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被扔掉的塑膠袋,最終會被我們吃下去...

2020-11-26 騰訊網

快消時代,我們每天都會吃一些塑封零食,或者收到幾個快遞,這些便利當然離不開塑膠袋的發明。

然而,我們在感嘆塑膠袋提供便捷的同時,我們人類也深受其所帶來的危害.....

這是攝影師從西班牙垃圾場裡拍到的一幕,塑膠袋完全包裹著鸛的上半身。

要不是攝影師救了它,等待這隻鸛的只能是死亡,更可怕的是,屍體腐爛在塑膠袋裡後,塑料仍然會持續存在,並造成另外的生物窒息,至此循環。

這是在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的汙染水域,一隻海馬拖著一根塑料棉籤艱難前行......

這是孟加拉國布裡甘加河支流的一座橋底下,一家人正在整理一大堆塑料瓶。

一次性使用的塑料需要超過450年的時間來降解

在此之前,這些塑料會殺死數百萬的海洋生物

這是在西班牙的地中海裡,一隻被塑膠漁網纏住的赤蠵龜。原本赤蠵龜可以將他的脖子伸出水面呼吸,但是因為無法逃離這些漁網,它的生命岌岌可危。

日本衝繩的海灘上,一隻寄居蟹用塑料瓶蓋來當做它柔軟腹部的保護殼。

這是在衣索比亞哈勒爾的垃圾填埋場,鬣狗們在尋找可以食用的東西。

怎麼樣,看完這些照片,你是不是對塑料有了另一種看法?

這些讓你感到震撼的照片,來自《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拍攝這些畫面,目的就是為了揭示塑料給我們環境所帶來的巨大危機。

地球到底有多少塑料垃圾?

我們都知道,塑料製品已經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但是,這些塑料製品的總量到底有多少?它們對地球的危害又有多大?

《科學發展 》雜誌中所做的報導來看,從1950年人類開始大規模製造塑料以來,已經成產了83億噸塑料垃圾,這個量相當於9萬座艾菲爾鐵塔或者10億隻非洲象的重量。

而這其中,只有有大約9%的塑料被回收,12%被焚燒。這意味著,有65億噸塑料正在汙染這顆星球,它們要麼被填埋進地裡,要麼直接被扔進海洋或者鄉村,這對海洋和陸地造成了極大的汙染。

值得一提的是,亞洲作為一個新興的經濟體成長體,幾乎世界的一半塑料製品都在這裡誕生,其中,29%在中國

從2010年的這張塑料垃圾產出國的前十圖表中可以看出,中國確實是該年亞洲最大的海洋塑料垃圾生產國,已生成至少數千萬噸的海洋垃圾。

如此數量龐大,且危害力驚人的塑料垃圾,不僅在吞噬著陸地,更在威脅著海洋。

海洋正在被塑料垃圾吞噬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海洋的總面積佔地球全部面積70%-80%左右,而有80%的海洋廢棄物來自陸地,全球的海洋廢棄物順著洋流展開「垃圾漂流」之旅,無數的海洋垃圾就這樣隨波逐流,漂流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早在1997年,一位致力於研究海洋環境的科學家兼船長Charles Moore,在一次旅途中,穿越北太平洋環流系統,發現了一塊由各種漂浮垃圾所構築的巨大建築物,包括300萬噸的塑料,並且還比浮遊生物多了幾倍。

正是因為受到如此強烈的視覺震撼,Moore 後來創建Algalita海洋研究基金會,並開始從世界海洋採集樣本。

在海洋垃圾中,Moore稱塑料汙染比氣候變化更具破壞性,並向子孫後代發出號召,保護孕育生命的海洋。

然而據估計,在地球的海洋和河流中,有大約3億噸的塑料被淹沒其中,大部分是肉眼看不見的,而許多動物都深受其害。

基於此,《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正在發起一項名為「這是地球還是垃圾場(Planet or Plastic)」的活動,旨在提高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

