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上畫著自1987年12月以來達拉斯死於愛滋病的610人的隊列,以警告愛滋病在該地區的傳播。

亞特蘭大國家流行病預防中心1983年5月9日報告說美國的愛滋病患者(截至該日)1410人。包括57.4%的白人、21.6%的黑人和5.6%的海地人。此外,包括法國、荷蘭、瑞典、比利時和英國在內的16個國家的103人也患有這種疾病。愛滋病,也稱為「愛滋病」或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是一種嚴重的細胞免疫缺陷,通常伴有各種機會性感染和惡性腫瘤。病原體是人類三型T細胞病毒,也稱為淋巴病毒。該病毒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其特點是感染迅速、情況危險和死亡率高。

1988年1月和3月,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聚集在倫敦,討論愛滋病的全球影響。他們呼籲各國政府立即採取緊急行動,控制疾病通過血液和其他體液傳播。
1988年6月26日,第13個同性戀自由日,30萬愛滋病患者在舊金山舉行了示威遊行。圖片中的橫幅寫著:愛滋病患者團結起來。另一次會議於6月在斯德哥爾摩舉行,來自125個國家的6000多名專家參加了會議。然而,代表們在這裡聽到了壞消息:儘管有巨大的國際交流研究項目,科學家們仍未找到治癒方法。
有鑑於此,專家們強烈主張發起一場運動,讓公眾更多地了解愛滋病,以防止愛滋病從高風險群體----同性戀者和靜脈注射吸毒者傳播到更廣泛的人群。愛滋病主要通過受感染的血液和其他體液傳播。
據估計,1988年全世界約有500萬人感染了愛滋病毒,其中15萬人已發展成為愛滋病患者。專家估計,到今年年底,這一數字將翻一番,在未來五年,將有100萬人加入患者名單。

儘管非洲被認為是發病率最高的地區,但美國的公開報告中愛滋病病例數量最多。為了應對這場危機,美國成立了一個總統調查委員會,該委員會批准了醫生提供的所有愛滋病患者的保密名單,並建議州官員將這些患者的真實情況告知其性伴侶。但是這項措施引起了爭議。
顯然,科學家們還遠沒有找到治療愛滋病的有效方法,在西方,愛滋病導致了對患者和同性戀者的廣泛歧視。1990年,第六屆國際愛滋病大會在舊金山舉行。愛滋病患者舉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集會,並示威表達他們的憤怒。
舊金山市長用數字生動地描述了問題的嚴重性。市長在開幕詞中宣布,20世紀80年代,舊金山死於愛滋病的人數是兩次世界大戰(韓戰和越南戰爭)中舊金山的三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