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團今年持續回購公司股票,是覺得股價被嚴重低估了嗎?12月1日晚,上汽集團發布公告稱: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已累計回購公司股份數量合計為70,101,129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60%,購買的最高價格為人民幣19.99元/股,購買的最低價格為人民幣17.81元/股,已支付的資金總額為人民幣1,321,000,082.63元(不含交易費用)。
今年7月上汽集團披露了《關於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上汽集團擬用自有資金以不超過25.97元/股的價格,回購公司股份5842萬-1.17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5%至1%,回購資金總額不超過30.3億元。汽車分析師林示表示:上汽集團斥資30億回購股份代表上汽集團看好公司今後業績,股價被低估了。
事實上,自上汽集團7月發布回購股份計劃至11月底完成13.21億元股份回購,上汽集團股價確實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不具名證券分析師向《道哥說車》編輯表示:12月上汽發布的回購股份進度的公告實際上是7月發布回購計劃的跟進公告,在上汽集團7月發布回購計劃以及上汽集團第三季度報告超過市場預期的影響下,上汽集團的市值已經增長了一段時間了。
《道哥說車》注意到,儘管上汽集團在7月後股價整體呈上升趨勢,但今年上汽集團市值已經接連被比亞迪、蔚來超過,失去了中國車企市值第一的位置。上汽集團還有望回歸中國車企市值第一的位置嗎?
新能源車企市值飆漲成風 上汽集團空有高盈利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企業格外受資本市場青睞。特斯拉從IPO到今年1月市值突破1000億美元,花了3495天;而從1月的市值1000億美元到今年6月市值突破2000億美元,特斯拉用了160天的時間;在之後的7月,特斯拉的市值又快速增加到了3000億美元,並在8月來到4000億美元高位。截至目前,特斯拉的股價已經從年初的80美元/股漲至當前的近600美元/股,漲幅超過600%,特斯拉市值已超5500億美元,超過了傳統汽車巨頭豐田、福特以及通用的總和。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國外新能源汽車企業,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也備受資本市場青睞。去年還被稱為「最慘」的李斌,今年他的蔚來已經在角逐中國市值第一車企的寶座。成立六周年的蔚來汽車,數次在今年迎來高光時刻,今年以來,蔚來市值先是超越寶馬、上汽等,之後又趕超戴姆勒,風光一時無兩。而號稱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導者的比亞迪也在今年頻頻發力,繼2020年7月以2516.79億元總市值超過上汽集團的2232億元後,比亞迪成國內市值最高的車企,並且市值一路飆升,截至11月25日早間,比亞迪總市值突破5000億元將上汽集團甩在身後。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無論特斯拉、蔚來還是比亞迪,現階段的盈利水平都不算高。特斯拉今年前三個季度的淨利潤分別為0.68億美元、1.29億美元和3.69億美元。而據蔚來第三季度財報,儘管毛利率轉正,第三季度總營收同比增長近150%,但歸屬於普通股東的淨虧損達11.88億元。而第三季度比亞迪扣非淨利潤也只是15.77億元。
反觀上汽集團第三季度扣非淨利潤高達151.85億元。對比之下,上汽集團的盈利水平高出上述三家車企太多。
發布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 上汽能重回龍頭地位?
站在新能源的風口下,如特斯拉、蔚來等車企市值飛漲,那麼傳統汽車廠商該如何應對?海外車企大多選擇了加深集團的電氣化進程,推出新的電動汽車產品,而國內汽車集團則不約而同選擇了發布新的高端新能源品牌。
此前,北汽旗下的ARCFOX品牌、東風集團的嵐圖品牌已經相繼發布,11月長安汽車也宣布與華為、寧德時代三大勢力結盟打造智能汽車品牌。在這之後,上汽集團10月中旬就開始放出風聲的「L項目」也面市了。11月26日,上汽集團、浦東新區、阿里巴巴集團宣布聯合打造全新智能電動汽車品牌「智己汽車」,創始輪融資達100億元。目標是通過三方聯合實現三方共贏,構建更具吸引力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創新生態體系,提升上汽集團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
論豪華程度,智己的背後是「中國最大的汽車集團」上汽集團,「對錢沒興趣」的阿里,再加上浦東新區,這陣勢怕是長安、華為、寧德時代的聯手也自覺低調了。論融資能力,智己汽車創始輪融資達100億元,成為國內首個創始輪達百億量級的汽車科創公司。而據天眼查APP信息,同樣定位高端純電動汽車的小鵬汽車A輪融資金額為22億人民幣,理想汽車A輪融資金額為7.8億人民幣,對比之下,差距立顯。
但「智己汽車」真的前景無憂嗎?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朋友圈發表看法認為,那些廣泛且深度且互補的戰略合作只是戰術價值,戰略反而是損失。
何小鵬表示:兩家強大的企業在一個穩定且有利潤的市場的跨界且戰略深度合作是否會成功?答案肯定是:有不少成功案例。如果將穩定和利潤去掉,是否會成功?答案好像是:在國內的科技行業好像沒有成功案例,主導權之爭所帶來的體系文化路線執行差異完全無法避免。兩年前我就反覆說那些廣泛且深度且互補的戰略合作只是戰術價值,戰略反而是損失,今天我依然這樣認為。但是很多人會持續再持續類似的做法,因為從邏輯上這仿佛是最優路線,成人世界只有選擇沒有對錯,結果,在2年後會再次讓時間揭曉。
值得一提的是,「智己汽車」的強勢「合伙人」阿里巴巴集團還是小鵬汽車的第二股東。
今年以來,上汽集團的銷量並不如以往「豪橫」,加上造車新勢力在消費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崛起,也讓一眾傳統車企有危機感。所以,上汽集團意識到要做點什麼鞏固自己的地位。顯然新能源方向的「智己汽車」就是上汽集團的選擇。
隨著蔚來、比亞迪等新能源車企或主打新能源的車企在資本市場上崛起,上汽集團空有超高的盈利能力,但卻失去了中國市值第一車企的位置。今年以來上汽集團通過回購股份的方式彰顯自己的信心,同時,也發布了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將進一步深耕新能源汽車領域。在頻頻動作之下,上汽集團能否回歸中國市值第一車企的位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