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被罰、辛巴道歉:直播帶貨虛假宣傳有多嚴重?

2021-01-13 澎湃新聞

文/謝東霞

編輯/子夜 

誇大效果、虛假宣傳,在直播帶貨中很普遍,而如今,監管和處罰來了。 

近期,「李佳琦專屬店」就因為虛假宣傳被罰款。 

處罰文書來自上海市崇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2019年8月,有舉報人稱在由李佳琦持股公司開設的天貓網店(李佳琦專屬店)購買了42瓶菲詩蔻洗髮水,花費了3738元。 

該款商品在網店上宣傳洗髮水有防脫髮功能,但實際上沒有,因此向監管部門投訴李佳琦專屬店虛假廣告。

經監管機構查明,李佳琦專屬店確實在菲詩寇洗髮水商品廣告中宣傳該商品具有防脫髮功效,卻無法提供相關依據證實產品具有防脫功效。 

而根據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電子信息憑證,菲詩寇洗髮水也不是特殊用途化妝品。結合多方證據來看,李佳琦專屬店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相關規定,構成了發布虛假廣告的行為。

上海妝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行政處罰,圖源天眼查 

李佳琦專屬店是由李佳琦本人為粉絲打造的首個天貓旗艦店。根據天貓網店經營者營業執照信息,該店的經營者為上海妝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李佳琦持股49%,所屬MCN機構美腕(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則持股51%。 

目前,「李佳琦專屬店」中已搜索不到「菲詩蔻」為關鍵詞的商品。不過「ficcecode菲詩蔻」的品牌公眾號內還在宣傳「菲詩蔻生薑防脫洗髮水」,其官方旗艦店內也有多款生薑洗髮水在售,寶貝詳情宣稱「減少掉發煩惱,3瓶一個周期」。 

此前,李佳琦直播也多次踩中了虛假宣傳的坑,從「不粘鍋事件」到把「陽澄狀元」大閘蟹說成「陽澄湖大閘蟹」,都引發過討論。 

另一邊,快手帶貨一哥辛巴,也因為誇大宣傳道歉。

辛巴道歉微博截圖

10月25日,有消費者在網上爆料稱自己在辛巴團隊直播間購買的燕窩其實是糖水,辛巴對此義憤填膺,他表示有人在惡意攻擊自己,「就算傾家蕩產,也要把對方告到底」,還在直播中展示自己售賣的燕窩,並拿出檢驗報告證明產品的確合格。 

隨後知名打假人王海站了出來,列出各項證據控訴辛巴團隊出售的「茗摯燕窩」是糖水而非燕窩,誤導了消費者。 

多日沉默後,辛巴11月27日發文承認自己團隊的確存在誇大宣傳的問題,在微博公布了「茗摯」品牌燕窩產品的調查結果,燕窩成分不足每碗2克。並提出「召回辛選直播間銷售的全部『茗摯』品牌燕窩產品、承擔退一賠三責任」,辛巴團隊的聲明中提到,將為此賠付6198萬元。

對於辛巴的道歉,王海並不買帳。王海發布視頻稱,辛巴的道歉是對公眾的再次欺騙,涉事的商品裡根本就沒有燕窩,而辛巴在道歉裡稱所售商品有不到2克的燕窩,這不是誇大宣傳而是虛假宣傳,甚至詐騙,按照判定不是退一賠三,應該是退一賠十。

圖源王海個人微博

在這些案例背後,虛假宣傳到底有多嚴重? 

中消協報告顯示,雙十一期間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33.41萬條,日均在1.24萬條左右,「虛假宣傳」成為消費者吐槽高頻詞。 

在電商直播野蠻生長中,愈發凸顯監管的必要性。李佳琦被罰1萬元,罰金數目不多,但行政處罰帶來警示意義,證明監管部門在不斷收緊對直播帶貨的約束。 

最近,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網信辦、國家廣電總局紛紛出手整頓虛假宣傳、售後不力等直播亂象,直播帶貨即將邁入一個新時代。 

1、虛假宣傳有多少花樣? 

