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近!一顆「綠色彗星」呼嘯而來,大氣層是太陽直徑的50%

2020-12-03 仰望星際

之前我們曾經說過,綠色彗星阿特拉斯將會在5月出現在地球的太空角落,但是你知道這顆彗星的彗發有多大嗎?NASA表示,彗星阿特拉斯在穿越太陽系向太陽靠近的過程中,其亮度和體積持續增長,其大氣層足足有我們的主恆星的一半寬,這聽起來可能沒有什麼,但是當你把它放在太空中,就宛如一顆綠色的「珍珠」。

彗星阿特拉斯,也被稱為C/2019 Y4,但綽號為阿特拉斯,它是由同名的望遠鏡陣列系統發現的,並將變得越來越明亮,因為它正朝著太陽的方向飛來。沒有人知道這顆彗星的核心有多大,但最新的觀測表明,當它朝著太陽系中心移動時,它的大氣層變得越來越大。彗星本身可能只有幾公裡寬,但它的大氣層已經膨脹到72萬公裡寬,這大約是太陽直徑的一半寬。

這是因為當它從火星軌道上經過地球到達金星時,在它身後留下了一串氣體和碎片的痕跡,從太陽系的大尺度來看,阿特拉斯彗星落在太陽和木星之間,彗星長得這麼大並不罕見,雖然它們的冰芯直徑通常只有幾公裡,但它們可以向太空噴出大量的氣體和塵埃,填滿巨大的空間。

到5月下旬,它與太陽的距離將只有0.25個天文單位,而且會越來越近,而我們所說的1個天文單位相當於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當它接近太陽時,它會變得和一彎新月一樣亮,我們在月亮每月周期的開始和結束時都能看到這種彎曲的月亮現象,這顆彗星的亮度大約相當於一顆8級或9級的恆星。

目前,這顆彗星的亮度是4個月前由小行星陸基碰撞預警系統(ATLAS)發現時天文學家預測的亮度的數百倍,它仍然在火星軌道之外,然而這顆彗星的命運仍不明朗。專家們還不確定它是否會燃燒成灰塵,還是會在接近太陽時產生壯觀的爆炸景象。在一個極端,它可能會在未來幾周內消失,而在另一個極端,它可能會變得異常明亮,所以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作者:仰望星際

