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雙胍通過增強自噬和改善線粒體功能改善與衰老相關的炎症

2020-12-05 科學網

二甲雙胍通過增強自噬和改善線粒體功能改善與衰老相關的炎症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13 23:50:25

二甲雙胍通過增強自噬並使線粒體功能正常化,從而減輕與衰老相關的炎症,這一成果由美國肯塔基大學Barbara S. Nikolajczyk研究小組經過不懈努力而取得。該研究成果於2020年5月12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代謝》上。

細胞因子和生物信息學分析表明,Th17細胞因子的產生將瘦、正常血糖的老年和青年受試者的CD4 + T細胞區分開,並模擬了糖尿病相關Th17的表達譜。與年輕受試者相比,年齡較大的受試者其T細胞在自噬和線粒體生物能學方面存在缺陷,這與氧化還原失衡有關。二甲雙胍通過增加自噬和改善線粒體生物能,改善了Th17炎症反應。

相比之下,靶向自噬的siRNA破壞了年輕受試者T細胞中的氧化還原平衡,並通過激活Th17主要調控因子STAT3激活了Th17表達譜,STAT3進而與IL-17A和F啟動子區結合。靶向線粒體的siRNA則無法激活Th17表達譜。因此研究人員得出以下結論:二甲雙胍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自噬和線粒體功能,同時改善了與糖尿病患者炎症相呼應的新發現的炎症特徵。

研究人員表示,年齡是與衰老相關疾病產生炎症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因此,消炎藥有望延長健康期。

附:英文原文

Title: Metformin Enhances Autophagy and Normalizes Mitochondrial Function to Alleviate Aging-Associated Inflammation

Author: Leena P. Bharath, Madhur Agrawal, Grace McCambridge, Dequina A. Nicholas, Hatice Hasturk, Jing Liu, Kai Jiang, Rui Liu, Zhenheng Guo, Jude Deeney, Caroline M. Apovian, Jennifer Snyder-Cappione, Gregory S. Hawk, Rebecca M. Fleeman, Riley M.F. Pihl, Katherine Thompson, Anna C. Belkina, Licong Cui, Elizabeth A. Proctor, Philip A. Kern, Barbara S. Nikolajczyk

Issue&Volume: 2020-05-12

Abstract: Age is a non-modifiable risk factor for the inflammation that underlies age-associated diseases; thus, anti-inflammaging drugs hold promise for increasing health span. Cytokine profiling and bioinformatic analyses showed that Th17 cytokine production differentiates CD4+ T cells from lean, normoglycemic older and younger subjects, and mimics a diabetes-associated Th17 profile. T cells from older compared to younger subjects also had defects in autophagy and mitochondrial bioenergetics that associate with redox imbalance. Metformin ameliorated the Th17 inflammaging profile by increasing autophagy and improving mitochondrial bioenergetics. By contrast, autophagy-targeting siRNA disrupted redox balance in T cells from young subjects and activated the Th17 profile by activating the Th17 master regulator, STAT3, which in turn bound IL-17A and F promoters. Mitophagy-targeting siRNA failed to activate the Th17 profile. We conclude that metformin improves autophagy and mitochondrial function largely in parallel to ameliorate a newly defined inflammaging profile that echoes inflammation in diabetes.

