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國「玉兔」還在月球超出設計壽命指標繼續工作之際,中國航天人的目光早已經看向了火星。航天科技集團在10月11日公開了中國首顆火探測器實物照片,為顆被命名為「火星一號」的火星探測器將成為繼「嫦娥」月球探測器之後的徵服太空的又一神器。
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按計劃將在2020年正式發射,並在2021年登陸火星,如果計劃能順利完成,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第三個擁有登陸火星探測能力的國家,也代表著中國將成為繼美國、蘇聯、歐洲和印度之後的第五個擁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印度已經實現了火星探測,成為第四個有能力進行火星探測的國家。該國還準備要進行火星登陸計劃,不過受印度月球登陸計劃的失敗,火星登陸計劃也可能推遲。
火星探測相比月球探測最大的難題就是距離,地球距離火星最近也有5500萬公裡,距離月球只有35萬公裡,這也是中國探測器要在太空走上一年多的原因。
中國在這次任務中將要實現的登陸火星的任務,必然需要更大推力的火箭以實現運送「火星一號」,這將是中國「長徵五號」才能完成這一任務。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深空探測首席科學家葉培建介紹,中國這次火星探測計劃將會創造一個歷史,這就是在一次火星探測過程中完成「繞飛」「落地」「巡視」三大任務,這是目前所有國家都沒有幹過的事。
美國是進行火星探測任務最多的國家,但探測環繞就環繞,巡視就是巡視,都是分開來進行的。一般地做法是先發射環繞火星飛行的衛星,為以後進行著陸和著陸後的數據通信提供支持。然後再發射可以著陸火星的登陸器,這樣配合的方式擁有更高的成功率,也是最成熟的辦法。
中國的做法是讓火星探測任務同時帶著「環繞器」、「著陸器」和「巡視器」,需要火星著陸巡視器在環繞火星不久後就要與環繞器分離並降落。據介紹,中國火星探測著陸器在進入火星大氣後降落傘的減速過程風險非常高,只有一次機會。
據葉培建介紹,如果中國火星探測器的降落傘失敗,整個任務就會全盤皆輸。目前中國技術團隊正在就降落傘進行反覆思考,這個降落傘據說根本沒有經驗,也沒有辦法進行相關地試驗。要知道印度的月球探測器就是在最後著陸階段失控衝向地面的,而一旦降落傘打不開那麼火星著陸器就會高速衝向地面,火星可要比月球大的多,最後火星著陸器的速度會更快,只會粉身碎骨。
在2020年啟航的中國火星探測器將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首次行星探測任務,也是中國真正開啟深空探測的序幕,預祝中國航天人再次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