羅永浩在諸多帶貨主播中,表現出了對虛假宣傳的高敏感性。在他第一場直播中,團隊製作了很多字牌,上面標註了直播中會出現的產品名稱、產品特點,以及直播中會抖出的包袱,例如:上菜,上總裁等等。 

羅永浩看了看手中拿的字牌,便用紅筆將上面寫的「銷量第一」、「銷量NO.1」 等詞語劃掉了,還在直播中告訴網友,這些標註是違反廣告法的,因此用紅線把它劃掉了。

羅永浩直播截圖

早在2015年廣告法中就明確規定,禁止商家在廣告中使用極限用語,違規者將被處以二十萬元以上罰款,由此提高了虛假廣告的違法成本。

羅永浩能夠明確知道使用「第一、最、NO.1」等作為廣告語違法,與當年方舟子遞交的一封錘子手機的舉報信不無關係,信中稱,錘子手機廣告中使用「全球第二好用的智慧型手機」、「東半球最好用的智慧型手機」等絕對化的詞語,違背《廣告法》,涉嫌虛假宣傳、欺詐消費者,之後工商局也確認了錘子科技虛假宣傳的事實並責令其整改。 

不過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佔領在接受《財經網》採訪時指出,羅永浩的直播中雖然沒有直接使用極限用語,但是用紅線划去極限用語,故意讓公眾看到,意在告知公眾其所售產品銷量第一,依然涉嫌違規。這種「打擦邊球」的行為,也不能完全規避法律風險。 

除了使用違規的極限用語,帶貨主播們另一常用的口號就是「全網最低價」,這種描述的確能對消費者帶來有效刺激,今年3月,中消協發布《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其中價格便宜是消費者在直播間下單的最主要原因。 

這種話術也是產生虛假宣傳的一大原因,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法官助理劉承祖和高雅曾撰文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 

當主播打出「全網最低價」、「史上最低價」的招牌,或者虛構原價、虛假優惠折價等方式吸引消費者購買,而實際上沒有達到宣傳的情況時,就違反了上述條款。 

此外,直播電商中的虛假宣傳主要還有產品與宣傳不符。 

例如有消費者在黑貓投訴稱,在紅布林直播間購買了一隻chanel黑金馬鞍單肩斜挎包,購買時主播說該包有98成新,五金和皮面沒有任何問題,收到包時卻發現五金有明顯掉色、包口還有磨白現象。 

另外,毫無根據地誇大產品功效,也是很多主播為了吸引消費者,經常使用的手段。 

今年初,浙江建德市市場監管局收到匿名舉報,反映有人在直播間銷售一款「瑤沐方牌瑤浴粉」,誇大宣傳產品療效。經建德市市場監管局聯合當地公安部門依法檢查後,確認了當事人違法宣傳的事實,對於商品宣稱的 「祛溼驅寒」「疏通經絡」等功能,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屬於對商品作虛假的商業宣傳行為。 

虛假宣傳的花樣繁多,在各種大小直播間都會經常遇到。除了針對產品的描述外,在售後環節也會出現。 

比如在直播中,主播代替商家保證退貨包運費,最終卻要求消費者付出一定金額的運費。 

再比如原先承諾的可退可換,也有可能在後續的過程中為難消費者。 

相信主播的宣傳,換來的卻是差勁的購物體驗。 

3月,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顯示,消費者對直播購物中宣傳環節滿意度最低,僅為64.7分。 

2、維權難,多少人在自認倒黴? 

虛假宣傳已明顯成為直播電商的問題高發地,可卻鮮有人選擇維權,大多數人選擇了自認倒黴。 

中消協的調查報告中,僅有13.6%的消費者遇到問題後進行投訴。 

這當然不是消費者無狀可告,而是欲告無門。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淘寶、抖音、快手的投訴量都有上萬條,其中直播購物中發生的 「虛假宣傳」、「證據留存難」成為投訴重災區。 

直播帶貨維權的一大難點就是,網絡購物相關信息在刪除以後很難恢復,當直播間裡出現的三無產品、高仿產品在直播完如果被下架,消費者沒有及時保留產品的宣傳資料,就很難進行維權。

今年7月,江蘇省消保委發布了上半年江蘇全省消保委系統消費維權訴求分析,其中共受理了直播購物投訴681件,問題多集中在:消費者易受直播氛圍影響衝動購物、大額消費,後續面臨花錢容易、維權難的窘境。 

《2020年上半年江蘇全省消保委系統消費維權訴求分析》,圖源江蘇省消保委官網

直播帶貨多依賴於主播,經營者主體不明確,更有甚者會售賣「三無產品」,消費者維權成本高。 

今年雙十一,一名顧客在李佳琦直播間購買的一雙運動鞋,收貨後發現有質量問題,於是想要更換商品,卻遭到商家拒絕。在「買完不讓換」遭到中消協點名後,李佳琦方面表示,直播間一直與品牌方積極協調做好售後,會負責到底。 

