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購13.21億元股票 上汽集團能否回歸「車企市值第一」?

2020-12-06 騰訊網

上汽集團今年持續回購公司股票,是覺得股價被嚴重低估了嗎?12月1日晚,上汽集團發布公告稱: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已累計回購公司股份數量合計為70,101,129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60%,購買的最高價格為人民幣19.99元/股,購買的最低價格為人民幣17.81元/股,已支付的資金總額為人民幣1,321,000,082.63元(不含交易費用)。

今年7月上汽集團披露了《關於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上汽集團擬用自有資金以不超過25.97元/股的價格,回購公司股份5842萬-1.17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5%至1%,回購資金總額不超過30.3億元。汽車分析師林示表示:上汽集團斥資30億回購股份代表上汽集團看好公司今後業績,股價被低估了。

事實上,自上汽集團7月發布回購股份計劃至11月底完成13.21億元股份回購,上汽集團股價確實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不具名證券分析師向《道哥說車》編輯表示:12月上汽發布的回購股份進度的公告實際上是7月發布回購計劃的跟進公告,在上汽集團7月發布回購計劃以及上汽集團第三季度報告超過市場預期的影響下,上汽集團的市值已經增長了一段時間了。

《道哥說車》注意到,儘管上汽集團在7月後股價整體呈上升趨勢,但今年上汽集團市值已經接連被比亞迪、蔚來超過,失去了中國車企市值第一的位置。上汽集團還有望回歸中國車企市值第一的位置嗎?

新能源車企市值飆漲成風 上汽集團空有高盈利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企業格外受資本市場青睞。特斯拉從IPO到今年1月市值突破1000億美元,花了3495天;而從1月的市值1000億美元到今年6月市值突破2000億美元,特斯拉用了160天的時間;在之後的7月,特斯拉的市值又快速增加到了3000億美元,並在8月來到4000億美元高位。截至目前,特斯拉的股價已經從年初的80美元/股漲至當前的近600美元/股,漲幅超過600%,特斯拉市值已超5500億美元,超過了傳統汽車巨頭豐田、福特以及通用的總和。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國外新能源汽車企業,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也備受資本市場青睞。去年還被稱為「最慘」的李斌,今年他的蔚來已經在角逐中國市值第一車企的寶座。成立六周年的蔚來汽車,數次在今年迎來高光時刻,今年以來,蔚來市值先是超越寶馬、上汽等,之後又趕超戴姆勒,風光一時無兩。而號稱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導者的比亞迪也在今年頻頻發力,繼2020年7月以2516.79億元總市值超過上汽集團的2232億元後,比亞迪成國內市值最高的車企,並且市值一路飆升,截至11月25日早間,比亞迪總市值突破5000億元將上汽集團甩在身後。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無論特斯拉、蔚來還是比亞迪,現階段的盈利水平都不算高。特斯拉今年前三個季度的淨利潤分別為0.68億美元、1.29億美元和3.69億美元。而據蔚來第三季度財報,儘管毛利率轉正,第三季度總營收同比增長近150%,但歸屬於普通股東的淨虧損達11.88億元。而第三季度比亞迪扣非淨利潤也只是15.77億元。

反觀上汽集團第三季度扣非淨利潤高達151.85億元。對比之下,上汽集團的盈利水平高出上述三家車企太多。

發布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 上汽能重回龍頭地位?

