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一日兩餐,哪種方法更科學?
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這句話相信有不少人都聽說過,也是關於一日三餐的養生之道,其意思是早上必須要吃的豐盛,營養全面,午餐可以吃的平淡一些,但是要吃飽,晚上就儘量少吃一些,七八成飽就可以了,但事實上,一日三餐還不過是近代的說法而已,古時候,甚至還不止是中國,像古希臘,印度,等地區都只是一日兩餐的說法,基本上也就是日出一餐,黃昏一餐而已。
這個習俗據說是一直流傳到宋朝時期才改變,然而翻閱史料,我們會發現即使是宋朝,也不過是經常出現一日兩餐的說法,換句話說,一日三餐在宋朝時期是不怎麼普及的,當然了,你要是說官宦之家,那就多種多樣了,他們即便是夜夜笙歌,每天都飲酒作樂,也是常有的事情,跟正常的健康作息就沒有關係了,再來說說我國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清朝,通過乾隆皇帝,我們可以知道,皇上的膳食是一日三餐的,而且還是非常豐盛的,並且越是後來的皇帝越是豐盛,到了慈禧太后到達了巔峰,一頓飯最起碼四十多個菜品,但我們依然不能判斷這是老百姓的規律。
因為即便是《紅樓夢》這本中國文學史上最經典的名著當中,也是描繪了一日兩餐這樣的情節,而且書中的主角還不是貧民百姓,由此可見,這一日三餐在古時候有沒有普及,還是有待商榷的,當然了,當時不能達到一日三餐的標準,很可能是資源問題,如今溫飽的問題已經解決,一日三餐完全不是問題,但是出於對健康的考慮,一日三餐真的那麼重要嗎?答案自然是否定,某種情況下,就連大家都認為最重要的早餐,都是可以忽略的,因為經過了一夜的睡眠,我們身體的各項機能仍然是屬於甦醒狀態,因此如果你不餓,前提條件是你不餓,也沒有耗費體內的工作,或是腦力的工作,那你完全是可以不用吃早餐的。
只不過能夠達到這一點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其次,適當的節食還會給身體帶來好處,這就是有的人會選擇在一周的其中一天或是兩天選擇不進食的原因,這麼做可以更好的促進腸胃的蠕動,只不過,吃什麼就很重要了,我們早餐真的是需要營養豐盛,像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這些東西都是不能缺少的,所以要營養全面,利於吸收才是關鍵,每天少吃一頓,包括晚餐,都是可以不吃的,也不會有什麼,但需要注意的是,無論你是選擇一日三餐,還是一日兩餐,有規律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能暴飲暴食,餓一頓,飽一頓,這樣對身體自然是不好的。
因此,健康的關鍵,不在於是一日三餐,還是一日兩餐,以及一日多餐,關鍵是你想要什麼?只是按時按量,保持營養均衡,適當的鍛鍊,那就不好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