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九航天員名單預計今公布 目前狀態具備飛行條件

2020-12-08 中國網新聞中心

景海鵬

為何要選「再飛」航天員?因手動對接任務重

此次發射任務,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備受國內外高度關注,但六名航天員名單中,景海鵬和聶海勝的出現亦引起了一部分細心專家的注意。兩人此前分別執行過神七、神六的航天員任務,此番他們兩人「再飛」引人注目。何以出現航天員的「二進宮」情況?中國載人航天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的技術專家周林說,這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與本次神九發射中手動交會對接的任務有關。

「這是我國載人航天首次執行手動交會對接任務。」周林說,此次神九發射,已經執行過任務的航天員是交會對接任務的主力,交會對接是本次發射的亮點,也是需要重點完成的工作。此前,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陳善廣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在人工交會對接中,航天員要根據電視圖像、位置距離速度等信息來判定兩個太空飛行器的姿態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對接任務,對航天員眼手協調性、操作精細性和心理素質要求特別高。

「再飛」航天員如何選拔?要善於應付突發、緊急狀況

周林對揚子晚報記者說,科研人員有一套非常複雜的選拔程序作為支撐。通過這套程序,從多位曾執行過飛天任務的航天員中,選拔出景海鵬和聶海勝二人。「簡單而言,就是有很多教官對其進行考試,從體能、身體素質、飛船操作等方面進行嚴格測試;另外,再飛太空人對於緊急情況的回答也是考察的重中之重。」周林介紹。

此前為何沒讓我國的航天員「再飛」呢?周林說,除了此次神九與天宮一號主要手動交會對接任務複雜外,沒有過早地讓太空人進行再飛,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分批進行培養,多培養新人,為以後空間站的發展做準備。

「再飛」航天員有何意義?國外五六十歲還擔任航天員

在專家眼中,中國出現「再飛」航天員的意義同樣重大。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的聞新教授介紹,「太空人在升空過程中會遇到2g到3g的加速度,太空人要克服火箭上升階段的超重狀態。」聞新教授表示,這種超重狀態比猛然乘電梯上行要嚴重很多倍,由於要克服地心引力,會有五臟六腑下沉的難受感,普通人無法承受,但是經過訓練的太空人可以做到。再次飛行的太空人更能輕鬆適應。

中國載人航天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的技術專家周林說,國外有五六十歲還依然當太空人的飛行者。北航教授朱仁璋說,中國航天員從1998年成立,如果一個太空人當時32歲,那也是很了不得,因為32歲能飛1000多小時的空軍飛行員很少。朱教授說,40歲對於航天員來說體能沒有下降,而且是最佳年紀。

航天暗戰

美:謀求領導權

如今,越來越多的航天員有機會從太空眺望地球。無論從哪個方面衡量,美國都是當之無愧的航天第一大國。近年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每年預算在170億到180億美元,超過其他國家航天投入的總和。2012年,備受關注的「好奇」號火星車8月將登陸火星。此外,美國太空人正在接受訓練,為登陸小行星做準備。

俄:啟動太空之門

今年3月,俄聯邦航天署提出將「確保世界三大航天大國之一的地位」作為戰略目標,提出了登月、建立火星研究站等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計劃,並制訂了整合火箭航天工業的分步方案。4月,普京稱將斥資10億美元建造新航天發射基地,這一計劃被外界稱為新「太空之門」計劃。

印:加速火星探測

今年,印度航空航天經費大幅增長,達到創紀錄的9億美元。其中,火星探測計劃預算為2500萬美元。印度計劃於2013年11月向火星發射環繞飛行器。

神九航天員目前狀態良好具備飛行條件 升空前須洗腸

執行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各大系統1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聯合演練,最後一次驗證了各大系統的工作狀態。聯合演練從進入發射前3小時程序開始,航天員、發射場、載人飛船、運載火箭以及測控通信等系統全部參加,按照實際發射程序從綜合信息檢查、火箭點火、助推器分離直到最後的船箭分離,指揮員口令準確,技術人員操作熟練。【詳細

神九零號指揮員已確定 曾出色完成天宮任務

記者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崔吉俊口中證實,即將執行神舟九號發射任務的零號指揮員已經確定,他就是曾經在去年出色執行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發射任務零號指揮員的王軍。【詳細

神九有望實現長時間航天員保障等三大突破

14日,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陳善廣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接受採訪時表示,在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中,航天員系統有望實現三大創新和突破——突破手控交會對接技術,突破較長時間飛行的航天員健康維護和保障技術,初具規模的航天醫學空間實驗體系以及相關技術平臺的突破。【詳細

