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一顆彗星,軌道周期5467年,上次造訪太陽在公元前3447年

2020-12-05 有趣探索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趣味探索訊 今年2月下旬,加拿大安大略省業餘天文學家Roman Kulesza試圖在夜空中尋找一顆新發現彗星,結果一無所獲,但Kulesza並沒有就此放棄,因為隨著時光流逝,彗星將越變越亮。

3月14日,Kulesza終於用5英寸折射望遠鏡拍到一張非凡照片,照片顯示,在群星之中有一顆翡翠綠彗星,它就是ATLAS(C/2019Y4)彗星。

Kulesza驚訝說,昨晚ATLAS真的變亮了許多,亮度可達到+8等,望遠鏡終於能捕捉到它了。不過對於肉眼觀看者來說,現在彗星亮度很暗,沒有達到肉眼可見範圍,因為肉眼可見星星的亮度至少要達到6等。

但是隨著距離的縮短,到了5月份,彗星ATLAS將變得非常明亮,亮度估計能達到6等,肉眼隱約可見,因為那個時候的它距離太陽最近,只有3920萬公裡。

軌跡數據顯示,目前彗星C/2019Y4距離地球約1.6億公裡,再加上Kulesza照片中寬1度,可以估算出彗星綠色大氣的物理尺寸,約300000公裡,或比木星寬兩倍,不過彗核大小目前還無法確定。

在太空中,直徑30萬公裡天體可是一個很大目標,隨著彗星的臨近,它會變得越來越大。對於天空觀測者來說,這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據了解,ATLAS(C/2019Y4)是一種近拋物線彗星,由小行星地面撞擊最後警報系統(ATLAS)在2019年12月28日發現,當時ATLAS亮度只有+19.6等。

由於彗星C/2019Y4軌道遠日點延伸至柯伊伯帶,近日點來到水星軌道內,距離太陽僅有3920萬公裡,和1844年到訪彗星C/1844 Y1軌道相似,有天文學家猜測,C / 2019 Y4是否是C/1844 Y1掉落碎片。

軌道數據顯示,彗星C/2019Y4運行在一個周期為5467年軌道上,與黃道面呈45度角,也就是說它上次到訪太陽的時間就在公元前3447年,那個時候的秦始皇還沒有出生。

