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袋不能隨便裝吃的(圖)

2020-11-26 中國日報網

環球在線消息:日常生活中,用塑膠袋包裝食品的情形屢見不鮮。無論是日用品、鞋子、衣服,還是魚、肉、蔬菜、水果,甚至油條、豆漿等都免不了用塑膠袋來裝。不過,中國包裝資源綜合利用委員會副主任董金獅提醒,用塑膠袋裝日用品還可以,裝吃的東西可一定要小心。

四大方法查塑膠袋能否裝吃的

一是看

首先要看塑膠袋的外觀是否有「食品用」的標誌。通常這個標誌應該在包裝袋正面,比較醒目的位置。其次是看顏色,一般而言,有顏色的塑膠袋大都使用了廢舊塑料的回收料,是不能用來裝食品的。比如,一些菜市場用來裝魚、蝦等水產品或肉類的黑色塑膠袋,原本是用來裝垃圾的,消費者應避免使用。最後,要看塑膠袋有無雜質。將塑膠袋放在陽光或燈光下,看是否有黑點,有沒有口子。有雜質的塑膠袋,肯定是使用了廢塑料做原料。

二是聞

聞一聞塑膠袋有無異味,是否讓人覺得噁心。合格的塑膠袋應該是無異味的,而不合格的塑膠袋由於使用了添加劑,會帶有各種味道。

三是撕

合格的塑膠袋具有一定強度,不會一撕就破;而不合格的塑膠袋由於添加了雜質,往往強度很差,容易破裂。

四是聽

合格的塑膠袋在抖動時,會發出清脆的聲響;不合格的塑膠袋往往是「嗡嗡」的悶響。

塑膠袋少裝熱、油食物

當然,在你無法確定塑膠袋是否安全的前提下,避免用它盛裝過熱或油脂類食品,是將危害降低的方法之一。

董金獅說,不安全的塑膠袋,裡面主要含有染料、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油性食品如肉類、魚類、油條中所含的油脂實際是一種溶劑,它能令塑膠袋中的有害物質析出;而高溫則會使塑料軟化,同樣能促使有害物質析出,導致中毒。因此,裝常溫的蔬菜或冷凍食品,會相對安全一些。

當然,平時要儘量做到不使用塑膠袋盛放食品。可以在買菜時自己帶個籃子或布袋;迫不得已使用時,回家後,也應儘快將塑膠袋中的食物取出。  ( 編輯:巴合提 來源:生命時報)