雜誌透露:每年,全世界有900萬噸塑料垃圾最終流入海洋,也就是說,一輛裝滿垃圾的卡車每一分鐘都在不停的向海洋傾倒一車的垃圾。

毋庸置疑,我們的海洋正在遭受著毀滅性的破壞,而令人心驚的是,塑料數量卻在不斷增加,時刻影響著野生動物和人類。

作為受災重地,世界海洋每年有大概1,400萬噸塑料土地,1.5億噸已經在周圍浮動。

預計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會超出魚類的數量

海洋的死敵:由塑料到微塑料的衍變

然而,一個更令人驚悚的事實是:如此數量龐大的塑料製品,幾乎都不會被生物降解,只是延遲了對環境造成的汙染。

對於海洋來說,真正的汙染物是一個叫「微塑料」的東西,一種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甚至是比塑料本身更可怕的存在,它才是海洋垃圾中的主要汙染載體。

在2004年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所署名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發現塑料分解後產生了很多微塑料,事實證明,它們在海洋中具有「大規模積累的潛力」

用一個我們身邊的例子來解釋一下。

生活中我們喜歡吃各種魚蝦貝類,不可否認,味覺的口感和營養的豐富,極大程度上令所有人類痴迷於此。

但讓人感到可怕的是,科學家們已經在114種水生物種中發現了微塑料,其中超過一半的食物會在我們的晚餐盤中出現。

而這種叫微塑料的分解體,是很多貝類魚蝦的頭號公敵,只要不小心誤食,殘存在貝類的胃裡,就導致動物死亡,而貝類作為食物鏈底層,又被上層的大魚大蝦吃掉,微塑料就轉移到它們身體裡,再被頂端食物鏈人類吃下,這才是讓人感到可怕的地方......

哥倫比亞大學曾經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教授Debra Lee Magadini在顯微鏡下放置一張幻燈片,仔細檢查她在市場購買的一隻蝦的消化道時。她脫口說道:「這個蝦的內部構造簡直就是個纖維城!」在它的腸道內發現發現發現七個塑料花紋,還被染成紅色,有螢光閃現。

想想這樣的食物被我們吃進腹中,你們是不是感到一陣陣後怕......

不過你要是因為擔心而不吃魚類,也是一種損失,因為科學家還給出吃魚對我們有好處:魚類含有其他食物中罕見的高水平營養素,它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所以目前來說,由於研究人員缺乏分析方法來識別食品中的納米塑料,很難分析這些海洋塑料給人類造成的具體影響。

但可以明確的一點就是,這是一種緩慢的傷害過程。

除了這種已經可以鑑別到的塑料成分,科學家們內心還一直存在一個更大的憂慮——他們在海裡找不到更多的塑料。

隨著世界塑料產量呈指數增長,塑料製品從1950年的230萬噸增加到1993年的1.62億,到2015年增加到4.48億,但塑料垃圾並未在海洋中大規模中有所增長。也就是說,塑料製品在上升,但是海洋發現的塑料垃圾卻不及這些塑料製品投入的三分之一。

所以說,其他的海洋塑料去了哪裡,還有哪些領域沒有被我們發現,這才是目前最需要解決的。

科學研究人員也說,「除非我們知道它在哪裡,否則永遠不知道環境正在遭受什麼樣的傷害。」

想想這些已知的垃圾數量足夠令我們後怕,更別說還有很多沒有被發現的海洋塑料,正在地球上浩浩蕩蕩地漂浮著。

減少塑料,為保護環境做出應有的貢獻

遺憾的是,這樣的形勢並沒有喚起人們的警覺,塑料的產出數量依然驚人。

有數據顯示:每分鐘全球可以售出近百萬個塑料飲料瓶,美國人每天丟掉數以百萬計的塑料吸管,每年全球使用萬億個塑膠袋

美國雖然擁有先進的垃圾收集系統,卻仍是垃圾生產國前20名之一。這有兩個原因:美國的海岸人口眾多且相當稠密,以及身為富裕國家,美國同時也是塑膠製品的消耗大國。

作為美國最大的塑料垃圾回收廠——舊金山回收廠每天的回收量,就可以說明其日益增長的塑料垃圾情況。每天處理500至600噸的塑料垃圾,而這是其過去20年回收噸數的一倍還多。

而在孟加拉國達卡,塑料已經催生出了一個成熟的行業。許多家庭專門以收集乾淨的塑料垃圾衛生,他們把塑料垃圾清洗曬乾後,賣給當地的回收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達卡從事這種非正式回收行業的大約有12萬人

地球正在被塑料垃圾吞噬,人們卻並未對此有所警覺,這是為什麼在文章開頭,《國家地理》會發起這樣的社會活動。

雜誌策劃通過利用科學技術,在陸地及河流附近收集和記錄塑料垃圾數據,在雜誌中發布,以喚起人們對塑料危機的意識...

