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第一次觀測到了轉瞬即逝的「極化子」準粒子

2021-02-08 IOMI

物理學家第一次觀測到了轉瞬即逝的「極化子」準粒子

極化子是一種重要的納米級現象:電子和原子之間的一種瞬態結構(稱為準粒子),只存在萬億分之一秒。

這些構型具有著獨特的特性,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組成它們的物質的一些神秘行為。剛剛,科學家們第一次觀測到了它們。

這次,極化子是在鉛雜化鈣鈦礦中測得的。鈣鈦礦是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材料,有望提高轉換率,其性能超過目前主要使用的矽電池板。科學家們希望極化子的觀測,能在某種程度上告訴我們鈣鈦礦是如何將陽光轉化為電的。

為了找到極化子,科學家們用一種被稱為「直線加速器相干光源(LCLS)」的巨型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器對鉛雜化鈣鈦礦單晶進行了研究。這種雷射器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小的尺度對材料進行成像,最短的時間可達萬億分之一秒(或皮秒)。

上圖:鉛雜化鈣鈦礦中的極化子。

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物理學家告訴我們:「當你用光照射一種材料時,就像在太陽能電池中發生的那樣,電子會被釋放,這些自由電子開始在材料周圍移動。很快,它們就被一種局部扭曲的氣泡包圍和吞沒了,這種氣泡就是極化子。一些人認為,這個氣泡可以保護電子不被材料中的缺陷散射掉,並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它們能如此有效地到達太陽能電池的觸點,以電流的形式流出。」

儘管,鈣鈦礦作為太陽能電池板材料很有前途,但其原因還不完全清楚:它們有很多缺陷,限制了電流通過它們的能力,而且它們以易碎和不穩定著稱。極化子也許能提供一些答案。

這些極化子本質上是材料原子晶格結構的短暫移動扭曲,並向外移動了大約10層原子。這種扭曲使周圍原子的間距增加了約50倍,達到50億分之一米,超過幾十皮秒。

這些微小的扭曲或氣泡比科學家預期的要大,這是由於混合鈣鈦礦的柔性和軟原子晶格結構所允許的。這種物質在某些方面同時表現為固體和液體。

史丹福大學的材料科學家解釋道:「這些材料由於效率高、成本低,在太陽能研究領域掀起了一場風暴,但人們仍然對它們的工作原理爭論不休。極化子可能已經存在很多年了,但我們的實驗是第一次直接觀察到這些局部扭曲的形成,包括它們的大小、形狀和演化方式。」

雖然,鈣鈦礦已經被用於太陽能生產中,通常與矽結合使用,但它們也並非沒有挑戰。儘管我們已經看到這些材料可顯著提高效率,但據推測它們具有更大的能力。

隨著時間的流逝,科學家繼續克服各種障礙,使太陽能電池板效率保持在其應有的水平之上。並且,由於我們對太陽能發電場的依賴性不斷提高,即使僅有幾個百分點的改善也可以帶來很大的不同。

然而,研究極化子的科學家們強調,他們還沒有全面了解圍繞這些準粒子的所有問題 —— 關於它們對鈣鈦礦和其他材料的影響,還有很多要了解的。

雖然,這次的研究實驗已經直接地表明這些物體確實存在,但它並沒有說明極化子對太陽能電池效率的貢獻。為了了解這些過程如何影響這些材料的性能,科學家們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相關焦點

