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發射商業火箭一人拿一部PAD就能完成!

2020-08-28 瞻述者

就在不久前的4月1日晚間8點40分,直播界著名帶貨女王薇婭在她的直播間隆重介紹史上首次以直播形式售賣的「快舟火箭發射服務」。該服務原價4500萬元,直播可享500萬優惠,「僅」需4000萬元,此外要求在線支付50萬作為定金。


直播間在線熱銷「火箭發射服務」

本次發射服務是由快舟系列運載火箭執行。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是由中國航天科工運載技術研究院研製的三級固體運載火箭,該運載火箭全長約20米,最大直徑為1.4米,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300千克。截至2020年3月31日,快舟系列運載火箭已完成11次發射(包含8次商業發射)。

其實自2015年開始,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國商業航天企業逐漸被市場所關注,商業航天企業正在探索星辰大海的路上不斷崛起,成為我國航天發展中的重要角色。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從事商業航天的企業超50家,較為知名的包括藍箭航天、零壹空間、深藍航天等。其中,北京市的商業航天企業最多,其次為廣東和湖北。從成立時間來看,2015年、2016年成立的商業航天企業最多。

今年被稱為中國航天元年,航天產業有望迎來「超級2020」,這其中商業航天也有望迎來新機遇。


「捷龍」系列商業航天運載火箭

而近期,我國航天研究院研發中心公開提出了「地面無依託裸控系統」方案,有了這個方案,無線將取代有線,只要有網絡, 1 個人拿PAD 就能發射火箭,不再依賴發射場內規模龐大的地面測發控系統。

該項目負責人介紹,這個方案主要是為執行商業發射任務的火箭而研發的,因為商業火箭的數據一般為公開數據,因此傳輸數據可以藉助民用通信基站和網絡,滿足了商業航天對火箭提出的「快速響應、高可靠、低成本」新要求。

以往每次發射火箭前,需要多名操作人員,利用地面測發控系統對火箭各個系統進行測試,確定火箭狀態是否正常.在進入發射倒計時階段,操作人員要通過該系統控制火箭做出的每一個關鍵動作,如擺杆擺開好、點火發射指等。


華為PAD

該中心提出的「地面無依託裸控系統」方案,在箭上增加了一個類似「手機」的收發裝置,箭上各系統的測試數據由「手機」通過網絡傳輸到操作人員的 PAD中,操作人員用 PAD發出指令,控制火箭的動作。

設計人員說:「目前,研發中心已完成了地面試驗,未來兩三年就有望在商業火箭上應用,那時只需要 10 幾分鐘就能完成發射前的測試工作,不受發射場地和人員的限制,商業火箭的發射將更加靈活。 "

