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C智慧醫療線上學院丨RWS成為醫學事務新寵,如何尋找醫學人員...

2021-01-08 騰訊網

近期第四屆中華醫學事務年會(CMAC)之國內藥企專場在滬召開,吸引了超過600位醫藥、醫療行業專家參與探討和交流。隨著新技術、新理念、新政策等外部環境的變化,臨床研究模式也正在發生一場「變遷」,尤其是以患者為中心時代的到來,真實世界研究(RWS)正在成為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臨床實踐過程中的新趨勢

RWS在臨床研究中的重要性,愈發為行業專家所認識和強調。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張劍主任認為,從完善循證醫學證據鏈的角度來說,RCT為相關指南提供證據,RWS則可以檢驗並外延指南的可實踐性,進而使治療策略逐步完善,這是醫學治療從設想到成為醫生深刻認知的完整過程。

在RWD的研究環境下,具體研究問題可能是建立研究型資料庫後產生的。RWS的開展須從臨床問題的確定、現有數據情況的評估切入,臨床資料庫幫助進行臨床研究相關要素的前期拆解與分析,從而幫助確定具體的研究問題。大數據技術還可以幫助進行研究方案的設計、研究中心的篩選。尤為重要的是,大數據技術匯集院內、院外的多途徑數據,是真實世界研究的基礎;在研究過程中,還需要大數據技術幫助進行研究數據的處理和質量控制。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張劍主任

《研究者視角下的真實世界研究實踐》

真實世界研究的用武之地

零氪科技高級醫學總監高瑛認為,近年來我國醫藥、醫療領域正發生一場深刻的變革,加速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時代到來,加之政策端紅利不斷釋放,讓RWS開始有了用武之地。

當前行業對於以患者為中心的RWS,有很大的需求。如,滿足政策需求,定位產品優勢,挖掘新的幹預方法,升級循證依據,實現市場拓展等。

在以患者為中心的RWS創新實踐中,研究方案設計中研究結果的選取,尤其要踐行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如無殘疾生存率、生存質量等。而E-PRO的數據對於評價以患者為中心的結果至關重要。

零氪科技高級醫學總監高瑛

《以患者為中心的RWS創新實踐》

講者介紹

張劍 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行政副主任

上海市腫瘤化療質控中心秘書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 委員

CSCO乳腺癌專家委員會 委員

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乳腺專業委員會青委會 副主任委員

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乳腺專業委員會 常務委員

CSCO腫瘤支持與康復治療專家委員會 常務委員

CSCO青年專家委員會 委員

乳腺癌整合防治全國專家委員會青委會 副主任委員

上海市抗癌協會腫瘤藥學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上海市抗癌協會癌症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 常務委員