DOI: 10.1016/j.cmet.2020.04.015

Source: 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20)30197-2

相關焦點

  • ...能改善CD4+T細胞自噬和線粒體功能,緩解「炎性衰老」丨科學大發現
    最近美國肯塔基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又找到了二甲雙胍抗衰老的新機制:二甲雙胍,能夠限制在炎性衰老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類CD4+T細胞——Th17細胞亞群。具體來說,二甲雙胍能夠恢復Th17細胞缺陷的自噬功能,並改善線粒體代謝,使Th17細胞不再釋放與炎性衰老相關的IL-6、IL-17A/F等細胞因子。
  • 二甲雙胍,又有新作用
    結果顯示,服用二甲雙胍的患者表現出了更好的臨床效果。 與安慰劑組相比,二甲雙胍顯著減少了患者的皮下脂肪,內臟脂肪雖然影響不大,但研究人員觀察到了血糖、血脂、骨密度以及肝臟代謝指標的明顯改善,心血管和炎症相關指標也更好。
  • 老朋友的新篇章:二甲雙胍再戰抗腫瘤免疫
    在以往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中,二甲雙胍通過影響炎症、缺氧、血管生成和T細胞活性,這些TME的主要成分,來改善每種疾病的預後。這些結果表明二甲雙胍的抗腫瘤作用可能是通過這些TME成分來實現的。因此二甲雙胍作為一種基於T細胞的腫瘤免疫治療的潛在佐劑值得進一步的研究。
  • 「神藥」二甲雙胍又雙叒解鎖了新功能:可逆轉肝臟炎症
    二甲雙胍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一線藥物,在全世界有數以億計的糖尿病患者服用,但二甲雙胍的作用可不止控制血糖這一個,研究已證實,二甲雙胍還具有改善血脂、抑制腫瘤、抗衰老等多種作用。近日,Genes and Development雜誌上新發表的一項研究解鎖了二甲雙胍又一新功能,二甲雙胍通過5'-腺嘌呤核苷酸依賴的蛋白激酶(AMPK)介導對合成代謝和炎症的轉錄調控作用,從而逆轉肝臟炎症。研究主要由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的Reuben Shaw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共同完成。圖1.
  • 重磅| 二甲雙胍又有新發現|二甲雙胍|重磅|AMPK|藥物|患者|慢性...
    來源/賽柏藍綜合整理整理/遙望    有望改善腎衰竭和腎病死亡風險藥明康德內容團隊醫學新視點發布消息稱,萬人研究顯示,二甲雙胍或可改善腎衰竭和腎病死亡風險。隨著研究的深入,二甲雙胍的治病潛力不斷被拓展,除最新發現外,二甲雙       胍還被發現具有近20種的作用。       目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是批准了「用二甲雙胍對抗衰老」的臨床試驗,國外科學家之所以將二甲雙胍作為抗衰老候選藥物,可能是因為二甲雙胍能增加向細胞中釋放的氧分子數量,從道理上來說,這似乎能增加機體的強健程度並延長壽命。       二甲雙胍是一種能減肥的降糖藥。
  • 高分文獻解讀:二甲雙胍可能通過母體導致後代肥胖
    Key point:二甲雙胍越來越多地用於治療妊娠期妊娠期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改善多囊卵巢症候群(PCOS)和肥胖孕婦的妊娠結局,但二甲雙胍也可能通過胎盤對後代產生長期影響。結果發現,二甲雙胍組兒童的BMI Z評分高於安慰劑組(p = 0.03),也就是說宮內暴露於二甲雙胍的兒童會更胖!研究人員指出,這可能與心臟代謝健康風險有關,不能排除其成年後健康的影響。
  • 二甲雙胍又帶著新作用來了
    在齧齒動物的顱骨放射模型中,他們發現二甲雙胍增強了齒狀回中NPC的恢復,並對神經發生和認知具有性別依賴性。   該試驗並非專門測試二甲雙胍對認知恢復和腦部生長的功效,但初步結果令人鼓舞,值得在大型多中心3期試驗中進行進一步研究。    1戰績累累的二甲雙胍新發現    二甲雙胍是一類治療2型糖尿病的「權威」用藥,在國內外多種治療指南中被列為一線降糖藥物。
  • 二甲雙胍,新作用又來了
    2 神藥潛在的多重作用 其實在此之前,就有相關研究顯示,二甲雙胍可能在人體的認知功能方面發揮作用,比如可以修復大腦損傷和逆轉認知障礙。當然,二甲雙胍之所以被奉為神藥是因為,其作用還不只這些。
  • 延壽藥變折壽藥,「神藥」二甲雙胍也有失手,令線蟲折壽50%
    來自萊布尼茨老齡化研究所(FLI)的研究人員發現:在生命晚期採用二甲雙胍治療,會加重與衰老相關的線粒體功能障礙,從而限制細胞並縮短壽命。這對於長期吃二甲雙胍,希望延壽的老年群體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二甲雙胍還能吃嗎?其實,這樣的研究結論早有先兆,二甲雙胍雖好,但也有其副作用。