中消協指出此類事件中,商家與主播之間責任界定不清晰,是遇到售後問題容易互相「踢皮球」的一大原因。 

目前的網絡直播電商主要有商家、直播平臺、網絡主播、MCN等主體。直播帶貨的模式包括宣傳推廣型(不直接設置購物連結)、商家銷售型、主播銷售型等。 

直播平臺主要有以淘寶、拼多多、京東為代表的電商直播平臺,和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社交主播平臺。網絡主播既包括網紅主播,也包括明星,甚至還有各地官員。 

這些複雜的經營模式,使得直播電商參與主體的權利、義務、責任難以釐清。比如,帶貨主播的身份認定是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還是廣告代言人,不同的角色就會帶來不同的責任劃分。 

「平臺推商家,商家推平臺,一直不處理退款」,在黑貓投訴平臺,也有大量消費者反應維權找不到責任對象的問題。

在此背景下,7月1日首個對直播電商中的商家、主播、直播平臺、MCN機構等主體的行為均作了全面定義和規範的《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下文簡稱《規範》)開始實施。為電商直播活動的商家、主播、平臺、MCN和參與的用戶提供行為指南,各主體權利和義務有了較詳細的規定。 

不過,《規範》只是中國廣告協會的行業自律文件,不具有法律強制性。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研究員朱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規範》是對網際網路直播帶貨發展態勢的一種積極響應,自律規範的出臺能夠為直播帶貨提供相關的行業標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也不能全部依靠自律,應該立法的時候也需要立法。」 

3、監管收緊 

今年下半年,關於直播帶貨的監管力度在加大。 

8月28日,上海市公安局成功破獲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在浙江多地抓獲售假犯罪團夥5個,查處窩點8處。 

11月6日,浙江召開網絡電商平臺治理會議,通報了紹興諸暨市局查獲一家珠寶商行在網上直播間開蚌銷售珍珠,造成虛假宣傳,老闆先從市場上買進蚌和珍珠,在視頻直播鏡頭外將珍珠塞入蚌內,再到鏡頭前開蚌取珍珠,欺騙誤導消費者,被罰款20萬元。 

11月10日,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對於消費者舉報,成都十七歲貿易有限公司在饒某組織的快手直播平臺清貨活動中涉嫌虛假宣傳,開出了成都首張整治直播帶貨亂象的罰單,罰金達15萬。 

各地明顯都在加速依法查處直播帶貨的亂象,《北京商報》指出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已有不下 10 份監管文件出臺。 

僅在11月就有三份國家層面的監管文件密集出臺: 

11月6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壓實了網絡平臺、商品經營者、網絡直播者等有關主體的法律責任,並列舉了 8 大重點違法行為,明確相應的法律查處; 

11月13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了《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規定直播營銷平臺應當記錄、保存直播內容,保存時間不少於六十日,並提供直播內容回看功能; 

11月23日,國家廣電總局下發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在電商直播方面主要從視聽內容服務、商家和個人資質等方面進行了相關規定。

圖源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

正如去年在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峰談到「網絡直播帶貨」時說,「任何業態模式的運行都必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 