他們也以身作則,承諾在2019年前將把其雜誌包裝全部換為紙質包裝,這一舉動能在每月減少250萬件一次性塑料...

以《國家地理》雜誌負責人的話來說就是,「說到底環境問題永遠是人們高談闊論的話題,但卻永遠被人們所忽略,只有我們每個人都從個人做起,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真正意識到塑料危機的可怕,開始行動起來,地球的環境危機才有可能得到緩解。」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但願我們都能為保護環境,作出一點點改變。

歡迎訂閱北美浪神

北美最的存在

浪神每天都會告訴你北美各種無節操的奇聞異事,也會積極地發散正能量

在你悲傷的時候也可以來找浪神聊天~

最主要的還能幫你找到另一半!浪神在公眾號主頁等你調戲哦!

浪神頻繁發送留學生零食、機票、備考等福利

長按並掃描下方的二維碼關注我

帶你裝逼帶你飛!

相關焦點

  • 新型塑膠袋溶於水 實驗者將液體喝了下去
    而耕地的「白色海洋」地膜,則是為了改善土壤溫度和溼度,以延長經濟價值較高作物的生產季節,最終提高其產量。地膜鋪下去後,產量的確提高了。但同時,地膜在使用後很難從土壤裡剝離。它們長久地待在土壤裡,破壞土壤結構,生物失去了活動空間,線蟲、蚯蚓挨個離開,土地最終板結化。
  • 你扔掉的垃圾正被你一口口吃掉?
    但我告訴你,其實我們每個人天天都在吃塑料。在上篇文章中我就提到過,全球每人每周會吃掉一張信用卡!人類扔給自然的垃圾,正被自然還回來現在塑料已經布滿世界海溝最深處,據聯合國環境署估計,每年有超過640萬噸垃圾進入海洋,其中佔比最大的是食品包裝和塑膠袋。而且90%的海洋塑料是微觀的,科學家將它們比作一種「湯」。
  • 塑膠袋不能隨便裝吃的(圖)
    不過,中國包裝資源綜合利用委員會副主任董金獅提醒,用塑膠袋裝日用品還可以,裝吃的東西可一定要小心。四大方法查塑膠袋能否裝吃的一是看首先要看塑膠袋的外觀是否有「食品用」的標誌。通常這個標誌應該在包裝袋正面,比較醒目的位置。
  • 470年降解不了的塑膠袋,被80歲奶奶織成毯子送給流浪漢
    「只要他們有需要,我們就會一直做下去。」塑料「毛毯」前段時間,一條年幼領航鯨的新聞,讓所有善良的人都揪心不已。你肯定也會死。」一隻被塑料打包環死死套住的海豹,最終活活餓死日常生活中,塑膠袋似乎是我們的必需品,但我們經常用完會隨手一扔
  • 帶著塑膠袋的早餐衛生嗎?和滾燙的食物接觸後會不會有毒?
    相信大家平時走在大街上都看到過路邊攤,很多賣街頭小吃的老闆都會在碗上或者盤子上套一個塑膠袋。或者平時大家上班的時候來不及買早餐,尤其是大城市忙忙碌碌的上班族,經常見他們帶著早餐邊走邊吃。那麼有的朋友就發問了,帶著塑膠袋的早餐衛生嗎?和滾燙的食物接觸後會不會有毒?
  • 環保塑膠袋成巨大商機?最終仍被送進填埋場或焚燒場
    而耕地的「白色海洋」地膜,則是為了改善土壤溫度和溼度,以延長經濟價值較高作物的生產季節,最終提高其產量。地膜鋪下去後,產量的確提高了。但同時,地膜在使用後很難從土壤裡剝離。它們長久地待在土壤裡,破壞土壤結構,生物失去了活動空間,線蟲、蚯蚓挨個離開,土地最終板結化。
  • 吃一口等於吃9個塑膠袋?家長不要天天餵給孩子吃了,要注意了
