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處於太陽的宜居帶並且誕生了生命,有著太多的巧合

2020-09-15 卷裡人生

1994年7月17日,全世界觀測到了一次非常罕見的彗星撞擊木星事件,一顆名為&34;的彗星高速奔向木星,在距離木星表面4萬公裡時被木星強大的引力撕碎,分裂形成了21塊碎片,這些碎片以每秒60公裡的速度繼續撞向了木星,引發了木星大爆炸和強烈的大氣層紊亂,這次天文奇觀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木星又叫太歲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行星,大到什麼程度?它的直徑是地球的11倍,體積是地球的1320倍,能裝下1000多個地球,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是10000天,如果在木星居住,10000天才滿一歲,但它自轉非常快,為10個小時,也就是說木星的一天只有10小時,而由於木星的自轉軸和公轉軸近似平行,所以它沒有四季之分。

木星體積雖然大,但是它密度比較小,是個氣體行星,主要成分是氫氣和氦氣,氫氣佔90%,氦氣佔10%,木星的磁場強度是地球的2萬倍,你家裡的開門鑰匙如果拿到木星上就有千斤重了,這麼強大的磁場保護了木星的大氣不會被太陽風吹走,木星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強大的磁場?我們知道,地球上的磁場是由於地核裡面有鐵,鐵在地核由於受高溫熔化流動而產生電流,從而產生了地磁場,而木星是氣體構成的,核心部分沒有鐵,為什麼會有這麼強磁場?科學家研究發現:木星的氣體能導電,受到木星快速旋轉的作用,氣體產生了強大的電流從而產生了強磁場。

木星總共有79顆衛星,這些衛星圍繞木星運動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小星系,其中&34;上有非常多的火山,火山每刻都在噴發,巖漿以1千米每秒的速度向上噴射,整個星球就像不停地下著巖漿雨,這麼惡劣的條件肯定不會有生命存在,而&34;則不一樣,它的表面溫度為零下100多度,有液態的海洋,科學家還推測&34;可能有生命存在,將來人類探索宇宙,可以在&34;建設中轉站,因為它有水。

木星距離地球7億公裡之遙,這麼遙遠的距離它應該對地球沒什麼影響,大錯特錯,木星對地球來說相當重要,它如同一把大傘一樣為地球遮風擋雨,1994年7月17日的慧木相撞事件,直徑為5千米的&34;彗星撞向木星,接近木星後分裂成12塊碎片,此次撞擊相當於10億顆廣島蘑菇蛋的能量,撞擊造成的最大創面直徑大約3萬公裡,比地球的體積還大,使得龐大的木星大氣層氣流成分發生了變化,幸好木星上沒有生命存在。

這種小天體如果撞擊地球,那將是毀天滅地的災難,估計能把地球撞碎成幾大塊,要是地球夠結實沒有被撞散的話,強烈的撞擊將引發地震、大海如同被顛簸的盆中水四處飛濺,發生巨大的海嘯、全球四處火山爆發,碰撞所產生的無數碎片飛向萬裡高空又砸回地表,螻蟻般的地球人將無處躲藏,塵埃籠罩整個地球數年不散,長夜漫漫沒有陽光而急劇降溫,大部分植物因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枯萎,最終導致生物大滅絕。

太陽系外圍有數10億顆彗星構成的彗星帶,這些彗星很不守規矩,常因被大天體的引力擾動而脫離隊伍在太空中亂竄,如果進入太陽系就有可能給地球帶來麻煩,任何一個天體都常受到隕石的襲擊,月球表面坑坑窪窪的環形山,就是無數次隕石襲擊留下的痕跡,而木星擁有著巨大的體積和質量,能夠吸引飛來的彗星或者小天體,加上月球和其它行星以及地球本身的大氣層,構成了抵禦隕石的屏障,使得地球得以平安至今。

為什麼地球會得到多重的庇護?地球處於太陽的宜居帶並且誕生了生命,有著太多的巧合,它和太陽、月亮、木星的距離恰到好處,似乎整個太陽系都是為地球服務的,所以有人認為:地球的存在不合常理,似乎是被某種更高維度的生物所安排和控制,這個猜想十分有趣,但是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據加以證明。

