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丘比丘(又譯麻丘比丘)是一處印加秘魯遺址,位於秘魯境內的庫斯科,建於約公元1500年。其坐落在海拔約2350米的山脊上,被熱帶叢林包圍著,是秘魯著名的前哥倫布時期印加帝國的遺蹟,也被稱為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馬丘比丘在克丘亞語被稱作「失落的印加城市」,是南美洲的考古發掘中心,因此也是秘魯的重要旅遊景點之一。1983年,馬丘比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之一。
三毛曾在《萬水千山走遍》中描述過馬丘比丘,因雨季來臨,她在馬丘比丘時遇到了洪水,所幸最後逃過洪水。切格瓦拉也在《摩託日記》中提到過馬丘比丘。馬丘比丘的遺蹟現在分為上城區、下城區、石頭城、拴日石、印加神廟。上城區是市區,位於遺蹟的西側,多為神廟、祭壇和貴族住處,因此上城區的建築材料十分精細,宏偉壯觀。下城區是普通居民區和儲物倉庫區,被稱為「平民區」,下城區有一座神廟——神鷹廟,上面有形似鷹頭的石刻,神鷹展開的雙翼十分生動。
三毛曾說馬丘比丘是個石頭城。的確無論城區還是太陽廟,所有的建築都是石頭壘成的,石頭打磨的很光滑,石塊間縫隙極小,刀片都插不進去,建築十分精密。拴日石便是很著名的一塊巨石了,又稱「日旯」,呈「凸」字,作為印加人的靈魂。因印加人擅長天文,用「拴日石」觀察天象。顧名思義,這是印加人對拴住太陽的美好期盼,希望以此判斷播種收穫的好時機。
印加神廟,又稱「庫斯科太陽神廟」,為祭祀太陽神而建立。實際上太陽神廟是一種古代建築形式,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但庫斯科太陽神廟也是一座天文觀測站。神廟旁還有三窗之屋,因有三扇巨石疊成的大窗而得名。
庫斯科古城是印加帝國依照美洲獅的形狀而建,這裡的房屋建築十分方正,印加人一直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中央廣場的四條道路,還被稱為「王室道路」。作為印加貴族的居住地,處在高原峭壁上的馬丘比丘是一個神秘的印加古國,因獨特的地理位置躲過了西班牙人的殖民侵略。直到1911年7月,美國探險家海勒姆.賓漢姆才偶然間發現了這座古城,它真正的歷史目前還尚未有定論。三毛將這座失落之城稱之為「迷城」,正是因為它的神秘,還有神秘的印加文化,才吸引著大批遊客來探尋,甚至吸引遊客走訪南美洲。
神秘的古印加文化,陡峭壯觀的石城,獨有特色的南美洲,無不吸引著人們去探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