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徑3.6公裡彗星向外噴發出大量迷你彗星(圖)

2020-12-05 搜狐網
直徑3.6公裡彗星大噴發孕育大量迷你後代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最近,美國天文學家觀測到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彗星噴發,在此過程中,一顆名為「17P/霍爾姆斯」的彗星向外噴射出大量迷你彗星。

  早在2007年10月,一支研究小組便開始對彗星「17P/霍爾姆斯」進行觀測,此前曾有報告稱,這顆彗星的直徑為2.2英裡(約合3.6公裡)左右。在不到一天時間內,「17P/霍爾姆斯」的亮度增加了100萬倍。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員雷切爾·史蒂文森及其同事指出,大量碎片快速飛離「17P/霍爾姆斯」核心。

在使用加拿大-法國-夏威夷位於夏威夷的望遠鏡觀測到此次噴發之後,他們又對這顆彗星進行了為期數周的觀測,結果發現「17P/霍爾姆斯」噴射的塵埃雲體積增長到超過太陽的程度。

  在能夠增強微小特徵的數字過濾器幫助下,天文學家對9個晚上拍攝的一系列照片進行了分析。他們發現,大量微型物體以最高每小時280英裡(約合每秒125米)的速度飛離「17P/霍爾姆斯」核心。這些物體亮度極高,不可能簡單地將其視為光禿禿的巖石,它們更有可能是迷你彗星,表面的冰直接升華為水蒸汽並形成自己的塵埃雲。

  史蒂文森說:「最初的時候,我們便根據噴發規模將其視為一顆獨特的彗星。很快,我們便意識到噴發的結果暴露了其異乎尋常的特徵,例如快速移動的碎片,這是在其它彗星身上並未發現的現象。」

  由於無法用肉眼進行觀察,我們只能在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中感受此次彗星噴發的壯觀。科學家並不清楚導致此次噴發的具體原因。一種可能的情況是,在逐漸靠近太陽過程中,彗星內部壓力不斷升高,最終導致表面部分區域脫離母體,進而產生大量塵埃、氣體以及巨大的碎片。

  即使在噴射迷你彗星之後,「17P/霍爾姆斯」的固態核心仍舊幸運下來並繼續繞軌道運行,看上去給人一種泰然自若的感覺。「17P/霍爾姆斯」需要大約6年時間繞太陽運行一周,穿行於小行星帶內部邊緣。目前,這顆彗星正在遠離太陽,2014年將再次與太陽親密接觸。屆時,天文學家將對其進行研究,以尋找進一步噴發的跡象。在9月16日於德國波茨坦舉行的歐洲行星科學大會上,克蒂文森將公布他們的研究發現。(孝文)

