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系列-對空間的思考 | 劉曉俊

2020-10-18 需藝工作室
我們是否該相信我們眼睛看到的一切?是否懷疑我們眼前的一切其實都是一種虛幻?或許它並不是世界真實的樣子。

我以前做過一個作品, 關於 「空間」 系列的作品, 這個系列的作品都是我在義大利期間完成的, 最開始我對空間的理解是從宏觀出發的。

我們想像一下什麼是空間?我們習慣身邊的物體以我們看到的樣子存在,我們認為理所當然,但你是否想過它們為什麼能夠存在於這個世界。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來到一個從沒到過的地方,你也不認識這裡的任何人,突然有一霎那你感知到你好像來過這裡,甚至當有人跟你講話時, 你能預測到他下一句所說的話,如同在夢裡經歷了這一切瞬間,但它卻不是夢,為什麼會有這麼奇怪的現象呢?你是否曾思考和懷疑這個宇宙中存在另一個空間的你?
 
從古至今,人類都在思考我們從何而來,為什麼生活在目前所看到的這個世界?有一個問題總是引人注目,任何在這個問題上的一點突破都可以獲得極大關注,都會使那些真心渴望了解宇宙的人們無比的興奮,那就是空間問題。無論是物理學家,天文學,藝術家……都對其著迷,並對其進行大量研究。
 
在這個浩瀚飄渺的宇宙中,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整個人類,我們人類所創造的全部文明,統統這一切顯得如此渺小。我們僅僅是這個無邊無際的宇宙中一個非常不起眼的銀河系中的, 一個恆星系中的, 一顆星球上的一種生物。
 
當我小的時候,我和爺爺奶奶生活在農村,夏天夜晚喜歡和爺爺奶奶在院子裡乘涼,躺在長板凳上往浩瀚的星空看去,我總能被其吸引,我總會好奇為什麼天空有那麼多星星,它們閃閃發光,好像就在眼前, 可是我又無法觸碰到它,當時我想等長大了我想坐飛機去天空看看。有的時候,清晨起床,我會對家對面的山頭喊叫一聲,聲音在稻田上掠過一直到達山的那頭,不久後, 山的那頭又會以相同的聲音回復我,非常神奇,那時總是憧憬到山的另一邊瞧一瞧。長大一點後,我才知道坐飛機是無法到達我想去的星空上的,因為它們離我太遠了,那些閃閃發光的星星我看到它們的樣子是它們很久很久以前的模樣,現在它們早已經不存在了。山的那頭會回復和我一樣的聲音,是因為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後的反射。小時候我總能被這些奇怪的現象吸引,冥冥之中我總是能感受到存在某種神奇的東西,才能產生這些神秘的現象。
 
在我們習以為常的現實世界之下,是另一個令人驚嘆的世界,在這裡我們對於宇宙的大部分理解都是錯的,為什麼會這樣,對於我們熟悉的事物,為什麼我們錯的離譜。不禁讓人懷疑也許自然法則無規律可循,這也是令人興奮的地方,使得人們不斷的去探索。
 
讓我們一起來思考, 假如把這個世界的一切物質都移走會如何?只剩下空無一物的空間,雖然看起來空無一物,其實裡面暗藏玄機。
 
為什麼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各種物體? 如公交車,大廈,人群,樹木……是空間容納了萬物,當我們往天空看去,空間不僅僅是只有空氣,裡面充滿原子,原子之中包含電子與原子核。如果把這一切物體移走,把地球上的一切物體,包括整個地球,把行星恆星以及所有銀河系全部移走,不僅如此,包括那些最微小的氣體分子和粉塵,把他們全部都移走,會怎麼樣呢?會剩下什麼?我們一般會說 「什麼也沒有」。似乎這個說法是對的,可是實際上我們也是錯的。剩下的是空無一物的空間,它一直存在,空間本身就是一種事物,跟我們日常中的事物一樣,只是我們習慣了它,沒有察覺它的存在。我們通常意識不到空間的存在,如同魚很可能意識不到水的存在,因為它一直生活在水裡。事實上,空間是一個真實的 "物體",你可以使它彎曲也可以使它扭曲,還可以使它震蕩,就像水面上的水波。它就像我們一直熟悉的陌生人,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它的存在,而且是宇宙的主要組成部分,科學家稱為 「暗物質,暗能量」。在我們的體內都是暗物質暗能量與物質能量組成的固定人類的肉體,它們不僅控制宇宙變化,甚至也在控制我們的命運。
 
