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隨手扔掉的一次性「吸管」,總有一天換個身份爬上你的餐桌

2020-12-03 中國質量萬裡行

一邊吹空調,一邊吸(喝)冰鎮飲料,是不少人最愜意的消暑方式了。

不過,這種舒服喝飲料的方式可能會在年底終結:塑料吸管年底將禁用。

根據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將於9月1日起施行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則規定,未遵守國家有關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規定的,將處以1萬至10萬元的罰款。

頗受歡迎的塑料吸管是環境汙染的一道「死結」:2019年我國生產塑料吸管近3萬噸,約合460億根,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每一根的降解時間可能長達500年,且回收利用難度較大。

在肉眼看不見的地方,塑料正以多種形式回到你的餐桌上,每天「吃塑料」已不是危言聳聽。面對塑料給身體帶來的未知影響,《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告訴你為什麼要遠離「一次性」生活。

受訪專家

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李道季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朱毅

中國合成樹脂供銷協會塑料循環利用分會秘書長 蔣南青

你扔掉的塑料去哪兒了?

你隨手一丟的塑料垃圾,後來去了哪裡?

美國年排放的塑料,可以繞地球7圈

研究表明,全球192個沿海國家僅2010年向大海輸入的塑料垃圾量大約在400萬噸~1270萬噸左右。

塑料在海洋中逐步積累,目前全世界海洋漂浮塑料垃圾的量估計高達25萬噸之多,海洋幾乎成了一個「塑料世界」。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拍了一部環保短片《Plastic Ocean》,影片中色彩鮮豔的珊瑚、肆意搖擺的海草、自由自在的小魚……看起來美好的海洋生物,實際上是由來自泰國的塑料垃圾製作的。據科學家預測,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會比魚類更多……

Plastic Ocean

塑料汙染問題,更多源於其使用模式仍舊是線性的,即原生產材料在末端,14%被焚燒、40%填埋、32%流入環境,只有14%被回收,最終才有2%能同級再生。

令人遺憾的是,大量塑料垃圾依然在通過多種途徑進入海洋。

塑料,「粉碎」之後爬上餐桌

我們隨手扔掉的塑料製品,在「粉身碎骨」成為塑料微粒或微塑料之後,又幽靈般地回到了我們的食物和水中,並悄悄爬上了餐桌。

加利福尼亞和印度尼西亞的魚類市場中,1/4的魚類的小腸中含有塑料微粒

塑料微粒,又名塑料微珠,通常指直徑小於2毫米的塑料顆粒,存在於全球海域和海洋生物中,是造成海洋汙染的主要載體。

微塑料,更多定義為粒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

1丨塑料在哪裡?

目前環境中微塑料無所不在。

自來水美國華盛頓一家公益網際網路通訊社(Orb Media)聯合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公共健康學院對10多個國家的自來水樣本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全球83%的自來水中含有塑料微粒,這意味著數十億人的飲用水受到塑料汙染。

食物如研究人員發現德國的啤酒中每升的微塑料含量高達150個,蜂蜜中每千克最高達400個,加拿大的養殖貽貝每千克軟組織中最高達1.3萬個,海鹽每千克微塑料含量最高為681個。

2丨塑料從哪兒來?

微塑料汙染是多元化,其來源大致可分為陸地來源和海洋來源,而陸源微塑料的輸入是主要來源,包括以下兩種。

「初生」微塑料為工業和國內用途而製造,常見於日常生活中的化妝品或者清潔用品,如牙膏和去角質膏中使用的摩擦劑「微珠」、紡織品和纖維服裝、陸地運輸過程以及塑料製品加工等,這些微塑料通過廢水處理廠被排放到河流等自然水體中。

「次生」微塑料由大型塑料垃圾經過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造成分裂和體積減小而成的塑料顆粒,可以直接從海岸線或通過河流和汙水管道進入海洋。

3丨微塑料會危害人體嗎?

目前這方面的研究還很少,由於暴露途徑複雜和檢測困難,暫時無法估算一個普通人日常生活到底會攝入多少塑料。

微塑料可能不被人體吸收,但也不排除有的微塑料「神通廣大」,從胃「登堂入室」進入人體循環系統,可能對人類健康造成不確定性的影響。

拒絕「一次性」生活才是環保關鍵

我們都是塑料垃圾的製造者,一次性吸管、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膠袋、一次性飲料瓶……數據顯示,我國去年塑料製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

倡議:用可重複使用產品代替一次性產品

禁用塑料吸管,不少網友將希望投向了紙質吸管。在不少人眼中,紙質產品對環境更好,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我們用一次性紙袋和塑膠袋做個對比。

紙袋vs塑膠袋,誰更環保?

