據更是讓人驚訝,當晚她們直播間的銷售額是四千七百多萬,最高同時93W網友在線圍觀,這個數據可以說是抖音帶貨一姐也不過分。現在的直播帶貨市場這麼好麼?
  • 對話|中消協秘書長朱劍橋:直播帶貨最終要回歸商品交易本質
    中國消費者協會秘書長朱劍橋指出,針對直播帶貨中售賣三無產品、售後維權難等問題,參與銷售的主體多元、責任不清晰是造成亂象的主要原因,要通過對法律法規的原則性規定進行細化,出臺一些規章指導意見,甚至一些行業自律性的規範,給消費者、主播、平臺等主體明確的指引,促進這一業態良性發展。
  • 2020年直播帶貨潮:品牌是否需要抓住主流直播風口
    疫情期間,國內出口企業受到威脅,紛紛轉變經營和銷售模式自救,去庫存,穩經濟已成為主流,直播帶貨無疑是2020-2021年最大的風口,30秒帶貨數百萬,一場直播帶貨過億的消息屢見不鮮。不可否認,直播帶貨的確帶來了天量的成交,直播帶貨的火爆甚至帶動了直播帶貨培訓課程的熱銷,據國內「直播帶貨」專業領域資深網紅提供商環亞兄弟總裁毛志明介紹說:「直播帶貨創造了商業的奇蹟,重構了商品交易模式,近一年內很可能是萬億級的大市場。
  • 流量焦慮、數據造假……直播帶貨,一場亂鬨鬨的盛宴
    但親自下場後,吳曉波才知道直播帶貨的水有多深,不是憑著一腔熱血,就能創造出薇婭、李佳琦的帶貨神話。「因為它處於野蠻生長期,600%的複合增長,亂象叢生。」吳曉波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個局剛剛起來,呈爆炸式增長,肯定會沉渣泛起,許多模式有待驗證,也有許多沒有想明白就入場的人,「電商直播,是一場亂鬨鬨的盛宴。」
  • 直播帶貨的C位遷移|李檬相對論
    此前的廣州地方政府出臺的《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近期的杭州餘杭發布的「直播電商12條」,都顯示地方政府在下大力氣發展本地的紅人經濟生態,尤其將優質的紅人主播視作這個商業創新的絕對C位,廣州決心培訓10000名帶貨達人,杭州餘杭甚至支持一流的直播電商人才可以按照最高B類人才享受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