相關焦點

  • 食品級塑膠袋有標準,隨便的袋子要慎用,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很多人的生活習慣都不太好,喜歡用塑膠袋打包食物,這著實不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可否認,塑膠袋為人類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是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塑膠袋都可以用來盛放食物的。不僅對身體有一定的毒害性,而且會對環境汙染極大的影響。今天就來好好討論一下食品級塑膠袋的標準,不要隨便什麼塑膠袋子都用,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 能溶於水、還能喝的塑膠袋,良心發明!但估計好多東西都不能裝吧
    我國從2008年開始實行「限塑令」,要求商場、超市、集貿市場等銷售場所實行塑膠袋的有償使用制度,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消費者對塑膠袋的使用,促進環保。國家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在該禁令實施以來,取得的效果如何?那就很難講了。
  • 柿子雖好可不能隨便吃
    我不是隨便的人,我隨便起來不是人!柿子不是隨便吃的,隨便起來驚恐啊! 聽說,吃柿子的禁忌很多?作為一個吃貨,柿子我也是不敢隨便吃,道聽途說的禁忌也是讓我望而生畏。今天我就巴拉巴拉關於柿子有哪些不好的吃法。 首先,從中醫的角度了解一下柿子。
  • 街頭賣早餐的,都愛在碗上套「塑膠袋」,裝上滾燙的熱飯,有毒嗎
    又很實惠,比如一碗胡辣湯、一碗豆腐腦,配上一兩根油條或者一兩個油餅,可以吃得飽飽的,還花不了多少錢。經常在外面吃早飯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需要用碗盛食物的時候,碗上都套上了一個白色的塑膠袋,沒有盛食物的碗,也被各位老闆提前套好了塑膠袋,有的店想得更是「周到」,在一個碗上要套上至少10個塑膠袋,比如有人要打包食物,盛到這個套有10個塑膠袋的碗裡,裝走一碗,緊接著再裝第二碗。
  • 吃早點時,老闆在碗上套個「塑膠袋」,熱湯直接裝,不怕有毒嗎?
    更有甚者,吃頓早餐都要自備餐具,就是為了避免這股「塑料味」,但也很容易招來異樣的目光,被人唏噓「矯情」。 尤其是在公司團體中,如果內心不夠強大,連自帶餐具的勇氣都沒有。
  • 塑膠袋直接裝熱包子安全嗎?困擾多年的疑問有答案了!
    煎餅果子很誘人,但包裝的塑膠袋衛生嗎?早點鋪、小吃店常常用塑膠袋直接裝吃的。有人反映:塑膠袋上的油墨都糊到早點上了。還有的商家常年把塑膠袋放在高溫蒸鍋旁,甚至在熱水中蒸煮,這樣會不會釋放有害物質?為了搞清楚這些疑問,江蘇南京市玄武區市場監管局進行了抽檢。4月11日,食品用塑膠袋檢測情況新鮮出爐。
  • 溶於水的新型塑膠袋是白色汙染的終結者還是曇花一現?
    塑膠袋的發明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很方便,所以儘管我們知道塑膠袋對環境汙染很大,儘管我們知道被動物食用後會導致它們死亡,儘管塑膠袋開始收費了,但因為始終沒有更方便的替代方式,所以我們一直都在使用,哪怕開始收費。
  • 拇指大的蜘蛛咬人後 被裝在塑膠袋裡(圖)
    今天上午八點多,家住麗水的張大姐專程坐了好幾個小時的車趕來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看病,她一隻用手捂著左邊脖子上的傷口,一隻手還拎著個塑膠袋。 拇指大的蜘蛛咬人後被裝在塑膠袋裡 「都是這個害人精啊。」張大姐邊說邊打開袋子,裡面一個大拇指大小,顏色黃黑相間的大蜘蛛在裡面靈活地爬來爬去。
  • 西班牙科學家最新發現:巢蟲居然能吃塑膠袋!
    【PConline資訊】近日,據報導,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CSIC)科學家FedericaBertocchini首次發現了巢蟲能吃塑膠袋的本領。她說:「我把那些蟲子放在塑膠袋裡綁好之後,便放到了一個房間裡。然後繼續清理蜂巢。等我弄完回房之後,卻發現蟲子爬的到處都是。
