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化物所二肽基肽酶-IV生化檢測研究獲進展

2020-12-08 中國科學院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藥用資源開發研究組葛廣波、楊凌團隊研發了一種全新的二肽基肽酶-IVDPP-IV, CD26)高特異性螢光探針,並將其用於人血及組織中DPP-IV的活性檢測以及活細胞和組織層面的目標酶功能成像研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DPP-IV是哺乳動物體內分布的一種重要的絲氨酸水解酶,其參與體內多種生物活性多肽(如腸促胰島素、神經肽、胃泌素釋放肽、生長激素釋放激素等)的水解進而導致其部分或完全失活。DPP-IV可快速水解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進而影響胰高血糖素的合成與分泌,因此其在糖代謝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被認為是2型糖尿病治療的關鍵靶點。此外,DPP-IV還參與了機體的免疫調節、細胞移行、細胞黏附和細胞凋亡等過程,其表達/功能的異常與腫瘤等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因此,建立適用於複雜生物樣品中的DPP-IV活性的高效且實用的檢測方法對於糖尿病治療藥物的篩選及臨床個性化用藥,以及DPP-IV表達/功能異常與疾病的關聯性研究等具有重要意義。

  該工作中,研究者基於DPP-IV的酶催化特性,設計研發了一種全新的高特異性雙光子螢光探針底物GP-BAN,並基於該探針開發了利用微孔板高通量檢測複雜生物樣本中DPP-IV活性的超靈敏檢測方法。該方法具有以下優點:(1)特異性高,可直接用於血樣、細胞及組織等複雜生物樣品中DPP-IV的檢測;(2)操作簡單且可實現高通量檢測,單位測試成本低;(3)檢測靈敏度高(可達皮摩爾級),樣品需求量小,如血液樣品只需2μL;(4)可通過比率法進行目標酶的活性檢測,抗幹擾能力強。利用該探針不僅可實現活細胞及活組織中目標酶的精確定位及實時動態檢測,還可以血液為酶源開展DPP-IV抑制劑的高通量篩選與表徵。上述工作不僅為新藥研發及臨床DPP-IV抑制劑的個性化用藥提供了新的工具,也為後續開發商業化的DPP-IV生化檢測試劑盒奠定了工作基礎。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的支持。

    文章連結

 

大連化物所二肽基肽酶-IV生化檢測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藥用資源開發研究組葛廣波、楊凌團隊研發了一種全新的二肽基肽酶-IV(DPP-IV, CD26)高特異性螢光探針,並將其用於人血及組織中DPP-IV的活性檢測以及活細胞和組織層面的目標酶功能成像研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上。
  DPP-IV是哺乳動物體內分布的一種重要的絲氨酸水解酶,其參與體內多種生物活性多肽(如腸促胰島素、神經肽、胃泌素釋放肽、生長激素釋放激素等)的水解進而導致其部分或完全失活。DPP-IV可快速水解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進而影響胰高血糖素的合成與分泌,因此其在糖代謝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被認為是2型糖尿病治療的關鍵靶點。此外,DPP-IV還參與了機體的免疫調節、細胞移行、細胞黏附和細胞凋亡等過程,其表達/功能的異常與腫瘤等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因此,建立適用於複雜生物樣品中的DPP-IV活性的高效且實用的檢測方法對於糖尿病治療藥物的篩選及臨床個性化用藥,以及DPP-IV表達/功能異常與疾病的關聯性研究等具有重要意義。
  該工作中,研究者基於DPP-IV的酶催化特性,設計研發了一種全新的高特異性雙光子螢光探針底物GP-BAN,並基於該探針開發了利用微孔板高通量檢測複雜生物樣本中DPP-IV活性的超靈敏檢測方法。該方法具有以下優點:(1)特異性高,可直接用於血樣、細胞及組織等複雜生物樣品中DPP-IV的檢測;(2)操作簡單且可實現高通量檢測,單位測試成本低;(3)檢測靈敏度高(可達皮摩爾級),樣品需求量小,如血液樣品只需2μL;(4)可通過比率法進行目標酶的活性檢測,抗幹擾能力強。利用該探針不僅可實現活細胞及活組織中目標酶的精確定位及實時動態檢測,還可以血液為酶源開展DPP-IV抑制劑的高通量篩選與表徵。上述工作不僅為新藥研發及臨床DPP-IV抑制劑的個性化用藥提供了新的工具,也為後續開發商業化的DPP-IV生化檢測試劑盒奠定了工作基礎。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的支持。
    文章連結
 
