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小學老師張林霞探索回數四十年

2021-01-09 齊魯壹點

山東省莘縣王奉鎮巖集小學老師張林霞,是一個已經退休的小學數學老師,人雖然從工作崗位上退了下來,可是他閒不住,現在除了接送孫子上學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他研究了一輩子的回數來面來。

什麼是回數?從網上搜索的結果是這樣的,數學上:一般的,一個自然數,如果該自然數從左向右讀和從右向左讀都是一樣的數,則這個數為回數。比如101,32123,9999等等都是回數。在世界數學界中,有一個著名的"回數猜想",至今沒有解決。回數猜想的內容是:你任取一個自然數,把這個數倒過來,並將這兩個數相加;然後把這個和數再倒過來,與原來的和數相加。重複這個過程,一定能獲得一個回數。

舉個例子,比如68,按上述法進行計算:

68+86=154 154+451=605 605+506=1111

只需三步就可以得到一個回數。

張林霞,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人,可以說看起來不怎麼像老師的老師。如果不是有人介紹,第一次見到他,很難將他同老師這個職業聯繫起來。他個子不高,顯得有些瘦小的他說話帶著些許泥土味兒,說他是一個農民更為合適。可就是這麼一個人,因為是數學老師,張林霞對數字很敏感,看到數字就想著算一算。不算不知道,一算真奇妙,在數字的海洋裡,張林霞老師遨遊的津津有味。當他得知有「回數猜想」一說後,僅僅是中專畢業的他便想著試試看。

1978年,莘縣東灘高中畢業的張林霞有幸成了一名民辦老師,從此,他便於教學和數學結下了一輩子的緣。1992年,他在《當代小學生》上面首發小論文《一個沒有解開的數學秘密》後,激發了他業餘時間研究數學的極大熱情。他所教過的學生,普遍喜歡數學。在莘縣讀師範的時候,通過同老師和同學們的交流,開闊了他的視野,影響了他的思路,讓他更加堅定了,在數學的海洋裡劈波斬浪。

對於他的研究,一些人說:「《教學大綱》沒有要求,課本上沒有的東西,算這個幹啥?如果真的被你算出來就不是世界性難題啦!」聽到類似的風言風語,能解釋的他就耐心解釋:「我一沒有耽誤學校教學,二沒有影響家庭生活,空餘時間算數玩兒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休息方式。」這樣堅持了幾十年,張林霞老師對於回數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先後在專業期刊上發表了論文《探究數字黑洞「123」的形成》和《淺談回數問題》。

在他的論文《探究數字黑洞「123」的形成》中,他寫道:「任取一個多位數,相繼依次寫出它的偶數的個數,奇數的個數及兩個數字之和的個數,得到一個正整數,然後再把這個新的正整數按偶數的個數,奇數的個數及其之和的個數拼成另一個正整數,如此進行,最後必定掉進123這個數字黑洞之中再也出不來了。」

研究這個東西有啥用?不斷有人問類似的問題,張林霞老師認為:

數學是人類探究世界,研究自然界任何事物的核心。數學是基礎性科學,沒有數學就沒有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愛因斯坦,牛頓這些大學者自己都不知道給後世人做了多大的貢獻。他說,也許他的研究現在沒有多大實際意義,但也許在幾十年,數百年甚至更遠的將來它將給後世人帶來巨大的啟發。張老師說,因為人類視野和思維方式的局限性,人類也許暫時還無法突破光速,那光速方程沒有實際意義?也許哪天人類突破了光速,那這項研究做出的貢獻就是空前的。如果如果研究數學沒有意義,哥德巴赫猜想就不會有人研究啦,也就不會有陳景潤之類數學家出現啦。

對於固定回數的形成,張林霞老師解釋說,固定回數就是任取一個多位數按照指定方法計算,計算若干次後就會掉進一個固定的回數裡(即結果最後落入一個點的數字黑洞),再也出不來了。(張林霞研究了多個固定回數)5445就是固定回數裡其中的一個。

例如,固定回數5445的形成

任取一個多位數N(N為自然數,且N≠0),操作方法如下。

N中各數位上數字的立方和再乘以3,令其積為K

將K中各數位上的數字重新排列成一個最大的多位數及最小的多位數(注;以0開頭的也得看作是一個多位數,例如:67409,排列成最大的多位數為97640,最小的多位數為04679),再將這兩個數相加。

