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陽開苗寨村口的梯田風光。新華社記者羅羽攝
新華社貴陽9月25日電(記者羅羽)45歲的苗族漢子龍老紐不時想起他僅有的兩位外國朋友——法國電視臺主持人弗雷德裡克·洛佩斯和法國演員克洛維斯·科爾尼亞克。他說,如果這兩位朋友再次來到他的家鄉,他最想告訴他們的是他的生活又有了改善。
「幾年過去,我們的生活更好了,交通、住房、教育、醫療等各方面有了新變化。」龍老紐說。
龍老紐家住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計劃村陽開苗寨。這個苗寨所在的月亮山腹地,素有「物種基因庫」之稱。苗寨四周群山竦峙,溝谷縱橫,林茂草豐。全寨只有17戶村民,卻因淳樸的民風、優美的梯田風光成為藏在密林深處的農耕文明典型代表。
2015年,法國電視二臺《相約未知地帶》欄目組來到陽開苗寨,耗時約半年拍攝了近2小時的紀錄片。該片在法國播出後掀起收視熱潮,陽開苗寨因此成為人們眼中的「未知地帶」。
當時,洛佩斯和科爾尼亞克在貴陽下飛機後,驅車八、九個小時才趕到陽開苗寨,橫在山腰的通村路還是未硬化的石子路。走過石子路,拐入一旁的樹林,順著一條小徑繼續前行三四十分鐘才到寨口,二十多座木質房屋映入眼帘。
「他們在寨裡待了兩周,就住在我家樓上,跟我們一起割草餵牛、下河抓魚、收稻打穀、釀酒做菜。」龍老紐說,兩位外國朋友在領略當地優美風光和古樸民俗的同時,也感受到村民們日常生活的艱難。
他說,村民一年中吃的最多的菜是地裡種的韭菜,養的豬要留到過年改善夥食,建房用的建材幾乎全靠馬馱,油鹽醬醋需步行至少三個小時到鄰寨去買,即使在縣城也很難找到一份穩定工作。因困居大山、未出遠門,很多人甚至聽不懂普通話。
圖為陽開苗寨村民正在割稻打穀。新華社記者羅羽攝
近四年來,隨著中國精準扶貧工作的深入推進,一系列扶貧項目進入這個「未知地帶」,陽開苗寨因此發生了變化:17戶人家中,有14戶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就業、教育、住房、醫療等方面得到幫助。
「我們國家的扶貧工作沒有『未知地帶』,不會落下一戶,也不會落下一人。」計劃村駐村第一書記甘勝華表示,政府兩度想讓村民搬出大山,改善居住條件,但都被拒絕了,村裡的老人不願離開這個猶如世外桃源的地方。
作為貧困村組,陽開苗寨不僅有甘勝華等兩位幫扶幹部駐村幫扶,還有網格員每月28天長期駐守,為老百姓解決日常生產和生活難題。
為了方便村民進出寨子,近年來,政府硬化了通往陽開苗寨的石子路,還利用危房改造等項目資金,幫助村裡10戶人家新建或修葺木質房屋。今年,村民朱老腮獲得3.5萬元改造資金後,將老木房拆除重建,住進了一棟新木房。
圖為陽開苗寨一角。新華社記者羅羽攝
政府還想方設法幫助、鼓勵村民就業。陽開苗寨因紀錄片「出名」後,龍老紐和妻子成了遊客引導員,每人每月有1200元的固定工資。加上種植的五、六畝中藥材金鉤藤,家庭收入較過去大幅增加。
網格員王振年說,目前寨裡的14戶貧困戶中,已有13戶實現就業;17戶村民中有6戶種植了中藥材金鉤藤,產業在逐步擴大。
2018年,中國共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386萬人,連續6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2019年,中國計劃再減少1000萬以上貧困人口,確保到2020年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國家的教育扶貧讓我對未來更有信心。」龍老紐說,他的大兒子今年剛從職業學校畢業,目前正在接受政府組織的技能培訓;小女兒通過政府幫扶,正在貴陽念幼師。他說:「等他們找了工作上了班,家裡的日子會更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