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之城」馬丘比丘,被遺忘了4個世紀,如今仍是未解之謎

2020-12-08 騰訊網

很多教科書告訴我們,人類最早的文明起源於亞非大陸,所以在多數人的印象中,美洲是一個缺失古文明的地方,似乎在哥倫布發現它之前一片空白,但其實不然。在南美秘魯的群山之中,隱藏著一處驚天之作,它就是馬丘比丘古城,代表著古老的印第安印加文明

馬丘比丘位於秘魯城市庫斯科,建造於2300多米的山脊之上,面積約為9萬平方米,周圍群山峻岭、叢林密布。古城由140個建築物組成,規劃井然有序,有階梯和道路相互連通,整體保存較為完好。1983年馬丘比丘被列入人類文化遺產名錄,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

偶然間發現:被遺忘的失落之城

相關研究表明,馬丘比丘的建造時間應該在印加文明強盛之時,大約在15世紀中前期,由於印加文明並沒有文字出現,所以對它的記載相當之少。16世紀中葉,西班牙人入侵秘魯,開始了近300年的殖民統治,這期間人們對古城全無所聞。1821年秘魯獨立,之後的近100年間,依然沒有發現馬丘比丘古城。

時間來到了20世紀90年代,美國學者賓厄姆率領團隊在南美洲考古,無意中發現了馬丘比丘。自此,這處被遺忘了4個世紀的古城重見天日。馬丘比丘孤獨的矗立於群山之間,沒有留下任何的文字、符號等信息,至今謎團重重

謎團之一:如何建造?

古城的建築材料均為石料,由於它的地理位置極為偏僻,石料的來源眾說紛紜。第一個說法:建造人員從附近的山體斷層中進行取石,但周邊山體極為陡峭,對於如何開鑿、搬運等依然無法解釋。第二個說法:就地取材,即石塊就來自於腳下,從而開拓出了這麼大的一塊平地。以小編的淺薄之見,後者似乎更加合理。

另外,建築物的建造方式也非常特別,只用石塊進行堆砌,沒有使用任何的沙土泥灰,完全靠精確的切割和打磨、嚴絲合縫,工藝水平令人驚嘆。這讓我聯想到了中式建築的榫卯結構,也是不需要任何的粘合劑和釘子,而把木料完美的拼接在一起。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謎團之二:為什麼建造?

諸多的跡象和研究顯示,馬丘比丘絕非普普通通的城市,但究竟是作何用,至今並沒有定論,只有以下幾種猜想。

1.古城為防禦性軍事要塞,或者說是戰時避難所。但以它的規模,沒有辦法容納太多的人民,猜想是只為貴族們提供保護。

2.古城是印加貴族修建的一個精緻養生場所,就像中式的避暑山莊、皇家園林一個道理。

3.古城是祭奠神靈的地方。印加人非常崇拜太陽,太陽即他們的神靈,這裡位於山脊、遠離喧囂,可以更接近他們心目中的神靈,建築物中也確實有類似祭殿的地方,這裡發現的頭骨也被認為是獻給太陽神的祭品。

另外,還存在其他更多的說法,例如天文中心研究作物生產中心等等。總之,馬丘比丘給後人留下了太多的謎,它充滿了無窮的吸引力,等待我們去繼續深入探索。

馬丘比丘已開闢成旅遊景點,向全世界開放

古城以它獨特的魅力,成為了秘魯最為受歡迎的景點,每年吸引四十萬遊客前來參觀。這裡的寧靜與世間的喧囂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純粹的石塊配上天鵝絨般的綠色草地,巍峨的安第斯山脈配上茂盛的雨林,美妙絕倫。

它沒有華麗的外表和過多的修飾,它用最自然和簡單的方式,訴說著古老的故事,在震撼心靈的同時,也有一份印加古文明隨風消逝的空虛。曾經強盛一時的帝國,如今除了這一塊又一塊的石頭,再無任何痕跡。