按照以上兩步重複操作幾次之後就會掉進5445中,再也出不來了。

例如:任取一個多位數 3728651

(33+73+23+83+63+53+13)×3=3696, 9663+3669=13332

(13+33+33+33+23)×3=270 720+027=747

(73+43+73) ×3=2250 5220+0225=5445

(53+43+43+53)×3=1134 4311+1134=5445

張老師說,通過分析、判斷、推理、運算充分可以說明回數問題可分為不定回數(無規律回數,有規律回數)及固定回數兩大類。

曲高合寡,張林霞老師希望對於數字黑洞和回數等感興趣的老師同他聯繫,共同探索數學的奧秘。張林霞老師電話 13475897673

壹點號張紅軍新聞攝影

相關焦點

  • 鄉村教師隊伍擴量提質的鎮原探索
    深處內陸西北,鎮原縣也面臨著貧困地區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共性難題。如何為鄉村教師樹起近處可學的榜樣,讓鄉村教師隊伍不僅有規模更有質量?如何在資源有限情況下,彌補教師結構性短板難題,開足、開好課?鄉村教師流動大,如何才能「留住」「留穩」?圍繞這些問題,鎮原縣開始探索寫出了自己的答卷。鄉村教師怎麼強?
  • 昌都市芒康縣小學教師曲海超獲馬雲鄉村教師獎
    原標題:昌都市芒康縣小學教師曲海超獲馬雲鄉村教師獎   三亞海棠灣,100位鄉村教師在這裡走上紅毯,成為舞臺上矚目的明星。1月6日晚,一年一度的馬雲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再度舉行,該獎項自2015年發起以來,每年的三亞之約已經成為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鄉村教師們的不變約定。本報作為西藏唯一合作媒體應邀參會。
  • 音樂背包客:遇見鄉村老師求知的目光和孩子們爽朗的笑聲
    前排從左到右:高建軍、盧德賢、陳和歡、李錦星後排:王鳳銀、柳代婭、王興源、張高鵬、王丹萍、劉豆豆、易美玲2020年11月2-13日,7名來自北京、內蒙古、河南、山西、廣州、長沙等地的音樂背包客來到「快樂合唱3+1--鄉村中小學合唱藝術推廣」公益項目實施地—
  • 《我和我的家鄉》範偉演的支教老師原型是她!杭州鄉村教師方平爾的...
    「大方老師,夢想課堂還開課嗎?」每次臨近節假日,淳安縣大墅鎮大墅村「兒童之家」就會接到孩子們急切的打聽。「當然啦!」得到肯定的答覆,意味著這些鄉村孩子又能有一個開心充實的假期。孩子們口中的「大方老師」就是方平爾,一位紮根山區「支教」近40年的鄉村教師,也是正在影院熱映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第三個故事《最後一課》中,範偉演的鄉村支教老師的原型。《我和我的家鄉》劇組從淳安縣有關部門了解到方老師的支教故事後,先後兩次找到方老師進行採訪。我想像中的方老師形象就是範偉那樣的,沒想到,現實中的方老師是女老師。
  •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範偉演的支教老師原型:杭州鄉村教師方平爾...
    當年方老師跟孩子們在一起 都市快報訊 「大方老師,夢想課堂還開課嗎?」每次臨近節假日,淳安縣大墅鎮大墅村「兒童之家」就會接到孩子們急切的打聽。 「當然啦!」 得到肯定的答覆,意味著這些鄉村孩子又能有一個開心充實的假期。
  • 科學課上進大自然 溫州小學老師陳耀獲全國十傑教師
    「陳導來了!」「太好了,太好了!」孩子們歡呼著。被孩子們稱為「陳導」的男人是剛被評為全國十位「傑出中小學中青年教師」之一的溫州小學老師陳耀。對孩子們來說,陳耀來了,好玩的科學時間就開始了!從1994年參加工作至今,每逢周末和節假日,陳耀總是帶著孩子們走向大自然。為了帶領孩子做實驗,陳耀開壞了自己的兩輛汽車,貼進去了十多萬元的科學實驗器材。
  • 小學數學作業「數1億粒米」 網友算:重8公噸得數1年
    新學期剛開始,佛山某小學數學老師出了一份作業要「數1億粒米」帶來學校,還說要學生「一粒一粒」數,家長們都驚呆了!一系列對話截圖在網路瘋傳。有網友就算出,假設每秒算三個數字,不吃不喝得花一年數到1億,在算完後,若600粒米約50克,1億粒就有8千多公斤(8公噸多),要怎麼扛去學校?面對各項質疑,出題老師回應,作業的初衷是讓孩子估算和想像出1億有多大,而不是真的去數1億粒米。▲家長群組中,數學老師提醒今天的作業是「數1億顆米」。
  • 引路 永恆的星光——追記河南省信陽市鄉村小學教師李芳的大愛人生
    近5000人的送行隊伍,蜿蜒數公裡,把靈堂前的道路擠得水洩不通。   送行的人群中,有李芳生前的親友、同事、學生,有聞訊趕來的父老鄉親、幹部群眾,還有許多素昧平生的人,他們聽聞了李芳老師的事跡,千裡迢迢從北京、河北、內蒙古、安徽、廣東等地趕來。   「那天下午你救學生,我看到了。雖然我不認識你,但我知道你一定是個好老師!
  • 示範課教研受鄉村教師孩子喜愛
    2020年12月29日-30日,由廣東省青少年基金會與卓越教育聯手承辦的護燭公益項目·關愛鄉村教師行動,特邀卓越教育語文、數學、英語三個學科的授課名師和教研專家,分別來到派潭鎮中心小學、第二小學開展送教活動,將優質示範課堂帶到鄉村學校,幫助鄉村教師解決期末課程教研問題。
  • 汶川「袖珍姑娘」成了小學音樂老師 緬懷地震...