相關焦點

  • 一顆巨大的「掃把星」已進入內太陽系,大氣層直徑可達太陽的一半
    在前段時間裡,科學家發現了一顆巨大的「掃把星」已進入內太陽系,這顆「掃把星」的編號為 「C/2019 Y4」,最早是由位於夏威夷群島的「小行星地面撞擊最後警報系統」(Asteroid Terrestrial-impact Last Alert System,簡稱ATLAS)於2019年12月28日發現的,因此也被人們稱為「ATLAS」彗星。
  • 掃把星進入太陽系,大氣層直徑接近太陽的50%,人類該怎麼辦?
    其實,掃把星就是彗星,我們都知道,在彗星運動的時候,後面會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形狀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大掃把,而因為掃把是我們平時生活中特別常見的物品,所以,人們便會為彗星取了這麼一個別致的名字。可其實,在太陽系中,彗星的數量很多,而且非常的普遍。前段時間,科學家們又發現了一個掃把星進入到太陽系之中,不過這個掃把星卻是一個大個頭,它的大氣層直徑竟然差不多有太陽的一半大。
  • 比月亮還近!9月2日,一顆30米寬的巖石呼嘯而過,NASA未拉響警報
    而一顆比一輛雙層巴士還要大的小行星在今天呼嘯而過,那麼它離我們多近呢?科學家證實,小行星2011 ES4距離地球的距離為地球和月球之間距離的30%。小行星2011 ES4將穿過距離地球僅7.2萬英裡的地月系統,雖然很近,但沒有碰撞的危險。NASA還透露,它將以每秒8.2公裡的極快速度飛行,也就是每小時29500公裡,以這個速度,它可以在一小時內繞地球一周。但天文學家表示,儘管這顆小行星今天接近地球,但它與地球的距離尚不確定。
  • 肉眼可見:年輕人的第一顆彗星Neowise正劃破天際
    這可能是大部分90後和00後看到的第一顆比較明亮的彗星。彗星C/2020 F3 NEOWISE(簡稱Neowise),是天文學家在2020年發現的第三顆彗星。天文學家們稱它可能會成為肉眼明顯可見的一顆亮彗星,隨著時間推移,或許會變得更加明亮。
  • 一顆綠色彗星將在愚人節飛掠地球
    3月30日消息,一年一度的愚人節即將到來,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將會有一顆綠色的彗星在愚人節飛掠地球,因此這顆彗星也獲得了「愚人節彗星」的暱稱。資料顯示,這顆名為Comet 41P/Tuttle-Giacobini-Kresak的彗星在1858年首次被發現,其名字是以發現它的天文學家的名字命名的,該彗星的彗核直徑不超過1.4公裡,軌道周期為5.5年,飛掠距離地球約2250萬公裡。
  • ATLAS彗星正接近太陽,直徑增至地球六十倍,科學家:恐難評估!
    ATLAS的直徑,因為有慧發的幹擾,觀測彗星的直徑異常困難!但科學家卻可以比較輕鬆的預估出ATLAS未來在接近太陽的過程中將可能達到的直徑!,根據與太陽距離的不同,ATLAS的慧發直徑將可能擴展到72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60倍,這個尺寸也達到了太陽直徑的一半!
  • 新發現一顆彗星,軌道周期5467年,上次造訪太陽在公元前3447年
    趣味探索訊 今年2月下旬,加拿大安大略省業餘天文學家Roman Kulesza試圖在夜空中尋找一顆新發現彗星,結果一無所獲,但Kulesza並沒有就此放棄,因為隨著時光流逝,彗星將越變越亮。不過對於肉眼觀看者來說,現在彗星亮度很暗,沒有達到肉眼可見範圍,因為肉眼可見星星的亮度至少要達到6等。但是隨著距離的縮短,到了5月份,彗星ATLAS將變得非常明亮,亮度估計能達到6等,肉眼隱約可見,因為那個時候的它距離太陽最近,只有3920萬公裡。
  • 一顆彗星加速衝向太陽,迅速瓦解,沒撞上就被毀滅,剛好被拍到
    當然,這一顆彗星並沒有直接撞向太陽,而是以不到140萬公裡的距離從太陽後面經過。NASA的研究人員表示,對於這些彗星來說,這麼近的距離顯然是沒法生存了。因為這些彗星的主要組成成分是一些揮發性物質,這麼近的距離意味著這顆彗星受到的輻射會很強、溫度非常高,即使不會直接蒸發消失,也會因為受熱而出現瓦解、破碎的情況。
  • 一顆彗星衝向太陽!最近預估不到140萬公裡,火球移動清晰可見
    在歷史上曾也出現過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件,而根據CNET科學報告指出,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NRL)和美國宇航局太陽和日光層觀測站發現最近太陽「差點」被撞了,一顆彗星直接朝太陽而去,這是什麼情況?如果太陽真的被撞擊了,肯定會產生較大的波動。所以這也再次證明了,在太陽系之中的太空巖石或者小行星的影響非常巨大,就連太陽都難以避開它的影響。
  • 一顆「綠色彗星」正在靠近地球,彗尾長達1770萬公裡