要評價某類產品的環境影響,一般從生命周期的角度更具有說服力和權威性。

生命周期是指從原材料獲取、產品生產、運輸儲存、使用再到廢棄處置5個階段,評估需要綜合整個流程判斷。

美國包裝聯盟一項研究發現,紙袋和塑膠袋的重複使用次數分別為1.5次和1次。

對於同尺寸紙袋和塑膠袋,紙袋的能耗、碳排放量和水耗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大於普通塑膠袋。

在廢物處理階段,如均按照填埋方式處理,紙袋在此過程中會產生溫室氣體,如甲烷和二氧化碳,對環境危害不小。普通塑膠袋則不產生溫室氣體,但其不可降解性對環境的影響更大。

目前不同袋子對環境的影響並沒有明確共識,但可以確定的是,並沒有哪種一次性袋子在環境影響中表現得更好,當它在某方面改善環境的同時,在其他方面也會存在負面影響。

因此,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比選擇吸管或者一次性袋子材質更重要的是,減少一次性產品的使用,拒絕「一次性」生活才是環保關鍵。

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

相關焦點

  • 螃蟹爬上了餐桌
    white在對斯裡蘭卡島野生螃蟹螃蟹爬上了餐桌螃蟹在大才島的海灘上螃蟹爬上了餐桌螃蟹爬上了餐桌螃蟹爬上了餐桌螃蟹爬上了餐桌螃蟹爬上了餐桌
  • 告別一次性塑料吸管 你準備好了嗎?
    旦開始,全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距離截止日期還有幾天,記者走訪了市區的餐館飯店和飲品店,發現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的為數不少。「這是你的奶茶,吸管在你旁邊的盒子裡,麻煩你自己取一下。」
  • 小小吸管大作用,教你用一根吸管解決生活中的三個煩惱!
    小小吸管大作用,教你用一根吸管解決生活中的三個煩惱!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東西都是有許多其他用處的,只是我們平常沒有注意到或者說我們不了解,就像是一根小小的吸管,可能我們覺得吸管喝完東西扔掉就好,或者說除了喝水還能有什麼用,那麼今天我就教大家廢物變寶,讓小小的吸管成為容納器或者我們生活中的小幫手。
  • 可以吃的吸管來啦!你想試試嗎?還有這些腦洞大開的發明
    從昨天開始#可以吃的吸管# 蹭蹭蹭登上熱搜持續兩天熱度不減這個可以吃的吸管由韓國企業研製表面光滑、結實有韌性在熱飲中浸泡2到3個小時完全沒問題在冷飲中堅持的時間更長目前單根價格約合人民幣9分錢網友們直呼「很有創意!」
  • 限塑令來了,你還在用塑料吸管嗎?
    進入2021年之後,不少市民發現,以前喝飲品隨手取用的塑料吸管變了樣。根據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年初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1月5日,記者走訪了石家莊市區多家店鋪,發現大部分餐飲店已將塑料吸管替換為紙吸管、可降解吸管以及直飲杯蓋。
  • 限塑令實施11年:塑料吸管消耗量仍舊十分驚人
    目前,全球的塑料吸管消耗量驚人。在美國,每天有近5億根塑料吸管被丟棄,接起來的總長度可繞地球兩圈半相關部門、行業協會等應加大對「限塑令」的宣傳,引導企業和消費者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的生產和消費難降解的塑料垃圾已成為世界公認的治理難題。中國的「限塑令」已經走過11個年頭,禁止進口包括廢塑料等多種固體廢物的「洋垃圾」禁令實行也早已超過一年。
  • 一次性餐具的黑幕到底有多黑?
    經濟的發展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吃遍八大菜系,可你是否知道在享受美味與便利的同時,不起眼的一次性餐盒會對自身健康和生態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今天你使用一次性餐具了嗎?一次性塑料餐飲具是指由樹脂或其他熱塑性材料通過熱塑成型加工得到的一次性餐飲具,包括一次性使用的餐盒、刀、叉、勺、杯、吸管等。
  • 新年,你跟塑料吸管告別了嗎?
    奶茶店隨手可取的塑料吸管,超市裡幾毛錢能買到的塑膠袋,還有外賣中裡三層外三層的塑料包裝……這些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塑料使用場景,可能都將隨著「升級版限塑令」的落地發生變化。
  • ​原 創:|拒絕 「白色汙染」 可以吃的吸管了解一下,真的太太太神奇!
    」全球連鎖咖啡巨頭星巴克宣布將於2020年前在旗下28000家門店內全面取締塑料吸管的使用以響應抵制一次性塑料產品的行動它是世界上首款可食用、可堆肥、可海洋降解的一次性吸管成功避免環境汙染問題陸陸續續的其他國家也都開始研發了可食用的吸管就比如這個韓國企業研製的表面光滑、結實有韌性的可食用吸管
  • 科普|講真,用紙吸管比塑料吸管更環保嗎?
    受訪專家:深圳市零廢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主任 毛達擺脫塑縛總幹事 鄭雪問:用紙吸管比塑料吸管更環保嗎?環境影響有很多方面,眼前較突出的是一些塑料製品容易洩漏到環境中,對海洋生物和環境造成影響。所以,我們更建議大家,如非必要,可以少用吸管,無論是紙的還是塑料的。用之前不妨先問自己:我是不是非用不可?問:為什麼說用一次性洗臉巾、一次性溼紙巾,也產生塑料垃圾?大家可能有種錯覺,以為它們是布、是紙,所以用一次就扔,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好。