大連化物所二肽基肽酶-IV生化檢測研究獲進展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鈣鈦礦單晶中光生載流子擴散動力學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超快時間分辨光譜與動力學創新特區研究組(11T5組)研究員金盛燁領導的科研團隊在金屬有機鈣鈦礦(organolead halide perovskite)單晶光生載流子擴散動力學研究工作中取得新進展,成功實現了對單個鈣鈦礦單晶納米線/納米片中載流子擴散過程的可視化和定量研究。
  • 大連化物所共軛微孔高分子應用於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大連化物所共軛微孔高分子應用於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2017-12-08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1109組研究員鄧偉僑和DNL21T3研究員吳忠帥領導的合作團隊,在尋找高比容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製備出同時具有高比表面積和高含氮量的導電共軛微孔高分子,相關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
  • 大連化物所超冷四原子反應的動力學計算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東輝團隊,在超冷四原子反應的動力學計算研究中取得進展,實現超冷四原子反應的精確截面計算。  近年來,超冷(T<10-3K)分子的製備成為實驗熱點。
  • 第六屆中國二次離子質譜會議在大連化物所舉辦
    第六屆中國二次離子質譜會議在大連化物所舉辦 2016-10-14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連化物所快速分離與檢測研究組(102組)在會上交流了其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同位素地質學專用TOF-SIMS科學儀器高分辨飛行時間質量分析器」的研製進展。  會前,為普及SIMS基礎理論知識,會議學術委員會和組委會特邀質譜、SIMS領域專家朱梓華、楊尉、李海洋、陳煥文等為參會的青年科研人員舉行了為期一天的SIMS基礎、儀器和分析應用的會前課程短訓。
  • 大連化物所金屬氧化物催化劑設計研究取得進展
    大連化物所金屬氧化物催化劑設計研究取得進展 2018-03-09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研究發現,與共沉澱法製備的Ce-Zr氧化物相比,採用FSP方法製備的氧化物所能提供的氧空位數量增加了19倍。該研究成果為新型氧化物催化材料的設計和應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化學科學》上。該研究得到了中科院-亥姆霍茲夥伴研究團隊項目、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的資助。
  • 大連化物所「合成氣制高碳醇」取得關鍵進展
    11月26日,由大連化物所和陝西延長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共同開展「合成氣制高碳醇Co-Co2C(鈷-碳化鈷)基催化劑的創製及其在萬噸級裝置上的評價試驗」,在北京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
  • 大連化物所基於酶單分子納米膠囊技術的生物傳感器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態環境評價與分析研究組研究員盧憲波、陳吉平團隊研發的基於酶單分子納米膠囊(SMENs)技術的生物傳感器取得新進展,酶傳感器的熱穩定性、有機溶劑耐受性、酸鹼耐受性、存儲穩定性等核心性能實現質的提高,率先將SMENs技術應用於分析和生物傳感領域。
  • 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5-02-03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潘秀蓮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等基於碳納米管的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在日前出版的《美國化學會志》(J.
  • 大連化物所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5-12-30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中 小】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及原位表徵研究工作中取得新進展
  •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2017-09-05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 小】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組研究員韓克利團隊在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大連化物所化學反應共振態研究獲重要突破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院士楊學明、研究員張東輝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工作上又獲突破性進展。1986年李遠哲和Herschbach, Polanyi同獲諾貝爾化學獎,而F+H2→HF+H反應則成為一個經典的教科書例子。但是,這一推測一直沒有被精確的動力學理論所證實。相反地,90年之後,更為精確的理論研究發現直接反應中的前向散射並非一定是由共振態所引起的,並對F+H2體系的反應共振態推論提出了質疑。
  • 茅臺集團與大連化物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共建現代分析檢測協同創新...
    來源:證券日報11月26日,茅臺集團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在大連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茅臺酒全產業鏈的質量控制體系流程,深入開展技術、人才、平臺等領域合作,進一步提升茅臺酒質量和管控。高衛東講話高衛東指出,大連化物所「國之所需、科研所向」的奉獻精神值得茅臺集團學習,雙方在酒類物質分析、品質控制、溯源體系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希望通過精誠合作,助力茅臺實現從產品領先到技術領先的跨越。同時,希望大連化物所先進能源技術加快在貴州六盤水、畢節等地實現產業化。
  • 大連化物所發展出N-磷酸化蛋白質組深度覆蓋分析新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分子高效分離與表徵研究組研究員張麗華和中科院院士張玉奎團隊,發展出N-磷酸化肽段高選擇性富集新方法,並結合肽段的高效分離和高靈敏度鑑定,實現了N-磷酸化蛋白質組的深度覆蓋分析。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化學反應共振態研究獲重大突破—新聞—科學網
    記者劉萬生 通訊員關佳寧 1月4日,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楊學明院士
  • 大連化物所螢光染料發光構效關係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探針與螢光成像研究組徐兆超團隊長期致力於螢光分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針對生物單分子檢測和超高時空動態分辨的前沿需求,開展「標記-探針-成像」一體化研究。該團隊以螢光分子發光構效關係為核心,以「實驗/理論」相結合的模式深刻理解和探索分子發光機理,工程化創製高性能新型螢光分子,並於近期取得一系列新進展。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手性催化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子催化與原位表徵研究組李燦、劉龑團隊在手性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完成了高反應活性和對映選擇性底物控制的基於鄰位亞甲基醌(o-QMs)中間體的動態動力學拆分和
  • 大連化物所金屬有機化合物用於儲氫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合氫化物材料化學研究組副研究員何騰和研究員陳萍領導的團隊與廈門大學教授吳安安、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Tom Autrey等合作,在儲氫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背頁封面形式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上。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水分子光化學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水分子光化學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 大連化物所納米晶敏化分子三線態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光電材料動力學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凱豐團隊基於量子限域的鈣鈦礦納米晶有效地實現了可見光碟機動的萘三線態敏化。相關成果發表於《物理化學快報》(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上。
  •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17-06-14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而該催化劑上氮的活化和轉移轉化的微觀機制尚有待深入研究。  在該工作中,大連化物所研究團隊以LiH-Fe複合催化劑為研究對象,發現Fe與LiH在界面處存在強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