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棄身份、野外生存,最終死在荒原——難以超越的「超級浪人」

2021-01-21 愛麗森小姐的收集癖

本文由愛麗森小姐的收集癖原創,侵權必究。

今天想要跟大家講的故事,是來自這個傳奇的流浪人物:他感染了無數的人,以他為原型拍攝的電影《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是2007年的電影了,然而十多年過去後,然而這部電影仍然不斷地入圍各種「最經典電影」「史上最佳電影」,或者是「最撼動人心的電影」榜單列表,仿佛時代從未衝淡過這部電影給人心靈的震撼。

《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

在小愛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呆呆地坐在原地哭了十幾分鐘,之後每每想起結局,心裡都總有一陣難以言喻的空虛感襲來。

於是今天,想要講講這位傳奇流浪人物——「亞歷山大·超級浪人」的故事。

此文有6個部分——

浪人被發現摘要:在1992年8月,駝鹿獵人們在一輛被遺棄的巴士裡發現了一具只有約30kg重的年輕男子的屍體,這輛巴士被遺棄在美國阿拉斯加德納利國家公園附近的荒野內。

時間線整理摘要:而Chris除了去了阿拉斯加,其實還徒步旅行了許多地方,讓我們來整理一下他的時間線。

出走的原因摘要:而Chris為什麼會義無反顧地拋棄一切,離開富裕的家庭走入大自然呢?

死因摘要:Chris吃了一種植物種子,因為種子的毒性大大削弱了他的能量,以致他無法從食物裡獲取營養,無法走出那片荒原,也無法有效地狩獵,最終導致極端飢餓。

朝聖地——「神奇巴士」摘要:之後這輛巴士變成了Chris仰慕者的朝聖地點,現在巴士內壁刻滿了思考的草稿和被Chris啟發的話語。住在附近的人表示,每年都有多於100人來朝聖。然而因為朝聖而死亡的人也有不少。

結語摘要:能看到最後的朋友應該不多了吧... 可是最後小愛想說,儘管Chris的故事是悲劇結尾,但是在眾多照片中看到他臉上掛著的笑容確實如此的真實,並不像是那種為了拍照而擠出來的笑容,而是實實在在地,發自內心的笑。

故事分割線-

浪人被發現

在1992年8月,駝鹿獵人們在一輛被遺棄的巴士裡發現了一具年輕男子的屍體,這輛巴士被遺棄在美國阿拉斯加德納利國家公園附近的荒野內。

「神奇巴士Magic Bus」

貼在巴士門上有一張從尼古拉·果戈理(Nikolai Gogol)的小說撕下來的一頁,上面寫道:

可能經過的人請注意SOS(求救)我需要您的幫助。我受傷了,快要死了,太虛弱了,無法走出荒野。 我獨自一人,這不是開玩笑。以上帝的名義發誓,請留下來救我。我正在附近收集漿果並在晚上回來。謝謝你,克裡斯·麥坎德斯8月?

Chris求救條

後來經過確認,死者是克里斯多福·麥坎德斯Chrisopher McCandless(1968年2月12日-1992年8月18日)(下稱Chris),一名24歲的榮譽畢業生。他生長於在美國維吉尼亞州一個富裕的家庭。

麥坎德斯一家四口

2年前,Chris與家裡斷絕了聯繫,並且把他的所有積蓄——24000美元給慈善機構,並開始了他的流浪。

旅程最終把他帶到了阿拉斯加,他在那無人的荒野裡獨自一人徒步攀涉,並在那裡逗留了多於100天,靠著打獵和覓食維生。從他身上發現的一本神秘日記中,看來Chris已經死了19天。

在他去世前8個月發出的駕駛執照表明他24歲,體重140磅(約63.5千克)。然而屍檢確定他只有67磅重(約30.39千克),並且沒有明顯的皮下脂肪。根據死因裁判官的報告,可能的死亡原因是飢餓。

↑ Chrisopher McCandless--由《回到野外Back to the Wild》提供

一些人認為Chris的故事僅僅是一個警示世人的提醒:大自然對人類的殘酷程度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一些人被他不被人類社會所束縛、勇於用行動唾棄人類消費文化、衝出舒適圈走入自己理想的絕對自由之中的勇氣和決斷所感動。也有人批判他不做夠準備便去到阿拉斯加荒野進行探險,此舉啟發了無數的年輕人去追隨他的腳步。

