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義在於開拓,並非故步自封,我們不該失去勇往直前的勇氣

2021-01-08 小彥情感解說

生命的意義在於開拓,並非故步自封,我們不該失去勇往直前的勇氣

原創 | 平臺:小彥情感解說 圖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每年的春晚都是人們期待已久的晚會,在這個大型歌舞晚會中除了表演的人之外最受大家關注的便是節目當中的主持人了。在2019年的央視春晚中,董卿在一次缺席沒有出現,讓很多人都表示對她特別的想念。

董卿已經連續主持了十三年的春晚,更像是人們心目當中的老熟人了,所以晚會中沒看到她的身影自然還是感覺到特別的不習慣。但是也正如董卿官博團隊回應的那樣,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想要專注的做一期節目,那麼勢必將會失去一些東西,就像是以往十三年主持春晚,卻沒有辦法回家過年一樣。

這也確實是光鮮背後所要承受的辛酸,儘管陪伴著全國人民過完年了,但是卻不能夠陪伴在家人的身邊。可能很多人都想著如果有一天能夠到了董卿這個地位,必定不會捨棄這樣好的位置,但是董卿卻是一個懂得自己想要什麼的人,很冷靜的調整了自己將來要面對的人生方向,就如同她所說的,一個聰明的人不僅要知道他該什麼時候上場,更需要知道他該什麼時候離開,離開的時間也同時決定著是你看著大家的背影還是大家看著你的背影。

不得不說,看到這句話彰顯出來的格局還真不是普通人可以領悟到的,進入舒適區並不是很難的一件事,更難的卻是需要離開舒適區的那瞬間,更別說是要主動離開這樣的舒適區。

每個人都會有懶惰的時候,也有著自己內心的欲望,這才是完整的人。但是董卿卻每次都能夠聽從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做著自己想要做的事,不論是她選擇離開舞臺赴美留學,還是創辦「朗讀者」,告別春晚的舞臺,這樣根深蒂固的自律更是她從小飽讀詩書所給她帶來的力量,憑藉這些,董卿不斷刷新著自己的生活觀,讓大家對她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和了解。

在之前這兩年,董卿帶給大家的印象早已不是那個只會在春晚和各大舞臺上見到的主持人了,更讓大家看到了她精彩的人生是多麼的令人羨慕,就算是離開舞臺,離開春晚,董卿依舊不需要依附任何的標籤,站在自己想站立的位置,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這樣的格局,讓很多人都自嘆不如。

還記得董卿之前說的那句,她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開拓,而並非是故步自封,不管什麼時候,我們都不應該失去勇往直前的那份勇氣。回想起自己之前走過的時光,又有幾個人能夠很肯定的說自己從來沒有糾纏過呢?可能是對於舊人舊事留戀不已,無法自拔,還有可能就糾結於自己以往過於懶惰沒有學到更多計劃中的事,殊不知在糾結的這段時間中,耗費了更多可以選擇的時間,也失去了許多原本可以變得更好的機會,這樣的時刻每當想起來也難免覺得是有些遺憾的。

一輩子說短不短,說長不長,可能做不到事事無怨無悔,但是至少可以儘可能活成自己想要的那個樣子,這樣才對得起自己付出的一切。現在那些過不去的坎,等以後回過頭想起來,也不過就是一個無足輕重的笑話,畢竟時間一直都在向前走,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的生活著,更新著自己人生當中的經歷,圍繞的核心也並非是別人,而是自己。

在生活中,不管是舊人舊事,還是遇到的不好的事物,這些都是在所難免的,但是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會不會受到這些已經發生了的事物的影響,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人這一生,活著就是一個心態,拼的也是一個格局。心態好的那些人往往不會將那些不值得的東西糾纏於自己的內心,更加不會將更多的時間浪費在這樣無聊的事情上面。

與其有時間在那裡悲傷,不如用自己的精力來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或者是人生中的百般可能, 當你成為那個更優秀,格局大的人之後,之前那些一直困擾著你的事物自然也就不值一提了,因為你的眼界早已看到更加寬闊的世界。