    而且宇宇平時也經常出現感冒發燒的情況,動不動就不愛吃飯,但後來父母聽了鄰居們的建議,就帶著孩子到兒科進行了一個全面的檢查,誰知道查出了魚與脾胃虛弱兒科主任,經過詢問過後太了解原來平時抑鬱,經常飲食習慣不好,還經常性去吃一些傷害脾胃的食品,有的一些食品甚至吃一口就等於吃9個塑膠袋,但是父母並沒有去及時的制止,反而讓孩子天天去這樣吃。
  • 遊客餵大象吃塑膠袋?昆明動物園緊急……
    視頻拍攝者陳先生:「昨天早上在動物園,突然他們(遊客)丟了一個塑膠袋,裡面可能裹著一個蘋果,那個大象就把他吃進去了,當時我以為大象會挑一下,(結果)他連著塑膠袋吃了。」眼看著大象將遊客投餵的食物連同塑膠袋一起吃進了肚子裡,視頻拍攝者陳先生感到十分擔憂。
  • 人類每天都在吃塑料,你隨地亂扔的垃圾,最終會回到自己的餐桌上
    而在許多環境汙染中,白色汙染或許是最容易讓我們忽略的一種汙染。所謂白色汙染,實際上就是塑料汙染。隨著消費水平不斷的提高,人們使用塑膠袋的頻率也隨著大大提高。最常見的就是平時我們去逛超市,結帳打包是都是用塑膠袋來包裝。可以說,在我們生活中,塑料製品是隨處可見的。雖然我們經常忽略塑膠袋造成的汙染,但這並不代表著它很好處理。
  • 溶於水的新型塑膠袋是白色汙染的終結者還是曇花一現?
    塑膠袋的發明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很方便,所以儘管我們知道塑膠袋對環境汙染很大,儘管我們知道被動物食用後會導致它們死亡,儘管塑膠袋開始收費了,但因為始終沒有更方便的替代方式,所以我們一直都在使用,哪怕開始收費。
  • 大學生曬被子有新招 被褥裝進黑色塑膠袋密封暴曬
    一問才知道,她們把被褥裝在黑色塑膠袋內密封好,用這種另類的方法曬被子。塑膠袋上貼著一張紙條:「302宿舍被褥別當垃圾扔掉,謝謝。」   這奇思妙想來自於劉同學。她老家在周至,她奶奶平時用這種方法曬被子。她解釋說,黑色吸熱,袋子又是密封的,經過太陽暴曬,被子溫度會更高,這樣就能殺死被子裡的細菌。
  • 寶寶吞食了塑膠袋碎片呼吸困難,如此驚險,我方寸大亂
    我就在旁邊收拾屋子,寶寶突然哭了起來,我以為她餓了,抱起來餵奶,可是一口奶下去直接吐了出來,而且臉憋得通紅,呼吸困難,腦子裡瞬間想到的就是寶寶吞食了異物,而大腦飛快的運轉著寶寶吃下去的是什麼,平時我都會非常小心,所以小小的東西一般不會放在寶寶能夠觸及的地方,此時寶寶明顯非常難受,臉憋得通紅,而且不停的乾嘔,突然想到了海姆立克急救法,馬上把寶寶趴在腿上,頭高腳低
  • 海龜吃什麼?不幸的是,塑膠袋
    你是否願意與水母或塑膠袋挑起戰鬥?對於海龜,這個問題應該很簡單。它們的鱗片可以保護它們免受最嚴重的水母毒液的侵害,並且所產生的食物既美味又營養。但是,一個塑膠袋可能是致命的。問題在於海龜不知道什麼是塑料,也無法選擇。海龜自然吃什麼?
  • 貓糧都沒有塑膠袋香,毛孩子舔塑膠袋成癮如何是好?
    家中養貓的鏟屎官們很大一部分飼養的貓咪都會有舔塑膠袋的習慣,教也教不停,打罵都是無動於衷的,你把它拉開了,回過頭一轉眼還在那舔,這要怎麼辦呢?貓咪愛舔塑膠袋無非就幾個原因,貓糧營養不到位。一定要阻止塑膠袋分可降解和不可降解的,但是不管哪一種,對貓咪來說都沒好處,萬一玩著玩著吃下去,像上述這位網友一樣可就慘了。因此我們發現它在舔或者撕咬塑膠袋時一定要及時阻止。
  • 吃一口等於6個塑膠袋,3物撤離餐桌,消化科:胃病或會知難而退!