法律的規範,嚴格的監管,正加速驅逐虛假宣傳等劣幣,商家、主播、平臺及消費者都將快速適應新的標準,行業將向更良性的方向發展。

相關焦點

  • 辛巴假燕窩事件還沒有消停,李佳琦店鋪虛假宣傳又來了!
    繼辛巴假燕窩之後,李佳琦店鋪因為虛假宣傳防脫洗髮水被罰! 我還是那句話,不管真假,是否捐了那麼多錢,但功是功,過不是過,不要混為一談。 如果做了好事,善事就可以亂來,可以違法,這個世界不是亂了嗎? 再說了,你直播帶貨出問題了,難道就用負責!
  • 因為這些防脫洗髮水,李佳琦專屬店被罰了!
    你有脫髮的困擾嗎?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已有超過2.5億人正飽受脫髮的困擾,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脫髮。其中,大批90後也已經加入到脫髮的陣營中。  正是因為眾多飽受脫髮困擾的消費者,近幾年主打防脫髮的洗髮水層出不窮。近日,一家公司在網上虛假宣傳售賣的洗髮水有防脫髮功能被監管部門處罰。
  • 被罰90萬!辛巴帶貨燕窩翻車,電商直播邊界在哪?
    今年8月20日,當辛有志在鳥巢體育館舉辦那場有42位明星參加的婚禮時,他也許不會想到這場盛宴短短幾個月後就已然結束。12月23日,廣州市監局公布「辛巴帶貨燕窩」處理結果,其中涉事的辛巴旗下廣州和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被罰款90萬元。
  • 李佳琦再被罰 因在名下網店虛假宣傳洗髮水防脫功能
    來源:紅星新聞原標題:李佳琦再被罰12月1日,一則「李佳琦店鋪虛假宣傳被罰款」消息在網上熱傳。據南方都市報,從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獲知,李佳琦持股49%的上海妝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曾於今年6月因在名下網店虛假宣傳洗髮水防脫功能被上海市崇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罰款一萬元。據了解,舉報人在由該公司開設的天貓網店(李佳琦專屬店)購買了菲詩蔻洗髮水,該店家在網上虛假宣傳該洗髮水有防脫髮功能,但該公司無法提供相關依據。
  • 辛巴燕窩事件後,李佳琦帶貨也出事了,網紅帶貨如今是高危職業?
    網紅帶貨翻車的案例真的非常多,有許多質量問題被公眾發掘後群起而攻之,要說如今網際網路時代,網紅電商帶貨鼻祖非辛巴與李佳琦莫屬,他們兩個人所在的平臺不一樣,人氣卻是不分上下,作為大網紅李佳琦和辛巴,他們能夠有如此巨大的帶貨能力,首先是與他們所賣的產品價格有關,相信看過他們直播的網友都知道,裡面價格確實比其他商家賣的都便宜,如果能夠總便宜的價格買到同樣的東西
  • 李佳琦店鋪洗髮水虛假宣傳被罰
    很多女生都深陷李佳琦的一句OMG中,買它買它買它聲聲讓女生們剁手。李佳琦無疑是直播帶貨主播的佼佼者,大家都非常喜歡他,就是因為他言辭犀利,公平公正,讓消費者放心。但前幾日,李佳琦持股49%的上海妝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受到行政處罰,原因為「發布虛假廣告」,罰款1萬元。
  • 針對直播帶貨的監管政策正密集出臺,直播間不是法外之地
    12月23日,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辛巴直播帶貨即食燕窩」事件處理情況,辛巴所屬廣州和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因存在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被處90萬元行政罰款,對燕窩提供方廣州融昱貿易有限公司處200萬元罰款。
  • 李佳琦店鋪虛假宣傳洗髮水防脫髮被罰
    半島全媒體記者 仲維莉11月30日下午消息,天眼查顯示,李佳琦持股49%的上海妝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於今年6月10日受到上海市崇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原因為「發布虛假廣告」,罰款1萬元。據藍鯨財經,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舉報人在由該公司開設的天貓網店(李佳琦專屬店)購買了菲詩蔻洗髮水,該店家在網上虛假宣傳該洗髮水有防脫髮功能,但該公司無法提供相關依據。目前,在「李佳琦專屬店」中已搜索不到「菲詩寇生薑洗髮水」。但在ficcecode菲詩寇官方企業店中,仍能看到店家宣傳該產品有「防脫髮」功能的廣告。
  • 1元糖水燕窩背後,王海與辛巴多次交鋒,直播帶貨是該管管了
    文/ 李興 編輯/ 譚璐直播帶貨生意火爆,頭部主播也免不了翻車。近日,職業打假人王海舉報快手主播辛巴直播間銷售假燕窩一事,引發大量關注。」直播帶貨問題頻發記者注意到, 「糖水燕窩」事件並非王海與辛巴的第一次交鋒,自2019年開始,王海在微博上發布了多篇關於辛巴直播間的商品涉嫌虛假宣傳的文章。
  • 辛巴被央視點名,直播帶貨剛興起,消費投訴漲5倍