↑ Chrisopher McCandless--由《回到野外Back to the Wild》提供

在Chris死後23年,他仍然被許多人議論著。

辯論著他的真正死因,譴責著他的選擇,以及討論著,或許...或許...他們也可以放棄一切並走入荒野。

時間線整理

而Chris除了去了阿拉斯加,其實還徒步旅行了許多地方,這是他踏足過的地方的地圖:

以下讓我們來整理一下他的時間線:

※ 1990年7月——22歲的Chris開著他那輛老舊的達特桑向西開行。

在亞利桑那州,車子被山洪淹沒了發動機,他便拋棄了車子徒步前行。而且他也把自己的身份證和錢包丟掉了,現金全都燒掉,因為他覺得身無分文地旅行更讓他感到滿足。他留下了紙條:這堆爛鐵我不要了,誰想要就拿走吧。

老達特桑

※ 1990年8月——

Chris開始叫自己「亞歷山大·超級浪人Alex Supertramp」。他有一本旅行日記,裡面是用戲劇性的第三人稱視角去撰寫的。在北加利福尼亞洲,他搭便車,搭上了簡·伯雷斯Jan Burres的車。Jan是一位與Chris母親年齡相仿的汽車流浪者,她的兒子也在世界上不知道哪個角落流浪著,而Chris讓她想起了自己的兒子。Chris和Jan在一起的短短時間裡培養出了深厚的情義,之後無論Chris去到哪裡,都會儘量頻繁地給Jan寄明信片。

Chris寫給Jan的明信片(其中2張)

※ 1990年9月——

Chris在南達科他州搭上在韋恩·韋斯特伯格Wayne Westerberg的便車,Wayne讓他在迦太基Carthage的穀倉工作賺點路費。工作期間,Wayne成為了Chris最好的朋友,而後Wayne被捕(當時Wayne有製造和銷售「黑匣子」,該黑匣子非法地擾亂了衛星電視傳輸,使人們無需付費即可觀看加密的有線節目。)

↑ Wayne(中)Chris(右)--由《回到野外Back to the Wild》提供

※ 1990年10月——

Chris一時衝動買了一艘廉價的皮划艇,劃著它成功偷偷越過了邊界去到了墨西哥。他試圖划船到墨西哥灣沿岸,但道路被沼澤所阻擋。經過一陣特別困難的水域後,Chris放棄了他的皮划艇,試圖回到美國。

↑ Chris在皮划艇上拍攝的照片--由《回到野外Back to the Wild》提供

※ 1991年1月——

1月16日,Chris被德克薩斯州和墨西哥邊境被移民警察逮捕,並關押過夜,最後警察允許他回到美國,但是沒收了他的手槍。回到美國後的六個星期,他在美國西部漫遊並進入洛杉磯以取得身份證和工作,但在社會上卻感到尷尬和不適應,於是重新上路。※ 1991年5月——

23歲的Chris到達了亞利桑那布爾黑德城。他突然想要安頓下來一陣子,於是想辦法得到了一輛拖車,和快餐店的炸薯條的工作。快餐店的同事覺得他是個很奇怪的人,但是非常聰明而且工作很麻利。經過數月的安穩生活,他給Jan寫了第一張帶有回郵地址的明信片,Jan看到Chris安頓下來的,感到非常高興,並計劃來到Chris住的地方找他。Jan一舉反而使得Chris心痒痒,於是他收拾好行囊,在Jan來找他的路上攔截了Jan。※ 1991年12月——

Chris和Jan,以及Jan的男朋友Bob一起前往Slabs,那裡是巨大的破敗海軍空軍基地,那裡住的都是流浪者和其他在社會上沒有容身之地的人。在Slabs仿佛是一個小型社區,許多流浪者聚集在那裡,而且還有跳蚤市場。Chris幫Jan在她的攤位賣書,並計劃著自己的「阿拉斯加大冒險」。Chris覺得呆夠了,就啟程前往阿拉斯加,途中經停迦太基Carthage。