  • 「神藥」二甲雙胍最新突破性研究進展
    這一藥物比其它降糖藥更具臨床優勢,較少誘導低血糖症或體重增加的發生,同時具有逆轉脂肪肝,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以及T2D相關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此外,研究還發現,二甲雙胍能夠延長線蟲和小鼠的壽命。同時,它還能夠降低患者的癌症發病率。
  • 二甲雙胍可修復腦損傷、改善認知
    然而,因此而造成的腦部損傷、認知功能下降往往是患者不得不付出的代價。2019年11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的一支研究團隊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的一篇研究報告表明,二甲雙胍能夠激活大腦中的神經幹細胞和祖細胞,修復大腦損傷。
  • 」神藥「二甲雙胍:外用竟能治療脫髮?
    研究結果發現,二甲雙胍能夠刺激小鼠的背部毛囊由休止期進入生長期,促進毛髮生長,而機制考慮與目前的熱門研究方向—自噬相關,即二甲雙胍可以激活 AMPK 通路,這一通路與自噬關係密切。研究者選擇皮膚毛囊已經進入休止期的小鼠,剃掉其背部的毛髮,從理論上來說,這些處於休止期的毛髮在無外界因子刺激下不會發生再生。
  • 專家:新冠疫苗對中老年人作用不大,通過抗衰改善免疫或能有效預防
    Zhavoronkov認為,先通過目前主流的抗衰老策略改善免疫衰老,再配合使用傳統治療和預防策略,或許是一種更為合理的疾病管理方案。基於這一理論,作者分析了數種抗衰老策略對新冠肺炎的應用前景。
  • 消滅自由基、服用二甲雙胍、激活端粒酶
    1935年首次報導熱量限制延長大鼠壽限,幾十年的研究還發現熱量限制將推遲和降低多種老齡相關疾病如腫瘤、心血管疾病等發病。因此「仙丹」中的營養素並不是長壽的關鍵,背後的限制飲食、限制熱量攝入很可能是長壽的「內功」。二甲雙胍是抗衰未來之星?
  • 腦科學日報:首例兒童早衰症基因編輯猴模型;二甲雙胍能改善認知
    更重要的是,兒童早衰症患者的組織、細胞和分子表型與人類生理性衰老非常類似,因此該遺傳疾病的研究為科學家探究人類衰老的秘密提供了重要的途徑。5,《自然》子刊:二甲雙胍能修復大腦損傷改善認知!Y迷宮的雌性小鼠(o)和雄性小鼠(p)的空白對照組、放療組和放療+二甲雙胍組試驗結果在《自然·醫學》雜誌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和多倫多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他們的III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結果。
  • 腦科學日報:首例兒童早衰症基因編輯猴模型;二甲雙胍能改善認知
    更重要的是,兒童早衰症患者的組織、細胞和分子表型與人類生理性衰老非常類似,因此該遺傳疾病的研究為科學家探究人類衰老的秘密提供了重要的途徑。相關成果以題為「Biosynthetic self-healing materials for soft machines」發表於Nature Materials上。 5,《自然》子刊:二甲雙胍能修復大腦損傷改善認知!
  • Cell:二甲雙胍或成潛在抗衰老藥物
    在人們證實限制熱量飲食可以改善從線蟲到恆河猴等許多動物的生命後期健康,以及延長它們的壽命之後,2型糖尿病藥物二甲雙胍(metformin)被發現在動物中具有類似的效應,然而直到現在也並不清楚這種藥物是如何延緩衰老過程的。
  • 二甲雙胍被疑存在致癌雜質,降糖界「神藥」還能繼續吃嗎?
    但是最近二甲雙胍也被質疑存在致癌雜質,在5月28日的時候,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表示在幾批二甲雙胍藥物中檢測出結果呈現陽性,顯示其n亞硝基二甲胺的水平不安全,建議相關企業召回二甲雙胍緩釋劑。
  • 表觀遺傳學揭秘長壽,衰老有望被逆轉!
    通過這種方式,接受手術的雙方可以互換血液中的免疫細胞和分泌因子。異時異種共生能夠緩解老年小鼠多種衰老相關的免疫應答衰退,並減輕幹細胞衰竭,最終改善多種組織中年齡相關的功能障礙。 異時異種共生逆轉衰老的具體機制目前還不明朗,多數研究結果認為纖維細胞成長因子21(FGF21)是其中的關鍵因素之一。
  • 【重磅綜述】衰老細胞對壽命和疾病的影響
    線粒體功能障礙相關的衰老(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associated senescence,MiDAS):是指起源於功能異常的線粒體的細胞衰老,它可能是活性氧物質積累的一種結果。線粒體自噬(Mitophagy):由自噬作用調節功能障礙的線粒體的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