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鳥保護何去何從?專家:開發科普意義生態旅遊產品或是新路徑

2021-01-11 民主與法制時報

燕鷗種群人工招引與種群恢復項目實施現場。範忠勇攝。圖片源自微信公眾號阿拉善SEE江南項目中心

民主與法制社記者 陳和秋 報導

12月7日,浙江自然博物院研究員、杭州市鳥類與生態研究會理事長範忠勇和同事頂著凜冽的海風,再次登上位於浙江象山韭山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鐵墩島,與保護區工作人員一同展開對燕鷗繁殖區的環境整改。

今年以來,浙江自然博物院的海鳥科研團隊與杭州市鳥類與生態研究會、阿拉善SEE江南項目中心共同發起「拯救神話之鳥」公益項目,旨在保護中華燕鷗,消除其滅絕風險。

近年來,有關部門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有所提升,但在海鳥保護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在範忠勇看來,有關部門應加強重視海鳥保護工作,提升保護力量,做好普法宣傳和海島環境保護。在守護好海鳥資源的基礎上,還可以結合旅遊項目創新,實現生態與經濟的共同發展。

撿拾鳥蛋威脅海鳥種群延續

前不久,浙江省溫嶺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三女子撿拾野生海鳥蛋的案件,判處三人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6個月,共同賠償野生動物資源損失83250元,並要求三人公開賠禮道歉。

實際上,撿拾野生海鳥蛋曾是一代沿海居民的童年回憶,這不僅僅是孩子們的遊戲,甚至受野生鳥蛋可滋補等不正確的傳統觀念影響,不少地區消費者對野生鳥蛋趨之若鶩。

在範忠勇的記憶中,十多年前,海鳥蛋在浙江的一些大排檔偷偷地叫賣,一個甚至可以賣到三四十塊錢。

此外,海鳥繁殖期正值不少地區的休漁期。於是,撿鳥蛋成了一些貪圖不義之財的漁民掙「外快」的捷徑,「當地漁民非常清楚哪些地方是有海鳥繁殖的。」範忠勇說。

然而,頻繁地撿拾鳥蛋可能危及海鳥的繁衍生息。

範忠勇介紹,常見的海鳥,如燕鷗,每次下蛋量很少,有些燕鷗一次只下1枚蛋,有的可以產2至3枚蛋,大規模撿鳥蛋的行為顯然會導致燕鷗繁殖失敗。

在中國東部沿海,燕鷗的下蛋時間集中在5月前後,一些燕鷗發現蛋被撿走之後,還會再次下蛋。但這樣一來,繁殖進程被推遲,到7月左右,遇上颱風多發期,燕鷗的生存將受到嚴重威脅。這樣的情形如果連續多年發生,對燕鷗種群的延續將造成巨大破壞。

範忠勇表示,在海洋生態系統中,海鳥實際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海洋生態系統是否健康,從海鳥的生存狀態可見一斑。

因此,多地保護區相關條例都明確禁止撿鳥蛋行為,違者將面臨罰款。此外,今年6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發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其中擬新增物種大幅增加,一些海鳥保護等級也將升級,如作為世界上最為瀕危鳥類之一的中華鳳頭燕鷗,將由二級保護動物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新名錄如獲通過,非法撿拾中華鳳頭燕鷗鳥蛋的行為可能面臨更嚴厲的處罰。

浙江力匯律師事務所主任金琴雲表示,我國刑法第341條規定了「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根據情節輕重,分別採取不同程度的量刑。而捕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可能屬於「情節特別嚴重」,最高可以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增強海鳥保護意識

「保護等級的升級也意味著相關海鳥保護的宣傳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金琴雲說。

在過去的研究中,範忠勇發現,多地海鳥保護普法宣傳僅僅停留在城市或縣城,卻忽略了針對撿鳥蛋的主要人群——漁民的普法教育。

事實上,除了撿鳥蛋,漁民生產生活的許多方面都與海洋生態緊密相關,包括海洋旅遊產品的開發,以及漁業經營活動也可能影響海鳥的繁殖,比如觀光船環島或登島遊、釣魚等旅遊項目,部分漁民違反自然保護地的管理條例,在禁止區域採集海貝等海產品,都可能打擾海鳥在棲息地的繁殖。