↑ Chris在Slabs--由《回到野外Back to the Wild》提供

※ 1992年1月——

在前往迦太基的路上,Chris在加利福尼亞薩爾頓市外設了帳篷整頓。一天當他在城裡完成了必需品採購,搭便車回到帳篷時,搭上了羅納德·弗朗茲Ronald Franz的便車,他是一位80歲的老人。兩人竟然一見如故,有了緊密的情義,Franz沒有親人,他把Chris當做親孫一樣看待。Franz教Chris皮革製作手工藝,Chris自己做了一條精巧的皮帶,以及為他的彎刀做了一個刀鞘。

↑ Chris拍攝的Franz--由《回到野外Back to the Wild》提供

※ 1992年2月——

Chris離開Franz並向聖地牙哥前進。※ 1992年3月——

Chris在一次搭火車「便車」時被抓了,於是他致電Franz來幫助他。Franz來接他,並載他到了科羅拉多的大章克申,因為那裡比較容易搭到便車。Chris在3天之後重回迦太基,並在此為Wayne工作,此時Wayne剛被釋放。

↑ 從左至右:Wayne-Chris-Wayne妻子--由《回到野外Back to the Wild》提供

※ 1992年4月——

Chris正式出發去阿拉斯加。4月25日經過非常艱難的搭便車旅程,Chris終於到達了阿拉斯加的費爾班克斯Fairbanks。在Fairbanks他在圖書館裡呆了3天,研究附近地區可食用的植物和野生動物,購買了一支步槍,並且寄出了他人生中的最後一張明信片——並非給他的家人,而是給Wayne。4月28日他搭上了吉姆·加利安Jim Gallien的便車,到達了最終目的地史坦必德小徑The Stampede Trail步道——這是一條極其荒蕪的碎石路,長8英裡(13公裡),而且步道內還包括許多原始的,偏遠的,甚至是危險的區域,還有一些區域由於多年的自然侵蝕和車輛碾壓,原始道路已經嚴重惡化。

史坦必德小徑(網上圖片)

Jim是最後一個見到Chris的人,他被訪問時表示,作為一個將要在荒蕪之地生存的人,Chris當時行囊太過於輕便,他只帶了4.5kg多一點點的大米和許多書,而且他的方向感也不是很好,那支.22的步槍火力更是不足夠在野外狩獵或者在熊襲擊的時候自衛,於是他給Chris提供了一雙橡膠靴子,然而Chris拒絕了。

※ 1992年5月——

在渡過了當時只到膝蓋深的泰克拉尼卡河Teklanika River之後,Chris到達了一輛在步道上的被遺棄的巴士。他的旅行日記那天只寫了「神奇巴士!」。

嚴冬中的神奇巴士

Chris開始了3個月的狩獵,都有不錯的成果。嘗試順著史坦必德小徑繼續前進,但發現那是不可能繼續前進的,於是他便在巴士住下來了。

↑ Chris拍攝的神奇巴士 --由《回到野外Back to the Wild》提供

6月9日,Chris獵殺了一直駝鹿,該駝鹿有600磅重(約272kg)。Chris試圖通過煙燻來保存肉,但是三天後,所有的肉都長滿了蛆。Chris在他的日記中寫道:「我現在希望,當初我沒有開槍射殺過那隻駝鹿。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悲劇之一。」

↑ Chris獵殺了駝鹿 --由《回到野外Back to the Wild》提供

在阿拉斯加荒野呆了2個月後,Chris決定回到城中。但是,讓他驚訝的是,他發現2個月前只到膝蓋深的泰克拉尼卡河竟然變成洪流。因為這2個月內冰川融化的水使河流的水位暴漲,要過河是不可能的了,於是Chris回到了巴士。他認為自己可以等到湍流平靜下來後再回家。事實上,在離他落水的地方1/4英裡(402米)遠的地方有個手動吊車可以幫助他過河。但不幸的是,Chris手上只有一張在加油站隨手找到的破破爛爛而且沒有詳細地形信息的公路地圖。

泰克拉尼卡河(網上圖片)