生命的意義在於開拓,並非故步自封,我們不該失去勇往直前的勇氣!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人與人最大的不同,在於心態的不同
    人與人最大的不同,不在於聰明愚笨,也不在於富貴貧賤,而在於人的心態不同。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擁有的絕對公平的東西,那就是時間,一天24小時,一小時60分鐘,一分鐘60秒,從來沒有誰比誰多,也沒有誰比誰少。
  • 關於勇氣的唯美句子
    在遇到困難時,要拿出能克服它的勇氣。當受到挫折時,要拿出站起來的勇氣。在嘗到成功時,要拿出更加努力的勇氣。11、所謂順其自然,並非代表我們可以不努力,而是努力之後我們有勇氣接受一切的成敗。12、保持時時進取的姿態、具有敢於獨創的勇氣、永遠跑在時代最前面的人,一定都會成功。
  • 因勇氣十足,而好運多多的三大生肖,讓人又羨慕又嫉妒
    人生在世有起起伏伏,有過激動,也有過失落,唯一不該有的就是一種懦弱。人生中有許多風吹雨打,不管你是撐著傘走,還是頂著雨走,都要往前走,因為時間會慢慢把你推向死亡,你要做的就是在死亡到來之前,證明人生的意義哦。
  • 生命的價值在於燃燒,生活的意義在於奮鬥(哲思好文)
    生命的價值是什麼?生活的意義又是什麼?這是一個人生的終極之問。其實,只要認真對待,每一個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存在,每一種生活也都是有意義的體驗。特別是人的生命,由於智力的支持、反思的習慣和自我更新、自我成長的能力,一旦經過切實的努力,人人都會使生命變得更有價值,使生活變得更有意義。人的生命的價值在於燃燒,在於盡情的無拘無束的徹頭徹尾的燃燒;而生活的意義則在於奮鬥,在於有目的的興致勃勃的全力以赴的奮鬥。
  • 失去一個男人,不等於失去了愛情,失去了愛情,不等於失去一切
    作者: 敏慧 春風暖陽睡前,在朋友圈寫了一段晚安語,和你們分享:突然間明白,人要過好這一生並不容易,人生本就是活一場過程,同時可能會經歷很多苦難和美好,最終那些心裡想要的或許就是你最終生命的意義,只不過很多事,會事與願違,會世事難料,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這句話,應該適應於人生的每一場關係裡
  • 閱讀《活著》(共餘華):讓我再了解一下生命的意義
    --餘華01我們常說,「既然人都會死去,那麼我們活著的意義又是為了什麼?」。是的,生命有開始,也有結束,既然末日已經知道,我們現在的存在意義何在?有一次我被這個問題困擾,卻找不到答案。不在於他的語言有多少華麗,也不在於情節有多精彩。相反,書中沒有華麗一詞,語言語調樸素簡單易懂。也許他就像我們的生活本身,脫下華麗,名利權貴的外衣,留下生命的原貌。正因為如此,我不得不重新思考「生命」與「活著」的含義是否相同。
  • 讀餘華的《活著》:再一次讓我理解關於生命的意義
    或許就像我們的生命本身,褪去各種華麗的外衣,名利權貴,留下的才是生命的最初模樣。也正是因為這樣,讀完後才讓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是否與「活著」的意義一樣。讀餘華的《活著》:再一次理解不同的人生意義。一旦當我們失去了這些東西,對於生命的渴望似乎就沒有那麼強烈了。有因為分手而割腕跳樓的失戀少女;有因為車禍截肢接受不了現實,而選擇輕生的「殘疾人」;也有因為創業失敗一蹶不振的創業者。生命的關卡如同去往玫瑰園上遇到的荊棘,一路上我們只有披荊斬棘,才能遇見最美的芬芳。
  •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會這樣回答
    到了周六,信徒聚集起來要她解釋:「瞧瞧你給我們帶來多大麻煩!我們拋棄了所有財產,告訴遇到的每一個人,世界末日將會在周五降臨。受到嘲笑時,我們也不灰心,而是一遍遍地重複說消息來源絕對可靠。周五過去了,世界卻還安然存在。」這位女「先知」回答道:「我的周五並非你們的周五。」顯然,她是以個人理解的不同意義來為自己辯護。不過這種個人意義和辯解實在是經不起考驗。
  • 淺談生死;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餘華寫:死亡不是失去生命
    文∣閒時翻書君(文章約700字,閱讀2–3分鐘,感謝閱讀)餘華的作品《活著》中有1句:「生的終止不過一場死亡,死的意義不過在於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時間。」看到這句話時,不禁思考,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死亡。恰如餘華寫的那樣,如果將死亡看作是生命的終點,必然會讓人感到恐懼。這是因為生命是人生上層建築的基礎,所有的擁有必然隨著生命大廈的倒塌而不再具有任何意義。
  • 生命的意義-內心的鏡子
    每個人都萬分看重自己的生命。而且對這個生命為什麼會出現,為什麼會消失,他的存在有沒有意義等這些問題。孜孜以求,不能釋懷。無數哲思,無數冥想,無數修行都不能真正為生命賦予意義。因為從宏觀看,從生命在宇宙間的位置來看。人無論如何都找不到生命的意義,這讓人感到無力,無奈。人唯一自我安慰的辦法就是為自己的存在自賦意義。