「在保護海鳥方面,漁民能做的很簡單,就是不撿鳥蛋,並與海鳥保持適當的距離。」範忠勇說,地方有關部門應當在海鳥棲息地附近設置警示性標牌,提醒漁民遠離海鳥。同時,相關宣傳工作應當進一步深入到鄉鎮,以及更偏遠的漁村,加強當地居民的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

他建議,一些沿海縣城可以與鄉鎮村籤訂野生動物保護協議,將責任落實到鄉鎮村幹部身上,提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保護意識、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

吸納社會力量共同保護海鳥

「總的來說,目前我國的海鳥保護工作較薄弱。」範忠勇說,儘管沿海各地設有各級保護區、保護地,但實際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管理不到位的情況較為普遍,尤其是一些縣、區級的野生動物保護機構,編制不齊全、人員不足,缺乏管理能力,甚至連工作必需的車、船都沒有。

對此,範忠勇認為,一方面,地方應當加強對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視,增加這方面的財政投入;另一方面,可以吸納民間組織等社會力量共同管理和保護海洋環境。

範忠勇介紹,其他國家也曾面臨我國當前存在的鳥類保護問題,一些地方政府於是將部分海鳥棲息的海島交由鳥類保護組織協會管理,協會在海島上展開研究觀察的同時,也負責守護海鳥,且效果顯著。

「民間組織的參與不僅能彌補有關部門管理力量不足問題,還可以對社會起到正面的宣教科普作用。」範忠勇說。

從短期來看,國內保護區的一些有效措施也值得推廣,比如浙江象山韭山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海鳥繁殖期內,組織守護隊出船,圍繞海鳥的繁殖島進行24小時巡邏。在他看來,這是最有效且實際的做法。全天候巡邏基本上能夠防止對海鳥繁殖的各種人為幹擾;而海鳥繁殖期一般在3個月左右(海鳥孵蛋期僅20多天),只需在特定時期加強防護,成本也不高。

開發具有科普意義的生態旅遊產品

除了排除人為幹擾,營造利於海鳥繁殖的自然環境,對海鳥保護同樣重要。範忠勇說,海鳥面臨的另一個重要威脅就是天敵,比如蛇鼠等,會偷吃鳥蛋或幼鳥。範忠勇所在項目組近日登上海島的重點任務,就是控制島上的鼠類種群數量。

範忠勇還透露,團隊正計劃與一些科研機構合作,探討在一些海鳥繁殖較為固定的海島,設置遠程高清監控,試圖藉助科技手段提高海鳥保護的效率。「監控設備的設置本身就能對違法幹擾海鳥繁殖的漁民或遊客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

有了遠程監控系統,地方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在辦公室就能隨時觀察到海鳥繁殖的情況,一旦發現非法靠近海島,或幹擾海鳥繁殖的行為,能夠立即通過島上的廣播系統發出警告,並視情況及時執法。

不過,加強野生動物保護並不只有提高投入、加強監管一條路徑,將充足的野生動物資源發展為特色旅遊產品,還能實現地方經濟發展與野生動物保護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雲南省盈江縣石梯村的觀鳥致富就是一例。據媒體報導,當地政府與盈江縣觀鳥協會合作,在林中先後搭建起45個鳥類監測點。自2017年以來,村裡年均接待國內外觀鳥者2萬多人次,每個監測點實現年收益1至3萬元。如今,越來越多的村民放下獵具,開始學習鳥類知識,主動投入護鳥的隊伍中。

