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實施海洋未來發展新戰略

2020-07-28 環境與發展智庫
英國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實施海洋未來發展新戰略

圖片來自原文

2020年6月8日,正值世界海洋日之際,英國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PML)發布了《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2020—2025年新戰略》(Plymouth Marine Laboratory’s new Strategy 2020-2025)。海洋面臨著來自多個方面的威脅,政界人士、決策者、科學界和公眾現在越來越意識到,要實現海洋可持續的未來,需要採取行動。鑑於此,《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2020—2025年新戰略》旨在儘可能滿足科學的需求,以確保海洋健康,並繼續為人們提供維持生命所需的物品和服務,而長久以來,人們認為這些物品和服務的獲取都是理所當然的。PML的願景是提供研究方面的優勢以支持可持續的海洋,《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2020—2025年新戰略》則為PML的願景實施設定了議程。

在國際層面,PML戰略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兩個十年行動計劃」高度契合,即「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行動計劃與生態系統恢復十年行動計劃」。在國家層面,PML完全符合英國國家科研與創新署(UKRI)及英國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NERC)的跨學科研究願景,旨在提供產生積極的環境影響以及經濟社會影響所需的前沿科學。在地區層面,PML將繼續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並開展協作,從而進一步加強普利茅斯乃至英國西南地區的實力,使其為發揮海洋科學優勢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科學優勢及其影響力或許是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的戰略重點,但只有與以下三個戰略重點一起開展並體現其中才能真正實現其目標,即商業優勢、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

在科學優勢及其影響力層面,PML將繼續通過提供其享譽國際的領先專業知識實現以下戰略目標:①發現並提供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②培育並發展其核心學科優勢;③開展有效且相關的研究,產生影響力;④建立新的夥伴關係並鞏固現有的夥伴關係;⑤吸引足夠的外部資金和投資,從而產生科學影響力,並符合各參與方的期望;⑥保持積極上進、具有高水平的員工隊伍並不斷壯大,同時獲取最先進的基礎設施。

PML的跨學科方法將由五個新的「影響科學」(『Science to Impact』)挑戰引領,即了解並緩解氣候變化、改善漁業和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性、鼓勵為自然和社會提供更清潔的海洋、防止生物多樣性喪失以及發展海洋自主權、海洋技術和數位化。

在商業優勢層面,PML將通過以下戰略目標確保其高效且可持續的商業優勢:①促進創新以及研究與商業之間的轉化科學;②保持並加強PML的管理流程;③不斷保持並發展高效的商業流程,同時形成提供優質客戶服務的文化;④保持並鞏固商業架構;⑤以符合道德標準的方式開展PML的業務;⑥開展有益於更廣泛的社會群體的健康與福祉的研究;⑦增強與PML Applications有限公司的協作;⑧擴大PML的行業與學術合作夥伴關係,從而以商業的形式利用PML的創新及轉化科學。

在社會責任層面,PML將通過以下戰略目標參與並支持其內部和外部社區:①加強溝通並革新管理,從而增進參與感,提升動力;②營造積極的工作環境,支持平等、多元化和包容性;③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④通過高效且有力的領導及福利支持促進健康和福祉;⑤重視人們的貢獻,並為他們的成功而喝彩;⑥開發創新性的方式來增強公眾對於PML科學的所有權;⑦促進海洋和社會科學教育,特別是對下一代海洋科學家的訓練。

在環境責任層面,PML有責任在環境方面擔任領導角色,並減少其活動對環境的影響。PML已確定以下戰略目標:①通過可持續資源的利用大大減少PML對環境的影響,包括對英國標準協會(BSI)公共可用規範PAS 2060的承諾;②進行可持續的、符合道德標準的金融投資;③鼓勵並支持對環境產生積極影響的行為;④與符合PML價值觀及踐行環境責任的投資者合作;⑤增加PML所在地的生態價值(例如增加野生動物的空間);⑥展示能夠改善生物多樣性、促進氣候變化減緩與適應、有助於促進海洋清潔以及漁業和水產養殖可持續性的影響。

作為PML的總體路線圖,《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2020-2025年新戰略》將通過提供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前沿環境及社會科學,為實現海洋健康和海洋可持續發展的願景做出重大貢獻。以該戰略為基礎,PML正在制定更詳細的願景和實施計劃,從而確保PML繼續保持並提升其在海洋科學方面毋庸置疑的影響力。