  • 以《獅子王》為例,從3個角度淺析「生命教育」對孩子成長的意義
    《獅子王》之所以能夠受到全世界各國家長的推崇,和它背後所包含的教育意義密不可分。這不僅僅是一部成功的動畫,更是一部具有重要意義的教育片。 在大多數孩子眼中,死亡是充滿神秘和童話色彩的,他們往往會忽略死亡的真相,即死亡便是與愛的人就此告別。《獅子王》中就包含了對孩子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並不是讓孩子不畏懼死亡,而是讓孩子更好地生活。
  • 《原生家庭》:我們生命的根本動力在於成為自己
    但是,為了生活能夠繼續,為了自己能夠變得更好,我們依舊要努力擺脫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傷害,徹底做回自己。那我們到底該如何做,才能從原生家庭的泥潭中走出來,成為真正的自己呢?就像書上說的那樣:「只有當父母努力去求得我們的原諒時,這種原諒才有意義。」我們的原諒始終是基於父母的態度,如果父母主動求得我們的原諒,那我們的原諒就有意義,如果父母一直都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們主動原諒父母也不會讓我們好起來。
  • 靈遁者:生命在於運動,更在於探索
    靈遁者:生命在於運動,更在於探索。永遠熱愛自己,永遠熱愛生活。我們終將老去,何不勇敢一點去生活。我的勇敢,就是我的文字。老子的哲學思想可以說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思想。它不像其他宗教哲學那樣有異議,有異議或者對立就會產生不同的意識形態,從而產生抗爭。這就是為什麼西方歷史因為宗教信仰不同產生的戰爭此起彼伏。宗教的產生在於為命運做解釋,也在試圖破局。
  • 《奧斯卡與玫瑰奶奶》:生命的意義,就是用末日的心態活在當下
    在奧斯卡寫給上帝的第十二封信中,奧斯卡已經100歲了,在過去12天,他已經活過了完整而又幸福的一生,也與不敢面對死亡的父母完全和解了。他向父母解釋道,生命是上帝饋贈的禮物,剛開始我們不懂得珍惜,以為死亡還很遙遠一般浪費它。最後,又認為它腐爛、短暫而想放棄它。只有知道如何讓自己配得上這個生命,才是它的意義。
  • 失去和擁有是否成正比,取決於失去之後的態度
    那篇文章講的是「失去有時候是為了更好地擁有」,其中「失去是為了更好地擁有」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有時候」三個字。之所以要咬文嚼字,是因為失去和擁有並非在每一種情況下都成正比。失去和擁有是否成正比,取決於失去之後的態度。
  • 生命的意義在於自我超越嗎?——尼採對生命的看法淺析
    尼採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的《論自我超越》篇中說生命的秘密在於自我超越,以下是我對此的一些淺析。生命的範圍當然很廣,我相信尼採所指的生命主要是就動物包括人類而言的,因為動物的活動較植物更為劇烈,而他的生命學說的重要一條就是變動。
  • 疫情當下,孩子們了解生命的意義了嗎?
    中國數萬人感染了病毒,千餘人結束了寶貴的生命。看著這麼多因感染失去生命的無辜公民,看著那些為救治患者犧牲的醫務工作者,在這特殊時期,家長該如何利用這樣一個時機讓孩子們了解生命的意義呢?認知生命,打破未知,消除恐懼。
  • 靜下來,用心感悟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在於愛與牽掛生命的內核,在於生命有了情感,有了思想,得到思想的依託,抵達精神的彼岸。人,一出生,便擁有世界上最昂貴的東西——情感,在歲月的沉澱中,學會了怎麼去愛。愛,是一種廣博的胸襟,它能讓世界充滿生機,讓生命充滿活力。
  • 生命的真正意義與價值就在於生活的過程中體驗中豐富起來的
    在他們的精神世界裡,他們並不比我們平常所認為的人貧乏多少,李白曾經感慨古來聖賢皆寂寞,所以,那些看起來很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們體驗到的寂寞空虛並不比一般人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其實,生命的意義就是在過程中,無論是偉大或者渺小,是高貴或者卑賤。每個人都在經歷過程,每個人都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了悲傷,快樂,空虛,寂寞。這些體驗在不斷豐富我們的人生,豐富我們的內心世界。
  • 中國失去澳大利亞衛星站?中國航天成就顯著,航天精神勇往直前
    我國在澳大利亞失去一個用於航天探索的衛星站。在此特殊國際形勢下,這一宣布不能不讓人引發聯想。因此,某種意義上說,航天工程也是國際合作的工程。尤其是我們的北鬥衛星定位系統的成功組網與全球服務能力,正面與美國的GPS形成激烈的競爭關係。在美國不擇手段的,極力的打壓其他新興科技力量發展的國際形勢下,這個所謂的「不續約」的行為簡直就是跳梁小丑般的行徑,令人貽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