範忠勇提出,沿海地區也可以充分發揮海鳥資源優勢,在一些非禁止開展旅遊的地區,避開海鳥繁殖階段中的敏感時期,在與海鳥保持適當距離的前提下,開發以觀鳥為主的、適當的生態旅遊項目,推出一些具有科普意義的生態旅遊產品。

「數千隻海鳥棲息在島上,振翅齊飛,是非常震撼的畫面,極具觀賞價值,足以在一眾以吃海鮮、看海景為主的國內常見海洋旅遊產品中脫穎而出。」範忠勇說。原標題:保護生態、發展經濟、普法宣傳開發科普意義生態旅遊產品或是海鳥保護新路徑

【民主與法制時報版權作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探索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新路徑 河南在淅川等6縣市開展生態產品...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李運海)記者12月23日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我省在省轄丹江口水庫流域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同步開展理論研究,流域內的淅川、西峽、盧氏、欒川、內鄉、鄧州等6個縣市納入試點和研究範圍,以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新路徑,為全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試點經驗
  • 實現生態產品價值是時代重任
    生態產品是人類從自然界獲取的生態服務和最終物質產品的集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吉考察時強調,在保護好生態前提下,積極發展多種經營,把生態效益更好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因此,探索和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已經迫在眉睫。  優質生態產品屬於供給短缺的稀缺產品,優質生態服務是公共服務中的短板。
  • 踐行「兩山」理論 專家為實現生態產品價值支招—新聞—科學網
    踐行「兩山」理論 專家為實現生態產品價值支招2020生態價值數位化國際高峰論壇舉辦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兩山論』的精髓,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綠色發展的集中之義
  • 遊在洪澤 | 蔣壩鎮走出旅遊發展富民新路徑
    遊在洪澤 | 蔣壩鎮走出旅遊發展富民新路徑 2020-07-27 2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餘謀昌:水電開發與生態保護的關係
    這是反對怒江水電開發的又一個重要理由。但是據說,怒江水電開發並不在自然遺產保護的範圍內。也許這裡的問題,可能不在自然遺產保護,而是怒江地區的生態保護。它的問題是:水電開發與生態保護的關係,開發是不是必然導致自然遺產和生態破壞?  (1) 從理論認識的角度,自然遺產保護要有新觀點。  自然保護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它既要符合人的利益,又要符合生命和自然界的利益。
  • 實施生態立區戰略 做好海島保護開發
    根據海島面積小、人口少的特點,萬山區在海洋海島開發上,堅持生態優先、保護與開發相結合、開發服從保護的原則,重點開展海洋海島生態系統建設,倡導綠色、低碳的人居環境建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打造海島特色幸福村居  今年6月24日-27日,在市政府主持下,成功組織召開了為期三天的珠海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發展戰略高層專家研討會,邀請來自10個國家和地區共17位國際國內頂尖海洋開發和海洋經濟發展專家對萬山區發展戰略進行了論證。
  • 全國人大委員呼籲防止借旅遊開發破壞生態環境
    近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分組審議旅遊法草案時,參加審議的常委會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一致表示,一定要處理好旅遊開發和環境保護的矛盾,杜絕打著開發旅遊旗號對環境資源進行破壞的行為。
  •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設邁出新步伐
    在12月13日的2020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討會上,國家發改委基礎司長江推進處處長馬上指出,要在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上不斷邁出新步伐,取得新突破。一是通過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擴大優質生態產品的供給;二是通過生態產業化,實現生態產品的價值增值;三是通過完善體制機制,推動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
  • 積極探索生態發展區生態價值實現的有效機制
    生態發展區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重要意義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入踐行「兩山」理念的實踐抓手。生態產品是指生態系統在其穩定性和完整性不受損害的前提下,為人類福祉所提供的物質和服務,包括產品供給、生態調節、生態文化服務等。
  • 實現生態產品價值,市場化路徑有哪些
    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本質是如何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產,生態價值體現為經濟價值。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 以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關於生態產品的內涵界定目前還沒有形成共識,生態產品價值評估尚未形成統一、標準的評估框架,基礎理論研究的相對滯後影響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建立。生態產品是指在不損害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為人類提供的生態系統物質和服務產品。為此,我國多地正在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與方法,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價值認識不到位、價值存量不清楚、轉化路徑單一等問題。
