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完成三大任務,中國火星探測器驚豔亮相,美國都沒有這麼幹過

2021-01-08 騰訊網

就在中國「玉兔」還在月球超出設計壽命指標繼續工作之際,中國航天人的目光早已經看向了火星。航天科技集團在10月11日公開了中國首顆火探測器實物照片,為顆被命名為「火星一號」的火星探測器將成為繼「嫦娥」月球探測器之後的徵服太空的又一神器。

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按計劃將在2020年正式發射,並在2021年登陸火星,如果計劃能順利完成,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第三個擁有登陸火星探測能力的國家,也代表著中國將成為繼美國、蘇聯、歐洲和印度之後的第五個擁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印度已經實現了火星探測,成為第四個有能力進行火星探測的國家。該國還準備要進行火星登陸計劃,不過受印度月球登陸計劃的失敗,火星登陸計劃也可能推遲。

火星探測相比月球探測最大的難題就是距離,地球距離火星最近也有5500萬公裡,距離月球只有35萬公裡,這也是中國探測器要在太空走上一年多的原因。

中國在這次任務中將要實現的登陸火星的任務,必然需要更大推力的火箭以實現運送「火星一號」,這將是中國「長徵五號」才能完成這一任務。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深空探測首席科學家葉培建介紹,中國這次火星探測計劃將會創造一個歷史,這就是在一次火星探測過程中完成「繞飛」「落地」「巡視」三大任務,這是目前所有國家都沒有幹過的事。

美國是進行火星探測任務最多的國家,但探測環繞就環繞,巡視就是巡視,都是分開來進行的。一般地做法是先發射環繞火星飛行的衛星,為以後進行著陸和著陸後的數據通信提供支持。然後再發射可以著陸火星的登陸器,這樣配合的方式擁有更高的成功率,也是最成熟的辦法。

中國的做法是讓火星探測任務同時帶著「環繞器」、「著陸器」和「巡視器」,需要火星著陸巡視器在環繞火星不久後就要與環繞器分離並降落。據介紹,中國火星探測著陸器在進入火星大氣後降落傘的減速過程風險非常高,只有一次機會。

據葉培建介紹,如果中國火星探測器的降落傘失敗,整個任務就會全盤皆輸。目前中國技術團隊正在就降落傘進行反覆思考,這個降落傘據說根本沒有經驗,也沒有辦法進行相關地試驗。要知道印度的月球探測器就是在最後著陸階段失控衝向地面的,而一旦降落傘打不開那麼火星著陸器就會高速衝向地面,火星可要比月球大的多,最後火星著陸器的速度會更快,只會粉身碎骨。

在2020年啟航的中國火星探測器將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首次行星探測任務,也是中國真正開啟深空探測的序幕,預祝中國航天人再次取得成功。