下面先來感受一下宇宙的空間尺度吧。
這張圖裡, 一共有幾千顆星光, 這是人類史裡非常重要的一張照片, 這是人類在一次對著天空探索的時候發現的, 一般天文學家都是使用天文望遠鏡對著一些發光的星星觀測, 而有一次天文學家另闢蹊徑, 對著天空中非常黑暗的縫隙探測, 發現了這一個景象, 這是一張特殊的照片, 每一個最微弱的星點, 其實都不是普通的星星, 而是一座座星系, 它們離我們太遠太遠了, 而這只是宇宙中非常小的一部分, 甚至忽略不計, 這幾千個星系實際真實的觀測範圍, 是人們肉眼看著月球大小的比例還要小几十倍的範圍, 也就是照片中左下角這個紅色框的大小。

 
隨著慢慢對 「空間」 主題的深入, 我又思考 「空間」 可以是什麼? 如果只是對宇宙空間的宏大問題進行探索, 顯然不是我需要探討的內容。於是, 我做了一個信封, 信封裡有一張紙, 那張紙是經過我設計出來的一張畫紙, 紙的四周寫滿了各種問題, 我想把這張紙寄給更多的人, 看看他們是如何理解 「空間」 的, 最終把他們理解的內容畫在紙上也可以寫在紙上。當時我在義大利沒什麼朋友, 無法實施這個作品, 然後我把這些信封寄回國內的朋友, 參與這件作品的人包括了大人和小孩。

信封內容

當時有位小學同學, 她在小學當老師, 是她幫助我把這些信給到了孩子們手上, 然後幫助我完成了這件作品, 當我第一次看到孩子們的畫以及他們在畫的背面寫下的文字, 我瞬間被感動的稀裡糊塗的, 他們是多麼的有趣, 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是如此單純和好奇, 他們是智慧的。而大人的世界, 對問題的看法越來越複雜深刻, 卻也越來越對這個世界失去了幻想和好奇, 我們需要考慮的東西越多就越煩惱。

1.我畫的是高樓大廈(許文杰)
2.我們要愛護我們的地球, 不要讓它受到汙染(廖海英)
3.假如我們生活在月球, 天天只有黑夜, 我們可以在月球上學魔法(肖鎂鈴)
4.這幅畫純屬因為我喜歡貓, 一張紙, 簡簡單單的一個箱子, 是<薛丁格的貓>, 因為我們的人生不知什麼時候死, 什麼時候活, 就像箱子裡的貓, 因為這個故事使我想到了空間, 一個未知的空間(賴洪鈺)
5.我畫的是箱子裡的空間(董金鵬)
6.我畫的是漩渦的空間(江欣怡)
7.我畫的是宇宙, 因為我覺得宇宙的空間是最大的, 而且宇宙有很多的行星, 行星裡面也有很大的空間, 所以, 我畫的是宇宙(張家玲)
8.人死後會去天堂, 這是我想像的天堂(王梓豪)
9.我畫得是外星空間, 裡面有外星人, 樹和我們平時看的不一樣, 雲也是各種各樣的, 草坪是紫色, 太陽是藍色的, 外星人的皮膚是不同的(張譯升)
10.我畫的是保險箱, 我覺得它很安全(董俊豪)
11.我畫的是一個地球, 外面是許多房子, 多爆了, 說明人類很友好, 內有許多空間(李丹)
12.我畫的是天上的情景(陳源)
13.我畫的是還沒被汙染的地球(汪鈺雯)
14.我畫的是一顆心, 心的空間比所有東西都大, 心的空間無限大(彭凱)
15.我畫的是一個打開了的冰箱, 我認為一個冰箱是一個空間, 因為冰箱可以裝食物(胡澤芳)
16.我畫的不怎麼好, 但我覺得地球這個空間是非常有意義的, 雖然我不太懂, 但我知道我們是在地球上的, 地球供我們吃, 供我們穿, 給我們新鮮空氣呼吸, 地球是偉大的(董楠)
 