  •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框架、路徑與對策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本文試從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雙贏視角,搭建基底-生態優先、承載-發展約束、驅動-內外關聯的框架思路,並針對重大問題提出實施的戰略路徑和對策建議。
  • 生態建設丨以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為此,我國多地正在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與方法,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價值認識不到位、價值存量不清楚、轉化路徑單一等問題。科學的價值核算體系能精準地評估出生態產品所蘊含的經濟價值,可以在「兩山」轉化的識價值、摸家底、助轉化等環節發揮積極作用,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提升人們對生態產品價值的認知。
  • 大連老虎灘海鳥保護節啟幕 呼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欒文心 攝第十屆「老虎灘海鳥保護節」關愛海鳥公益活動5日在老虎灘海洋公園正式拉開帷幕。活動當日,近千名遊客聆聽鷗鳴,餵食海鳥,近距離地觀察、親近海鳥,充分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依山傍海,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海鳥提供了舒適的家園,成為了海鳥的傳統棲息地,也是南遷鳥類的休整地。
  • 旅遊名城廣西桂林創新旅遊扶貧新路徑 民眾實現脫貧致富
    中新網桂林8月13日電 題:【你笑起來真好看】旅遊名城廣西桂林創新旅遊扶貧新路徑 民眾實現脫貧致富  作者 歐惠蘭 楊宗盛 蘇桂  走進洪門壯寨,連綿起伏的梯田依山而上,錯落有致的壯寨吊腳樓與山川碧野相映成趣,形成一幅梯田原鄉生態畫卷。
  • 礦山治理以旅遊掘金 融入川渝經濟新騰飛
    四川省平武縣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順應長江經濟帶涪江源頭生態環境修復的需要,全力推進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依託黃金、鉛鋅等礦種儲量居全省首位資源和現已開發礦產優勢,結合旅遊項目促進資源枯竭型礦山經濟轉型和平武全域旅遊發展,走「綠色礦山+旅遊」再生新發展之路,採用「礦洞修復+環境治理+文化注入+產業帶動」模式打造綿陽首個自然生態與科技結合的旅遊項目
  • 發展改革委 旅遊局關於印發全國生態旅遊發展規劃(2016-2025年)的...
    一些地區對生態旅遊的認識不到位,只顧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不重視資源保護和規劃設計,搞竭澤而漁式的開發,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部分地區過分追求門票經濟,不考慮資源和環境承載,人為增加保護壓力,降低旅遊質量。相當數量的景區沒有充分發揮生態旅遊的科普、教育功能,在產品開發、導遊解說上過於膚淺和形象化。部分景區所在的社區參與度低,沒有決策建議權,利益共享機制缺失。
  •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實現路徑
    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把看不見、摸不著的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既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舉措,更是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有益探索。  日前,記者採訪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典型林業生態工程效益監測評估國家創新聯盟首席科學家王兵,他從宏觀理論到具體實踐,講述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一些模式與路徑,以及生態價值核算的最新進展,全方位展示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重要意義。
  • 「專家視角」王金南,王夏暉: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踐行「兩山...
    通過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有效協調生態環境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成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打通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關鍵路徑,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和引領全社會綠色生活新風尚的重要途徑。
  • 【陝西社科】陝西紫陽縣域經濟發展與生態城鎮化路徑選擇研究
    圍繞加快城鎮化建設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一命題,在紫陽縣開展生態城鎮化路徑選擇研究,探索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轉型、生態保護、城鎮建設與鄉村振興等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可能模式。一、問題現狀紫陽縣地處關中平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的幾何中心地帶,是沿漢江生態城鎮帶重要節點城鎮,也是安康市通往成渝城市群的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