站在新能源的風口下,如特斯拉、蔚來等車企市值飛漲,那麼傳統汽車廠商該如何應對?海外車企大多選擇了加深集團的電氣化進程,推出新的電動汽車產品,而國內汽車集團則不約而同選擇了發布新的高端新能源品牌。

此前,北汽旗下的ARCFOX品牌、東風集團的嵐圖品牌已經相繼發布,11月長安汽車也宣布與華為、寧德時代三大勢力結盟打造智能汽車品牌。在這之後,上汽集團10月中旬就開始放出風聲的「L項目」也面市了。11月26日,上汽集團、浦東新區、阿里巴巴集團宣布聯合打造全新智能電動汽車品牌「智己汽車」,創始輪融資達100億元。目標是通過三方聯合實現三方共贏,構建更具吸引力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創新生態體系,提升上汽集團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

論豪華程度,智己的背後是「中國最大的汽車集團」上汽集團,「對錢沒興趣」的阿里,再加上浦東新區,這陣勢怕是長安、華為、寧德時代的聯手也自覺低調了。論融資能力,智己汽車創始輪融資達100億元,成為國內首個創始輪達百億量級的汽車科創公司。而據天眼查APP信息,同樣定位高端純電動汽車的小鵬汽車A輪融資金額為22億人民幣,理想汽車A輪融資金額為7.8億人民幣,對比之下,差距立顯。

但「智己汽車」真的前景無憂嗎?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朋友圈發表看法認為,那些廣泛且深度且互補的戰略合作只是戰術價值,戰略反而是損失。

何小鵬表示:兩家強大的企業在一個穩定且有利潤的市場的跨界且戰略深度合作是否會成功?答案肯定是:有不少成功案例。如果將穩定和利潤去掉,是否會成功?答案好像是:在國內的科技行業好像沒有成功案例,主導權之爭所帶來的體系文化路線執行差異完全無法避免。兩年前我就反覆說那些廣泛且深度且互補的戰略合作只是戰術價值,戰略反而是損失,今天我依然這樣認為。但是很多人會持續再持續類似的做法,因為從邏輯上這仿佛是最優路線,成人世界只有選擇沒有對錯,結果,在2年後會再次讓時間揭曉。

值得一提的是,「智己汽車」的強勢「合伙人」阿里巴巴集團還是小鵬汽車的第二股東。

今年以來,上汽集團的銷量並不如以往「豪橫」,加上造車新勢力在消費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崛起,也讓一眾傳統車企有危機感。所以,上汽集團意識到要做點什麼鞏固自己的地位。顯然新能源方向的「智己汽車」就是上汽集團的選擇。

隨著蔚來、比亞迪等新能源車企或主打新能源的車企在資本市場上崛起,上汽集團空有超高的盈利能力,但卻失去了中國市值第一車企的位置。今年以來上汽集團通過回購股份的方式彰顯自己的信心,同時,也發布了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將進一步深耕新能源汽車領域。在頻頻動作之下,上汽集團能否回歸中國市值第一車企的位置呢?