    5倍之多。 主要原因是因為帶貨主播,在直播間虛假宣傳、誇大宣傳,使用極端詞彙(例如:NO.1,排名第一),對商品進行誇大宣傳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直播帶貨行業的監管,很大程度上沒有追趕上直播帶貨的壯大勢頭,這也是大批主播「信口雌黃」,進行虛假宣傳,乃至於消費詐騙的原因。
  • 消協批評直播帶貨負面消息多,汪涵,李雪琴,李佳琦被點名
    同時,惡意刷單、花式踢館、虛假舉報等同業競爭也汙染了直播生態。在列舉典型案例時,並點名並列舉典型案例:汪涵、李雪琴直播帶貨「翻車」和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 報告稱,監測期內,共收集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334083條。
  • 李佳琦所售TriPollar涉嫌虛假宣傳,背後有何貓膩?
    因為,經吃瓜網友報料,陸玖財經核實後發現,李佳琦的選品團隊似乎連基本嘗試都沒有, TriPollar的Stop Vx和Stop Eye竟然有「FDA技術認證「,FDA什麼時候能技術認證了?最終,經過陸玖財經的調查後發現,TriPollar僅僅拿到了FDA的允許上市,並沒有任何認證,有虛假宣傳嫌疑。
  • 辛巴「栽了」!「假燕窩」被罰90萬 快手帳號被封60天
    雷達財經出品 文|李宏晶 編|深海辛巴遭遇滑鐵盧。12月23日,微信公號"廣州市場監管"發文稱,近期,"辛巴直播帶貨即食燕窩"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廣州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時間介入,依法依規對相關當事人進行立案調查。
  • 虛假宣傳!李佳琦又被罰了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上海市崇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藍鯨財經、杭州交通918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11月30日,據某商業查詢平臺顯示,李佳琦持股49%的上海妝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於今年6月10日受到上海市崇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原因為「發布虛假廣告」,罰款1
  • 辛巴離薇婭還差100個李佳琦
    不過,這兩天外界在討論薇婭、李佳琦的帶貨成績時,辛巴被提起的,卻是一起負面事件。 10月17日,辛巴為隔日舉行的辛選粉絲狂歡演唱會做準備,此次演唱會邀請了吳亦凡、鄧紫棋等明星,聚集的人群使酒店門口交通堵塞,而後辛巴與酒店工作人員產生爭執,指著酒店工作人員的鼻子大罵,甚至「爆粗口」。
  • 明星網紅主播直播間仍是「一地雞毛」 帶貨問題頻發誰之責?
    這份報告還直接點名了汪涵、李雪琴、李佳琦等明星、網紅主播,將直播間圈粉「刷單」、流量造假、售後服務無人買單等問題再次暴露出來。實際上,除了報告中所講的主播「翻車」現象,被職業打假人王海盯上的「辛巴嚴選」(下文統稱「辛選」),因直播所售的即食燕窩涉嫌假貨,使得快手「帶貨一哥」辛巴也被推至輿論潮頭。
  • 辛巴道歉燕窩退一賠三,虧六千多萬,網紅帶貨翻車到底是誰的鍋?
    這次辛巴的燕窩事件翻車,可以說已經給中國整個網紅電商帶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衝擊,也給市場提了一個醒,這就是網紅直播帶貨出現問題,到底該怎麼辦?首先,我們要從整體的角度來看辛巴的這個態度還算是比較誠懇的,在聯繫不上品牌方的時候直接自己。先行出來道歉而沒有用甩鍋的一個態度,所以從這個誠懇的態度來看,辛巴還是可圈可點的。
  • 流量焦慮、數據造假……直播帶貨,一場亂鬨鬨的盛宴
    但親自下場後,吳曉波才知道直播帶貨的水有多深,不是憑著一腔熱血,就能創造出薇婭、李佳琦的帶貨神話。「因為它處於野蠻生長期,600%的複合增長,亂象叢生。」吳曉波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個局剛剛起來,呈爆炸式增長,肯定會沉渣泛起,許多模式有待驗證,也有許多沒有想明白就入場的人,「電商直播,是一場亂鬨鬨的盛宴。」
  • 辛巴「假燕窩事件」調查結果公布,處罰力度比預期更輕引熱議
    前段時間,網紅辛巴在直播間售賣「假燕窩」的事情而在網絡上炒得沸沸揚揚。因為知名打假人王海在檢測了辛有志直播售賣的燕窩後發現,這根本就不是什麼燕窩,就就是糖水,而辛巴在帶貨時口口聲聲說是合格產品、質量好。
  • 「辛巴帶貨燕窩」事件拉響電商直播野蠻生長的「警鐘」
    中新網廣州12月24日電 題:「辛巴帶貨燕窩」事件拉響電商直播野蠻生長的「警鐘」作者 王堅近來廣受關注的「辛巴帶貨燕窩」於23日一錘定音,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該事件的處理結果,其中涉事的辛巴旗下廣州和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被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