神九體檢完成將加注燃料 飲用水和食品裝入

6月12日,「神九」已經完成全系統聯合演練。6月13日,發射之前最後一次檢查完成。檢查的結果顯示,不管是飛船的系統、火箭系統、發射場系統都是正常和良好的。下一步將進入到火箭的加注。現在離「天宮一號」和「神舟九號」載人空間交會任務對接越來越近,各項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航天員的飲用水和食品已裝入飛船。【詳細

背景資料:中國人的飛天夢

神九進入加注準備階段 航天員飛天前130分鐘進艙

神九零窗口高要求:發射點火時間偏差不能超1秒

神九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數十項改進保障神九發射

神九基地警戒升至最高 裝甲車巡邏勸返不速之客

女航天員價值不可替代 迄今逾40位女性造訪太空

 

 

相關焦點

  • 神九航天員天宮生活:騎自行車抗失重
    (記者 蔡文清 通訊員 宗兆盾 朱霄雄 )  天宮日誌  24日午後手控交會對接  6月20日6時18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神九天宮組合體在太空中進行了第一次姿態調整,由原先倒飛轉為正飛,變成飛船在前、天宮在後的正常飛行姿態,這也是組合體的標準飛行姿態,為下一次交會對接做好了準備
  • 神十航天員將在太空做青少年科普講座
    梁小虹表示,長徵二號F火箭進行了18項技術狀態和2項工藝狀態適應性更改,其中17項主要為提高可靠性。「遙十火箭飛行可靠性達0.9867,比遙九火箭提高0.2%。」梁小虹說。相對於長徵二號F遙九火箭,遙十火箭技術有了更大改進,其中,產品關鍵特性設置更加精細,相比遙九增加了108個。
  • 媒體稱景海鵬劉洋被確定為神九首選航天員
    有專家稱,神舟九號已確定第一發射窗口,將於16日下午發射。據報導,目前有兩名分別叫劉洋和王亞平的女太空人在參加訓練。圖左為候選人王亞平,圖右為候選人劉洋。  6名航天員已全封閉入住問天閣,將至少停留太空10天  新快報訊 神舟九號此次升空,搭載的航天員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 神十航天員乘組公布 聶海勝任指令長(圖)
    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宣布,神舟十號飛行乘組由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組成,聶海勝為指令長。聶海勝簡歷:聶海勝,1964年9月出生,湖北襄陽市棗陽人,少將軍銜。高中畢業時通過空軍招飛,於空軍長春飛行學院(今空軍航空大學)入伍,1998年1月成為中國第一批航天員。2005年6月,執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神九航天員借運動器械克服「太空失重症」
    神九航天員借運動器械克服「太空失重症」 2012年06月26日15:40 來源:國家體育總局
  • 神十航天員素描【組圖】
    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6年12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曾任空軍某師某團司令部領航主任,安全飛行148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
  • 女航天員劉洋婆婆:下一步希望媳婦能儘快生孩子
    歷時4個多小時的聯合演練結果顯示:整裝待發的神九很健康。3名執行任務的航天員飛行乘組人員身穿航天服全程參與了演練,可惜,通過電視畫面,人們只能看到他們的背影。  航天員入住前,工作人員就對「問天閣」進行全面消毒,與外界完全隔離。直到發射結束,除相關人員,任何人都不能靠近「問天閣」。  昨天的全方位演練,入選飛行乘組的3名航天員也要全程參與。雖然之前媒體猜測,執飛第一梯隊應該是景海鵬帶隊,另兩位隊員是劉旺和女航天員劉洋。但這也充滿變數,因此不到最後一刻,官方不會正式公布執飛名單這屬於絕對機密。
  • 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手控交會對接現場直播 - 中國網
    中國網: 今天中午航天員將手動控制神舟九號飛船完成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任務,中國網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為您現場直播,敬請關注!2012-06-24 11:07:20中國網: 陳善廣介紹說,這次天宮和神九分離是自動分離,稍後航天員將進行手控交會對接。而在手控對接完成組合體繼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前二者再次分離,那一次將是航天員手動分離。
  • 俄女航天員:太空飛行不會影響劉洋的生育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謝薩維茨卡婭女士能夠接受我們的採訪,那麼等我們的神舟九號飛船的三位航天員平安的回到地面之後,我們希望能夠有機會再和您聯繫,也希望能夠得到您進一步的祝福,好的,再一次感謝。:神九大食品包裝3人15天吃喝 3航天員面部浮腫  祝賀:胡錦濤電賀神舟九號成功發射 劉延東宣讀賀電  成功:常萬全:神九飛船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發射成功  升空:16日18時37分24秒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
  • 航天英雄今何在?
