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丘比丘,天空之城,由於其聖潔、神秘、虔誠的氛圍,這裡被稱為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這座被印加帝國遺棄的古城,修建於公元15世紀中葉,坐落在海拔約2350米的安第斯山脈上,因其絕佳的地理位置,而遲至20世紀初才被發掘,進而廣為人知。在400年的時光中,只有翱翔的山鷹目睹古城的雄姿。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古城內街道狹窄,整齊有序,宮殿、寺院、作坊、堡壘等各具特色,它們多用巨石堆砌而成,沒有灰漿等粘合物,大大小小的石塊嚴絲合縫,甚至連一個刀片都插不進去。它的故事、來歷,和曾經生活在那裡的人,關於這些依然有著太多的謎團未解。它的神秘和壯美,吸引著無數人帶著朝聖的心情靠近它。《摩託日記》裡的切格瓦拉特意來拜訪它,人們甚至還能在《海爾兄弟》裡看到它的身影……
秘魯歷史上最輝煌的文明帝國當屬印加帝國,共經歷了12位統治者管轄,到第9位的時候,印加帝國的疆土被達哥倫比亞,南到智利,東至亞馬遜叢林,西瀕太平洋。印加人在庫斯科和馬丘比丘建城,緣於太陽神的兒子被豹子吃了,太陽神為此哭泣流淚,眼淚匯聚成了如今的的的喀喀湖,並且太陽神在的的喀喀湖中創造了一男一女繁衍生息,因此印加人是太陽神的後裔典故因此而來,此外,太陽神還賜給他的兒女一根金手杖,在遷徙的途中,手杖突然鑽到地下消失了,這塊區域就是如今的庫斯科谷地地區,從此印加子民就以這裡為中心開始生活。
馬丘比丘就距庫斯科西北75公裡,至於為何建於高山之巔,是因為防守還是攻擊敵人如今還未定論;甚至人們無法想像在沒有輪子的年代,如何從建造這樣一座巨石壘起的輝煌古城。許多許多的謎團讓馬丘比丘更顯魅力。也許將古城建在山巔,是因為這裡更接近太陽;也許古印加人根本沒有從山下運石頭建城,而是直接開採山上的石頭,廢料直接滾下山去,穿越垂直自然帶最後被夜以繼日流淌的烏魯班巴河河水帶到遠方?馬丘比丘古鎮在2007年被賦予「新世界奇蹟」的稱號。城市存活了將近1440年,一直蓬勃發展,直到1532年突然神秘消失。這裡的居民逃過了徵服者的攻擊,但出於某種原因最終拋棄了城市。關於馬丘比丘的種種猜測仍未被證實,不過這並不妨礙世界各地的遊客趕來這裡一睹古城風採。
有考古學家推測這座四面高山環抱的天空之城是印加帝國的宗教聖地,另外很多研究指出從城市的布局來說這裡應該是農作物的運輸中轉站又或者是一個大型的寄宿學校,近年來最熱門的一個理論是馬丘比丘是印加統治者的夏季避暑勝地。無論馬丘比丘最初的用途是什麼,沒有人會挑戰它作為世界7大文明古蹟的地位。
它獨特地理位置,磅礴的氣勢,和高超的建築技巧絕對是南美的考古遺址中之首。在建築理論及工具極度匱乏的條件下,古老的印加人將這樣一座城市建在陡削的懸崖上,不利用任何的鋼筋水泥,僅僅靠精湛的石頭打磨技術建起了一座又一座的房屋、寺廟。然後利用梯臺的形式擴大平地面積,並修建了配套的引水系統,幾乎家家戶戶都能就近打到天然的山泉水。在城市內宮殿、神廟、祭壇、廣場、街道、監獄、倉庫一應俱全,這樣的成就和技能,真是讓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