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螵蛸與螳螂的關係,看了這個視頻,秒懂!

2021-02-12 藥材幫

藥典描述,桑螵蛸為螳螂科昆蟲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小刀螂 Statilia maculata(Thunberg) 或巨斧螳螂 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的乾燥卵鞘。以上三種分別習稱「團螵蛸」、「長螵蛸」及「黑螵蛸」。深秋至次春收集,除去雜質,蒸至蟲卵死後,乾燥。 

    

桑螵蛸就是螳螂的卵鞘,是孵化小螳螂的「產房」

團螵蛸 略呈圓柱形或半圓形,由多層膜狀薄片疊成,長2.5~4cm,寬2~3cm。表面淺黃褐色,上面帶狀隆起不明顯,底面平坦或有凹溝。體輕,質松而韌,橫斷面可見外層為海綿狀,內層為許多放射狀排列的小室,室內各有一細小橢圓形卵,深棕色,有光澤。氣微腥,味淡或微鹹。   

 

長螺蛸 略呈長條形,一端較細,長2.5~5cm,寬1~1.5cm。表面灰黃色,上面帶狀隆起明顯,帶的兩側各有一條暗棕色淺溝和斜向紋理。質硬而脆。 

  

 黑螵蛸 略呈平行四邊形,長2~4cm,寬1.5~2cm。表面灰褐色,上面帶狀隆起明顯,兩側有斜向紋理,近尾端微向上翹。質硬而韌。

性味與歸經:甘、鹹,平。歸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固精縮尿,補腎助陽。用於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小便白濁。    

用法與用量:5~10g。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藥材幫創始人許光華 微信:yaocaibang2018