相關焦點

  • 兩度推遲「上天」 重型獵鷹火箭終於完成首次商業發射
    獵鷹重型火箭發射視頻直播截圖。新京報快訊(記者陸一夫)因天氣問題兩度推遲發射的獵鷹重型火箭終於順利發射。北京時間4月12日6時35分,美國民營火箭公司Space X的獵鷹重型火箭(FalconHeavy)成功升空,並完成兩個助推器和芯級火箭的回收。
  • SpaceX重型獵鷹火箭首次商業發射成功,並完成回收任務
    洛杉磯時報報導,4月12日美國SpaceX公司首次用獵鷹重型火箭完成商業發射任務,發射了一顆通訊衛星,為未來發射商業和軍事有效載荷打開了大門。發射在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進行,並獲得成功。大約在升空8分鐘後,火箭的兩個助推器返回附近的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幾乎同時著陸。
  • 從造火箭到租場地、發射上天,一次商業太空發射都有哪些參與者?
    除了感慨自己現在做的工作是自己心之所向之外,還說目前正在積極推進 SpaceX 下一代火箭 BFR 的開發,說未來火星上應該有工廠、酒吧和夜總會。商業公司已然做起了曾經得靠政府舉國之力才能做到的事情,而且更快、更便宜。更多數字說明了商業航天之熱。今年 1 月,美國政府稱要簡化航天方面的政府監管,鼓勵私人航天公司的發展。
  • 長徵十一號成功完成海上發射 我國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成功
    「此次發射任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海上商業應用發射,不僅一次性將吉林長光衛星有限公司研製的9顆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完成了同一個軌道面的部署,而且進一步優化海上發射技術流程,提升海上發射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未來實現海上發射常態化、高頻次奠定了基礎。」金鑫說。這次發射任務與中國航天首次海上發射有何不同?
  • SLS火箭難產!NASA局長考慮使用商業火箭發射獵戶座飛船任務!
    SLS火箭難產!NASA局長考慮使用商業火箭發射獵戶座飛船任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說,該機構正在研究用商業運載火箭發射獵戶座宇宙飛船的可行性。獵戶座飛船是為EM-1繞月任務而建造的,原計劃搭載NASA的SLS火箭系統發射升空。
  • SpaceX完成今年首次火箭發射,也是二手火箭第50次發射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SpaceX公司利用回收獵鷹9號一級助推器完成的第50次發射。此時距離SpaceX首次成功回收一級助推器只有5年零幾天的時間,距離首次利用回收的一級助推器發射升空也不到4年時間。SpaceX下一次獵鷹9號火箭發射任務可能會在1月14日進行。   此次任務是SpaceX公司本年度首次火箭發射,重3.4噸的衛星被順利部署到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火箭在位於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40號發射臺升空。執行發射任務的獵鷹9號火箭使用了此前回收的一級助推器以及有效載荷整流罩。
  • 固體火箭「海陽造」 串起商業火箭產業鏈
    那一天,CZ-11固體運載火箭依託海陽港作為發射母港,以一箭七星方式圓滿完成了我國首次海上發射任務。11月22日,東方航天港總裝首發火箭長徵十一號遙九火箭從海陽港啟程西昌發射中心,正式拉開了在山東生產火箭的序幕,標誌著海陽東方航天港產業化方向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同時,進一步印證了火箭院龍系列固體火箭整體轉產海陽的可行性。
  • 火箭發動機異常,SpaceX首次商業載人飛行發射推遲
    在這段時間內,SpaceX將對獵鷹9號火箭發動機進行檢查改進,該發動機最近在嘗試發射GPS導航衛星時出現異常。10月2日,獵鷹9號火箭在卡納維拉爾角嘗試發射GPS衛星,在發射前兩秒,控制倒計時的計算機中止了發射任務,原因是發動機出現了問題。
  • 在西昌,一次民營火箭成功發射:決定命運的900秒鐘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星河動力完成了共4輪融資,融資總額超過3.7億元。在發射結束後,一名參投了多個商業衛星公司、未參投星河動力的投資人向全現在表示,此次發射搭載的衛星重量較輕,業內人士對發射的實際意義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在投資者看來,公司估值肯定會漲,直接翻倍也是有可能的。
  • 為什麼中國需要自己的商業火箭?
    為了應對這一現狀,出於商業競爭和國家安全的雙重考慮,中國需要自己的商業火箭企業。經過近20年的發展,全球範圍內的商業航天已經初具雛形,未來的前景更是值得期待。其對於中國的商業火箭公司有何借鑑?此外,在2017年的18次發射中,有5次用到重複使用火箭。隨著SpaceX的重複使用火箭表現越來越好,發射之間的停機時間應該會進一步減少,周轉率會更高。SpaceX公司發射商業衛星有固定的價格,並為選擇重複使用火箭部件的客戶提供可觀的折扣。