相關焦點

  • 特斯拉市值超伯克希爾哈撒韋,蔚來超越上汽,新能源汽車的天花板在哪?
    雖然新能源汽車公司市值上升迅速,但從業績表現來看,仍有較長的路要走。從市值超千億汽車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營收佔比來看,上汽集團以4978億元位居首位,佔比64%;比亞迪以1050億元緊隨其後;而蔚來、理想、小鵬三家造車新勢力前三季度營收合計為170億元,僅佔比2%。截至27日美股收盤,特斯拉公司股價上漲了11.76美元,報收於585.76美元,漲幅2.05%。
  • 昔日銷冠年銷量下跌近25% 上汽大眾揭開上汽集團疲態
    而對於2020年的汽車市場來說,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危機下,體量更大的車企會受到更多的影響」。1月7日,上汽集團發布最新產銷情況。上汽集團2020年12月銷量為74.67萬輛,同比微增7.01%,環比11月增長11.95%。至此,2020年全年上汽集團累計銷售560萬輛,較2019年623.8萬輛總銷量下跌10.22%。
  • 1月4日晚,上汽集團等11家上市公司發布重要公告!
    1月4日晚,深滬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其中包括回購股份,籤訂合同,股票激勵等,以下是重要公告的匯總,看下有沒有你的持倉股?1.金新農:12月生豬銷售收入環比增長179.03%;2.上汽集團: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回購1億股;3.中國中車:2020年11-12月籤訂合同合計金額約222.6億元;4.彤程新材:2020年淨利預增21%-36%。
  • 特斯拉市值超伯克希爾哈撒韋,新能源汽車的天花板在哪?
    高盛分析師表示,假設這些基金選擇以「基準權重」持有特斯拉,它們將需要購買80億美元的特斯拉股票,約佔特斯拉市值的2%。隨著市值的迅速增長,特斯拉近期也贏得了一些長期懷疑人士的支持。摩根史坦利給予特斯拉股票「增持」評級,這也是三年多來的首次。同時,將特斯拉目標股價從360美元調高至540美元。
  • 北汽之後上汽?神州租車有什麼「魔力」吸引兩大車企競相入股?|中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7月2日晚,汽車朋友圈被上汽入股神州租車的消息刷屏。上汽集團和神州優車均發出公告,上汽將入股神州租車,陸正耀終於找到了神州租車的第三個「接盤者」。華平、北汽後,輪到上汽接盤7月2日晚間,上汽集團發布公告稱,上汽集團全資子公司上海汽車香港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香港」)與神州優車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UCAR Limited、 UCAR Service Limited、 UCAR Technology Inc.
  • 特斯拉(TSLA.US)市值超伯克希爾哈撒韋(BRK.A.US),新能源汽車的...
    截至27日美股收盤,特斯拉(TSLA.US)公司股價上漲了11.76美元,報收於585.76美元,漲幅2.05%。數據顯示,特斯拉公司市值達到5552億美元,而伯克希爾哈撒韋(BRK.A.US)市值為5430億美元。特斯拉超過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成為美國市值第六大公司。
  • 數字解讀十大中國車企財報
    2020年上半年車企盈利水平一覽企業淨利潤(億元)同比扣非淨利潤(億元)毛利率淨利率營業收入(億元)同比上汽集團83.90-39.01%71.811.91%2.96%2837.40-24.60%華晨中國40.4525.24%39.261.48%278.97%14.50-23.85%東風集團股份30.18-64.89%24.0213.90%5.97%505.764.40%長安汽車
  • 智己來了,上汽集團就能找得回自己?
    繼長安、華為、寧德時代三大勢力宣布結盟打造智能汽車品牌才過去不到兩周,上汽終於也按捺不住了。10月中旬就開始放出風聲的「L項目」,如今終於要面世了。11月26日,上汽集團、浦東新區、阿里巴巴集團2宣布聯合打造全新智能電動汽車品牌「智己汽車」,創始輪融資達100億元。
  • 上市車企「翻車」:去年10餘家淨利下跌,海馬賣房回血
    其中A股市值最高車企上汽集團營業收入8265.30億元,同比減少6.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56.03億元,同比減少28.90%。這也是上汽集團近10年來首次出現淨利下滑;上汽集團解釋稱,主要原因是受公司本年整車銷量同比減少、同時疊加國五與國六車型切換加劇供需矛盾、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等多重因素的不利影響。記者發現,在這些上市車企中,至少有10家淨利潤下跌。
  • 紅黃藍宣布股票回購計劃 股票回購是什麼意思?