    聶海勝現職: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航天員大隊大隊長軍銜:少將(2011年7月授銜)航天員等級:特級航天員飛天年齡:41歲(神六)、48歲(神十)飛天時間:2005年10月12日09時整(神舟六號飛船)、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神舟十號飛船)搭載太空飛行器:神舟六號飛船
  • 河南航天員吳傑 只要還是航天員總有一天要飛翔
    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2005年6月,入選「神六」飛行乘組梯隊成員。雖然至今沒有飛天略顯遺憾,但吳傑曾說過:「 如果這次擦肩而過,還是往後等。只要我沒有脫離航天員隊伍,我就有這麼一種希望,我就會去盡我百倍的努力。」 日前,東方今報記者獨家連線航天員專職攝影師朱九通,為您揭秘河南航天員吳傑的故事。
  • 神十航天員太空生活揭秘:可吃粽子喝米粥
    今天17時38分,神十載人飛船將發射升空。人們不禁會對航天員的太空生活產生好奇:處於失重狀態下的航天員是怎樣在太空中如廁的?又怎樣洗澡?他們是否跟地面上一樣使用衝水馬桶,是站著還是蹲著?1是否睡覺?這次任務繼續實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同神九任務相比,改進了夜間有人值守制,這樣可以保證每個人的充足睡眠。2如何娛樂?觀太空美景聽音樂張曉光介紹,在太空中他們會通過攝像機、記日記等方式記錄每個美好的瞬間。業餘時間可以觀看太空美景、聽音樂等。
  • 神舟九號女航天員劉洋完成任務後,為何鮮有音訊,如今狀況如何?
    劉洋作為我國航天史上首位女航天員,搭載著神舟九號飛上太空。在完成這一項艱巨而光榮的任務後,她又去到了哪裡呢?為何成功完成任務後就鮮有劉洋相關的消息呢?從「神舟」六號到十一號的成功發射,一代代優秀太空人歷經艱辛,通過層層選拔才能圓夢太空。
  • 神九飛船首次載客會天宮 三航天員入住感覺良好
    18日17時07分,當順利從飛船進入天宮一號的航天員景海鵬向地面發出報告時,神舟九號飛船和天宮一號組成的組合體已平穩飛行近3個小時。新華社記者 王永卓 攝    這是中國航天員首次進入在軌運行的太空飛行器,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飛行由驗證性飛行試驗完全過渡到「真正有人參與的空間飛行試驗」。    景海鵬、劉旺、劉洋仿佛靈活的魚,先後順利通過對接通道「遊」進天宮一號。這艙門間的穿越,實現了中國載人航天的又一次歷史性跨越。
  • 神九太空首頓早餐:一主四副一茶 中式傳統特色
    記者了解到,魚香肉絲、松仁玉米、木須肉、黑椒牛柳、什錦炒飯、川味辣醬、檸檬茶……在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中,7大類共70餘種中式食品隨航天員徵戰太空。  神九攜帶食品口感非常好  「這次任務攜帶的航天食品口感非常好,花樣非常多。」這是神舟九號航天員劉旺對食品最深的感受。
  • 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飛行乘組與記者見面會...
    2013-06-10 17:33:43鄧一兵: 根據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原則,三名航天員經過初選、定選和確認,最終被確定為執行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飛行乘組。經過嚴格刻苦的訓練,三名航天員各方面考評優秀,具備執行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能力。介紹完畢。謝謝。
  • 神舟九號飛船
    神九是中國第一個宇宙實驗室項目921-2計劃的組成部分,天宮與神九載人交會對接將為中國航天史上掀開極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國計劃2020年中國將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園,獨立自主的中國空間站屆時可能成為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21秒,神舟九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升空。
  • 航天員陳冬:從天空到太空 我要飛得更高
    每次執行飛行任務,都會有這麼一閃,因為執行任務的航天員和我們有著相同的經歷,我在想說不定哪一天,我也能夠上太空去。從那時候起,不自覺地也在想,我應該做點什麼。因為我知道要參加航天員的選拔,身體條件要求非常嚴格,所以我要把我的身體保證好。
  • 我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生活幸福升級做媽媽
    時光流轉至21世紀,在載入史冊的2012年6月16日,景海鵬、劉旺、劉洋兩男一女三位航天員乘坐的神舟九號載人飛船隨著一聲「點火」令下,從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順利升入太空。 這是擁有數千年飛天夢想的中國人的第四次太空之旅,河南姑娘劉洋驕傲地成為了我國的首位「神女」——第一位進行太空飛行的女航天員。
  • 18名航天員!2200噸超級火箭!中國人登月前還有一項大工程
    第一個是選拔第三批18名航天員,為載人空間站運營做準備;第二個是最新公布了起飛質量大約為2200噸的新火箭,與未來的登月任務有關。新火箭首飛時間預計在2030年,由此可見,中國人登月的時間應該在2030年代,在此之前,我們還有一項大工程要完成:建造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