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爾姆斯」彗星突然爆發 體積已超過太陽

2020-12-06 中國網

圖為望遠鏡拍攝到的彗星「霍爾姆斯」(左)的照片,照片還提供了同比例的太陽(右)和土星(右下)圖像以進行對比。

10月24日,一顆名為「霍爾姆斯」的彗星突然爆發,亮度增加了近百萬倍,天文專家稱這是百年不遇的彗星大爆發。最近半個月,您可在英仙座尋找這顆奇異彗星。該彗星的彗發與彗尾結構不明顯,您可能會誤以為它是一顆恆星。

據《中國日報》報導 上月底,「霍爾姆斯」彗星突然爆發,亮度增加了近百萬倍。如今,這顆彗星亮度雖然變暗,但不斷膨脹的「身體」讓其體積超過了太陽。

這張照片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業餘天文愛好者拍攝的,顯示了「霍爾姆斯」彗星在不同日期的位置。

太陽是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天體,而相對渺小的「霍爾姆斯」彗星由於大爆發後不斷釋放氣體和塵埃物質,使得其彗發(星雲狀的發光雲體)已超過太陽的直徑。夏威夷大學天文學家介紹說:「『霍爾姆斯』如今已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單一物體。」

據夏威夷大學天文學家雷切爾·史蒂文森等人的測算,截至11月9日,「霍爾姆斯」的彗發直徑達到869,900英裡(140萬公裡),而太陽的直徑約為864,900英裡(139.2萬公裡)。

業餘天文愛好者11月1日拍攝的照片(左);照片顯示「霍爾姆斯」的彗發由中心一層層塵埃物質和一條模糊的彗尾構成。哈勃天文望遠鏡11月4日拍攝到的照片(右)對「霍爾姆斯」彗星做了更為細緻描寫。這幅照片顯示塵埃物質以水平偏轉方向形成的蝴蝶結造型。

雖然「霍爾姆斯」在大爆發後,已開始變暗,但現在肉眼還可以依稀看到它的形狀:黃昏後變成一個模糊的小點,高高掛在天空。這顆彗星從市區看有些模糊,不過換成是鄉村則變得異常醒目。美國宇航局太空網天空觀察欄目作者喬·拉奧說:「如今,在茫茫夜空中,它看上去是非常醒目的圓形雲朵。」

據專業天文網站「太空氣象」稱,11月19日,「霍爾姆斯」的彗發將呈現透明狀,屆時將上演獨一無二的天文奇觀:「這顆彗星將從英仙座最亮的恆星『天船三』身邊滑過,像被吞噬似的,這絕對是不可錯過的一幕。」

 