    公司董事稱,紅黃藍宣布股票回購計劃,將於未來12個月內,以自有資金回購總價值達5000萬美元的普通股。股票回購影響股價嗎 股票回購是什麼意思呢?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一定數額的發行在外的股票。公司在股票回購完成後可以將所回購的股票註銷,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公司將回購的股份保留,仍屬於發行在外的股份,但不參與每股收益的計算和收益分配。
  • 年底衝刺,車企競合譜新曲
    作為比亞迪全球首款超級混動轎車,秦PLUS搭載了DM-i超級混動技術,其核心部件驍雲-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熱效率高達43%,創下全球量產汽油發動機最高熱效率。擺脫「水逆」 汽車股普漲11月,除廣州車展讓人眼花繚亂之外,汽車股票更是驚喜不斷。
  • ​上汽集團聯手阿里打造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 多股有望上揚
    上汽集團聯手阿里打造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多股有望上揚 要點: ◆上汽集團擬近54億元參與設立基金,聯手阿里打造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華東醫藥注射用醋酸卡泊芬淨獲批上市;◆人福醫藥鹽酸胍法辛緩釋片獲美國
  • 盤後公告集錦|京東方A兩日完成近20億回購 聞泰科技完成對安世集團...
    今日聚焦【京東方A:耗資19.99億元回購1.01%股份 回購股份方案實施完畢】京東方A公告,截至9月3日,公司通過回購專用證券帳戶,以集中競價方式實施回購公司股份,累計回購A股數量為3.5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為1.01%,本次回購最高成交價為5.79元/股,最低成交價為
  • 螞蟻能否撐得起超萬億市值?
    此外,安信證券在2018年4月的一份研報中,採用上市公司的平均用戶市值和P/E倍數分析螞蟻集團的估值,若按平均用戶市值法計算,截至2018年4月12日,Paypal和騰訊每用戶市值分別約為391美元和487美元,考慮到螞蟻的發展水平相對更早期,採用二者每用戶市值平均值的70%得到每用戶市值約307美元,最終螞蟻集團的估值為1597億美元。
  • 這家公司獲「閃電問詢」,比螞蟻集團...
    緊接著10月13日,東風集團就「火速」遞交了A股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並獲深圳證券交易所受理。如今東風集團在上市之路上仍然在猛踩「油門」。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對股票首次發行上市申請,深交所發行上市審核機構自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通過保薦人向發行人提出首輪審核問詢。
  • 拆解上汽R:破圈運動後的價值重估
    年銷量剛剛上萬的造車新勢力,在二級市場一騎絕塵,將年銷量幾百萬輛的傳統車企甩在身後。以市值計算,蔚來汽車已成為中國排名第一的車企。截止11月20日,位列全球汽車公司市值榜第五,也是全球排名第二的電動汽車公司。
  • 99%股票+1%資產=約402億元 雙匯發展吸並雙匯集團是樁好買賣嗎?
    雙匯發展近日發布重組預案,擬對控股股東雙匯集團作價約402億元實施吸收合併。  一時間,外界驚呼雙匯發展的市值將從800億邁向1200億,其實,這是一個誤讀。
  • 在蔚來頭頂上發布的智己汽車,是上汽對新勢力的宣戰!
    而就在1月13日,上汽控股的全新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智己汽車在上海中心的二樓舉行了品牌發布會。上汽或許只是想讓新品牌與上海地標做一次綁定,但和蔚來Nio House距離之近,多多少少讓人感覺到有些挑釁的意思。這種感覺在品牌發布技術細節後更加明確,從底層架構到產品功能,智己汽車的兩款車型在智能化方便都達到了不輸蔚來剛剛發布的ET7的程度。
  • 鋰電行業大爆發,寧德時代市值破萬億是一種必然!
    2、傳統能源時代落幕:特斯拉市值超十大車企。特斯拉是一家美國電動汽車及能源公司,產銷電動汽車、太陽能板、及儲能設備。2003年7月1日創立,特斯拉第一款汽車產品Roadster發布於2008年。2021年1月8日,特斯拉股價再創新高達到880美元/股,市值創紀錄地達到了近8342億美元,這個市值已經超過了當前排名前十的傳統汽車製造企業。
  • 2020第一季度車企排行榜出爐,薑還是老的辣,行業已開始回暖
    近日,2020年第一季度的中國乘用車車企銷量排行榜火熱出爐,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中國乘用車銷量為104.54萬輛,環比增長了317.5%,同比下滑40.4%,主要原因就是2月份國內正在對抗疫情的關鍵時刻,幾乎全國都在停工停產,因此銷量下滑嚴重,在3月份逐步恢復產能和流動性後,車市也逐步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