※ 1992年7-8月——

Chris在接下來的幾周,都在捕食數量不多的松鼠、豪豬、小鳥、青蛙,更多的是靠著採摘蘑菇、植物的根部和漿果。Chris變得很憔悴,但日復一日的打獵讓他能夠生存下去。

↑ Chris與獵物--由《回到野外Back to the Wild》提供

7月30日,這種脆弱的生存模式被打破了。Chris一直有在吃一種叫野土豆的植物,但是在7月底土豆變得苦澀到不能食用,於是Chris開始吃野土豆的種子。但是這些種子被生物鹼包裹以保護以免被食用,這些生物鹼使得Chris無法從食物裡獲取營養,導致他產生極端飢餓。Chris變得太虛弱了,無法出去覓食和打獵。8月某一天,他留下了那張求救的字條。

Chris求救字條

※1992年8月18日——

Chris在巴士內死亡,留下了最終的字條:我有過很快樂的一生,感謝上帝。再見了,希望上帝保佑全部人!

Chris留下的最終字條。

19天後,6人的駝鹿獵人發現了巴士和Chris。

巴士內部

出走的原因

Chris把自己形容為

一個極端主義者,一個有審美的旅行者,他的家就在路上。

在阿拉斯加荒原最辛苦的時間,他寫下了此為

為消滅內在的虛假存在並勝利地結束精神革命而進行的激烈戰鬥。

而Chris為什麼會義無反顧地拋棄一切,離開富裕的家庭走入大自然呢?

儘管麥坎德斯家在事業上很成功,但家庭內部情感卻愈加混亂嚴重。父母親經常吵架,偶爾這些爭吵會變成言語上的相互辱罵和對身體上的攻擊行為,有時候他們甚至提到了離婚。

父親在第一段婚姻時,在加利福尼亞與前期生育了6個孩子。當Chris和妹妹出生時,父親其實還沒有跟他第一任妻子離婚,直到多年後Chris才知道父親的這些事,才知道自己和妹妹其實是私生子。

↑ 1990年Chris大學畢業後的家庭聚餐(這一幕電影裡也有復原)

在Chris很小的時候,他便有著極其堅強的意志,後來他把他的堅強意志和一種極度理想化,並對物質生活的忽略主義結合了起來。

1990年,他畢業於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埃默裡大學,大學所學專業是歷史和人類學。

他對他所看到的空虛的美國社會裡,物質至上主義日益增長有著非常蔑視的心理。

Chris受到傑克·倫敦Jack London,列夫·託爾斯泰Lev Tolstoy,威廉·亨利·戴維斯William Henry Darvies和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的深刻影響,他渴望離開被框架好的現實社會去過一種梭羅式的隱居生活。

所以他在旅途當中背包裡放得最多的不是日用品,而是書本。

Chris與妹妹Carine

死因

把他的故事寫成小說的強·克拉庫爾Jon Krakauer(下稱Krakauer)在看到了Chris的筆記後,逐一去印證了他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事,並寫成《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後來也拍成了電影。

Krakauer推測他無意中吃了通常有毒的被稱為野土豆的植物種子,這種植物一般被植物學家稱為「山巖黃芪」。因為種子的毒性大大削弱了Chris的能量,以致他無法走出那片荒原,也無法有效地狩獵,最終導致極端飢餓。

事實上他在三個月把少量松鼠,豪豬,小鳥,蘑菇,根和漿果作為食物之後,Chris的熱量已經嚴重不足,並且有點搖搖欲墜。通過在日常飲食中添加野土豆種子之後,他的身體狀況惡化,三周後他死了。

有人表示這種種子不帶有毒性,然而事實上若是生吃這種子,而且攝入量過大,則會攝入過多的刀豆胺酸L-canavanine,有可能會使人麻痺、失去能量等等(相關研究仍在進行當中)。

野土豆種子(Jon做研究時採摘的)

朝聖地——「神奇巴士」

Chris在一輛廢棄的巴士裡去世,這輛巴士是60年代開到那裡的,巴士內安裝了床鋪和爐子,用來安置在那裡築路的工人,然而那個工程從未完成,而那輛巴士卻被遺留在了那裡。