相關焦點

  • 月球也在太陽系宜居帶中,為什麼沒有生命?
    在太陽系核心一點五億公裡處,有兩顆特殊而又普通的天體正在圍繞太陽旋轉,它們被稱作地球和月球。這是兩顆極為特殊的天體,他們在宇宙中,甚至在太陽系中都毫不起眼。然而在那顆蔚藍色的星球之上,卻有著其他天體上難以擁有的景色,那就是生命。地球是我們已知宇宙中唯一擁有著生命的星球,它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中,在漫長的四十六億年地球演化史中,生命已經誕生了至少三十億年。
  • 恆星處於星系宜居帶的位置是誕生生命的關鍵條件
    ,但是地球上所得到太陽光的能量僅僅是太陽總光度的1/22億,所以這個效率是非常低的,如果這個文明可能在恆星周圍建設了這麼一個裝置的話,就可以高效地利用太陽光。「餘生」總結:恆星處於星系宜居帶的位置是誕生生命的關鍵條件
  • 月球也是位於宜居帶的星球,為何卻沒有生命?原來它少了這些
    地球是我們已知宇宙中唯一擁有生命的星球,它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中,在漫長的46億年地球演變史中,生命已經誕生了至少30億年,而距離地球僅僅38萬公裡的月球卻是一片荒涼。如果按照位置來看,月球也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上,同時距離地球如此之近,那麼為什麼月球之上卻沒有任何生命存在呢?
  • 太陽質量變大將對地球致命影響,75億年後宜居帶將移至木星土星!
    ,驅動著氧氣進行光合作用,同時幫助形成天氣氣候,沒有了太陽,地球上的生命將不復存在。與這些恆星相比,太陽算擁有很正常的質量,但這對於它和地球的聯繫並沒有太多的特別之處,許多行星對於維持生命來說,離它們的恆星要麼太近要麼太遠,而恰當遠的距離營造了適宜的溫度使得生命得以存活。科學家們做出預測,等太陽年齡達到125億歲(目前太陽年齡約50億歲)成為紅巨星的時候,太陽系宜居帶將轉移到木星和土星附近!
  • 宜居行星真的能「宜居生命」嗎,是否可以產生類似地球的生物?
    其次,這顆行星的大小必須與地球相似。如果行星太小,不僅重力太小,使大氣分散逃逸,而且無法留住足夠的水。同樣,太大的行星也不能,因為太大的行星會留下太多的氫、甲烷和氨,使生命無法誕生或存在。第三,它必須是一顆靠近宜居帶的行星。
  • 人類誕生不是巧合,生命竟是被設計出來的,或許宇宙由程式設計師創造
    科學界說,生命的誕生是偶然的結果,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先從宇宙的尺度來看看生命的誕生,需要什麼條件? 首先,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中存在一個宜居帶宜居帶中有三顆行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這三顆星球中,金星離太陽最近,地表溫度接近460度,天上還會下硫酸雨,其環境明顯不適合生命的誕生。而火星在宜居帶中則離太陽最遠,雖然其地表平均溫度為零下32度,但是火星中沒有氧氣,地表沒有液態水,整個行星上也沒有磁場保護,所以這裡也不適合生命生存。接下來我們看看地球。地球有大氣層,大氣層內氣體的成分和含量正好合適。
  • 太陽系3顆行星處於宜居帶,卻只有地球有生命,或與地底世界有關
    」竟然是宜居的關鍵在太陽系之中,處於宜居帶的一共有3顆行星,其中孕育出生命的,卻只有地球一顆。地球為何會脫穎而出呢?在過去的科學研究中,科研人員認為,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適中,才是地球孕育出生命的關鍵,不過,近年來伴隨著系外行星的研究,這個觀點其實也並不完全正確。在最新的觀點中,研究者認為,地球之所以成為生命星球,關鍵在於地球的「內秀」,這是什麼意思呢?地球內部的演化機制,是地球變成宜居行星的基礎。
  • 同樣處於太陽系宜居帶,為什麼金星和火星卻成了人間煉獄?
    在太陽系的幾大行星中,處在宜居帶中的行星就有三顆,分別是地球、火星和金星,而在這幾顆行星當中,目前只有地球適合人類生存和居住。很多朋友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既然都處於宜居帶中,為什麼只有地球上有海洋和生命,而金星和火星上面卻是一片荒蕪呢?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宜居帶正向外遷移,地球何時會走向滅亡?
    地球何時走向滅亡的終點呢?在這個直徑20萬光年,有著2000億顆恆星,130億歲的銀河系中,也許有很多來自其它世界的飛船,正在探索著這個世界,往返於星際之間,尋找著適合生命紮根的新世界。去近距離地觀察生命是如何誕生的,以及那些即便是它們,也無法知曉的神奇。
  • 因為有著各種各樣的環境所以地球才有生命
    地球要適合生命生存,必須要做到:第一是離太陽的遠近,能孕育生命的星球必須處在宜居帶上同時也確保了適合的四季變化,成為太陽系中唯一的有溫和和氣候,維持生命的持續和繁衍。太陽系處於在銀行系的邊緣懸臂,附近的恆心非常稀疏,若太陽系處於銀河系偏中心的地帶,那麼夜晚的天空將是一片通亮,地表的熱量不容易散去,溫度會偏高,也很難孕育生命。
  • 這個星系很可能存在生命,有7顆「超級地球」,其中3顆在宜居帶
    銀河系中這個星系很可能存在生命,7顆超級地球,有3顆在宜居帶宇宙中像太陽一樣的恆星非常多,宇宙中的恆星數量難以計數的多,銀河系都有幾千億的恆星,更不用說整個宇宙了,宇宙中連銀河這樣的星系都有無數個。現在科學家們為了尋找到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一直在對系外行星進行尋找和觀測,而現在的技術手段有限難以觀測到很遠,不過科學家們發現一個非常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系,其擁有多達7顆行星。科學家們在尋找外星生命以證明人類在宇宙中並不孤單的同時,也是在尋找人類未來能夠移民的最佳星球,像太陽系這樣擁有眾多行星的星系比較少見,也可能是受限於目前的觀星技術不足。