    2020年12月30日,湯星月收到最好的「新年禮物」——2021年,她可以繼續留在成都都江堰玉堂小學當音樂老師。12年前,9歲的湯星月還是映秀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她在地震中埋在地下6個小時後被救出。只是,因為受傷,她的身高停留在1.3米,成了「袖珍姑娘」。
  • 淳安這所鄉村小學變網紅後,孩子們咋樣了
    學校位於距淳安縣城25公裡的青山翠谷間,在當地政府投入1000萬元全面改建後,2018年嶄新亮相。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也是在那個時候頭一回知道有這樣美麗的鄉村小學。但這所最美鄉村小學真正火起來,是在今年國慶長假期間,因為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的熱映。
  • 馬鞍山鄉村教師堅守深山35年拒絕調動
    馬鞍山鄉村教師堅守深山35年拒絕調動 >   30年前,家人已成萬元戶,15歲的他卻選擇做每月幾十元的民辦教師;20年前,上級想把他調上去,他卻堅守山村小學;10年前,大家紛紛農轉非,他卻還是留在山裡教書……他就是金有華,馬鞍山龍泉中心學校百峰小學校長。
  • 【溫暖人生好老師】周斌:小學自然教師的科學夢
    她就是寶山區實驗小學的學校科技總輔導員周斌老師,1973年出生,上海市自然中心組成員,中學高級教師。2013年榮獲寶山區首屆教書育人楷模稱號,作為全國優秀科技教師、上海市野生動物保護特色教育十佳模範教師,她總能變著法兒帶孩子們開心的「玩科學」,公園、綠地都留下了她與孩子們的足跡,孩子們也總愛圍著她問這問那。
  • 博士媽媽:孩子小學6年就「吃透」這200題,數學「回回」不下98!
    博士媽媽:孩子小學6年就「吃透」這200題,數學「回回」不下98!數學一直都是同學們重點所學習掌握的學科,數學的學習能夠很好的提升同學們的邏輯思維,空間想像能力,能夠進一步提升同學們對其他學科的學習能力,所以在數學的學習中同學們一定要掌握數學知識點,熟練解答數學各類題型。
  • 英語教師結構性矛盾調查:城市憂減員 鄉村稀缺
    鄉村:課本成「天書」,教師「奇缺」  與城市英語教師的境況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一些教育欠發達地區英語教師的極度稀缺。「每年都發英語課本,但沒有老師教,課本在學生手中變成了看不懂的『天書』。」海南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彎嶺鎮大墩小學校長王升超一臉無奈地說。而在他無奈的背後,是海南千餘所鄉村小學普遍缺少英語教師的尷尬現狀。
  • 鄉村教師方平爾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裡一所流光溢彩的小學,驚豔了人們。這所讓人感動的學校,不是特效做出來的,它真的存在,就在淳安縣富文鄉中心小學。今天我們就特別邀請到了一位紮根山區「支教」近40年的鄉村教師,也是《最後一課》中,範偉飾演的鄉村支教老師的原型,方平爾老師來到我們演播室,和我們聊一聊鄉村教師的故事。1985年8月,方平爾離開任教兩年的富陽高橋鄉中心小學,隻身來到淳安大山裡。那時的方老師是學校的年輕幹部培養對象,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年輕的方平爾卻偏偏選擇了陪伴在大山孩子們的身邊。
  • 美好Village2019年鄉村VDO探索計劃啟幕
    12月22日,多美好(北京)服務有限公司旗下品質村落旅行服務平臺「美好Village」於大地鄉居· 鶴影裡開幕儀式上聯合發布「2019年發現鄉野之美·VDO探索計劃」,雙方將通過尋找鄉村探索員的方式,深度挖掘特色村落的自然與人文價值,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發現鄉土之美的行列中來
  •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只發書不上課,因為沒有專業老師
    所以很多家長從小學就開始重視小孩的英語學習了,想方設法讓小孩寒暑假通過各種英語培訓班,提高班來鞏固英語成績,就是希望以後在關鍵考試中,英語不要拖了後腿,最好能為總分增光添彩。既然英語對於學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想必學校和老師也應該非常重視吧。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由於師資力量薄弱,我國很大部分偏遠地區的農村小學,根本沒能力開英語課!
  • 北大附小名師:吃透這21類小學數學應用題型,6年回回不下98!
    北大附小名師:吃透這21類小學數學應用題型,6年回回不下98!學數學要注重解題,小學數學要注重應用題解答。答答應用題時,會出現一些常見的應用題,很多同學也經常在這些類型的題目上失分,因為這類題目涉及的問題比較多,如果不好好訓練學習,很難解決。
  • 小學五年級數學試卷分析,學生:我們及格了,老師:繼續努力
    小學五年級數學試卷分析,學生:我們及格了,老師:加油,繼續努力期中考試結束,每個老師都要對所教學科進行試卷分析和學生成績分析。找出自己所教學生欠缺的環節,查漏補缺。我們是一所鄉村學校,考試前,我曾問學生:你們這次數學想考多少分?學生齊聲道:我們考及格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