小孩們對空間的思考 

我沒有教他們畫過一筆, 反而孩子們的天真想法教會了我的很多東西, 通過孩子們對 「空間」 的理解, 使我的思維又進一步發散, 對啊每個人理解的空間不一樣, 我何必那麼執拗一個點, 於是, 我又做了另一件作品, 我拿著一個喇叭到佛羅倫斯的街頭, 那段時間我經常跑出去,尋找陌生人幫助我完成這件作品。這件作品很簡單, 就是找不同國籍的人一起和我對著喇叭喊一個口號 「UNO」(義大利語數字一的意思), 選擇這個詞作為口號,是因為它的發音鏗鏘有力, 比較好喊, 同時一又代表了一切, 俗話說: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 當然, 我並不是為了表達這些。做這件作品的時候我經常在街上找陌生人, 我會跑過去對他們說: 「我在做一件作品, 為了表達我們是一樣的, 你願意幫我嗎?」 當時我的義大利語還不是很通順, 只會簡單的溝通, 我也不會英文, 有時碰到法國人和日本人以及來自非洲的小黑哥, 這個時候連義大利語也用不上了, 有時只能靠手語交流了,憑著我豐富的肢體語言, 大部分人還是能夠理解我想要幹什麼, 而且還幫助我。

那時我就突然意識到, 這世界的所有人哪怕不同膚色、不同性別和不同國籍, 哪怕語言完全不通, 只要我們相互理解和尊重一樣可以和睦相處。讓我印象比較深的是, 我去了一個公園, 那個公園是我經常回家路過的地方, 那裡很多黑人, 那個公園基本成了他們的 "領地", 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這裡都聚集特別多的黑人, 經常問人要不要買 「葉子」之類的東西, 他們都是一些混混, 但是, 為了做作品, 我第一次跑去和他們接觸, 從而讓我改變了對他們的看法,我原先是恐懼他們, 因為他們都是一些不老實的人, 當我向他們尋求幫助的時候, 他們是最熱情的, 他們還邀上旁邊的同伴一起加入我的作品中, 大家可以在下面的圖片中看到底部有兩張看不清模樣的就是他們, 哈哈哈! 我還認識了幾位黑人小哥, 後來每次路過那個公園的時候, 他們都會向我打招呼, 他們會用中文說: 「你好」
 
為了做<Uno>這件作品, 我拿著話筒在街上找陌生人

其實這些黑人都是難民, 他們沒有工作, 他們也難以找到工作, 他們逼不得已, 只能渾渾噩噩, 其實大部分黑人是善良的, 他們也非常單純。有一次, 我和中國的朋友們去那個公園玩, 夏天的晚上那裡會有露天的酒吧, 他們會在這裡唱歌跳舞, 那天晚上玩得很晚, Flora想買包煙, 但是義大利不像中國, 到處可以買到煙, 煙只有在菸草店才有賣, 而且晚上基本關門, 我們看到旁邊有位小黑哥背著個小背包賣些水和紙巾之類的, Flora跑去問小黑哥有沒賣煙, 結果沒有, 但是小黑哥說可以幫她去買, 我們當時都害怕小黑哥想坑我們錢, 但是小黑哥馬上去找煙,來回跑了2公裡左右的路程去市中心買到了, 他把煙給了我們, 我們都不太敢要, 怕他賣我們特別貴, 但因為那個公園都是黑人的地盤, 我們還是畏畏縮縮的問了他多少錢, 結果和市場價一樣, 我們覺得這不行啊, 人家跑那遠的路買的, 起碼得給個路費, 於是我們塞了幾塊錢零錢給他。其實, 黑人在義大利地位是最低的, 但據我所知, 黑人雖然會賣些不能賣的東西, 但是他們不會去偷東西, 非洲來的黑人極少和華人產生衝突。
 
總之, 通過創作關於 「空間」 系列的作品讓我學到很多東西, 「UNO」 這件作品中,讓我認識到空間可以是一種聲音, 在這個世界範圍內, 不同地域、不同膚色的人和不同語言, 我們通過相互理解和尊重, 我們對著喇叭的呼喊聲最終混合成為一種相同的聲音, 這個聲音代表著: 平等