  • 地球受神秘力量保護?
    要知道誕生並存在生命的必要因素是非常苛刻的,難道地球生命的誕生是被「刻意設計」出來的?科學家通過對地球的研究,發現了地球不同尋常的5大神秘之處,似乎冥冥之中好像是被安排好的一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地球這5大神秘之處。第一,地球正好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內,這是生命誕生的先決條件,離恆星遠了不行,近了也不行,遠了太冷,近了太熱都很難誕生生命。
  • 太陽變為紅巨星 宜居帶將外移
    但是,由於這兩顆衛星距離太陽太遠,其極端寒冷的表面環境可能難以支撐生命的存在。不過,美國康奈爾大學卡爾-薩根研究所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隨著太陽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熱,就可能會逐個吞噬水星和金星,並將地球和火星變成熾熱的、不可居住的巖石星球,土衛二和木衛二這兩顆冰冷的衛星反而變成了更適宜生命生存的理想家園。
  • 太陽系驚人大巧合,五大特殊之處竟都在保護地球,只是巧合而已?
    經過探索研究,科學家們卻發現,人類的出現似乎很突然,完全不同於其他生命的進化發展,人類發展的很快,所以許多科學家對人類的起源也產生了懷疑。我們的太陽系看起來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星系,這種星系目前在太陽系之外還沒有發現,那麼我們的太陽繫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地球上的生命是由誰「故意設計」的?所有這些都是巧合嗎?
  • 人類或是宇宙中的唯一,太陽比大多數恆星都要平靜,利於生命出現
    宇宙是非常龐大的,而地球作為宇宙中非常渺小的一顆星球,都能夠誕生生命,因此有科學家猜想在宇宙深處或許還存在著其他外星生命。不過有科學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認為人類或許是宇宙中的唯一。這主要是因為宇宙的其他天體都是非常不穩定的,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人類的唯一家園,地球也孕育了很多生命,而地球之所以能夠穩定的發展,順利地讓生命誕生,都是因為地球有著太陽系的層層保護,而且太陽作為太陽系的中心,一直以來也都是比較溫和的。
  • 太陽每秒虧損6億噸質量!地球會不會因此離開太陽系的宜居帶呢?
    太陽是我們所處的太陽系中心的一顆古老恆星,自古以來人類就一直認為太陽對地球有著巨大的影響,也有許多文人作品將太陽當做神一樣崇拜。 直到後來,科學家才對太陽的物質組成和能量來源有了一點認識。並認為是太陽產生的能量支持著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長,支配了地球的氣候和天氣。
  • 太陽每秒虧損6億噸質量!地球會不會因此離開太陽系的宜居帶呢?
    太陽是我們所處的太陽系中心的一顆古老恆星,自古以來人類就一直認為太陽對地球有著巨大的影響,也有許多文人作品將太陽當做神一樣崇拜。 直到後來,科學家才對太陽的物質組成和能量來源有了一點認識。並認為是太陽產生的能量支持著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長,支配了地球的氣候和天氣。而這些能量就是通過核聚變產生的。
  • 宜居帶中的克卜勒22b,最接近地球形態,會成為人類的新家園嗎?
    轉眼之間10年過去了,如今,克卜勒任務一共為人類找到了2700候選行星,其中與地球大小相仿的行星數量超過200顆,超級地球行星數量達到了680顆,而處於宜居帶中的行星數量有54顆,這也說明生命,極有可能在宇宙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種存在。
  • 科學家:不想承認,但充滿太多巧合
    巧合一:地球恰好在太陽系內的宜居帶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內有八大行星,這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的位置都不相同,其中最近的為水星,最遠的是海王星,但是不管是最近還是最遠,這些星球都沒地球運氣好,因為我們距離太陽不近也不遠,恰好是遠近適中,所以溫度才適應生命的存活。
  • 月球離地球這麼近,也在太陽系宜居地帶,為什麼沒有出現生命?
    地球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中,與太陽的距離不近也不遠,這使地球接收到合適的太陽輻射,從而使表面溫度剛好能維持液態水的存在,這讓地球成為了生命的天堂。雖然距離地球僅38萬公裡的月球也是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中,但月球上卻是另一番景象,那裡一片死寂,毫無生機。之所以會有如此巨大的差異,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月球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