相關焦點

  • 美國宇航局:直徑10公裡彗星撞擊木星,130小時20億顆原子彈爆炸
    萬年以前,就發生過類似的事件,當時一個直徑11公裡的行星,撞向了地球的墨西哥地區,導致了地球發生大規模的地震,火山爆發以及各地火災,甚至是灰塵在地球大氣層上漂浮了幾個月的時間,這場撞擊事件導致了當時地球霸主恐龍的滅絕,相信朋友們對這一事件都非常熟悉。
  • 彗星撞地球會產生多大力量?一顆體積一公裡的彗星就能產生核冬天
    可是科學家們迄今為止也沒有發現這樣一個「超級火山口」遺址或者大面積火山灰的酸性沉積物;第二個則認為,一顆「巨無霸」彗星撞上地球表面後當場「粉身碎骨」,所引起的粉塵籠罩了整個地球。可是科學家們同樣也沒有發現這樣一位「天外來客」所造成的「超級深坑」。這樣一來,上述兩種假說就統統被推翻了。
  • 如果一顆直徑2公裡的彗星衝向地球,能用核彈攔截的方式摧毀嗎?
    彗星的起源關於彗星的真正起源是什麼,科學界至今尚未形成統一的共識,一方面是它們的組成、軌道形狀和運動規律與其它星體均有著明顯的差異,另一方面彗星只要是圍繞太陽進行周期性運行,就會產生物質的大量消耗甚至消失,目前對彗星的物質補充機制和新老交替機制還沒有確切的定論。
  • 天文科普│彗星
    圖為霍爾姆斯彗星(Comet Holmes) 彗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有橢圓軌道、拋物線軌道和雙曲線軌道3種。
  • 彗星怎麼拖了個長長的尾巴?
    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管彗星叫「髒雪球」:「雪」說的是凍成冰的水,「髒」說的是混合了各種雜質。彗核直徑很小,從幾公裡到十幾公裡不等,最小的甚至只有幾百米。彗核的平均密度為每立方釐米1克,它自己就佔了彗星質量的95%以上,也可見接下來要說的其他部分是多麼稀薄和「縹緲」。彗發是彗核周圍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球狀的霧,像外膜一樣把彗核包裹起來,或者像是彗核周圍的「大氣」。
  • 彗星怎麼拖了個長長的尾巴?-虎嗅網
    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管彗星叫「髒雪球」:「雪」說的是凍成冰的水,「髒」說的是混合了各種雜質。彗核直徑很小,從幾公裡到十幾公裡不等,最小的甚至只有幾百米。彗核的平均密度為每立方釐米1克,它自己就佔了彗星質量的95%以上,也可見接下來要說的其他部分是多麼稀薄和「縹緲」。彗發是彗核周圍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球狀的霧,像外膜一樣把彗核包裹起來,或者像是彗核周圍的「大氣」。
  • 圖片看彗星;百武彗星、蘇梅克-列維 9號彗星及哈雷彗星等
    天上划過流星雨,總有一顆屬於你一,百武彗星-發出神秘X射線輻射。百武彗星是一顆非周期性彗星,1996年的回歸,就是人類首次觀測到這顆彗星;百武彗星的回歸周期是15000年,上一次她回歸時,人類尚在茹毛飲血;下一次再臨時,世界早已滄海桑田。
  • 1994年彗星撞木事件
    1994年7月17日4時15分到22日8時12分的5天多時間內,SL9的20多塊碎片接二連三地撞向木星,這相當於在130多個小時中,在木星上空不間斷地爆炸了20億顆原子彈,釋放出了約40萬億噸「TNT」烈性炸藥爆炸時的能量。
  • 1994天文奇觀——彗星撞擊木星,能量相當於20億顆原子彈
    到1993年3月24日,美國天文學家尤金·蘇梅克和卡羅琳·蘇梅克以及天文愛好者戴維·列維,利用美國加州帕洛瑪天文臺的46釐米天文望遠鏡發現了一顆彗星,遂以他們的姓氏命名為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這顆彗星被發現一年零兩個多月後,於1994年7月16日至22日,它至少已經分裂成21塊碎片,其中最大的一塊寬約4公裡,以每秒60公裡的速度連珠炮一般向木星撞去。這些碎片排成一列,全長超過16萬千米。
  • 帷幕即將落在新彗星彗星上
    大約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出現在北半球天空中最亮的彗星即將結束以裸眼物體的形式運行。 3月27日,天文學家在NEOWISE任務期間發現了NEOWISE彗星(又名C / 2020 F3),該任務使用NASA的廣域紅外勘測瀏覽器(WISE)太空望遠鏡尋找小行星和彗星等近地天體。彗星在7月3日最接近太陽(當時稱為近日點)。