現在,彗星C/2019Y4正在接近近日點之中,來自世界各國的天空觀測者也在不斷地對它進行觀測,希望能拍到一張完美照片。

相關焦點

  • 2020年第一顆彗星來到地球了!
    好消息,在經歷了一段許久未見的彗星乾涸期之後,我們終於迎來了2020年第一顆彗星!專家表示,這可能是我們在2020年看到第一顆肉眼可見的彗星,它叫做C/2019年Y4彗星阿特拉斯。Y4彗星是2019年12月28日晚由阿特拉斯(ATLAS)(小行星陸基碰撞最後預警系統)探測發現的最後一顆彗星,發現的時候它的星等是+19.6,但Y4的軌道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在2020年5月下旬它距離太陽只有0.262天文單位(3920萬公裡),幾乎相當於水星近日點的內部,那個距離太陽0.307天文單位。
  • 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編號:1P/Halley)是每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國物理學家愛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回歸時間而得名。 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為76~79年,下次過近日點時間為2061年7月28日。
  • 5月31日兩個太陽?預報稱今年最亮彗星到訪!
    有專家推測,這可能是人們在2020年看到第一顆肉眼可見的彗星,它叫做C/2019年Y4彗星阿特拉斯。Y4彗星是2019年12月28日晚由阿特拉斯(ATLAS)(小行星陸基碰撞最後預警系統)探測發現的最後一顆彗星,發現的時候它的星等是+19.6,但Y4的軌道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在2020年5月下旬它距離太陽只有0.262天文單位(3920萬公裡),幾乎相當於水星近日點的內部,那個距離太陽0.307天文單位。
  • 我國新發現一顆「紫金山彗星」 繞日周期長達114年
    圖說:紫臺近地天體望遠鏡團組發現新彗星 來源:網絡  、南京4月19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19日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國際小行星中心近日最新發布了該臺剛發現的一顆新彗星C/2017 E2,這顆新彗星被命名為Tsuchinshan(「紫金山」的威妥瑪式拼法)。
  • 一顆星際彗星逆向駛來,軌道周期4300年,7月3日掠過水星
    但在這百忙之際,又有一種天空觀測者不會放過的天文現象,每當太陽落天后,一顆星際彗星將出現西邊天空,可惜的是現在肉眼暫時看不到,需要專用天文望遠鏡,因為它的視覺強度剛剛接近+7.0,低於肉眼可見度閾值,不過很快就能肉眼可見了,因為它將在2020年7月3日掠過水星軌道內側,到時亮度可以變得像二等星或三等星一樣明亮。
  • 紫金山天文臺發現新彗星 繞日周期長達114年
    原標題:紫金山天文臺發現新彗星 為第四顆以「紫金山」名字命名的彗星   記者昨天獲悉,國際小行星中心4月13日發布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剛發現的一顆新彗星C/2017 E2,命名為Tsuchinshan(紫金山的威妥瑪拼法),這是第四顆以紫金山名字命名的彗星。
  • 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約為幾年,哈雷彗星多少年出現一次?
    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約為 76年,哈雷彗星最近一次回歸地球是1986年,是本世紀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哈雷彗星回歸地球。但是不能用1986年加上幾個76年得到它的精確回歸日期。因為主行星的引力作用使哈雷彗星的周期變更,陷入一個又一個循環,非重力效果(靠近太陽時大量蒸發)也扮演了使它周期變化的重要角色。從公元前239年到公元1986年,哈雷彗星公轉周期在76.0(1986年)年到79.3年(451和1066年)之間變化。哈雷彗星下次過近日點為2061年7月28日,也就是人類可以在這一年能再次目睹哈雷彗星的樣子。
  • 2018年不可錯過的4顆短周期彗星觀測指南!了解短周期彗星
    軌道為橢圓的彗星能定期回到太陽身邊,稱為周期彗星,周期從幾年到幾百萬年不等。周期短於200年的被稱為短周期彗星,而超過200年的被稱為長周期彗星。軌道是拋物線或雙曲線的彗星,終生只能接近太陽一次,而一旦離去,就會永不復返,稱為非周期彗星。今天我們先來介紹下短周期彗星。
  • 科學家發現類似哈雷的新彗星 2011年回歸
    哈雷彗星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科學家最近新發現了一顆與哈雷慧星極為類似的新慧星,這顆慧星的直徑約為100到200米,預計將於2011年9月「掃」過地球這顆被科學家取名為P/2007 R5 (SOHO)的彗星屬於罕見的周期彗星,目前已知的上千顆彗星中只有190顆是周期彗星。最著名的周期彗星是哈雷彗星,它每76年回歸地球一次,最近一次回歸是在1986年。儘管科學家們懷疑SOHO探測到的1350顆彗星中多數為周期彗星,但是次此觀測到的彗星是首次被科學家確證為周期彗星,並被公布於眾。