  • SpaceX首次發射商業載人飛船,未來我們也能遨遊太空?
    這次獵鷹9號火箭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並搭載四名太空人飛向國際空間站執行任務。在經過大約27.5個小時的軌道飛行後,太空人們將實現與國際空間站對接,並將開始為期六個月的停留。飛船預計將於2021年6月份返回地球,經過檢修後,繼續用於未來的載人任務。
  • 馬斯克的SpaceX,用三手火箭,完成了第100次成功發射
    三手火箭完成第100次成功發射不是第100次發射,而是第100次成功發射。第二,這次發射使用的獵鷹9是一枚「三手」火箭,並且在此次發射任務完成後,又一次被成功回收,45次發射重複使用了先前火箭,其中還有兩次用了「六手」火箭。
  • 火箭為什麼要在海上發射?馬斯克:這是飛船和火箭的未來
    一般來講,海上發射平臺更接近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地區,火箭能夠充分利用赤道上地球自轉的附加速度,從而節省燃料,運載能力則會得到提升。第二,提升火箭發射安全性。火箭升空一段時間後助推器等「殘骸」會掉落,最壞的情況是發射失敗火箭墜落,而海上發射平臺周圍人口稀少,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安全。
  • 中國火箭海上發射指日可待,明年或可向國際商業用戶提供服務
    這一低緯度航天發射場啟用才約一年半,中國航天人就又把目光瞄準了世界運載火箭科技前沿領域,努力構建海上發射系統,建設在赤道附近海面進行運載火箭發射的能力。在近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航天高峰論壇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位負責人表示,長徵火箭海上發射關鍵技術試驗將很快進行,預計2018年就可以面向國際商業用戶提供海上發射服務。
  • 民營火箭企業翎客航天完成第2次發射回收試驗 高度40米
    民營火箭企業翎客航天低空發射及回收試驗完成「第二跳」。4月19日16時許,民營火箭企業翎客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翎客航天」)在山東龍口完成RLV-T5可回收火箭第二次低空發射及回收試驗,飛行時間30秒,飛行高度40米,是首次自由飛行高度的兩倍。翎客航天成立於2014年,從事可重複發射與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研發。
  • 中國商業航天市場解析:火箭企業不如共享單車燒錢
    謝濤認為,衛星物聯網的優勢之一便是不一定等湊齊錢再幹事,「星座完成組建前就可以有一定的服務能力了。」  他解釋說,不同的客戶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對於無人機,客戶需要實時了解其位置、下達指令,但對於海運貨櫃而言,客戶可能只需要每隔幾個小時了解它的位置、溫度、溼度等信息,面對這樣的需求,明年發射4顆衛星後就能夠提供相應的服務。
  • SpaceX完成今年首次火箭發射 將土耳其通訊衛星送入軌道
    SpaceX完成今年首次火箭發射 將土耳其通訊衛星送入軌道 2021-01-08 15:43:53 來源 : 網易科技 1月8日消息,當地時間周四晚上,SpaceX
  • SpaceX火箭發動機發生爆炸 不會對未來發射造成影響
    SpaceX表示,爆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也不會對公司未來的火箭發射計劃產生影響。SpaceX發言人在向The Verge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目前,我們正在對火箭發動機發生爆炸的原因進行徹底和完全的調查。我們預計,這次事故不會對發射計劃產生任何影響。」這次事故是在SpaceX取得重大成功的背景下發生的。
  • 民企逐鹿火箭發射④ | 拔得頭籌又失之交臂,零壹空間:年底還將進行一次智能火箭發射
    就在此前一個月,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雙曲線一號 S」商用火箭完成了發射首秀。此次飛行試驗實現了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空中試車,對先進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一體化結構設計技術、快速測試發射技術等進行驗證。
  • 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發射升空!未來普通人也能圓「航天夢」?
    4名太空人通過商業太空飛行器前往國際空間站  這是「龍」飛船繼今年8月順利完成首次載人試飛任務之後,正式開始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龍」飛船是美國首個由私營企業建造並運送太空人往返空間站的載人飛船,也是自美國太空梭之後首個獲美航天局認證的常規運送太空人往返空間站的新型載人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