相關焦點

  • 霍爾姆斯彗星爆炸兩月後已變成太陽系最大天體
    晨報訊(記者 王大鵬)10月24日,就在「嫦娥一號」發射同一天,一樁人類史上最大一次彗星爆發事件同時發生——太陽系中編號為17P的周期彗星「霍爾姆斯」彗星突然爆亮兩百多萬倍。本報10月29日曾對此進行報導。
  • 天文學家找到爆亮百萬倍彗星"霍爾姆斯"的尾巴
    10月26日,加拿大天文學家用拍攝的近紅外波段的照片,顯示出霍爾姆斯彗星黯淡的尾巴。最近這顆彗星突然爆發,增亮百萬倍。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顆名為「霍爾姆斯」(Holmes)的彗星近日突然爆發,亮度增加了近百萬倍,令全世界的天文愛好者大呼過癮。
  • 太陽系存在過的最大天體是太陽嗎?不,這顆彗星可在當時獨佔鰲頭
    1892年,英國人Edwin Holmes在平時對太空的觀測研究中發現了一顆不起眼的彗星,並將其命名為霍爾姆斯彗星(17P/Holmes),這是一顆初來乍到的周期彗星,每6.88年繞太陽公轉一周,和絕大多數彗星一樣,除了新奇也沒什麼令人關注的地方,更何況就算運動到離地球最近的位置它也只是一顆17等星(表亮度,數字越大,亮度越小),人類只能用肉眼看到
  • 直徑3.6公裡彗星向外噴發出大量迷你彗星(圖)
    直徑3.6公裡彗星大噴發孕育大量迷你後代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最近,美國天文學家觀測到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彗星噴發,在此過程中,一顆名為「17P/霍爾姆斯」的彗星向外噴射出大量迷你彗星。  早在2007年10月,一支研究小組便開始對彗星「17P/霍爾姆斯」進行觀測,此前曾有報告稱,這顆彗星的直徑為2.2英裡(約合3.6公裡)左右。在不到一天時間內,「17P/霍爾姆斯」的亮度增加了100萬倍。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員雷切爾·史蒂文森及其同事指出,大量碎片快速飛離「17P/霍爾姆斯」核心。
  • 彗星增亮百萬倍 專家分析是天體撞擊造成大爆發
    霍爾姆斯彗星大爆發  一顆編號為17P,名為霍爾姆斯的彗星日前突然增亮,在5天時間內,亮度從原來的17.8星等一下子躍到肉眼可見的2.4星等,其亮度增加了100萬倍!省天文學會嚴家榮老師表示,最近是觀測這顆彗星的大好時機。
  • 哈雷彗星突然爆發
    哈雷彗星是人類首顆有記錄的周期彗星,在中國、古巴比倫、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有這顆彗星出現的清楚紀錄。它每76.1年環繞太陽一周,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從地球看見的短周期彗星。天文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發現,已抵太陽系邊陲的哈雷彗星的核突然亮度猛增數百倍,同時釋放出一個直徑約29萬千米的耀眼雲層,早已該消失的朦朧慧發得以重生。
  • 太陽突然爆發巨大耀斑,網友:會斷網嗎?
    耀斑是在太陽的盤面或邊緣觀測到的突發閃光現象,它會釋放出高達6 × 10的25次方焦耳的巨大能量(大約是太陽每秒鐘釋放總能量的六倍,或相當於160,000,000,000百萬噸TNT,超過舒梅克-李維九號彗星撞木星能量的25,000倍)。耀斑常出現,但並非總是出現,太陽耀斑發生的時候,常伴隨著日冕物質拋射現象。
  • 美麗的流星和彗星!
    想像一下,你看到彗星相撞的情景,其實這在1994年的7月也確確實實發生過,在此之前發現一顆彗星已在木星附近破裂成碎片,當這些碎片的運行軌道再次接近木星時,它們就會墜落到木星上。這一事件說明,太陽行星和衛星並不是太陽系僅有的天體。太陽系中還有很多體積較小的天體。它們大都被歸類為彗星小行星或流星。彗星在夜空中會心是你能看到的光彩奪目的天體之一但究竟什麼是彗星呢?你可以把慧星想像成一個像一座山那麼大的髒雪球,衛星是冰塊塵埃和較小的巖石顆粒的聚結物,它們的軌道是一個很長很扁的橢圓。
  • 彗星撞地球會產生多大力量?一顆體積一公裡的彗星就能產生核冬天
    現在的科學理論大多認為恐龍的滅亡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其實根本用不到小行星,一顆體積一公裡左右的彗星就能產生核冬天讓全球生物陷入災難,為什麼這麼說?其實人類已經不止一次的面臨過來自天上的威脅,比如由彗星引起的瘟疫和饑荒。
  • 2020年5月底彗星來了 肉眼可見或處於爆發模式
    一個多月以前,一則「亮度或將接近太陽的大彗星即將在5月底出現」的新聞引起了不少天文愛好者的關注,甚至有媒體將它稱之為「末日彗星」。不過,這顆天空中「最亮的星」上個月「碎」了。  在它解體的同時,另一顆C/2020 F8(SWAN)彗星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
  • 天文科普│彗星
    圖為霍爾姆斯彗星(Comet Holmes)(圖源:Wikipedia) 我曾注視過十幾顆至今仍不為人知曉的彗星,它們緩慢地划過天際,在太陽的來客記錄中留下了自己華麗的一筆。
  • 這個5月,彗星來了,它很可能處於爆發模式
    一個多月以前,一則「亮度或將接近太陽的大彗星即將在5月底出現」的新聞引起了不少天文愛好者的關注,甚至有媒體將它稱之為「末日彗星」。不過,這顆天空中「最亮的星」上個月「碎」了 。在它解體的同時,另一顆C/2020 F8(SWAN)彗星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
  • 人類第一次觀測到彗星在太空中爆炸,TESS記錄了爆炸過程
    美國宇航局的系外行星探測衛星TESS罕見地觀測到了一顆彗星爆發的整個過程,這是科學家第一次觀測到彗星在太空中爆炸。TESS是一顆圍繞著地球運行的軌道衛星望遠鏡。彗核由冰物質構成,當彗星接近恆星時,彗星物質升華,在冰核周圍形成朦朧的彗發和一條稀薄物質流構成的彗尾。由於太陽風的壓力,彗尾總是指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形成一條很長的彗尾。
  • 噴薄而出的太陽風,爆發的太陽耀斑,你可了解這些神奇的太陽現象
    這種氣體的溫度高達100萬攝氏度,以每秒數百公裡的速度向外噴薄而出,衝擊著影響範圍內的行星和彗星。我們將這些陣風稱為太陽風。產生太陽風的原因是什麼?坦白說,我們不太確定。六十年來,這個謎團一直困擾著宇宙學家。我們知道太陽風的突然爆發是由變化莫測的太陽磁場引起的,但它的磁場無比複雜,我們無法完全理解它的演化和行為。
  • 與你擦身而過的那些彗星丨NEOWISE彗星下次再來要數千年後,別錯過!
    現代快報訊(記者 許軍 文/攝)近日,C/2020 F3(NEOWISE)彗星在飛掠太陽後,亮度最大時達到了0.5等,成為了全球天文愛好者關注的彗星,各地捷報頻傳,拍攝並觀測到了該彗星。目前,隨著NEOWISE彗星慢慢遠離太陽,相對地球的位置也發生了一些改變,接下來到7月底,它已往北天移動,南京地區觀測時間漸變為日落後,如果天氣晴好可別錯過。如此亮度的NEOWISE彗星出現在夜空,有多稀奇呢?一句話,它的亮度吊打1986年的哈雷彗星。那麼,為什麼哈雷彗星如此有名?還有哪些亮彗星走過夜空,你錯過了嗎?
  • 在最耀眼的時刻來臨前瓦解 「末日彗星」或迎末日
    在最耀眼的時刻來臨前瓦解 「末日彗星」或迎來自己的末日近日,一則2020年最亮彗星或已解體的新聞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說起這顆彗星,可是來頭不小,早在3月初,「末日彗星」的名號就已經在天文愛好者間傳開了。「末日彗星」,其實是一顆名為C/2019 Y4的彗星。
  • 5月中下旬,可以看見ATLAS彗星划過天空,成為肉眼可見的大彗星!
    深圳商報記者從深圳市天文臺獲悉,一顆名為「C/2019 Y4 ATLAS」的彗星在過去兩個月內亮度爆發式增強,有可能超過太陽亮度,成為肉眼可見的大彗星!5月中下旬,我們將可以看見ATLAS彗星划過天空,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甚至可以整夜看到這顆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