Chris偶然發現了,並命名為「神奇巴士」,在裡面住了幾個月。

在他過世之後,他家人乘坐直升飛機來看過這輛巴士,他父母安裝了一塊小牌匾來紀念自己的兒子,並在巴士裡放入了一個急救箱和一張小紙條,鼓勵偶然或者故意來到這輛巴士裡的人儘快打電話給自己的父母。

神奇巴士上的小牌匾

之後這輛巴士變成了Chris仰慕者的朝聖地點,現在巴士內壁刻滿了思考的草稿和被Chris啟發的話語。住在附近的人表示,每年都有多於100人來朝聖。

曾經有「朝聖者」就在過泰克拉尼卡河的過程中被淹死,所以被淹死的「朝聖者」以及Chris的家人都想當地有關部門能建造一條橋,好讓大家安全過河,然而有關部門擔心如果建造了橋,只會讓更多的人前往那個危險的荒野,所以並沒有這樣做。

俯瞰神奇巴士

他們還考慮把巴士移動到比較安全的地方,或者甚至直接燒了它。

因為每年當地救援隊出動,75%的救援行動都是去拯救這些向著巴士出發的朝聖者。

有一次一位被救援的朝聖者說,有一股內在的力量推動他一定要到達那輛巴士,他並不知道那股力量是什麼,也不明白是什麼在支配著人們,要跟隨那條奪去了一個人命的軌道。

畫家Heather Horton在去過巴士之後寫道:

「無論身在當地或是作畫時,我都一直想到麥坎德斯,我回想他在巴士上待了113天,思索他可能想些什麼,他從窗戶向外望,看見自己的倒影,也看見窗外的景色,我開始思索他在生命最後一段時光的感受。」

↑ 打獵的Chris --由《回到野外Back to the Wild》提供

其中一位朝聖者Chris Ingram,他在2010年來到了「神奇巴士」,在他到達巴士的前幾天,剛發生了上文提到的朝聖者在河道裡淹死的事故。當Ingram來到巴士時,他寫下了:

「這輛巴士不值得我犧牲性命。我用了足夠多的時間在這條Chris曾走過的道路上思考他的故事,以及我的人生。然而荒野只是單純的荒野而已,就是那個永不改變的,永不原諒的,它不知道也不在乎你的生命,它是獨立生存在世上的,不被人類的夢想所左右。它就是會殺死那些沒有準備好的和沒有足夠注意的人。」

阿拉斯加州公園巡邏官彼特·克裡斯蒂安這樣寫道:

「我經常看到那些被我稱之為『麥坎德斯現象』的傢伙,他們大多是一些年輕人,從大老遠來阿拉斯加挑戰自我,獨自對抗那些偏遠得都不可能進行快速救援的荒野地區。以我的觀點來看麥坎德斯的行為,你很快會發現他所做的連魯莽的冒險都算不上,而是徹頭徹尾的愚蠢,可憐和自負。起碼一點,他只用一點點時間去學習如何在野外生存。當他到達史坦必德小徑時身上甚至連張該地區的地圖都沒有。如果他有張好的地圖,他也許還能自己走出困境。所以說從本質上來說,克裡斯·麥坎德斯純粹就是想自殺。」

有資料記載的記錄:

2010年,一對夫婦追隨Chris的路線。不幸的是,妻子被泰克拉尼卡河Teklanika River的急流淹死。兩年後,另一個Chris的粉絲,Jonathan Croom的少年獨自冒險,被發現死於俄勒岡州的山區。在2013年,另一位粉絲Dustin Self失蹤了,2014年10月發現了他的屍體。Dustin在死前能夠與他的前女友和父親通話,並告訴他們他在南部迷路了。然而多年來,來到「聖地」參觀的人不勝其數,其中一些人並不尊重這個「聖地」。一位當地人的描述是:

「巴士情況一片混亂,不少窗戶遭人敲破,碎玻璃散落一地,巴士上多數物品也遭破壞,垃圾散落在巴士周圍、甚至是一旁的雲杉林中。」

結語

能看到最後的朋友應該不多了吧,畢竟太多字了(自己也知道囉嗦)...