  • 闖入太陽系的Borisov彗星開始解體,地球上的生命來源於彗星?
    去年十月份由夏威夷的凱克天文臺發現的Borisov彗星已經漂泊了半年時間,這顆流浪彗星是人類發現的第二顆系外天體,第一個是前年突然闖入太陽系的「奧陌陌」,隨著觀測設備越來越先進,科學家如今能夠很快地發現闖入太陽系的各種天體,Borisov彗星被發現時就因為其發出炫麗的光芒而被關注,現在這顆流浪彗星正越來越靠近太陽,可能即將被太陽的高溫烤化。
  • 一顆「綠色彗星」呼嘯而來,大氣層是太陽直徑的50%
    之前我們曾經說過,綠色彗星阿特拉斯將會在5月出現在地球的太空角落,但是你知道這顆彗星的彗發有多大嗎?NASA表示,彗星阿特拉斯在穿越太陽系向太陽靠近的過程中,其亮度和體積持續增長,其大氣層足足有我們的主恆星的一半寬,這聽起來可能沒有什麼,但是當你把它放在太空中,就宛如一顆綠色的「珍珠」。彗星阿特拉斯,也被稱為C/2019 Y4,但綽號為阿特拉斯,它是由同名的望遠鏡陣列系統發現的,並將變得越來越明亮,因為它正朝著太陽的方向飛來。
  • 彗星怎麼拖了個長長的尾巴?|錚錚有聲
    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管彗星叫「髒雪球」:「雪」說的是凍成冰的水,「髒」說的是混合了各種雜質。彗核直徑很小,從幾公裡到十幾公裡不等,最小的甚至只有幾百米。彗核的平均密度為每立方釐米1克,它自己就佔了彗星質量的95%以上,也可見接下來要說的其他部分是多麼稀薄和「縹緲」。
  • 宇宙之彗星
    彗星的形狀像掃帚,所以俗稱掃帚星。彗星的運行軌道多為拋物線或雙曲線,少數為橢圓。目前人們已發現繞太陽運行的彗星有 1600 多顆。著名的哈雷彗星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為 76 年。彗核是彗星最中心、最本質、最主要的部分。一般認為是固體,由石塊、鐵、塵埃及氨、甲烷、冰塊組成。彗核直徑很小,有幾公裡至十幾公裡,最小的只有幾百米。
  • 帶著15萬公裡的尾巴!這是首個來到太陽系的星際彗星!
    科學家正式通告:這次來到太陽系的物體是出自太陽系外的是首個星際彗星,同時也是人類所觀測到的第二位系外來客!雖然這是迄今發現的第一顆星際彗星,但是它似乎和我們太陽系的彗星並沒有什麼區別,彗頭和彗尾,狀如掃帚。
  • 天鵝彗星:今年最亮的彗星將會持續觀測到,直到6月中旬
    所謂的天鵝彗星是在3月底才被發現的。這是今年天空中最明亮的彗星之一。根據天文學家的說法,一年中最明亮的彗星之一將從現在開始直到6月中旬可以被觀測到。這顆彗星的官方名稱是C/2020 F8 (SWAN),它是在3月底才被發現的。
  • 美麗壯觀的彗星來自哪裡?可能產自這三個地方,給地球帶來水資源
    對於地球水的來源,科學界有兩個說法,一個說法是來自於地球本身,地球早期形成的過程中,地球內部釋放出大量的氫氣與氧氣,再加上太陽發出的粒子流,地球上出現了大量的氫氣和氧氣,這些物質混雜在一起,發生了化學反應,因此形成了水。另外一種說法認為地球的水可能來自於彗星,地球早期的時候,有彗星撞擊了地球,將大量的水資源帶到了地球,從而讓地球成為了一顆充滿液態水的世界。
  • ATLAS彗星正接近太陽,直徑增至地球六十倍,科學家:恐難評估!
    ATLAS的直徑,因為有慧發的幹擾,觀測彗星的直徑異常困難! 彗星最亮將可能達到新月 當ATLAS越來越接近太陽時,它的那些揮發性物質形成的慧發會大量反射太陽光,所以它的亮度將會越來越亮,當然它現在還暗,僅僅只達到了8等星的亮度,熟悉星等的朋友肯定會知道8等星距離肉眼能看的6等還遠著呢,但各位要知道的是天文學家原來估計的這個時候的亮度是12-13等,也就是說比原來預估亮度高出了上百倍!
  • 每日科普|彗星怎麼拖了個長長的尾巴?
    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管彗星叫「髒雪球」:「雪」說的是凍成冰的水,「髒」說的是混合了各種雜質。彗核直徑很小,從幾公裡到十幾公裡不等,最小的甚至只有幾百米。彗核的平均密度為每立方釐米1克,它自己就佔了彗星質量的95%以上,也可見接下來要說到的其他部分是多麼稀薄和「縹緲」。
  • 天文小科普:彗星是什麼?
    我們已知的彗星多數形狀看起來很像土豆,但也不乏一些奇形怪狀的彗星。當接近太陽時,彗星冷凍的表面因升溫、氣體蒸發和微塵噴發,會形成巨大而明亮的「頭」部,即「彗發」。彗發的大小有時能超過絕大多數行星,而彗發延伸出的彗尾長度可達數百萬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