轉載本文請註明來源及作者: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資源環境科學動態監測快報》2020年第12期,薛明媚,王金平 編譯。

相關焦點

  • 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解讀(下)
    國際航運和物流該小組的研究重點是海事物流和供應鏈管理部門的治理,特別強調發展中和轉型經濟以及它們如何在全球化,可持續性,風險和安全的背景下相互作用。2.導航和海事科學普利茅斯航海學院成立於 150 多年前,為維多利亞時代的商船提供職業教育。由於海洋導航中心,通過現代化的先進設施,包括 CAD 建模設施,為船舶使用開發新的視覺場景,將培訓和開發的遺產交付給新一代專業海員模擬器。 八.
  • 中國海洋開發存六不足 全球化競爭催生新海洋戰略
    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今年5月發布的《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3)》指出,隨著海洋世紀的到來,海洋已經成為各國爭奪與較量的場所。我國海洋安全問題隨之逐漸凸顯出來,成為國家安全的主要戰略方向,不僅關係到國家的主權與安全,更關係到國家的未來發展。因此,大國要發展,必須具備海洋強國的素質。對於海洋國家如此,對於陸海複合型國家更是如此。
  • 海洋所對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提出新觀點
    原標題:海洋所對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提出新觀點  近日,海洋所孫松研究組對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提出新的觀點。研究團隊從更廣的環南極尺度上提供了新的視角,為南極周邊海洋保護區建設和磷蝦漁業的合理管理提供了基礎數據支撐。  此項工作由來自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英國南極局、那不勒斯動物所和墨西拿大學的科學家共同完成,海洋所楊光副研究員為論文第一作者,李超倫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
  • 中科院海洋所對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提出新觀點
    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孫松研究組對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提出新的觀點。團隊最新發表在生態學top期刊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的文章顯示,南大洋食物網的關鍵物種——南極磷蝦通過新的避難所對南大洋主要棲息地快速升溫和海冰減少呈現一定的恢復力。
  • 利用投入產出分析法對英國海洋經濟貢獻度進行了新的評估
    圖片來自網絡2020年7月20日,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PML)發布了一項由PML、埃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和西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研究人員牽頭的研究,該研究採用了一種系統方法對英國海洋經濟進行了量化分析,發現英國海洋經濟對英國經濟的貢獻值是先前估計的兩倍,其中海洋休閒和娛樂行業的表現尤為突出,這進一步提升了人們將大自然與經濟效益相結合的能力
  • 海洋科學與大數據融合發展戰略研討會暨「海洋數據科學發展戰略...
    海洋科學與大數據融合發展戰略研討會暨「海洋數據科學發展戰略研究」項目啟動會召開 http://www.huaue.com  2019年4月9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 來普利茅斯大學學習,成為一名探險家!
    來普利茅斯大學,讓你的學習之旅充滿無限可能!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堂來探索和發現未知的知識,開啟學生們的好奇心!「水下世界的神奇已經讓我著迷,普利茅斯大學獨特的潛水課程真的打動了我的心。」普利茅斯擁有無與倫比的地理位置和作為海洋生物中心的聲譽,擁有各種豐富的沿海棲息——河口、沙灘和巖石海岸——很容易就可以進行野外作業。普利茅斯大學是歐洲最負盛名的海洋教學、研究和教育組織之一。
  • 新機遇!中國海洋能發展概述
    6年來,海洋能年會暨論壇緊扣海洋能產業發展的時代脈搏,聚焦海洋能發展的時代主題和熱點問題,成為我國權威的海洋能政策、法律法規以及最新技術及產業發展信息交流平臺,促進了企業、科研院所在戰略層面上實現產學研用合作,為促進我國海洋能產業發展提供了全面、有力的技術保障。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與國際一流並跑
    800多位優秀海洋科技人才匯聚鰲山灣畔,集中展示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試點運行以來的發展成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全球影響力大幅提升,基本實現了與國際一流海洋科研機構並跑的態勢。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深刻把握國家海洋事業的發展要求和時代潮流,按照中央在重大領域組建一批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的重要部署,加快推進實驗室治理現代化,勇挑「試點」重擔,大膽探索國家實驗室的建設思路、運行管理體制與機制。
  • 向海而興,打造海洋發展新優勢
    ——市人大代表熱議「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賈 臻 趙 黎海洋是青島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奮力經略海洋,爭創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青島發揮好海洋強省建設龍頭引領作用,加快打造海洋強國建設戰略支點的核心支撐。
  • 南方海洋實驗室構築世界一流海洋人才高地