可是最後小愛想說,儘管Chris的故事是悲劇結尾,但是在眾多照片中看到他臉上掛著的笑容確實如此的真實,並不像是那種為了拍照而擠出來的笑容,而是實實在在地,發自內心的笑。

然而在許多追隨者的心中,他們又是否能真的感受到Chris的內心呢?即使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去到了這個荒原,又是否能受到同樣的撼動呢?

這一切小愛覺得都是跟個人經歷、背景、閱歷有著莫大的關係,Chris之所以會成為一位在野外能享受的人,是由他的家庭環境、閱讀的書籍有關係,或者直接點說,他腦袋就是跟我們平常人不一樣的。

若是盲目追隨,去到了神奇巴士,拍兩張照片然後離開的話,那意義又在哪裡呢?肯定會被Chris嘲笑的吧。

Chris有一本旅行日記,到達荒原後,他每天都有記錄,都是很簡短的「2隻松鼠」「一隻駝鹿」等等,然而從第108天開始,每天都只是一條橫線,第113天,當他寫下了那三個數字之後,連橫線都無法完成了。

Chris的旅行日記

這是日記中一些摘要:

Chris的旅行日記摘要

而其實電影看到最後,真正觸動到小愛的那個點是:

Chris一路上交到了如此多的好朋友,這麼多人都真心待他,證明他是一個很真誠很坦誠的人,而之前的旅途他一直都很享受,其實也是因為有人與他分享。

於是在阿拉斯加獨自生活到最後,他精神也幾乎崩潰了,寫下了這句話:

