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昌樂骨刻文」發現「鳥棲圖」記事文字

2020-11-26 央視網

  一隻小鳥悠閒地棲息在桑枝上,享受著落日餘暉,這是山東昌樂出土的一塊古代獸骨上的圖景。近日經考古專家研究,這是早期人類部落東夷族大事記的一種文字符號。

  這塊長17釐米,直徑2.7釐米至5.5釐米的遠古動物殘脛骨是在昌樂已發現的100餘塊骨刻文中的一塊。2004年,山東昌樂縣民間收藏愛好者肖廣德在袁家莊古遺址上採集陶器標本時,偶然發現許多刻有圖案符號的亞化石狀遠古獸骨,經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鑑定,這批帶「字」骨頭是山東龍山文化中晚期的遺物,距今4500年左右,是東夷文化時期的記事文字。2008年,劉鳳君邀請北京及山東的考古專家就這些骨刻符號進行了研討,認定這些獸骨上所刻的「行列整齊」的圖案符號比殷墟甲骨文更為原始,明顯處於畫(符號)與字的過渡狀態,定名為「昌樂骨刻文」。

  劉鳳君認為,這不是一幅簡單的繪畫,而是有特殊意義的象徵性組合字群。東夷族是崇拜鳳鳥的民族,「昌樂骨刻文」中有關鳳和鳥的文字很多,這幅字群中也有一種鳥的形象。縱觀整體布局,記錄的應是東夷族中一個部落在某特定場合內,進行的一次值得記載的活動,所以不應該稱之為一幅畫,而是記事文字。同時,這個文字不像今天這樣規範,只有進行了綜合研究,才能揭示當時記載的事實。

  (記者劉寶森)