  • 銀杏果不能隨便吃
    因為銀杏果有保健效果,所以每到這個季節,路邊撿拾銀杏果的身影隨處可見,有些老人拿回家後就直接煮來吃了。  銀杏是第四紀冰川後倖存的古老樹種,其葉、種仁和外種皮都含藥用成分,被稱為「全身都是寶的活化石」。銀杏果的種仁叫白果,在我國的食用歷史已達上千年,藥用也有600多年的歷史,早在古醫書《神農本草經》上就記載過其功效。
  • 塑膠袋直接裝熱包子、熱玉米安全嗎?市場監管部門抽檢揭秘真相!
    裝包子、煎餅、煮玉米等直接入口熱食的塑膠袋幹不乾淨、安不安全?印字塑膠袋的油墨有沒有問題?能不能連塑膠袋一起放進微波爐加熱食物呢?南京市玄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轄區4家食品經營店的5批次食品用塑膠袋進行了抽檢。
  • 男生愛喝「袋裝啤酒」,女生熱捧「塑膠袋奶茶」,杯裝何去何從?
    最近很火爆的食物,小編發現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塑膠袋的問題,一般杯裝的或者罐裝的,因為很常見,所以如今已經不是年輕人所追求的潮流了,以前是男生喝啤酒,帶火了「袋裝啤酒」,一開始袋裝啤酒只是某一些地區的飲食文化,而且還屬於一個飲食習慣,但是隨著大家對這種美食形式開始感興趣,現在越來越多的人
  • 武漢現環保「像塑袋」 專家稱將取代塑膠袋(圖)
    據武漢市發改委數據顯示,全市每年消耗塑膠袋達15億個。當這些塑膠袋被埋進垃圾場後,不僅千年不化,還會破壞土地結構,最後使土地裡長不出花草,丟在江河裡也會汙染水資源。  有沒有可以像塑料一樣便宜、方便的東西可以替代塑膠袋呢?經過10年的研究,武漢光谷的綠世界公司找到了這種新材料,並將其生產成塑膠袋的形狀。  該公司生產的這種袋子拎在手裡,跟普通塑膠袋無異,只是顏色泛黃些。
  • 南城香餐飲店用塑膠袋熱湯 回應稱:無圖無真相
    那麼,李先生看到飯館是用什麼樣的塑膠袋加熱的?又是用什麼方式加熱的呢?記者:這個塑膠袋大概什麼樣?李先生:透明的,厚一點的,長方形。記者:他是在微波爐裡加熱,還是在蒸鍋裡蒸或者水鍋裡面煮?李先生:我不知道,我就知道這個袋子冒著熱氣,非常燙的時候倒進瓦罐裡的。
  • 什麼蟲子不能隨便玩
    這篇就來說說在野外看到哪些蟲子不能隨便招惹。比起玩蟲子那篇裡面萌萌噠的蟲子,這篇的蟲子就沒那麼長相討喜了,相信願意關注我公號的朋友們心理素質都很OK,可以全部看完。這些年也拍了不少蟲子,在茫茫圖海裡選了這些不能隨便玩的蟲子給大家一一介紹。拋開生物學的原理,單從外貌上,我分了以下幾類。第一類是看長相就不能上手玩的。
  • 桶裝泡麵打蠟不能吃?小質教你如何辨別食品的塑料包裝
    其實吃過桶裝泡麵的人大概都會發現, 泡麵桶的內壁的確像打了蠟一樣的光滑。&nbsp&nbsp&nbsp&nbsp難道真的打了蠟嗎?&nbsp&nbsp&nbsp&nbsp其實,不是打蠟,而是聚乙烯塗層。
  • 街頭的早餐,都在碗裡套一個塑膠袋,熱湯澆在裡面不怕有毒嗎?
    隨著現代社會的節奏加快,很多上班族選擇在外面吃早餐,不用自己動手做飯,還能吃到各種花樣的早餐,今天吃豆漿,明天吃包子,後天還能選擇吃酸辣粉。尤其是在公司比較多的軟體園一類地點附近,早餐店和小攤販比比皆是。
  • 塑膠袋裝食物易中毒 辨別無毒塑膠袋方法
    塑膠袋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謂無處不在,很多飯店喜歡用塑膠袋包裝食物,這樣的做法究竟是否衛生和科學呢?食品,尤其是熟食,用塑膠袋包裝以後,常常容易變質,人吃了這類變質食品後,易引起嘔吐、腹瀉等食物中毒症狀。
  • 多虧了他們,狼終於吃上了掛麵,大象吃上了塑膠袋
    而沒帶掛麵的吃瓜群眾,似乎也被他們感染,帶上孩子就地取材,抓起青菜,也一起調戲起圍欄裡面的小狼。 在同一類人的魔爪下,大象也被迫吃上塑膠袋,而動物園官方只能口頭教育,沒有懲罰的權利,這類事情用工作人員的話來說是
  • 牛吃了塑膠袋,好幾天不好好吃草,應該怎麼解決?
    牛吃了塑膠袋,一般不能在體內自然消化,且塑膠袋對於牛來說還含有毒素,長期取不出來,對牛的健康是很大的威脅,且牛食欲不振,身體會越來越消瘦虛弱。所以牛誤食了塑膠袋,這種情況還是需要重視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