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鄭偉洋
秋處暑,猛如虎
1
處暑,即為「出暑」,暑氣至此為止,這是一個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圖/李海燕
物候特徵:處暑分三候
1
一候:鷹乃祭鳥
鷹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肅氣,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古人稱之「義舉」。
二候:天地始肅
天地始肅秋者,陰之始,故曰天地始肅。即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
三候:禾乃登
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開始秋收。
圖/孟琨
處暑養生有何妙招?
1
01
睡好子午覺
處暑時節的天氣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爽,此時節應充分利用睡眠來調養身體。因此處暑後要睡子午覺,「子」是指子時,夜間0-2點,體內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點;而「午」則是指11-13點,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子午時分及時補眠,既有防病保健的意義,又符合養生道理。尤其是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
02
適量運動
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宜選擇輕鬆平緩的項目。如散步、登山、慢跑等。需要注意的是,登山是一種負重運動,會對膝關節造成較大的負擔。有骨關節炎的患者以及年老體弱者不適宜進行此項運動。
03
怡情養性
時至處暑,秋意越來越明顯,大自然逐漸出現一片肅殺的景象,此時人們容易產生悲傷的情緒,不利於人體健康,因此,在精神調養上,要注重收斂神氣,使神志安寧,使情緒安靜,切忌情緒大起大落,平常可多聽音樂、練習書法、釣魚等安神定志的活動。
圖/楊喆
文字:鄭曉彤
點這裡,讓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