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幸福只在分享時才是真實的。

當他在荒原中悟到了這個道理後,已經來不及了。

希望我們都能帶著Chris的勇氣,對大自然和生命充滿敬畏地活下去,並與最愛的人們分享我們的幸福。

Chris在阿拉斯加荒原。--由《回到野外Back to the Wild》提供

本文由愛麗森小姐的收集癖原創,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正義聯盟荒原狼死了沒 他或被最終BOSS救走了
    在電影《正義聯盟》中最大的看點還是6位超級英雄的組隊打boss,我們知道這一次的大反派是荒原狼,而且能力也是十分強大,但是最終還是被超人虐爆了,那么正義聯盟荒原狼死了沒?    電影中荒原狼入率領類魔大軍入侵地球,企圖集齊三個母盒,他先後從天堂島、亞特蘭蒂斯王國搶走了兩個母盒。為抵抗荒原狼,蝙蝠俠和神奇女俠召集了海王、鋼骨、閃電俠。他們用第三個母盒復活了超人,但超人與他們反目成仇,在露易絲的努力下才恢復理智。    荒原狼是「達克賽德」手下黑暗精英的一員,掌管天啟星的類魔大軍。
  • 跟著野外生存專家學求生
    如果你是一個小吃貨,挑戰野外生存時還能享受到美味的食物嗎?答案是肯定的,水煮、火烤還有熱石烹飪任你選。前提是你得學會生火,還有這些烹飪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過不了多久,上海市第一批30多家中小學的孩子們就能通過學校的學習系統觀看到這樣的野外生存教學視頻了,而他們的導師是被稱為中國野外生存第一人的朱煒強。
  • 為什麼會有野外生存?越來越多的人走向野外,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們不僅要掌握野外生存的技能,還要學會面對野外生存挑戰時應有的態度——沉著冷靜、處變不驚!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野外生存活動的隊伍當中。人們去野外探險,很多時候是為了獲得平靜的心情,希望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野外,似乎是人們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野外生存指的是人在住宿無著的山野叢林中求生。
  • 野外生存大作戰!野外出行必備技能
    野外出行,那就需要提前做足功課,了解野外生存方法。由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編著的《自然資源野外工作和生活指南》一書匯集了眾多測繪、地質工作者長年累積的野外生活經驗,讓我們一起翻開這本書,跟著他們get那些野外出行時必不可少的實用技能吧!
  • 家貓一旦被丟棄,30%的貓咪會在半年內死亡,讓人心疼!
    導語:貓被拋棄後的困境,30%的貓會在6個月內死去,純家貓室外很難生存!貓有野外生存的天賦,但這並不包括純家貓。有些人厭煩了貓的存在,會以「放養」為藉口,丟棄家貓,這是個荒唐的藉口:"家庭生活束縛了貓,放養才是它追求的自由。」
  • 分享|野外生存需知的幾個原則
    前段時間,美國總統歐巴馬錄製了一期野外生存真人秀節目,引起了廣泛熱議。節目主持人愛德華·麥可·格裡爾斯,前英國陸軍特種空勤第21團的特種兵,當前全世界最著名的野外生存探險家,中國觀眾給他取了外號叫「貝爺」。「貝爺」僅憑一把刀和簡單的裝備就上天入地、捕獵砍樹,觀眾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野外生存。筆者也有過幾次野營經歷,最長一次在太行山裡待了五天四夜。
  • 《荒原狼》——諾貝爾得主黑塞代表作
    《荒原狼》荒原狼(也譯作荒野之狼)(Der Steppenwolf)這是一本德國、瑞士諾貝爾獎小說家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所著作的自傳體小說。赫爾曼·黑塞早在1931年就曾經獲得過諾貝爾獎的提名。但是當時瑞典學院的常任秘書對黑塞的作品頗有微詞。
  • 歷史上最早的「野外生存專家」,孤身一人生活在貝加爾湖
    其實鮮為人知的是,早在漢朝時期,我國古代就出現了最早的「野外生存專家」。漢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最偉大的朝代之一,在這個王朝中,出現了很多能徵善戰的皇帝,比如說漢武帝劉徹,此人在位54年,打仗打了45年。這位歷史上最早的野外生存專家就生活在漢武帝時期。此人就是蘇武,熟悉漢朝歷史的人肯定對他不陌生。
  • 火星營地越野自駕與野外生存
    此次行程會學習很多野外求生技能,並且還會接受各種相關的挑戰。車隊從敦煌出發,翻過當金山進入青海冷湖。翻越當金山時下雪了,降雪量隨著海拔上升而加劇。車隊下山時的一處連續彎道處,幾兩重卡和一輛兩驅SUV因車輪打滑而止步,司機正在給車輪下鋪沙子,問題不大,車隊緩慢避開繼續下山。順利翻過當金山,兩邊一望無際的戈壁。
  • 山東綜藝全新野外生存挑戰類真人秀節目《生存挑戰》開拍
    齊魯網訊 11月5日,山東電視綜藝頻道全新野外生存挑戰類真人秀節目《生存挑戰》在日照某荒山開機拍攝,綜藝頻道總監宋士忠、副總監謝海平、該欄目主持人武文、客串主持兼戶外生存指導王也共同為節目開拍啟幕。
  • 那些有精神病的天才們,個個天賦異稟,他們的成就讓後世難以超越