  • 6800年一見!罕見彗星划過北半球,亮度超過哈雷彗星
    這顆彗星是2020年3月發現的,編號為C/2020F3(Comet Neowise),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把這顆彗星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7月中下旬的傍晚可以看到它的靚影。一開始這枚彗星亮度較低,並未引起重視,但到了6月,隨著彗星逐漸接近太陽,其視星等進入裸眼可見範圍,其亮度飆升,引起了大家注意。
  • 6800年一見!罕見彗星划過北半球,亮度超過哈雷彗星
    近日,一顆突如其來的大彗星划過北半球夜空,引起了天文愛好者們的廣泛關注。這顆彗星是2020年3月發現的,編號為C/2020F3(Comet Neowise),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把這顆彗星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7月中下旬的傍晚可以看到它的靚影。
  • 2020年首顆?肉眼可見的阿特拉斯彗星C/2019 Y4即將到來!
    好消息,儘管我們經歷了一段許久未見彗星的乾涸期,但我們終於要迎來2020年首顆、並且肉眼可見的彗星——阿特拉斯彗星C/2019 Y4。阿特拉斯彗星Y4是在2019年12月28日晚由阿特拉斯(小行星地面撞擊最後預警系統)探測發現的2019年最後一顆彗星。
  • 夜空中最長的彗星,下次再見要等6800年
    新智彗星,6800年一遇我們都成為了「追星族」在追逐這個細長而朦朧的身影的同時也開始想了解「彗星」這種天體的本質7月中旬開始,夜空中有一顆拖著長尾巴的彗星成功引起了全世界「追星族」的注意力在攝影師的鏡頭裡,這顆淡黃色的彗星劃破夜空浪漫而神秘,仿佛電影中的畫面
  • 小行星「變」彗星過程首次捕獲
    科技日報北京8月19日電(記者劉霞)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18日報導,天文學家首次捕捉到一顆小行星正在「變身」為一顆彗星的過程,這可能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可以在未來幾十年內實時觀察彗星的各種形態。
  • 尼歐懷茲彗星划過北半球 錯過要等6800年才會造訪太陽系
    如果你還沒看過彗星尼歐懷茲,還是有機會看到的。這些稀有的太空物質仍然徘徊在我們的大氣層中,如果你向北看夜空,就能看到它。 羅徹斯特科學院的喬·阿爾提裡說:「這顆彗星的偉大之處在於,它實際上可以用肉眼看到,這是我們很久沒有看到過的。」 阿爾提裡說,我們實際上正在看的是我們太陽系的歷史。
  • 百年來最亮彗星將登場 回顧人類認識彗星曆程
    他們都發現彗星的尾部總是背離太陽的方向。當彗星從太陽的一側繞到另一側時,彗尾也隨著改變方向。這是首次關於彗星的重要科學發現,意味著彗星和太陽之間必定有著某種關聯。後來,在1577年,人類又獲得了一次更為驚人的發現。那一年,天空中又出現了一顆彗星,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不僅記錄了這顆彗星在天空中的位置,而且認為自己能測出這顆彗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
  • 大人的童話「一顆造訪的彗星」一
    據可靠的數據顯示,經過孜孜不倦的衛星和天文望遠鏡觀測,在距離木星軌道外還有一億五千三百六十七萬公裡外,有一顆超大的彗星正在急速向著地球軌道駛來。經過天體物理學家的檢測和計算,根據地球自轉和公轉周期,彗星到達的時候剛好會和地球的南太平洋附近相碰撞。這顆彗星經過建模測算,可以得知這顆彗星是最長直徑為五百六十千米左右的一顆不規則星體。
  • 為什麼彗星軌道只有三種形式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彗星運行的軌道是怎麼回事。 每年少則可以發現10來顆彗星,多則可以觀測到二三十顆。據統計,除去重複出現的彗星之外,總共觀測過的彗星不到2000顆,已經計算出軌道和確定了軌道形狀的,至少有七八百顆。
  • 7月中旬為肉眼觀測「新智彗星」的最佳時期,錯過起碼要等四千年
    「周期彗星」,其中最著名的周期彗星就是「哈雷彗星」,它的回歸周期為76年,根據推測哈雷彗星下次到訪地球大約是在2016年,而哈雷彗星上一次到訪地球是在1986年。雙曲線彗星和拋物線彗星,通常又被稱為「非周期彗星」,這類彗星一旦靠近太陽之後再次遠離,此後就不會再回歸了,此類彗星很有可能本身就不是太陽系的成員,只是在運行過程中路過太陽系,被太陽引力吸引而改變了行進路線。
  • 7月中旬為肉眼觀測「新智彗星」的最佳時期,錯過起碼要等四千年
    、雙曲線軌道和拋物線軌道三大類,沿橢圓軌道運行的彗星又可以稱為「周期彗星」,其中最著名的周期彗星就是「哈雷彗星」,它的回歸周期為76年,根據推測哈雷彗星下次到訪地球大約是在2016年,而哈雷彗星上一次到訪地球是在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