    正常情況下,幽門螺桿菌會被胃外的胃黏膜阻塞,但由於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保護胃部,導致胃黏膜受損,幽門螺桿菌容易侵入胃部,危害胃的健康。醫生提醒:這3物吃一口等於吃6個塑膠袋,撤離餐桌!1、剩飯剩菜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是平時都很節約,所以經常有些剩飯剩菜捨不得直接丟掉,但是這種食物很容易滋生很多細菌和病毒,因此,如果你不想被幽門螺桿菌感染,最好儘快把剩菜丟掉,因為這可能有助於減少對胃的損害,胃病也會消退。
  • 科普|用一次性紙杯喝熱飲,15分鐘會吃下去幾萬個塑料顆粒
    一次性紙杯的使用很普遍,但如果告訴你,用一次性紙杯盛熱水,會吃下去幾萬個微塑料顆粒,你還會用一次性紙杯喝熱飲嗎?②微塑料進入到我們體內,已經有「石錘」!2018年,歐洲腸胃病學會首次報告在人體糞便中檢測到多達9種微塑料,直徑在50微米至500微米之間。這提示我們,微塑料會到達人體腸胃,可能影響消化系統。
  • 1000米深海突現「紅色塑膠袋」,研究發現,它是一種劇毒生物
    這不僅引起了操作我們操作人員的好奇心。他們再次透過鏡頭仔細打量,發現這個東西並不是真正的塑膠袋,而是一種危險性極強的海洋物種。他們迫切地想要知道,這種水母到底是如何繁衍生息,又是吃什麼東西的?可當下只是通過鏡頭了解,這樣顯然是不能夠滿足,科研人員的研究欲望。抱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態度,科學家們開始對這個東西,進行深入且細緻地分析。他們細細地打量著,這個看起來像是塑膠袋形狀的水母,驚訝地發現:它的渾身似乎沒有明顯的觸角。
  • 那些隨手扔掉的一次性「吸管」,總有一天換個身份爬上你的餐桌
    據科學家預測,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會比魚類更多……Plastic Ocean塑料汙染問題,更多源於其使用模式仍舊是線性的,即原生產材料在末端,14%被焚燒、40%填埋、32%流入環境,只有14%被回收,最終才有2%能同級再生。
  • 街頭賣早餐的,都愛在碗上套「塑膠袋」,裝上滾燙的熱飯,有毒嗎
    如果只套一個塑膠袋的碗,上一個顧客吃完了,老闆們只會將塑膠袋扔掉,再重新套上一個乾淨的塑膠袋,根本沒有時間清洗碗,有的在路邊也沒有條件去洗碗。看到這樣的一個現象,不僅讓人想到一個問題,街頭賣早餐的,都愛在碗上套「塑膠袋」,裝上滾燙的熱飯,這麼做有毒嗎?
  • 吃一次等於吃6個塑膠袋,很多家庭都給娃吃,兒科醫生:無知
    這可嚇壞了周姐,趕緊詢問醫生這是怎麼回事,醫生詳細問了孩子的日常情況,這才知道原來孩子每天吃這些東西,吃一次等於吃6個塑膠袋,很多家庭給娃吃,簡直無知!一、 這些食物,吃一次等於吃6個塑膠袋,父母少給孩子吃1、薯片辣條等零食2、 小朋友都喜歡吃零食,尤其是像薯條辣條這類的零食,能刺激孩子的味蕾,色味俱全,讓小朋友欲罷不能,吃了還想吃。但是這類食物都含有添加劑和防腐劑,對孩子的脾胃的傷害還是很大的,吃多了還容易營養不良,影響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