相關焦點

  • 秘魯馬丘比丘的未解之謎都有哪些?
    馬丘比丘被稱為「消逝在雲霧中的城市」,也被形容為神秘的「空中之城」。建於萬丈深淵之上馬丘比丘被稱為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距當時的都城庫斯科120公裡,坐落在安第斯山脈最難通行的老年峰與青年峰之間陡峭而狹窄的山脊上,海拔2400米。
  • 馬丘比丘天空之城,這裡被稱為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馬丘比丘,天空之城,由於其聖潔、神秘、虔誠的氛圍,這裡被稱為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這座被印加帝國遺棄的古城,修建於公元15世紀中葉,坐落在海拔約2350米的安第斯山脈上,因其絕佳的地理位置,而遲至20世紀初才被發掘,進而廣為人知。
  • 馬丘比丘:印加人的失落之城
    該遺址位於馬丘比丘(老峰)的2,430米(7,970英尺)高處,風景秀麗,令人難以忘懷。這座宮殿在1450年左右為皇帝Pachacuti建造,一個世紀後被廢棄。奇蹟般地,該地點逃脫了西班牙徵服者的掠奪和破壞,西班牙徵服者摧毀了他們可以得到的印加一切。幾個世紀以來,該地點長滿了植被。
  • 天空之城,謎一樣的馬丘比丘,旅行在召喚您!
    由於沒有準確的文字記載,人們推算馬丘比丘是印加帝國的統治者,帕查庫蒂(Pachacuti)於公元15世紀中葉修建的,直到1532年西班牙徵服秘魯時都有人居住。事實上,馬丘比丘的起源至今還是一個謎。馬丘比丘的石頭之謎馬丘比丘古城內街道狹窄,建築大都依山而建,整齊有序,包括宮殿、廟宇、作坊、公園和居住的房屋等。
  • 印加帝國「失落之城」馬丘比丘的10大秘密
    依偎在安第斯山高高的山坡上的馬丘比丘遺蹟不斷呈現出印加帝國神秘的不解之謎。儘管這個考古遺址每年吸引著許多人來到秘魯,這10個深藏在歷史長河裡的秘密卻鮮為人知。初升的太陽照耀著馬丘比丘廢墟,馬丘比丘是印加帝國鼎盛時期的遺蹟。
  • 失落之城-馬丘比丘
    激流自風雨侵蝕了幾個世紀的城堡奔騰下洩……"這是智利詩人巴勃羅·聶魯達對馬丘比丘的描述,在位於海拔兩千四百三十米美麗的高山上,被熱帶叢林所包圍。巨大的城牆、扶手像是與懸崖絕壁渾然一體,從建造規模上看,可能印加帝國鼎盛時期的產物。遺蹟靜靜地屹立在安第斯山脈東邊的山坡上,被亞馬遜河上遊環繞著的盆地,土壤肥沃、資源豐富。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神奇的秘魯昌昌與失落的馬丘比丘
    秘魯昌昌:世界最大的土磚城昌昌城建立於12世紀,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土磚城,那裡的人們在遠古時代就用黃金裝飾建築物,還盛傳有些用貴金屬製作的植物。秘魯位於安第斯山麓與太平洋之間,在其狹窄的沿海地區並沒有石頭這一自然資源,所以士磚便是人們造房的材料,所謂上磚即把泥上在太陽下烤乾後製成的磚,而昌昌便是用這種士磚建築造起來的是一個巨大古城的遺蹟所在昌昌城位於秘魯北部特魯希略城西北4千米處的海濱沙漠地區。從漫漫黃沙的海岸邊遠遠望去,古城和周圍的沙漠都是同樣乏味的色調,即使靠近也只能看見一些殘破的牆基,最高也不過6米,整座城市看上去相當不起眼。
  • 「失落之城」馬丘比丘的秘密!
    旺季前往庫斯科與馬丘比丘,一定要帶外衣,毛衣有時候都會冷,進山最好穿抓絨衣或衝鋒衣。由於海拔很高,紫外線照射強烈,需要抹足夠的防曬霜(SPF值最好30以上),並3-4小時內補充一次。馬丘比丘被稱為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馬丘比丘在奇楚亞語Quechua「古老的山」之義,是秘魯一個著名的印加帝國遺蹟,整個遺址坐落在海拔2350—2430米的山脊上,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古城內街道狹窄,整齊有序,宮殿、寺院、作坊、堡壘等各具特色,它們多用巨石堆砌而成,沒有灰漿等粘合物,大大小小的石塊嚴絲合縫,甚至連一個刀片都插不進去。
  • 探索失落之城馬丘比丘,這些謎團至今未被解開
    由於馬丘比丘所處的位置著實偏僻,因而它很晚才揭開神秘的面紗,被人們發現並展現在世界面前。馬丘比丘在當地意思為「古老的山」,它坐落在烏魯班巴河600米之上的垂直峭壁上,這樣險峻的位置無疑使得馬丘比丘成為印加帝國無與倫比的軍事要塞。馬丘比丘建造於公元11世紀,在當時是一座極為繁榮興盛的城市。
  • 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又譯麻丘比丘)是一處印加秘魯遺址,位於秘魯境內的庫斯科,建於約公元1500年。其坐落在海拔約2350米的山脊上,被熱帶叢林包圍著,是秘魯著名的前哥倫布時期印加帝國的遺蹟,也被稱為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
  • 「失落的帝國」馬丘比丘,秘魯些世界級的旅遊勝地你們去過嗎?
    「失落的帝國」馬丘比丘,秘魯些世界級的旅遊勝地你們去過嗎?在歷史的悠悠長河中,誕生出了許多的東西,但同時也有許多的東西在消失,有些消失的是不曾發現,且那個地方與世隔絕,若不是在某個偶然中發現了他的存在,可能會就這樣被世界遺忘,直到消失也不會發現,讓這個地方卻是幸運的,在他即將消失的時候被世人所的發現,由此他成為了一個讓人們遊玩放鬆之地,它就是馬丘比丘。