  • 排斥極化子首次在實驗室獲得
    中國科技網訊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5月24日(北京時間)報導,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的研究團隊首次在實驗中藉助超冷量子氣體,成功獲得並全面分析了新型準粒子――排斥的極化子,相關研究報告發表在同日出版的《自然》雜誌網絡版上。  超冷量子氣體是一個理想的實驗模型系統,可用來模擬處於凝聚態的物理現象。
  • 科學家發現異常奇特「粒子」
    近日,科學家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發現了一種被稱為「奇子」的亞原子準粒子。坐落於瑞士日內瓦附近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粒子「粉碎機」,可以在周長達到27公裡的隧道中將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微小的粒子在眨眼間突然蹦出來,緊接著又有一個稍縱即逝的粒子出現,然後又出現一個。有時這些粒子的閃爍會以特定的序列或模式出現;有時甚至根本就不是粒子的閃爍,而只是碰撞混沌中的振動——表明某種瞬態粒子出現的振動。物理學家為了在數學上更容易處理這個模式,把這種瞬態粒子被稱為「準粒子」。
  • 還是一次轉瞬即逝的視覺藝術?
    還是一次轉瞬即逝的視覺藝術? 2019-04-05 20:54 來源:澎湃新聞 有的時候,藝術轉瞬即逝
  • 大腦如何處理轉瞬即逝的信息?滬科學家揭示「工作記憶」新發現
    大腦如何處理轉瞬即逝的信息?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 供圖   大腦如何處理轉瞬即逝的信息?滬科學家揭示「工作記憶」新發現  中新網上海3月5日電 (鄭瑩瑩 鄒詩敏)中國電影《夏洛特煩惱》中有這麼一個片段:  夏洛:大爺,樓上322住的是馬冬梅家嗎?大爺:馬冬什麼?
  • 全球第一臺負質量粒子生成器已經上線了!
    這乍一聽似乎與我們相去甚遠,然而最近,物理學家們卻製造出了第一臺所謂的「好像能產生負質量粒子」的粒子發生器。圖|來源:羅契斯特大學該裝置會產生一個半光子/半物質粒子的奇異粒子。聽起來好像不是那麼酷,但它可能會為未來新型雷射器的研製打下基礎。這種新型雷射器能以耗能比現有技術低得多的功率工作。
  • 物理學家證明存在二維粒子,稱為「任意子」
    今年,物理學家為我們提供了僅在二維中出現的第三類準粒子王國的早期觀點。 第一次是在4月,在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的一組研究人員發表在《科學》封面上的一篇論文中。使用四年前提出的方法,物理學家通過微小的粒子對撞機發出了電子氣,以找出奇怪的行為,尤其是分數電荷,這種行為只有在周圍存在任何正激子時才會出現。第二個確認是在七月,當時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在蝕刻晶片上使用了實驗裝置,以篩選出可能掩蓋安永行為的相互作用。
  • 最新研究表明,電子有望被再分為三種粒子
    於1925年,荷蘭物理學家撒姆耳·高斯密特Samuel Abraham Goudsmit和喬治·烏倫貝克George Uhlenbeck提出了第四個參數所代表的物理機制。他們認為電子,除了運動軌域的角動量以外,可能會擁有內在的角動量,稱為自旋,可以用來解釋先前在實驗裡,用高解析度光譜儀觀測到的神秘的譜線分裂。這現象稱為精細結構分裂。
  • 研究表明電子有望被再分為三種粒子
    於1925年,荷蘭物理學家撒姆耳·高斯密特Samuel Abraham Goudsmit和喬治·烏倫貝克George Uhlenbeck提出了第四個參數所代表的物理機制。他們認為電子,除了運動軌域的角動量以外,可能會擁有內在的角動量,稱為自旋,可以用來解釋先前在實驗裡,用高解析度光譜儀觀測到的神秘的譜線分裂。這現象稱為精細結構分裂。
  • 芳華絕代梅豔芳:是最閃耀的星星 亦是最燦爛的煙火轉瞬即逝
    不光在音樂上頗有建樹,梅豔芳在演戲上也很有天賦,1984年,梅豔芳第一次出演電影的《緣分》,就讓他拿到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的榮譽。之後和哥哥張國榮合作的經典電影《胭脂扣》,片中一段悽美的東方人鬼情未了令梅豔芳飾演的角色「如花」成為留名影史的經典人物,這部電影更是讓梅豔芳拿下了香港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
  • 量子物理學:激子——極化子物理中的問題用新方法解決了?
    前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博士後研究員Tingge Gao和FLEET研究員李光耀,Eli Estrecho和Elena Ostrovskaya以及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國際合作者的工作導致在參數空間的特殊點觀察到激子 - 極化子波函數這被稱為「特殊點」(EP)。