  • 一次性塑料吸管年底前退出餐飲業 生產商在求變中觀望:看政策如何...
    紅星新聞從義烏當地多個吸管廠商處了解到,儘管距政策實施只有不到半年的時間,基於市場反應和成本考慮,部分中小企業塑料吸管廠商仍處於觀望態度。「一旦要換別的材料來替代,我們目前所有的東西,包括設備、原材料、倉儲和庫存都要進行調整。看國家這次怎麼弄,我們邊觀望邊做準備。」有廠家這樣說。
  • 英文外刊,究竟什麼樣的吸管對環境有好處?
    我們與食品服務供應商合作,主要是大品牌供應商,幫助他們獲得高質量、可持續和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在這些方案中,吸管材料取自植物,以開始淘汰一次性塑料。Single-use plastics such as bottles or straws are major cause of pollution.
  • 以後喝奶茶不能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了~每一根塑料吸管降解...
    > 一次性塑料吸管年底禁用! 你準備好了嗎? 2020年1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 生態環境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其中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與一次性塑料吸管說再見,真的做得到嗎?
    原創 新華日報 新華日報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2021年1月1日,升級版「限塑令」——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禁令生效。
  • 武漢:加強塑料汙染治理 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吸管年內告別餐桌
    方案規定,截至2020年底,武漢市重點區域將禁止銷售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簽的生產和銷售也將被禁止。同時,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也將在全市範圍餐飲行業被禁止使用。武漢市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都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用一次性吸管怎樣編織美麗的蝴蝶 吸管手工製作蝴蝶
    手工製作創意無限,把喝過飲料以後剩下的彩色廢吸管,讓我們做一隻美麗的蝴蝶吧。一次性廢吸管做蝴蝶,手工製作過程很簡單,趕緊看看用一次性吸管怎樣編織美麗的蝴蝶吧。第一步:首先準備好手工製作蝴蝶材料:毛根、吸管、夾子、活動眼睛、錫紙、剪刀,然後將不同顏色的吸管吸乾淨以後,用剪刀剪成一段一段。第二步:用一小段錫紙擰成繩子,當做蝴蝶的須。第三步:用毛根把吸管段按照不同顏色逐一串起。第四步:把串著吸管的毛根如圖擰成蝴蝶翅膀狀,兩半翅膀中間擰在一起,並用衣夾夾住作為蝴蝶的身體。
  • 塑料吸管危害不小
    不過,在塑膠袋使用量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時,飲品塑料杯、塑料吸管、杯口封裝直飲蓋等「白色汙染」問題愈發凸顯出來。  有媒體調查發現,大多數飲品店都提供塑料吸管,並且不限制顧客取用數量。為配合不同奶茶種類,一些店家甚至準備了多種吸管。盛放奶茶的飲品杯則成為飲品店消耗最多的塑料製品。一些商家專門利用塑料杯透明的特性,製作出漸變色的「奶蓋茶」、油畫一般的「髒髒茶」和斑斕的「水果茶」。
  • 海洋汙染:你不知道你的隨手一丟,會發生什麼...
    Rob和其他的志願者,將這些垃圾全部清理打包,僅僅一天,就裝滿了整整35個大袋子在清理完海灘之後,Rob展示了部分的垃圾,希望大家明白那些汙染海洋最多的垃圾到底是什麼兒童玩具潛水用具瓶蓋吸管各種裝飾品這些垃圾,全是人們覺得很小很小,毫不起眼的物品,可一旦隨手扔掉的人多了起來,海洋就會完全變成垃圾場
  • 距禁塑僅剩1周,但紙吸管總被投訴可咋辦?
    距離「吸管禁塑令」政策的施行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這期間家家都在換吸管。此時,就有一批飲品老闆快崩潰了:紙吸管不僅味大、易軟,還很難扎開,店鋪的顧客投訴刷刷往上漲;PLA吸管價格貴,成本又因此刷刷往上漲。在更換環保吸管的過渡期內,飲品店鋪普遍都遇到了哪些難題呢?又有哪些解決的好辦法呢?今天本文就跟大家一起聊聊環保吸管的這些事。
  • 再不換紙吸管,就不只是out的問題了!
    今年年底開始,全國範圍內的餐飲企業,都不能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了。留給餐飲企業做應對的時間不多了。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塑料製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0000噸,約合460億根。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