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張愛玲是著名才女,喜歡她作品的人不在少數。她筆下的美食,讀起來也別有一番滋味。從德式吉士林麵包,到本幫菜紅燒划水,甚至是平民小吃臭豆腐油條,張愛玲幾乎都有所涉獵,堪比美食博主。
她曾在《沉香屑·第一爐香》寫道:「如果湘粵一帶深目削頰的美人是糖醋排骨,上海女人就是粉蒸肉……「糖醋排骨」是皮膚黑、顴骨高、有稜角的女人,「粉蒸肉」應是小骨架而多肉,軟綿綿 白嫩嫩的,像是民國《良友》畫報的封面上那些滬上女人。用菜來形容人,而且如此貼切,可見張才女名不虛傳,更見她對美食的獨到體悟。
02
我們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情緒,隨著周圍環境或事物的變化,情緒都有可能出現變化。有的情緒是好的,有的情緒是壞的,比如生氣,就是非常糟糕的情緒,它會給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傷害。經常生氣的人體內會產生更多自由基,而這些自由基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皮膚衰老,更加可怕的是,這些自由基還有可能導致黑色素沉著和皮脂腺的異常分泌,長此以往,皮膚疾病的風險大大增高。
03
一直以來,人們對火星都比較關注,因為在偌大的宇宙中,這顆星球離我們非常近,而且火星上存在著水和大氣,各種地勢地貌也和地球接近,最難能可貴的是這個星球大小和地球差不多,在理論上是非常有希望移居的星球,於是很多國家就開展了對火星的探索,根據各種火星探測器發回來的照片,人們發現在火星上看夕陽時,太陽居然是藍色的。
火星大氣稀薄,空氣中96%都是二氧化碳,和地球不一樣,火星的大氣層主要吸收掉了太陽光中紅色的色譜,所以通過大氣看太陽,呈現的顏色就向冷色調的藍色靠近,自然就是藍色的,而地球的大氣吸收掉了冷色調,也就是藍色色譜,所以地球看太陽看上去是紅色的。
04
在我國古代文字中,「粟」指的是北方的穀子,也就是小米,「粟」和先秦古籍中記載的「稷」是一個意思。而「粟」屬於本科狗尾草,這種草還有另外一個大家很熟悉的名字——狗尾巴草。大家在路邊看到的隨處生長的狗尾巴草,就是還未馴化的小米前身。
為什麼古代人會發現狗尾巴草能改良培育,變成現在我們熟知的小米呢?這還要從農業的起源開始說起。
我國是農業大國,雖然土地資源很大,但是在古時候,人們對土地的認知還不夠,種植出來的食物很少,根本沒法填飽一家子的肚子。鬧饑荒的時候,人們只能進山挖野菜,看到什麼吃什麼。餓肚子了,甚至連地上的野草,樹幹的樹皮都會吃掉。還有一些還未發育的草籽也會被挖出來吃,像燕麥、蕎麥等食物就是被這樣挖掘出來的。而狗尾巴草,這種一栽到土地裡就迅速生長,生命力頑強的植物,自然成了人們的食物。
人們發現,狗尾巴草這東西種在田裡,會搶佔作物的水分、肥料、陽光、土地,移植到其他貧瘠的土地,照樣能生長茂密,於是對狗尾巴草進行研究。繼而發現狗尾巴草會出現自然變異,把變異後的高產量的狗尾巴草進行雜交,數代培育下來,就出現了小米。
今天的一站知識點小課堂就到這兒啦
每周一晚21:10
鎖定江蘇衛視《科大訊飛智能學習機·一站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