責編:劉立

相關焦點

  • 古墓裡發現古老文字,考古專家歡呼:中國五千年文明終於被證實了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考古專家發現了中國最古老的刻符,那就是距今七千多年的賈湖刻符,不過要說到影響最大的還要數,距今5000多年的骨刻文。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許多考古專家陸陸續續在各種古墓遺址中發現了一些刻有文字的骨頭,其發現領域在山東、河南、紅山、以及黃河沿岸等地。
  • 昌樂依託得天獨厚的資源打造「中國藍寶石」文化
    10月9日,記者了解到,昌樂縣多次舉辦昌樂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等,為昌樂藍寶石選拔能工巧匠和後繼人才。同時,還通過高科技VR技術展示火山寶石文化,並融合西方寶石文化及時尚文化,創新形成昌樂藍寶石文化,打造獨具魅力的「中國藍寶石」文化。
  • 每日一鳥(114期)——夜鷺
    虹膜-亞成鳥黃色,成鳥鮮紅;嘴-黑色;腳-汙黃。幼鳥嘴先端黑色,基部黃綠色,虹膜黃色,眼先綠色,腳黃色。 習性:白天群棲樹上休息。黃昏時鳥群分散進食,發出深沉的呱呱叫聲。取食於稻田、草地及水渠兩旁。結群營巢於水上懸枝,甚喧譁。
  • 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小的樹棲翼龍
    >森林翼龍化石素描圖雖然新的翼龍看上去如此弱小,全然看不出空中霸主的風採,但是科學家卻認為,它們是那些體型巨大的進步的鳥掌翼龍類的祖先類群。這件標本來自遼西葫蘆島市建昌縣要路溝下白堊統九佛堂組(距今約1.2億年)湖泊沉積的地層中,這裡的九佛堂組分布廣泛,厚度巨大,曾經發現大量鳥類、帶羽毛恐龍等化石,是熱河生物群的重要化石分布區。
  • 沒有文字的時代,它是怎麼記錄流傳的
    我們知道,現在可以知道成熟的文字是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也就是殷商時期才有了可以用來記事的成熟文字,所以周公也承認「惟殷先人有冊有典」。那麼在有文字之前是什麼情況?我們不大能知道,但知道有一種圖畫記事,這種東西叫「圖書」或「圖法」,《呂氏春秋·先識》裡說夏桀無道,「夏太史令終古,出其圖法,執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亂愈甚,太史令終古乃出奔如商。」
  • 專家稱浙江考古發現符號是否為最早文字待商榷
    本報2013年7月9日刊發的消息《中國最早原始文字在浙江被發現》引起史學界高度關注,各大媒體與網站紛紛轉載。針對浙江平湖莊橋墳遺址的考古新發現,有專家認為這次考古發現「為文字起源提供新的線索」,這是「迄今為止在我國發現的最早原始文字」。
  • 遠古時期,沒有文字,人們是如何傳說先人的時代和功績的?
    鑽木取火燧人氏時期,遠古時代的文明,存在約公元前12000~約公元前7700年,看到大鳥啄木時有火花飛濺,於是把石頭磨成鳥嘴的形狀,嘗試鳥啄木的動作,也有火花飛濺。結繩記事此時期的人們已經可以熟練的結繩記事了。
  • 權威發現:人類最早文字並非中國的甲骨文,而是美索不達米亞文字
    、印度哈拉帕遺址、希臘克裡特島和美洲的瑪雅遺蹟中都發現了刻有象形文字的遺物。象形文字是極其古老的文字,在它之前還有沒有更加古老的人類文字?到目前為止,考古界還未曾發現。不過,也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因為例如埃及的象形文字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文字,按照演化邏輯,這些象形文字很可能不是最原始的文字,應該存在過渡帶。
  • 青城山發現"巨型蜻蜓" 系世界最大水棲昆蟲(圖)
    青城山發現"巨型蜻蜓" 系世界最大水棲昆蟲(圖) 2014-07-21 10:53:33來源:成都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 拍攝欣賞丨會唱歌的白腰鵲鴝鳥
    會文網每周一鳥欄目已經開通半年多了,拍攝傳播的鳥已達到了三十多種,今天又到了我們「每周一鳥」欄目時間,謝謝你們的關注!今天向大家介紹的這種鳥叫:《白腰鵲鴝 》棲於熱帶林及竹林內。鳴叫時尾直豎,鳴聲清脆、悅耳。主要以蜻蜒、甲蟲、螞蟻等昆蟲及其幼蟲為食物,幾乎都不食植物。
  • 昌樂突現尖嘴鳥 經鑑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齊魯網濰坊3月16日訊(記者 李楊)16日,記者從濰坊市林業局獲悉,近日,濰坊市昌樂縣一村民在五圖街道三官廟村村南的荒地內發現了一隻白色尖嘴大鳥
  • 教授想挖老鼠洞――中國鳥人首次出境護鳥記事(8)
    教授想挖老鼠洞——中國鳥人首次出境護鳥記事(8)湖南日報新湖南記者 徐亞平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三毛文字裡的萬水千山,對生活的執念和對時光的眷戀,一次次、一代代擊中世間痴情兒和女。 旋律悠揚。王敏等開始都是靜靜地聽,聽到那句「為了天空的小鳥」,車上三男一女都跟著唱起來:「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為了寬闊的草原,流浪遠方,流浪…… 中國鳥人,跟著大雁去遷徙!
  • 山東出現神秘隕石,被刻上字符,不是地球文字,難道是外星語言?
    文/貓行圖/網絡 山東出現神秘隕石,被刻上字符,科學家:不是地球文字,難道是外星語言?人類所居住的地球,只是在宇宙太空的浩瀚無垠中的一個而已。不過很顯然,雖然宇宙之中有無數的新體,可是對於人類來說,地球存在卻是獨一無二的。
  • 仲夏鳥趣
    CICPHOTO/劉憲國 攝↑2020年7月1日,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一處月季園,一隻伯勞鳥停棲在月季花上。CICPHOTO/王海濱 攝↑2020年7月1日,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一處月季園,一隻金翅鳥在枝頭鳴唱。
  • 在手機上如何翻譯文字?就是這麼簡單!
    在我們日常學習和日常工作中,有時候會遇見翻譯文字的情況。那麼如何將一段文本翻譯成自己需要的語言文本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如何翻譯文本的方法,而且是在手機上翻譯文本哦!滿足你方便移動翻譯的需求。工具手機【語音文字轉換器】文本步驟第一步使用【語音文字轉換器】翻譯文本。第二步選擇工具,因為我們需要翻譯文本,所以選擇文本翻譯功能。第三步在文本區內輸入文本,比如錄入「語音文字轉換器」選擇翻譯之後的語言類型,以翻譯為英文為例。
  • 鳥擇良木而棲,人擇君子而處,心擇善良而交
    鳥擇良木而棲,人擇君子而處,心擇善良而交。一生中,遇到的人很多,有人對你微笑,有人對你使壞,有人對你置之不理,有人給予你鼓勵和幫助。作者:朱鍾洋;筆名:布衣粗食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 中國文化史上的四次大發現,每次發現意義重大,都與文字典籍有關
    我國文化史上確實有過幾次重大的發現,由於這幾次發現在不同程度上填補了我國文化史上的殘缺,並對我國古代歷史和文化研究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因此人們吧其中影響最為深遠,意義最為重大的四次發現定性為我國文化史上的四大發現。還必須強調一下,這四次發現都與文字典籍有關。
  • 中國學者建議將《記事珠·冊封琉球國記略》編入教材
    新華網北京4月5日電(記者任沁沁)日本文部省4日結束了對明年4月啟用的新一輪小學教科書的審定,在被其認可合格的該批小學教科書中,首次出現稱釣魚島為日「固有領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