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臭氧層正逐漸恢復 溫室氣體排放減少
地球臭氧層正逐漸恢復 溫室氣體排放減少 2014-09-12 10:08:28 由36個國家的近300位科學家對地球臭氧層進行了一項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完成的《2014年臭氧層消耗科學評估報告》,是四年來有關該主題的首份全面更新報告。 報告顯示,根據《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簡稱《蒙特婁議定書》)採取的行動正在幫助臭氧層恢復到1980年的基準水平。議定書實施以來,破壞臭氧層的氟氯化碳等氣體在大氣中的豐度逐漸降低。
-
地球臭氧層正在恢復 但溫室氣體的增加讓大氣循環陷入一場拔河比賽
這不僅刺激了臭氧層的恢復,這也是最近南半球空氣循環模式變化的驅動因素。」第一作者安塔拉Banerjee說,她是博爾德的科羅拉多大學的CIRES訪問學者,在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 化學科學部工作。她是作為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後開始這項工作的。1985年發現的臭氧層空洞,每年春天都會在南極洲上空的大氣層中形成。
-
保護臭氧層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HFCs是目前唯一一類世界各國都設定了減排時間表的溫室氣體。2006年,歐盟公布《含氟溫室氣體法案》開始管控HFCs;2013年6月;中美兩國達成關於控制HFCs的減排協議;2016年;全球在《蒙特婁議定書》下形成了減排HFCs的《基加利修正案》,全球實質性HFCs減排行動已經開始。
-
新型化學發泡劑大大減少對臭氧層破壞和溫室氣體—新聞—科學網
不讓地球「發低燒」(創新故事)
-
守護生命的臭氧:臭氧層保護35周年 | 2020年世界臭氧日
臭氧層是一個脆弱的氣體保護層,防止地球受太陽光線有害部分的損害,有助於保護地球上的生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受控使用以及減少有關物質,不僅有助於為今世後代保護臭氧層,而且可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努力作出重大貢獻。此外,這一舉措還通過限制有害的紫外線輻射到達地表,保護人類健康和地球生態系統。
-
新型化學發泡劑能大大減少對臭氧層的破壞和溫室氣體的產生
過去,「臭氧層殺手」氟利昂就一直被用於聚氨酯發泡,對環境破壞巨大。而作為氟利昂替代品的氫氟碳化物發泡劑又被證明會產生強效溫室氣體,它導致全球變暖的潛能值比二氧化碳高出了數千倍,其排放量正以每年10%的速率增加,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溫室氣體。 一些國際條約對使用這些發泡劑做出了明確的限制。
-
可怕的溫室氣體
2006年的12月份,黑龍江月平均氣溫達到1951年以來的最高值,出現了罕見的暖冬天氣。素有「塞外江南」美稱的新疆伊犁地區,2007年1月氣溫達到13℃,突破40多年來最高值,讓人感到春季提前來臨了。暖冬與冬季爆冷一樣,都是全球變暖氣候異常的表現。全球變暖討論的是氣候問題,冬季爆冷只屬於氣象事件,氣候是一段時間的氣象表現和趨勢,用某一個氣象事件來反駁氣候趨勢不合科學。
-
臭氧層破壞易致皮膚瘤 保護臭氧層保護我們自己
臭氧層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繁衍的保護傘,能吸收99%以上對人類有害的太陽紫外線。世界衛生組織曾發警告,如果臭氧層長期損耗將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危害,容易引發皮膚癌等疾病。使用「無氟」產品、減少食物浪費都能夠為保護臭氧層做出貢獻。
-
聯合國專家:氯氟烴替代物仍在破壞臭氧層
聯合國4月11日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一些為了減少對臭氧層的破壞而被使用的氯氟烴替代化學物質,仍會導致溫室效應,各國應採取措施控制這些替代化學物的使用。 這份由聯合國環境署和氣象組織成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委員會發表的報告,由35個國家的145位專家用兩年時間撰寫而成。
-
臭氧層保護35周年|為何南極臭氧空洞在修復,北極卻變差了
保護臭氧層,就是在保護地球上的生命。我們開展臭氧層保護工作已經有35年了其實,早在1970年代後期,科學家就已經發現了大氣臭氧層遭到了嚴重破壞,並向大家發出了警報。為此,全球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圖片來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https://ozone.unep.org/ozone-timeline《蒙特婁議定書》規定參與條約的每個成員組織,依照淘汰時間表來,將凍結並減少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和消耗,如氯氟烴(亦稱氟利昂)、哈龍等。如今,就剩下含氫氟氯烴還在進行,其餘基本已經按計劃達成目標。它還在2007年進行過一版調整,加速其生產消費的淘汰進程。