相關焦點

  • 身處三維空間的我們卻在思考著十一維度空間!
    二維空間,三維空間這些名詞大家並不陌生,而關於這些空間定義也很簡單,二維空間即是平面,三維空間則是立體面,那麼四維空間呢,在愛因斯坦相對論出來前,人們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畢竟身處在三維空間的我們還無法去理解四維空間,不過那麼四維空間是什麼,它是由四個概念組成,第四個概念就是時間,他們之間聯繫值是速度
  • 揭秘天宮系列空間實驗室
    天宮系列空間實驗室實際上是一種單體、小型空間站,主要是為2020年建造大型、長期有人照料空間站進行技術積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規劃與前蘇聯的載人航天發展思路非常相似,與天宮系列空間實驗室對應的是禮炮系列小型空間站。前蘇聯從1971年到1982年共發射了七個禮炮號空間站,分別編號為禮炮一號和禮炮七號。
  • 空間簡史-人類認識空間的旅程與其對強化學習的啟示
    一 空間的先驗與後驗之爭對於我們在其中生存和繁衍的空間, 是如何在我們的心理世界表達的, 這是一個爭論了幾百年, 也依然沒有完全清楚的問題。 如果你不去仔細思考, 你可能覺得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 而一旦較真, 你就會發現幾乎所有的哲學家, 物理學家, 心理學家所糾結過的那些問題。
  • 德國數學家:證明四維空間真實存在,進入四維空間後人會怎麼樣?
    根據常識來說,人們目前看到的一切都是在三維空間中。直到科學家提出四維空間的概念後,一些藝術作品中開始出現了四維情節,甚至有的主角進入四維空間。有人說現實中的四維空間只存在於理論中,但也有數學家聲稱,經過反覆的推理研究,他們確認了四維空間的存在。那麼人類進入這個空間後會發生什麼呢?
  • 封閉社區、公共空間與基層治理——基於空間生產的分析
    如何更好地重整被分解、分割的城市空間,解決空間私有化、碎片化的封閉社區帶來的空間負面效應,需要我們結合當下城市空間發展背景,思考空間轉型路徑。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和住房市場化改革的日益深化,封閉社區成為我國城市現有的主要居住模式。
  • 走進高維空間——概率論與高維空間的深層次聯繫
    歡迎來到高維繫列的第四部分,在這裡我們將探索高維空間中一些奇怪而又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開始之前,我們一起複習一下前三個部分的一些重要結論:第一部分,我們得出,在無限維空間中球體的體積都集中在邊界上,我們只能知道這個結論,但是無法想像!走進高維空間——體驗難以置信的感覺第二部分的結論是,在高維空間中,內切於求內的立方體不完全在球體以內。
  • 思考高維度空間是否存在時,不妨反過來想想,它們沒有理由不存在
    高維度空間是否存在?正向思考這個問題會陷入無解的尷尬,所以我們不妨反過來想想,高維度空間有什麼理由不存在呢?想想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的那句話「方程式是永恆的」,那麼就讓我們從方程式開始。你會發現,愛因斯坦的方程式可以適用於所有維度的空間,既然愛因斯坦的方程在所有維度的空間都有效,那麼這些空間理應存在,或者說至少在理論上它們具備了存在的可能性。相反,你倒是找不到高維度空間不存在的證據。那麼,既然高維度空間是存在的,那麼我們為什麼沒有見過它呢?甚至於無法想像它的樣子呢?
  • 歐洲繪畫的空間與錯覺
    」為題,開啟了「歐洲人與中國藝術」系列的第一場講座。講座中,尼古拉斯·彭尼演示了歐洲藝術的典型實例,闡釋了空間理論在西方繪畫創作中的運用,由此透視歐洲藝術風格的演變與特質。本版對講座內容進行摘登,以饗讀者。繪畫空間方面的問題,對15世紀至20世紀早期的歐洲畫家來說尤為重要。繪畫空間由空間透視(Aerial perspective)和線性透視(linear perspective)兩部分組成。
  • 「動漫百科堂」穿越次元,撕裂空間!盤點JOJO系列中的空間系替身
    在往期的文章中,我們簡單介紹了一下JOJO系列中幾位擁有時間系替身能力的反派角色(「動漫百科堂」顏值與實力並存,JOJO動畫中擁有時間能力的三大反派)。時間系的替身能力固然非常強力,但是空間系的替身也是JOJO系列中不可忽視的一大亮點。許多的重要角色,包括主角與反派BOSS在內,其替身都有著穿越空間,撕裂空間的強力能力。
  • 「天宮一號」與「神舟」系列飛船空間應用系統成果豐碩
    成果單位: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等作為載人航天工程三大發起部門之一,中國科學院在工程立項之初即牽頭負責空間應用系統,1993年組建「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總體部」。20年來有效組織全國眾多承研單位,充分利用「神舟」系列飛船以及「天宮」目標飛行器的實驗支持能力,開展大批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專項工程管理新模式,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工程規範體系。同時在對地觀測、地球環境監測、空間天文、空間環境、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科學和微重力流體物理研究領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價值的科學與應用成果,推動了相關技術的跨越發展,極大提升了我國空間科學的發展水平。