相關焦點

  • 火星探測器亮相 明年發射一次達到美國水平只待這款火箭
    火星探測器亮相 明年發射一次達到美國水平只待這款火箭時間:2019-10-11 23: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火星探測器亮相 明年發射一次達到美國水平只待這款火箭 探索火星是當今世界各航天大國都很熱衷的事情,迄今為止已經有美國、俄羅斯、歐空局、印度等國家和航天機構向火星發射過探測器
  • 一次完成三大任務,中國火星車最大懸念確定,若成功將破太空紀錄
    圖為火星探測車近日,中國公布了首次火星探索任務探測器的名字:天問一號,這表明中國火星車最大懸念確定,根據目前的消息,此次即將探測火星的火星車技術比美國還先進,對比之前的火星探測車,此次中國火星車一次可以完成繞火星監測飛行、著陸火星、巡視火星地表三大任務,一旦成功,將徹底打破太空紀錄,向全世界展示中國太空技術的實力。
  • 火星探測器「問天一號」想要完成任務,到底有多難?
    23 號下午,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 天問一號 」 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升空 ~ 發射相信不少差友應該都看了,那大家有沒有好奇過,發射後會發生神馬?難道 Xiu ~ 的一下射上太空就完事了?
  • 你好火星!盤點7月三國的三大航天發射任務
    不知不覺就到了7月,記得上次我關注火星任務還是在5月。馬上,阿聯就要發射火星探測器了。在過幾天,中國也要發射火星探測器了。月底,美國將發射今年最後一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任務得到了美國科學家的幫助,探測器的大部分研發是在美國科羅拉培大學博爾德校區的大氣與空間物理實驗室(LASP)進行的。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在杜拜穆罕默德.本.拉希德太空中心(MBRSC)完成的。發射探測器的火箭由日本提供。有些人可能會好奇,經過這次合作後,阿聯不依靠美國還能設計出火星探測器嗎?
  • 為何美國和中國都在今年發射火星探測器,又上演「太空競賽」嗎?
    在登月計劃實行的同時還不忘發射火星探測器。先是前蘇聯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再是美國發射。前蘇聯前前後後總共發射了16枚火星探測器,成功的只有4個。而美國發射了8個火星探測器,成功了6個。到了90年代,美國又發射了5個火星探測器,成功了2個。俄羅斯和日本各發射了一個,但都失敗了。有趣的是,印度竟然發射了一個還成功了。由上面這些數據得知,美國在該領域還是更勝一籌。
  • 相比之前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先進在哪裡?跟美國比呢?
    隨著美國宣稱要私有化月球,並且在本月初和日本聯合聲明要重回月球,月球探測似乎在升溫,而最近比月球探測更困難的火星探測又熱鬧起來。7月23日下午12時41分,我國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而在短短半個月,中國、阿聯、日本、美國相繼發射火星探測器。為什麼人類對火星這麼著迷?對比印度、日本甚至美國的火星探測計劃,我國的天問一號是否更先進?先進在哪裡?
  • 為什麼中國、美國、阿聯都選擇2020年進行火星探測任務?
    今年雖然遭受到了疫情的影響,美國的火星探測計劃一拖再拖,但是今年其實是火星探測非常熱鬧的一年,今年中國將首次開展火星探測任務,為「天問一號」,美國也將發射「毅力號」到火星,而阿聯的火星探測計劃叫做「希望」,歐盟今年也有對應的火星探測計劃。
  • 火星我來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要一次性完成這三大任務
    這個答案在16世紀哥白尼所著的《天體運行論》中就有了答案,第一卷就表明了:地球和其它天體都在繞太陽運行。這就可以知道,天問一號在7月23日飛出地球,追趕火星之時,火星並沒有停止它前行的腳步,它仍然以24.13km/s的速度在繞著太陽公轉。天問一號在途中追,火星在軌道上飛。那麼天問一號就需要飛得更快、更遠才能趕上火星。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發射,但火星探索任務尚未成功
    當然,除了中國的【天問一號】其他航天強國也沒有閒著。阿聯的首顆火星氣象衛星【希望號】在7月20號搭乘日本的運載火箭升空,而美國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也整裝待發,預計將在8月15日之前完成發射。此外,因為地球與火星的距離太過遙遠,從地球發出的指令需要多達幾十分鐘才能送達火星探測器,而這整個著陸過程僅有7-8分鐘,也就是說,這一切都需要天問一號自主完成,在地球上的我們只能夠聽天由命。這整個降落的過程則被天文學家們戲稱為【黑色七分鐘】。
  • 中國明年7月發射火星探測器
    航天專家表示,中國計劃在一次火星任務中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在航天史上史無前例。  新京報訊 中國2020年「探火」,這一計劃已非首次披露。去年9月,在首屆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太空探索與人類未來」分論壇上,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司長李國平就曾「官宣」,我國將在2020年和2028年左右進行兩次火星探測,後一次將採樣返回。
  • 中國、美國、阿聯扎堆向火星發射探測器,探測任務有什麼不同
    中國、美國、阿聯扎堆向火星發射探測器,探測任務有什麼不同2020年火星地球相遇時間點在10月14日前後,所以今年夏天是火星發射窗口期,關於火星發射窗口期的問題,可以閱讀本人以前的文章:。世界各國都利用這個時間點向火星發射探測器。
  • 美國為什麼緊跟中國之後發射火星探測器?原因很簡單,沒有陰謀
    這幾天要說最讓人振備的消息就是中國火星測任務天問一號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了,這是中國首次向火星發射探測器。那什麼時候天問可以到達火星呢?七個月。沒錯,需要整整個七個月天問火星探測器才能夠到達火星。為什麼要這麼久呢?
  • 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美國網友:沒有對比性,美國再次獲勝
    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中國歷史上的又一次偉大時刻,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全面領先美國
    「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伴隨著「長徵5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正式邁出了火星探測的第一步,它將在宇宙中飛行大約7個月抵達火星,將一次性實現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探測等任務,「天文一號」,將會讓中國成為第二個將火星車送往火星表面的國家。
  • 火星探測器、北鬥系統等中國自主研製「航天重器」亮相工博會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亮相工博會。 鄭瑩瑩 攝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亮相工博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火星環繞器副總設計師朱新波在受訪時說,這是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承擔本次任務中的環繞器總體設計與研製工作,從2010年開始,上海航天在火星探測方面花了10年時間,其研製挑戰是:環境複雜、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制動捕獲等很多任務都是一次性決定成敗
  • 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最新披露,這個神秘試驗場首次亮相!
    火星探測是當前國際前沿的科技創新活動,安全著陸是火星探測任務最艱巨的挑戰之一。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計劃於2020年擇機實施,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並對火星表面重點地區精細巡視勘查。
  • 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目前天問一號各系統狀態良好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2日上午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太空中飛行230個小時左右,距地球約300萬公裡,各系統狀態良好。8月2日7時整,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牛發動機開機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目標宏大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此次發射任務也成為中國航天走向深空的重要裡程碑。但全球火星探測成功率僅約為40%,約三分之二的探測器,尤其是早期發射的探測器,幾乎都未能成功完成使命,火星亦因此有了「太空飛行器墳場」之稱。
  • 「天問一號」肩負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是挑戰歐美未完成的火星任務
    說起來簡單,這一系列技術現在連俄羅斯都還沒有幹成功呢!如果把人類對火星的探測看成是一場考試,那麼這張試卷上真是滿滿的大紅叉,離及格線太遙遠了,這一點也不誇張。火星探測最成功的國家目前就是美國了,他的幾次探測任務進行的都比較順利,也為NASA順利獲得火星的第一手資料立下了汗馬功勞。
  • 火星倒計時:中國,美國,阿聯本月發射探測器
    隨著紅色星球火星距和地球之間的距離縮短到只有5500萬公裡,中國,美國和阿聯這三個國家將在接下來的幾周內分別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天問一號」(中國)、「火星2020」(美國)和「希望」(阿聯)探測器都已就位,希望能利用這個每26個月一次的狹窄「發射窗口」。這三個國家的太空機構計劃向這顆行星發送探測器,用於尋找過去存在生命的證據,並為人類在將來某一天登陸火星鋪平道路。從地球抵達火星軌道大約需要六到七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