-
臭氧層保護35周年|為何南極臭氧空洞在修復,北極卻變差了
我們開展臭氧層保護工作已經有35年了其實,早在1970年代後期,科學家就已經發現了大氣臭氧層遭到了嚴重破壞,並向大家發出了警報。為此,全球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1985年3月22日,28個國家通過並籤署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正式開始了關於臭氧層的保護。
-
溫室氣體與臭氧減少的新聯繫
宇航局哥達特研究所建立的模式計算結果認為,在轉變地球氣候的兩大力量一溫室氣體和臭氧減少之間有新的聯繫。 模式表明,臭氧損失將在2010年達到高峰,儘管世界各國正在努力減少導致臭氧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該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說,溫室氣體使低層大氣形成長期升溫的趨勢,反射回平流層的輻射減少。而較冷的平流層(特別是極地周圍)對臭氧層造成更大的威脅。
-
聯合國報告稱地球臭氧層停止變薄[圖]
以下是相關報導摘編: 【法新社日內瓦9月17日電】聯合國科學家說,地球上層大氣的保護性臭氧層已經停止變薄,到本世紀中期能有很大程度的恢復。而這要歸功於不準使用有害化學物質的禁令。 本周發表的《2010年臭氧層消耗科學評估》報告說,1987年出臺淘汰氯氟烴——用於冰箱、氣溶膠噴霧和一些包裝用泡沫材料中的物質——的國際協定作用很成功。
-
...竟用溫室氣體製造將是奧運史上首次大規模使用二氧化碳製冷劑
原標題:北京冬奧會的冰,竟用溫室氣體製造將是奧運史上首次大規模使用二氧化碳製冷劑號稱當前最先進位冰技術之一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絕非浪得虛名。除去綠色環保、易獲取等屬性外,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還具有溫度控制準、冰面質量優、製冰效率高等優勢。
-
胡建信:保護臭氧層與抑制氣候變暖共存亡
胡建信:目前已經淘汰和正在淘汰的消耗臭氧層物質絕大多數都是溫室氣體,而正在廣泛使用的臭氧層消耗物質的替代品——一類氫氟碳化物(HFCs),也屬於溫室氣體。因此,保護臭氧層同時也意味著減緩氣候變暖。記者:什麼是溫室氣體?它對氣候變化有多大影響?碳減排是怎麼回事?
-
臭氧層正在慢慢「癒合」,意味著地球環境變好?其實沒那麼簡單!
眾所周知,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著46億年的歷史事件,在漫長的發展和生存的過程中,地球憑藉著它母性的光輝,孕育了萬物,如今地球是人類以及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家園。但人類在不斷地發展下,卻對地球以及大自然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
南極臭氧層突然縮小1500萬平方公裡,溫室效應要結束了?
導語:溫室效應,是目前地球的重大問題之一,關係到每一個生命的生死存亡。為了挽救這一個危機,各國政府聯合一起,採取必要的措施。臭氧層的恢復速度出乎人意料,美國突然宣布退出大會,這些是不是蘊含著更大的危機呢?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走近臭氧
1、守護生命的臭氧臭氧層是一個脆弱的氣體保護層,防止地球受太陽光線有害部分的損害,有助於保護地球上的生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受控使用以及減少有關物質,不僅有助於為今世後代保護臭氧層,而且可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努力作出重大貢獻。此外,這一舉措還通過限制有害的紫外線輻射到達地表,保護人類健康和地球生態系統。
-
溫室氣體有6種,但大多數人只知道二氧化碳
如今,全球變暖的惡果已經越來越凸顯,滿目瘡痍的北極冰川融化場景已經讓人類觸目驚心,甚至南極也已經有了融化的痕跡,人類對全球變暖幾十年後的結局做了各種各樣的猜測,比較主流的就是全球沿海城市大多數將變為海底世界。
-
「史上最嚴」空調新規來了?40年有助減少4600億噸溫室氣體排放
7月17日,據外媒報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國際能源署(IEA)共同發布的一項報告指出,如果全球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推動實現節能和氣候友好型製冷轉型,未來40年將避免多達4600億噸溫室氣體的排放。這份《製冷系統排放和政策綜合報告》稱,《蒙特婁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的籤署國就逐步減少強效溫室氣體氫氟碳化物的生產和使用達成一致,僅這一項舉措,全球就有望避免在2100年前升溫0.4℃。《蒙特婁議定書》於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蒙特婁籤署,並於1989年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