  • 物理學家觀測到粲夸克中物質與反物質的不對稱性
    有史以來第一次,物理學家通過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觀察到了粒子和反粒子的衰變的差異,這種差異體現在構成物質基本單元的粲夸克中。宇宙中充滿了常規物質,另外還有反物質,反物質即使在地球上存在,但數量卻要少得多。
  • 史丹福大學的物理學家開發出一種電驅動的極化雷射
    利用玻色子的獨特物理特性,史丹福大學的物理學家們發明了一種電驅動的極化子雷射器,其功率比傳統雷射器要少,有一天可以在從消費品到量子計算機的許多地方使用。雷射是現代社會看不見的骨幹。金說,電驅動的極化子雷射器將使用傳統雷射器功率的一百分之一來工作,有一天有可能在從消費品到量子計算機的許多地方使用。
  • 以色列科學家首次發現帶有1/4電荷的準粒子
    1/4電荷準粒子的存在。 早在20年前,科學家就第一次預言了分數電荷存在於量子霍爾效應環境中,魏茨曼研究院的科研小組十幾年前也發現了分數電荷。雖然電子是不可分割的,但如果它們被限制在半導體內的二維層,冷卻到絕對零度以上的一定溫度並暴露在與層相垂直的強磁場中時,它們就可以作為獨立的粒子——準粒子來行動,這個準粒子帶有的電荷比1個電子電荷要小。
  • 極化子:極有希望的下一代能源材料粒子
    極化子(polaron)為極性晶體和離子晶體中導帶的電子和與其結伴而行的晶格畸變的複合體,在材料的原子晶格中短暫地扭曲,這些畸變在移動的電子周圍以幾萬億分之一秒的速度形成,然後迅速消失。它們雖然短暫,但它們影響材料的行為,甚至可能是用鉛鈣鈦礦製成的太陽能電池在實驗室中獲得極高效率的原因。
  • 光子準粒子: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特別地,現在的技術手段可以將光耦合到非常小的空間區域,比如等離子(plasmonic)、聲子(phononic)、激子(excitonic)甚至磁振子(magnonic)等極化激元,這些準粒子可以用許多與光子相同的方式進行操縱,因此也被稱為光子準粒子。
  • 光與物質「聯姻」產出新奇粒子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撰文稱,他們用雷射搖動電子,製造出了由部分原子和部分光組成的混合粒子,其擁有多種新行為。除了解物質在量子尺度上的表現之外,這項工作有望幫助科學家創建功能更強大的計算機甚至量子通信系統。
  • 奧地利科學家在計算機上模擬出一種新的準粒子:π子
    圓周率π也有自己的專屬冠名粒子了?奧地利維也納技術大學科學家們用計算機模擬出了一種由兩個電子和兩個空穴組成的全新準粒子,並命名為π子。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物理評論快報》上。空穴也是粒子我們熟悉的原子、質子、中子、電子等,都是參與構成物質世界的真實粒子。但在研究大量粒子組成的凝聚態結構時,一些現象也會被物理學家視作「準粒子」(quasi-particle)。
  • 物理學家創造出奇怪的「裡德堡極化子」分子
    我們在化學課上學到的基本法則告訴我們原子如何結合在一起形成分子,對這些原理的深刻理解是化學家和工程師能夠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材料。但是這些規律也很嚴格,只有某些原子組合才能在分子中形成穩定的鍵,我們的工作探索了一種新型的分子,這種分子沒有被任何傳統的原子結合在一起的規則所描述。新的分子只有在非常低的溫度下穩定 - 大約是絕對零度以上的百萬分之一。
  • 學會它讓靈感不再轉瞬即逝
    對於很多人而言靈感的湧現從來就不是天生的,它來自日積月累,總是突然閃現,又轉瞬即逝,何時會來都來自於偶然,正因為它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所以我們必須第一時間抓住!如果你需要馬上記錄一篇文檔,嫌打字太慢,那可以對文檔內容進行拍照,然後OPPO手機可以準確的將你拍攝的文字內容存入到便籤之中,目前OPPO支持的文字有中文、英文韓文、法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等多國語言。此外,哪怕是本地圖片上的文字內容它也能輕鬆的識別出來,省去了不少輸入內容的時間呢。
  • 準分子雷射簡介
    所謂準分子雷射,是指受激二聚體所產生的雷射。之所以稱為準分子,是因為它不是穩定的分子,是在雷射混合氣體受到外來能量的雷射所引起的一系列物理及化學反應中曾經形成但轉瞬即逝的分子,其壽命僅為幾十毫微秒,準分子雷射是一種脈衝雷射,因諧振腔內充入不同的稀有氣體和滷素氣體的混合物而有不同波長的雷射產生。波長範圍為157-353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