    我們今天看一下那些有精神病的天才們,他們的功績後人真的難以超越。首先是牛頓。牛頓是著名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他在物理和數學上的成就,後人很難超越。不過我們不知道的是,就這樣一個天才,卻有多種精神疾病。比如抑鬱症、精神分裂、躁鬱等等,當歷史學家深入的研究時,發現牛頓晚年精神大部分時間是不正常的。不過雖然如此,這並不影響他在歷史上的偉大。
  • 這六部動漫,都是難以超越的巔峰
    大家好,我是小白,今天小白來和大家說說日本動漫中,最難以超越的幾部動漫。為什麼說他們難以超越,你來看看他們保持的什麼記錄你就明白了。不斷襲來的使徒,身份不明的綾波麗,從德國來的駕駛員惣流·明日香·蘭格蕾,14歲的少年要面對遠超自己能力的挑戰。而碇元渡不動聲色地觀察一切,一個稱為「人類補完計劃」的神秘計劃正在按照他的計劃實現。該片中革命性的強烈意識流手法,大量宗教、哲學意象的運用,在日本社會掀起被稱為「社會現象」程度的巨大迴響與衝擊,並成為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座裡程碑,同時被公認為日本歷史中最偉大的動畫之一。
  • 歷時10天,跨越3萬多公裡,羅布泊科考(一期)帶回了哪些荒原重生的...
    目前,羅布泊第一期科學考察已全部圓滿結束,總科考歷時10天,行程超越3萬多公裡。在第一期科學考察裡,科研人員究竟發現了哪些動植物物種、水文規律,以及是否找到了荒原重生秘密的蛛絲馬跡呢?11月20日上午,中國綠髮會研究室將組織羅布泊科學考察(第一期)小結會議,線上直播、線下座談同步舉行,歡迎圍觀!
  • 雖有99.6%的荒原,生物多樣性卻堪憂,南極洲無人幹擾區縮至不到32%
    研究發現,雖然99.6%的南極洲可被視為荒原(相對未受幹擾的環境),但是荒原包含的生物多樣性並不高。與生物多樣性有關的南極荒原。圖片來源:《自然》在線版環境危機有兩個彼此息息相關的要素: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南極洲位於地球最南端,整個南極大陸被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在極地極端環境下,生存著眾多奇特的生命,被視為地球生物多樣性的「寶庫」。
  • 《我們的徵途》陣容曝光 組團挑戰野外生存
    《我們的徵途》陣容曝光 組團挑戰野外生存時間:2017-05-12 12:30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們的徵途》陣容曝光組團挑戰野外生存 昨日,安徽衛視實境生存紀錄節目《我們的徵途》(原《我們的法則》)正式曝光嘉賓陣容,陸毅、尹正、田亮、姚笛、杜海濤、麥迪娜、郝邵文7人確認加盟。
  • 你看到的那些野外生存技能可能是騙人的
    最近小編了解到歪國仁貝爾·格裡爾斯演繹了荒島求生的男主角如何在野外食用野生食物充飢歪果粉絲們更把他稱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小編表示不以為然因為小編身邊全是這樣的人貌似跑題了不多說看看小編身邊的這些真實的野外生存訓練吧蛇血,先漱個口「牙」撕蛇皮,超帶勁的說餐後甜點,高蛋白的美食野外生存即人在住宿無著的山野叢林裡純自然的環境中求生危機四伏、溫飽難取但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野外郊遊殊不知諸位還沒有真正學會野外生存技巧
  • 野外生存最重要的四個基本要素是什麼?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野外生存這種挑戰,有的是花錢跟著一些專業團隊去體驗,有的是自己單挑荒野。不過,這是一項危險又刺激的活動,如果是自己挑戰,就一定要豐富一些有關的專業知識,從而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下面就說說野外生存最基本的四大要素是什麼。
  • 赫爾曼·黑塞《荒原狼》:願我們都能與自己和解
    直到一天,他偶然讀到一本小冊子《荒原狼——非為常人而作》,深覺同病相憐,認為自己就是一隻兼具「人性」與「狼性」的荒原狼。之後,哈裡應青年教授之邀前往其家中赴宴,提倡理智與和平的哈裡卻被認為是不愛祖國的「混蛋」,這場會面最終不歡而散。倍感孤獨的哈裡獨自來到「黑老鷹」小酒館喝酒,卻意外邂逅奇妙美麗的女郎赫爾米娜,重新萌發了對生活的興趣。
  • 刀鰍魚:以前農村丟棄的野味,現在卻價格不菲
    這種魚因外形長得像蛇且身體有一根很大的刺而不被人們食用或者是被丟棄。殊不知這種農村「野味」營養豐富、口感和味道極好。但是這種魚在當下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哦,因為市場上幾乎不容易見到這種魚銷售,而且這種魚大鎖都是野生的且很少被人養殖。在以前,人們還能吃到各種各樣的野味,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汙染,很多魚、蝦等野生物種都在減少。
  • 美國「第一猛魚」在我國卻難以生存,甚至被老鄉做成魚乾
    (四川東風水庫,村民圍捕鱷雀鱔)然而,即使鱷雀鱔只要一出現在我國江河水域裡,就「大殺四方」,但到目前為止,在我國還沒有鱷雀鱔在自然水域繁衍生息的記錄,更別提形成穩定的野外鱷雀鱔種群可能大家對此都早已習以為常,但這種高密度的捕撈、垂釣活動,其實給江河水族造成巨大的生存壓力。(相反,在美國五大湖流域往往執行嚴格、克制的捕撈規定,這給了鱷雀鱔巨大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