  • 「行業觀察」張險峰:國土空間規劃的半程體會與思考
    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張險峰先生發表了題為《國土空間規劃的半程體會與思考》的主旨報告,從多規合一及國土空間規劃的探索進程、七大難點問題、規劃改革的八方面有利條件、規劃步入深水區的難點和困惑等方面提出了階段性體會與思考,並對國土空間規劃的工作推進做出積極展望和建議。
  • 疫情陰影下的主題短片:在空間稀缺的時刻反思空間
    現代性帶來的加速效應讓人們「用時間消滅空間」的進程越來越快,飛速發展的交通工具和信息技術讓人們對空間的佔有能力大大提高,然而,在疫情期間,「空間」因為隔離措施的普遍實施突然變得稀缺,「禁足在家」成為一種具有全球普適性的體驗。近期在視頻網站Youtube的上線的一組短片,正是希望通過聚焦這種獨特的體驗,引發我們對於更多日常生活的思考。
  • 數學家證明了4維空間的存在,如果人類進入4維空間,會變成什麼
    這個問題聽起來很是繁瑣,可當你真正仔細的去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會發現,原本繁瑣的問題也變得那樣條理清晰。一切的一切都得從德國的一位數學家說起,他是一個疑病症患者。,它代表的是比人類所處空間更高一級的空間區域。
  • 中國目前已形成神舟飛船等七大空間飛行器系列
    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一日電(記者孫自法)從三十五年前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到今天,中國空間事業發展已形成了七大空間飛行器系列
  • 暗物質與多維空間在三維空間中的影子效應
    我們很清楚三維空間的影子,不過我們不清楚多維空間的其他非三維維度在三維空間中也是有影子的。這個影子通常被我們忽視成是三維的一部分,以至於我們只是覺得我們的世界的空間只是三維的。而三維空間中塑料杯子的三維形狀的改變就是塑料在其他維度空間中變化引起的。這就是一種其他維度對三維空間的間接影響。而溫度等非三維空間中的部分就是物體的暗物質部分。同樣的物質在其他維度空間中的變化引起三維空間中形狀變化的例子隨處可見。這些影響可以說是暗物質對三維空間的間接影響。
  • 空間到底是什麼?
    空間可能存在的三種形態:1、真空態。真空態指空間是「真空」的,空間並不存在,空間只是「幻境」。如意識空間——夢境,它沒有任何體積、結構只存在「空間」形態。宇宙空間沒有大小、沒有屬性、沒有結構,所以,它是一種真空態的「意境」。
  • 李超松:絕對空間與相對空間
    指數風險也不大:50調整很正常,一周也才跌5個點,不必過度緊張,別指望50短平快地持續砸下去,各指數均已靠近前低,短期調整空間已有限。那麼既然指數和個股風險都不大,為啥市場呈現出一片死氣沉沉的景象呢?問題的關鍵在於買什麼樣的資產安全,並且有可見的盈利空間,安全和盈利空間缺一不可。
  • 真的有我們摸不到的空間,四維空間,用克萊因瓶理論可以來解釋
    在拓撲學中,克萊因瓶是一個無定向的拓撲空間。克萊因瓶最早是由菲利克斯·克萊因提出的。克萊因是著名的數學家,1882年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克萊因瓶。那麼現實中真的沒有克萊因瓶嗎?在我們生活的空間中,幾何維度是三維的,而克萊因瓶只能存在於四維及更高維度的空間中。理論上,它不能在我們的空間裡製造,就像球不能在二維平面上製造一樣。
  • 德國數學家:如果4維空間存在,人類進入4維空間,會變成什麼
    這個問題聽起來很是繁瑣,可當你真正仔細的去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會發現,原本繁瑣的問題也變得那樣條理清晰。一切的一切都得從德國的一位數學家說起,他是一個疑病症患者。如今是21世紀,在當代很多人眼中,四維空間或不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它代表的是比人類所處空間更高一級的空間區域。但是,在18、19世紀時,世界發展緩慢、社會生產力低下、各國科技實力也很弱,當時,人們都無法清楚認識二維空間與三維空間,更別提存在於三維空間之上的四維空間。
  • 宇宙中不止有四維空間,更存在著11維空間,科學家:我們曾進入過
    所謂的維度,實際上並不複雜,不同的維度級別表示不同的空間。據我們所知,一維是最簡單的,它指的是一條直線;二維,即我們通常看到的動畫片等平面畫面,是平面空間;三維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空間,有立體感;在能力範圍內,我們知道的還有四維空間,但宇宙的11維空間遠遠超出了人們的認知範圍,也具有一定的探索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