  • 【看世界】朝聖馬丘比丘 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8年間,王作鵬八次駕車進藏、四次深入北極、一次遠徵南極,走過了幾十個國家,不畏艱險,拍攝了大量的珍貴影像。他始終堅持環保理念,呼籲人們重視自然,並堅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保護這個世界。    本網將整理推出王作鵬部分攝影作品,今日發布馬丘比丘——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 失落的印加城市、空中之城,秘魯馬丘比丘疑似跟外星人有關
    (馬丘比丘遺蹟照片。)空中之城——馬丘比丘古城就是這樣一座古老的城市。馬丘比丘在南美洲原住民語言中為「古老的山」之義,也被稱作「失落的印加城市」考古學家認為印加統治者帕查庫蒂於1440年左右建立了這座城市,直到1532年西班牙人徵服秘魯時都有人居住。以下是馬丘比丘古城的神奇之處。1,古城建立在秘魯南部安第斯山脈的尾部,距烏魯班巴河面2400米高的山脊上,全城面積約9萬平方米。
  • 「失落的天空之城」馬丘比丘,去南美不能錯過的地方
    你一定聽說過這個被稱為「失落之城」的馬丘比丘,位於秘魯境內庫斯科省烏魯班巴河谷左岸,海拔約2350米高的山上,為熱帶叢林所包圍,三面臨河,名副其實的「天空之城」了,它是至今保存最完好且謎團最多的古印加帝國遺蹟,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馬丘比丘在克丘亞語中翻譯為「古老的山」,也被稱作「失落的印加城市」。
  • 古老的失落之城——秘魯的馬丘比丘古城
    作為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的馬丘比丘古城,現在也成為了眾多南美遊客的必來之所,她那神秘的宗教氛圍也吸引了很多考古學家前來,由於印加文化沒有發明文字,她的歷史和事件只能通過複雜的繩結來記錄,很難破譯,也就有了很多的未解之謎,比如她為什麼建造在這麼閉塞的地方,巨石是從哪搬來的,等等。
  • 南美秘魯失落的印加古城馬丘比丘 沉睡四百年的天空之城
    實際上賓厄姆原本要尋找的是迷失之城比爾卡班巴(Willkapampa)——最後一座印加要塞,而他以為在馬丘比丘發現的就是自己要找的要塞。有人認為它建於印加帝國的衰敗時期,以試圖保存印加文化或重振雄風,而有人則認為在徵服時期它就可能已經是座被人遺忘的城市了。另一個理論認為遺址是處皇家度假地,因西班牙的入侵而廢棄。無論是哪種說法,那些超高品質的石匠工藝和裝飾告訴世人:馬丘比丘一定曾因其祭祀中心的地位而非常重要。
  • 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馬丘比丘遺址!
    馬丘比丘是個石頭城,所有的建築都是由巨石壘砌而成,塊石頭都打磨得十分光滑,石塊與石塊之間沒任何黏合劑,卻嚴絲合縫,甚至連薄薄的刀片都插不進去,令人驚嘆。據說其中一塊石頭有33個角,每個角都跟毗鄰的石頭上的角緊密結合,如此精密的建築、細緻的規劃、驚人的重量,真不知當時的人是如何將巨石運上山並細細分割打磨的。馬丘比丘遺址(西班牙語:Machu Picchu,奇楚亞語:Machu Piqchu,其意為「古老的山」)是秘魯一個著名的前哥倫布時期時印加帝國的遺蹟,被稱為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
  • 安第斯山脈一座失落之城,曾經輝煌的帝國,直到二十世紀才被發現
    秘魯的馬丘比丘飛越半個地球長途跋涉,來到心儀已久的印加文明的「失落之城」。這就是「馬丘比丘」,對了它就是位於秘魯境內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安第斯山脈的中的一座被遺棄的古城,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山頂之城,前往這裡是需要付出太多的艱辛與努力。
  • 【秘魯散記之六】雙重世界遺產,天空之城馬丘比丘
    2018年4月遊覽秘魯,實現了走進印加文明的夢想,在此分享踏訪印加文明標誌性遺蹟——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馬丘比丘的見聞與感悟。2016年末,曾去墨西哥拜謁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和中美洲貝里斯國的拉瑪奈瑪雅遺址,探訪了叢林中的瑪雅文明;踏訪墨西哥之北的阿茲特克文明已在計劃之中。
  • 失落的印加古城——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發掘中心,也因此是秘魯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很多專家學者認為,馬丘比丘三面環山,又佔據高點,是軍事防守的戰略要地。當時,印加人經常需要抵禦附近戰鬥民族(昌卡人)攻擊,因此他們選擇在一個易守難攻的至高地建立基地,來更好地防禦。雖然說法眾多,但可以肯定的是,馬丘比丘確實是當時印加帝國輻射整個區域的政治、管理、宗教中心。因此位居高點也象徵了至高無上的權利。馬丘比丘被稱作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