上海市抗癌協會青年理事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DE首批化藥臨床兼職審評員

JCO中文版(泌尿男生殖系統腫瘤專刊)編委

《中華乳腺病雜誌》中青年編委

《Precision Cancer Medicine》青年編委

《中國癌症雜誌》青年編委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2019年CMAC大會:MA數位化演進,患者管理、RWS受矚目
    製藥企業的發展模式也正在從以往的以市場驅動,向以醫學證據為驅動轉變。醫學策略從傳統意義上的臨床證據挖掘,逐漸發展成為貫穿藥品全生命周期的核心策略。MA從傳統認知中行業發展的支持者逐步向主導者身份轉變,機會和挑戰並存。如何應對變局?如何提升MA的綜合能力與視野,以應對新挑戰?如何面向未來擁抱創新?
  • 來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院,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關門弟子!
    2007年,山東省政府促成濟南大學和山東省醫學科學院教育合作,共同申辦博士單位,將山東省醫學科學院的醫學教育職能整體納入濟南大學,而成立了這個學院。學院主要承擔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的本科和研究生(包括碩士、博士)培養任務。
  • 2019年中國生物醫學與智慧醫療論壇暨第十八屆全國生物醫學工程...
    本站訊(通訊員 蘭巧玲)10月18日至19日,2019年中國生物醫學與智慧醫療論壇暨第十八屆全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討會在南京舉行。會議由全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協作組和全國智能醫學工程教育聯合體主辦,在全國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和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生物醫學工程分會(IEEE-EMBS)的指導下,由南京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信息學院、東南大學-南京醫科大學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天津大學醫學工程與轉化醫學研究院、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等單位共同承辦。
  • 浙大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成立!
    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腦科學與腦醫學系)成立啦~要知道,在此之前,「腦科學」本科專業在國內尚屬空白。對於這一可以說是「全國首個」的新興學院,你是不是充滿了好奇——它包含哪些本科專業?它的成立有著怎樣的契機?未來又將如何快速發展?更多精彩內容,一起繼續往下看!
  • 雲計算是如何在智慧醫療中發揮作用的?
    > 主要包括序列預約調度、門診預約優化、服務資源配置、醫療線上線下服務運行效率提升等內容。 以個性化精準醫療為核心的人工智慧醫療發展 大體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仍舊以經驗醫學為前提,通過基於大數據的學習算法,為每種疾病建立最優化的診斷治療模型; 第二階段,對於既有人類醫學知識庫的疾病診斷治療能力,人工智慧將優化任何一個醫生人腦,將醫生從繁雜的日常醫學診斷工作中解放出來
  • 2021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招聘...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以下簡稱為所院)成立於1978年,是一所學科齊全、設備先進、力量雄厚的科研院所。所(院)以學科建設為基礎,重視科研發展和人才培養。一、招聘人員條件1.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祖國,熱愛醫學衛生科研教學事業。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享有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2. 遵紀守法,品行端正,為人正派,作風嚴謹,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和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3.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成立生物與醫學倫理委員會
    對於此類挑戰學術道德倫理底線,嚴重違反中國相關法規的事件,也引起了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以下簡稱「學校」)領導的密切關注和高度重視,因學校開設有醫學、生物醫學類專業,擁有人數眾多的醫學生和醫學專業教師,學校領導在2019年春季開學初,即開始部署設立倫理委員會、加強師生倫理教育等工作。
  • 打造有國際影響的醫學期刊 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
    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訪中華醫學會雜誌社副社長劉冰、萬方醫學總經理張秀梅  導語: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大批學術研究者將目光集中在這種「非典型」病毒上,產生了大量學術成果,為全世界的抗擊疫情行動提供科學支撐。
  • 計算醫學:跑在超算上的醫學|醫學|計算技術研究所|譚光明|基因
    不可否認,即便尚未引入信息科學的大型工具,這些大數據也賦予了醫生和臨床科研人員更多、更細緻的維度去了解疾病發生發展過程,大大拓展了醫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比如,目前對一些明確的、單基因突變引起的疾病,基因組測序已經能實現精準診斷,幫助臨床更好地區分不同疾病、施以更恰當治療。」
  • 護理人員醫學論文寫作技巧
    護理論文的寫作不僅是護理人員工作的總結和進行經驗教訓交流的手段,而且在晉職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硬體之一,因此,熟練掌握護理論文的寫作方法,善於總結工作中的成績和失誤,是一個合格的護理人員應備的基本素質之一。護理論文一般分為科研型論文、經驗總結型論文、個案報導、綜述型論文4大類。我們基層護理工作中最常寫的是經驗總結型論文。
  • 北京大學強基計劃之基礎醫學:解密生命,醫學基石!
    大學時光最自豪的事情就是能夠在北醫學習,有幸承蒙各位名師指點,學到的做人之道、打下的堅實的醫學基礎、培養的科研思維,受用至今,而且收穫了愛情和友誼。北醫這兩個字,已經成為一種情結刻進骨子裡。「能在北醫讀書是幸運的,希望每位同學珍惜機會,同時也祝福學弟學妹們能同我一樣,在北醫學到知識,收穫夢想、愛情和友情,以北醫為傲,也讓自己成為北醫的驕傲。
  • 浙大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成立,填補「腦科學」本科專業空白
    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將下設生物學(神經生物方向)和臨床醫學(神經精神醫學方向)兩個本科專業。此前,「腦科學」本科專業在國內尚屬空白。據浙江大學求是新聞網12月28日消息,作為全國首個腦科學和腦醫學領域教學、科研、臨床有機結合的新興學科,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致力於成為國際一流人才匯聚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腦科學交叉研究平臺。
  • 湘雅二院:擬打造國家精神醫學中心
    為指導相關醫務人員做好防控,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睡眠呼吸障礙學組的睡眠醫學專家及呼吸病專家共同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睡眠監測及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的專家共識》,由北京協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肖毅教授等共同執筆,於日前在線發表於《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
  • 未來醫學的發展熱點:幹細胞與再生醫學
    因此,藉助於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何使受損的組織器官獲得完全再生或在體外複製出所需要的組織或器官進行替代性治療便成為生物學、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關注的焦點,不僅具有重要科學價值,而且還有巨大的應用前景。在國內,再生醫學的重要性已引起相關決策部門和科技人員的高度重視,已初步建立起一支老中青相結合的再生醫學研究隊伍,且初步取得一些再生醫學領域的研究成果。
  • 濟南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院
    會議由學院黨委書記李翠英主持。座談會上,學院黨委書記李翠英宣讀了關於表彰2015--2016年度本科優秀教師、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的決定;生物技術系欒靜老師代表獲獎教師進行了發言;學院常務副院長劉亞民介紹了學院上學期完成的主要工作和新學期工作打算,對省醫科院黨委、行政、各機關處室、各兄弟單位給予學院發展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
  • 醫事醫談 | 醫學治理需要中國智慧
    但我們認為也許應站得更高一點,通盤考慮;我們需要智慧,尤其需要中國傳統智慧,以起到統領作用。世界範圍都有構建更好的醫學框架之客觀需求,而在世界範圍「好醫學」重建過程中,儒家智慧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我國傳統文化在健康、生活、生存等領域,留下了很多智慧及經驗,這是我們創新性重建中國式醫學的重要思想依託所在。
  • 浙大新成立了一個很酷的學院——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
    校長吳朝暉院士為醫藥學部主任、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院長段樹民院士頒發聘書。中國科學院院士裴鋼發言。副校長周天華主持成立儀式。浙江大學發展委員會副主席羅建紅出席會議。在這個大發展、大調整、大變革的年代,發展腦科學與腦醫學是浙江大學在戰略前瞻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決策,也將成為未來高質量高水平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從辦學基礎和創辦時機看,學校具有發展腦科學與腦醫學的卓越學科生態,其成立大勢已成。
  • 2019年全國納米醫學與工程高峰論壇暨天津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和...
    4月20日,由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納米醫學與工程分會主辦,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天津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天津市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共同承辦的2019年全國納米醫學與工程高峰論壇暨天津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和天津市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學術年會在天津燕園國際酒店召開。
  • 人文學院與生命科學學院聯合舉辦生命科學與醫學倫理論壇
    面對21世紀生命科學和醫學蓬勃發展的新形勢,值此中國科大60周年校慶及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成立之際,1月28日,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聯合邀請國內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多學科領域的專家來到中國科大,就生命科學與醫學倫理相關問題進行學術交流。
  • 道醫學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體醫學、生命醫學
    歷代上工大醫都是修行有成的高道,但凡修行有成 的高道也都精通醫術;醫道相通、醫道同源是道醫最突出的特徵。道為醫之體,醫為 道之用。道醫之本在陰陽,陰陽是道生化出來的,是道性的體現。「道」是道醫的根 本和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