    之前我們曾經說過,一顆綠色的彗星將於5月底飛臨地球,現在它來了。天文學家宣布,從今晚開始,天鵝彗星將出現在夜空中,你可以用肉眼看到它。這顆新彗星是在2020年4月由業餘天文學家麥可·馬蒂亞佐首次發現的,他使用的數據來自NASA的太陽日光層觀測衛星(SOHO)。這顆新的彗星在圖片中很容易被發現,因為它正在噴湧大量的水。據歐洲航天局(ESA)稱,天鵝彗星目前距離地球約8500萬公裡,就可見度而言,它有望成為一顆「意義重大」的彗星。
  • 骷髏頭小行星將從地球旁邊呼嘯而過?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小天體資料庫,該小行星的下一次飛越不會如此接近,它將從地球上空2400萬英裡(3800萬公裡)經過,這大約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四分之一。下一次2015年TB 145接近地球的時間將要到2082年,屆時它將以地球和太陽之間約三分之一的距離穿過地球。
  • 越來越近!一塊4公裡長的巖石正呼嘯而來,4月29日可直播觀看
    很早的時候,NASA已經預測,預計4月底將有一顆直徑4100米的太空巖石飛掠地球,近日,美國宇航局再次拍攝到這顆體積大到足以被稱為「潛在危險」的小行星正加速向地球移動,小行星52768號(1998 OR2)正沿著一條被稱為「近地軌道」的軌道繞太陽系運行。
  • 小行星呼嘯而來,我們如何死裡逃生?
    這臺望遠鏡預計將於2019年進行首次觀測,隨後展開歷時10年的近地天體巡天。約曼斯說:「一旦LSST開始工作,它將成為這一領域的大鱷,主導地面上的近地天體巡天發現。」這確實是好事一樁,但是在太空搜尋小行星會更好。地球上的望遠鏡只能在夜間尋找小行星,它們的巡天範圍被限制在了遠離太陽的區域,因而看不到任何從地球軌道內側飛來的危險小行星。
  • 太陽系除地球之外的另一顆藍綠色星球,卻是一顆冰凍的星球
    天王星是唯一一顆幾乎橫躺著繞太陽公轉的行星。儘管它不是所有行星中離太陽最遠的,但卻是最寒冷的一顆。1781年3月13日,出生在德國的英國音樂家和業餘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曾寫道:一團奇怪的星雲,或許是一顆彗星。事實上,他是在土星以外的遠方新發現了一顆行星,這一下子就把已知太陽系的範圍擴大了一倍。
  • 這顆小行星掠過了地球的大氣層
    點擊此處查看地球大氣層結構圖。這顆小行星飛掠時的高度只有238英裡,離50-70英裡這個範圍不遠,在這個高度這類來自太空的巖石通常會碎裂形成流星。實際上,如果它真的進入了地球大氣層,將會出現一顆令人印象深刻的流星,在大白天也能清晰可見。地球是否處於危險之中?當然不是,這種大小的太空巖石沒有機會完整的抵達地面,我們的大氣層在保護罩我們。
  • 與其對著星星許願,不如來「自製」一顆彗星?
    在剛剛過去的五月,一顆「染著」綠色彗發的彗星,在天文愛好者圈子裡一次次刷屏。它被命名為C/2020 F8(SWAN)彗星,並且很有可能成為一顆非常亮的「大彗星」。大家奔走相告:十年來第一顆肉眼可見的彗星終於來啦!
  • 美麗的流星和彗星!
    彗星的頭部,當彗星離太陽很近時,太陽光的能量會將它融化,釋放出氣體和塵埃,。這種氣體和塵埃雲團形成了一個絨毛狀的外層稱為慧畫,慧核是彗星的固體內核,慧星最亮的部分是它的頭部由慧核和慧畫構成!彗星的尾部當一顆彗星靠近太陽並變熱的時候,它的部分氣體和塵埃就會向外流出,從而形成慧尾。
  • 一顆星際彗星逆向駛來,軌道周期4300年,7月3日掠過水星
    但在這百忙之際,又有一種天空觀測者不會放過的天文現象,每當太陽落天后,一顆星際彗星將出現西邊天空,可惜的是現在肉眼暫時看不到,需要專用天文望遠鏡,因為它的視覺強度剛剛接近+7.0,低於肉眼可見度閾值,不過很快就能肉眼可見了,因為它將在2020年7月3日掠過水星軌道內側,到時亮度可以變得像二等星或三等星一樣明亮。
  • 彗星撞地球會產生多大力量?一顆體積一公裡的彗星就能產生核冬天
    這場瘟疫持續近,-年,死亡總數近.億人,有人甚至認為正是它導致了東羅馬帝國在公元7世紀的崩潰!一直以來,這場浩劫的起因都撲朔迷離。可是包括《蘇格蘭人報》、《獨立報》在內的英國媒體報導稱,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結果表明,這場災難的起源很可能是因為一顆小彗星在進入地球大氣層後發生爆炸,造成灰塵遮天蔽日引發全球「核冬天」,並間接造成農作物絕收、饑荒和瘟疫大流行的惡果!
  • 令人眼花繚亂的視頻捕捉到了又一顆在俄羅斯上空爆炸的流星
    當地時間凌晨4點15分,明亮燃燒的流星從頭頂呼嘯而過,並迅速爆炸。根據國際流星組織報導,許多目擊者稱聽到了巨大的音爆。 根據國際流星組織收集和分析的NASA的數據,流星的源能量大約相當於3.2噸TNT,「相當於一顆直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