    從在珠海校區重點打造大海洋學科群,到牽頭建設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下稱「南方海洋實驗室」),中大正攜手珠海,不斷走向海洋、研究海洋、經略海洋。  其中,於2018年11月正式啟動建設的南方海洋實驗室,更承擔著服務珠海社會經濟發展,提升廣東海洋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打造國家海洋戰略科技力量、實現海洋強國夢的重擔。
  • 海洋新能源 青島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潮流能作為海洋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近幾年在眾多基金項目和示範項目的支持下,潮流能開發得到了快速發展,規模化的開發項目在未來的幾年也將不斷建成。英國、美國、加拿大、韓國等國家,已有較大規模的項目在實施當中,未來幾年將會有數個十兆瓦級電站建成,潮流能發電距離人類的生活也會越來越近。海洋,是青島的突出優勢和特色所在。
  • 金山雲與連江縣達成戰略合作 共繪海洋經濟新圖景
    ,為數字經濟產業的高速發展不斷做出新的貢獻。,大力實施「主動融入福州新區,精心打造新興三城」發展戰略,加快項目引進建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全縣經濟社會保持良好發展態勢。連江以科技興海、以產業強海、以生態用海,不斷拓展向海空間、激活內部潛力,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爭當「海上福州」建設的排頭兵,奏響了波瀾壯闊的藍色樂章。連江縣副縣長劉江遠表示,很高興邀請金山雲參與連江縣的未來發展,雙方將通過深度合作,在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和互聯互通,有效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強化海洋經濟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形成新的驅動力。
  • 海洋所等在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孫松研究組對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提出新觀點,南大洋食物網的重要物種——南極磷蝦通過新避難所使南大洋主要棲息地快速升溫和海冰減少呈現一定的恢復力,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上。
  • 構建海洋信息化發展新模式
    自2012年以來,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海洋強國」戰略,黨的十九大報告又再次指出要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把推進地方級「智慧海洋」建設,作為實現我國海洋強國建設實施的長遠戰略抓手。如何通過海洋信息化建設改善現狀,增強我國海洋產業國際競爭力,已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在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海洋領域的發展模式不斷革新,「智慧海洋」的觀念應運而生,且已成為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 自然資源部海洋四所與海洋二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網4月3月訊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獲悉,4月2日,海洋四所所長黃大吉、黨委書記陳維一行來第二海洋研究所調研,與第二海洋研究所領導班子座談,雙方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李家彪所長對四所領導班子一行的訪問表示歡迎,表示二所在南海、北部灣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生態學科方面,希望未來雙方能開展更多的合作,一起推動海洋事業向前發展。黃大吉所長表示,海洋四所是一個處於起步期的單位,將聚焦於海洋生態文明和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方面的研究,同時面向東協國家開展海洋科技合作,服務自然資源部職能,助力廣西海洋經濟高水平發展。
  • 全球海洋治理的未來及中國的選擇
    英國自由主義雜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和《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在2019年上半年就發出了「全球化已經死亡,我們需要創建新的世界秩序」的吶喊。新冠疫情引發的全球危機讓更多的人接受了「全球化已經終結」的論調。那麼,作為全球化產物的全球海洋治理未來究竟將如何?全球主義繼續主導全球海洋治理,還是區域主義替代全球海洋治理進程?
  • 工信部:推進實施智慧海洋工程 打造「網際網路+海洋」
    據工信部消息,8月31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主辦的海洋信息系統高峰論壇在天津召開。
  •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 2017年學術年會成功召開
    》《人工智慧的機遇與挑戰》《新型智能材料進行海洋能量收集研究》《認知海洋,藍色解碼》《三極變化對全球與區域的影響:過去、現在和未來》六場學術報告,集中展現了海洋前沿成果和優秀科研力量,提出了海洋科研領域的新現象、新機理,為加速學術融合提供了新見解、新途徑,為解決全球性問題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 南方海洋實驗室(珠海):智能船艇是全新的「海洋物種」
    11月27日,在第二屆自主船舶發展(萬山)論壇上,有專家表示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正在建設的智能型支持母船項目,將可以實現複雜海況下批量化無人裝備快速轉場、布放、回收、轉運和搭載的科研平臺,將是一個全新的「海洋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