相關焦點

  • 桑螵蛸又遇新機遇 行情有望繼續走好
    一、桑螵蛸簡介        桑螵蛸全系野生,本品為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螳螂科昆蟲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乾燥卵鞘。一般從10月份開始至來年2月份結束,除去雜質,蒸至蟲卵死後,乾燥。本品具有固精縮尿,補腎助陽之功效。
  • 藥材桑螵蛸 按三種商品形狀分類鑑別
    、薄翅螳螂Mantis relgiosa L.和巨斧螳螂 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lle)的乾燥卵鞘。        產地與分布        1.團螵蛸:主產廣西、雲南、湖北、河北、甘肅、遼寧等省。此外、河南、山東、四川、江蘇等省亦產。
  • 高舉著大刀的「勇士」螳螂,為了後代都雙雙「獻身」
    蜂螂的猴睛雖然突出,視覺數銳,但看不見靜止不動的食物,因此不管它要捕捉的小蟲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行動快慢如何,只要它是活動的,螳螂便能看到它。假如蝗蟲、蒼蠅等是死的,哪怕堆成地,螳螂和青蛙一樣也不會去理睬它。如果蝗蟲或蒼蠅稍微一動,便迅速地捉來吃掉。因此,螳螂專捉活的蟲子。
  • 農村冷知識:螳螂卵你可能還吃過,它的作用可不小
    提要:農村冷知識:螳螂卵你吃過嗎?它的用途可不小在農村有各種各樣的昆蟲,如馬蜂。今天要說的是一種農村常見的昆蟲卵,那就是螳螂卵。螳螂螳螂是比較常見的昆蟲,因為它長的外形奇特,孩子們常常會捉來當做玩物,螳螂的壽命是十分短暫的,但是它產下的卵卻是值錢的「寶貝」。螳螂卵在農村又稱為走尿狗、猴兒包、刀螂籽或是螞螂扛列蛋子,在醫學上螳螂卵又被稱為螵蛸(piao,xiao)。
  • 大刀螳螂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大刀螳螂
    大刀螳螂,拉丁學名(Tenodera aridifolia Stoll),也叫中華大刀螳,屬於螳螂科、螳亞科、大刀螳屬的一種動物,主要寄主是棉鈴蟲、棉小造橋蟲、玉米螟,寄主危害作物是棉花。大刀螳螂體長80-120毫米。
  • 螳螂
    螳螂(《別錄》)【異名】不過、蟷蠰、薁洀貈、蛑(《爾雅》),蝕肬(《本經》),髦(《方言》),蚚父(《說文》),天馬(《呂氏春秋》高誘注),螗螂、石螂(《爾雅》郭填注),屹肬(《方言》郭璞解),拒斧、刀螂、蟷螂(《綱目》),斫父、斫郎(《說文解字注》)。【來源】為螳螂科昆蟲大刀螂、小刀螂等的全蟲。
  • 看小螳螂孵化的全過程 原來也可以這麼萌!
    最先孵化的小螳螂已經成形了,別的兄弟才開始出來卵鞘,又稱螵蛸或桑螵蛸早上,從野外帶回家的一枚黑螵蛸(巨斧螳螂的卵鞘)突然有了動靜。一開始有黃色的小蟲,從卵鞘的孔洞中慢慢地滑出來,準確地說是蠕動著鑽出來的。蟲體的頭部先行出來,觸角和附肢都緊貼著身體,很像高等動物的分娩過程。並不是有的資料上說的用前肢爬出來的。
  • 螳螂靈敏好鬥,捕食時所用時間僅有0.01秒,可捕食40餘種害蟲
    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肉食性昆蟲。在古希臘,人們將螳螂視為先知,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修女,所以又稱禱告蟲。除極地外,螳螂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2000種左右。中國已知約51種。中華大刀螂、狹翅大刀螂、廣斧螳、棕靜螳、薄翅螳螂、綠靜螳等,螳螂是中國農、林、果樹和觀賞植物害蟲的重要天敵。
  • 當螳螂有了少女心,蘭花也要甘拜下風!
    當草木開始抽芽之際,蘭花螳螂的若蟲便從螵蛸[piāo xiāo]中破卵而出,螵蛸的形狀就像是枯敗垂落的植物莖葉。蘭花螳螂的螵蛸。蘭花螳螂的寶寶們有著和紅蝽幼蟲相似的配色,也許會因此安全些?我們不得而知。
  • 新疆螳螂,生活在營養缺失的地帶!
    這種環境導致分布在新疆的螳螂種類屈指可數,但都特點鮮明,具有適應乾旱荒漠環境的行為習性。薄翅螳,屬螳螂目下螳科、螳亞科的螳屬,是分布非常廣泛的種類,從歐洲、中亞乃至整個中國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換句話說,它們可謂最標準、最正宗的螳螂。雖然體型在螳螂中並不算非常壯碩的類群,但性格十分兇猛,尤其是捕食的時候非常強勁。
  • 天下竟然有這般美貌的螳螂
    蘭花螳螂分布於我國雲南、越南、緬甸、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主要棲息在東南亞的熱帶雨林之中。冬末春初天氣漸暖,當草木開始抽芽之際,蘭花螳螂的若蟲便從螵蛸[piāo xiāo]中破卵而出,螵蛸的形狀就像是枯敗垂落的植物莖葉。蘭花螳螂的螵蛸。
  • 粉色系的螳螂,你見過嗎?它們用盡一生,都在模仿
    當草木開始抽芽之際,蘭花螳螂的若蟲便從螵蛸[piāo xiāo]中破卵而出,螵蛸的形狀就像是枯敗垂落的植物莖葉。蘭花螳螂的螵蛸。圖片:123rf.com.cn正版圖庫一齡的若蟲,顏色是炫酷的橙黑配,與粉嫩的顏色相去甚遠。顯眼的顏色,而且還是一大群一起孵化的情況下,豈不是很容易被天敵發現?這一配色其實和紅蝽的幼蟲很相像。
  • 上師名家談(第23期)——飛天螳螂
    殷老師詢問我們是否了解螳螂,是否養過螳螂,沒想到有不少同學都有飼養螳螂的經歷。殷老師作為昆蟲專家,用通俗的話語,圖文並茂告訴我們螳螂有極致的生存智慧:三角的頭轉動靈活,嘴旁的尖牙和臂上的尖刺,不讓他們放過每一隻到手的獵物;三隻單眼和數不勝數的複眼、形似降落傘的翅膀和隱蔽的保護色,給他們在天敵手下的可乘之機;纖細的觸角和隨風而散的信息素.他們見證了恐龍的滅亡,也陪伴著人類的奮鬥,數以萬年的歷史中不斷進化、優化自己。
  • 螳螂的卵居然長這樣!而且還能吃...
    小的時候看過一部動畫片,雖然主要講述自然科學和一些真善美的論點,但是還是著實把我嚇了一跳,那個時候其實也看不太懂大道理,只記得其中有一幕是母螳螂在與公螳螂交配時
  • 視頻欣賞:用螳螂蝦的眼睛看海洋_1256
    在眾多海洋生物當中,螳螂蝦可能是最以獨特的視覺系統而聞名的。你可能聽說過,這些傢伙眼睛裡有16種不一樣的光感受器(而人類只有4種)。螳螂蝦能感知到很多人類看不出的東西,比如說紅外光和紫外光,而最神奇的是它們還能識別偏振光。螳螂蝦們能區分不同振動方向的線性偏振光以及圓偏振光。在其他一些海洋生物,例如墨魚、章魚、螃蟹、某些魚類當中也存在著一定程度感知偏振光的能力。
  • 螳螂之王魔花螳螂,模擬花朵的妖豔殺手(羽化視頻)_奇異生物_看奇聞
    魔花螳螂與蘭花螳螂齊名,是許多寵物愛好者的新寵,魔花螳螂顏色絢麗多彩,極為漂亮,而且體型巨大,是所有能模擬花卉的螳螂中最大的的存在。“螳螂之王”魔花螳螂魔花螳螂是所有模擬花朵的螳螂種群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可以達到13釐米,更是享有“螳螂之王”美譽。
  • 螳螂真是昆蟲界的武林嗎,螳螂拳是受到螳螂捕蟬的啟發嗎?
    ,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辭》就有「巷有兮蚰蜓,邑多兮螳螂」的記載。這些卵鞘通常被稱為螵蛸[piāo xiāo],運氣好的話,雌性螳螂可以每隔1~2周產下一個新的螵蛸,直到身體逐漸衰老,最終在蕭條的深秋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