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建末日種子庫?科學家覺察到了什麼,難道末日真的會來

2020-12-05 華箋流香

世界末日種子庫(The Svalbard "Doomsday" Seed Vault)位於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一處山洞中。

具體處於斯匹次卑爾根島的朗伊爾城(Longyearbyen),地理坐標78°14′09″N 15°29′29″E,距離北極極點1000公裡。

約1 億粒世界各地的農作物種子被保存在零下18 攝氏度的地窖中。

末日肯定會來,但是人類除了能夠拯救自己的一部分以外,剩下的只能儘量拯救植物這樣一種物種!

絕大部分高等脊椎動物和昆蟲,我們是沒有辦法保留下來的。

》那些多到通常讓人生厭的蟲子,其實也在逐步消亡。

去年年底從非洲開始爆發的沙漠蝗蟲災害已經蔓延到了亞洲。

沙漠蝗蟲以每三個月為一代進行繁殖,每繁殖一次數量會增加20倍。

目前沙漠蝗蟲正在印度、巴基斯坦肆虐,已經到了緬甸,並且越過了國境。

不要看沙漠蝗蟲的數量如此的龐大,實際上總數應該也是下降的。

而且這種下降趨勢在幾年前就已經表現出來了。

蝗蟲不僅是中國人餐桌上的美食,也是非洲當地人的食物。

但是在2010年以來,蝗蟲數量逐步下降,本來很容易捕捉到的蝗蟲已經很難捕捉到了。2017年的時候,非洲當地人吃蝗蟲,甚至要去購買。

貝都因人部落也把蝗蟲作為牲畜的補充食物。貝都因人經過的一些沙漠地區非常貧瘠,飛過的蝗蟲群可能是數英裡內唯一的食物來源。如果準備得當,沒有其他東西可吃,馬和其他動物很容易吃這些昆蟲。

葉門村民利用成群的蝗蟲作為替代食物來源。但是2019年大規模沙漠蝗蟲災之前,當地已經三年沒有見到沙漠蝗蟲了。

昆蟲是地球上第一大動物種群,超過100多萬種。

但是根據科學家們的估算,可統計的昆蟲種類已經足足下降了40%,並且仍然在以每年2.5%的速度滅絕。

大家有沒有覺得今年夏天蚊子少了很多,蟬鳴聲也少了很多。

科學家認為到下個世紀昆蟲就會在地球上絕種。

》伴隨著昆蟲種類下降的,高等脊椎動物的數量也在下降。

食蟻獸以白蟻為食,很多鳥類和魚類都以昆蟲或者是昆蟲的幼蟲為食。昆蟲數量的下降直接導致了食蟲類脊椎動物數量下降。

同時,昆蟲也是控制某些特定種類有害植物的關鍵。

昆蟲數量的減少導致了植物之間物種競爭不平衡,因而也間接影響了以植物為食的許多動物的種群數量。

地球上已經經歷了5次物種大滅絕。

這些滅絕雖然在漫長的幾億年歷史長河中都集中在短暫的一個點。但是,放大這些點,實際也有幾十萬年幾百萬年的尺度。

而人類的文明史只有區區幾千年,我們仍然感覺很漫長。

如果人類能夠預知未來幾千萬年發生的事情,也許會看到我們正在第6次物種大滅絕的懸崖邊,但是卻身在其中渾然不知。

河流和湖泊只佔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一,但卻是全世界三分之一脊椎動物物種的家園。

科學家們收集了全世界126種淡水巨型動物群的可用時間序列數據,以及歐洲和美國44種物種的歷史和當代地理分布數據。

根據科學家們的量化研究,從1970年到2012年,全球淡水巨型動物的數量下降了88%。

淡水巨型動物群包括所有體重在30公斤或以上的淡水動物,如河豚、海狸、鱷魚、巨龜和鱘魚。

》伴隨著動物總體數量下降的,是種類銳減。

2006年,長江野生白暨豚功能性滅絕。

2020年,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宣告滅絕。

根據科學家們的估算,在未來20年裡,將有超過500種陸地野生脊椎動物滅絕或者是瀕臨滅絕。

高等脊椎動物和昆蟲,沒有辦法像冷藏種子那樣保存活體生命。

除了少量的家畜以外,脊椎動物的滅絕也是遲早的事。

末日種子倉庫把種子保存在零下18度的環境裡,但是也只能持續1000年的壽命。

植物是生物圈的基礎能量來源,是唯一能夠把陽光轉化為化學能的生命。

末日來臨之時,靠著種子種出的莊稼,可以讓人類勉強挨過一段饑荒。

保存脊椎動物和昆蟲活體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它們凍結在熱力學第二定律失效的時光冷凍機裡。然而,人類距離這個夢想遙遠的不可描述。

人類面臨的大過濾器不僅僅是能源問題。能源問題的解決,人類可以依靠熱核聚變託卡馬克裝置。這個裝置可能在50年之內會接近於成功。

第6次物種大滅絕可能才是真正的大過濾器,然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冷凍一些種子。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什麼建立種子庫?糧食存放時間達1000年,末日真的會到來?
    很多國家都建立了「末日種子庫「,難道世界末日真的會到來嗎?挪威的種子庫可以保存農作物超1000年「末日種子庫」並非營利組織,而是國家建立的儲存資源的生態資源庫,我國的種子庫就在雲南的昆明。已經存在13年了,是全國西南野生生物物種的資源庫。
  • 《流浪地球》的末日種子庫真的存在嗎?
    其中還有一個和農業有關:國際空間站將帶著一座種子庫前往宇宙深處。很多人覺得,種子庫只是科幻電影中的虛擬事物,但實際上,地球上確實存在「末日種子庫」,而且還有好幾個!地球上的種子庫什麼樣?又為什麼要建設種子庫呢?  早在2007年,挪威政府就在距離北極1000公裡的島嶼上建立了一座「種子庫」。這座「種子庫」被稱為「植物界的諾亞方舟」。
  • 世界末日來了也別怕,人類還給自己建了一個種子庫.
    再通過自動溫控系統將種子庫的溫度保持在零下 18 攝氏度,通過低溫來保存種子。。像一般的大麥,小麥,豌豆這些農作物種子可以保存 1000 年以上。這地方還是北極熊的故鄉,隨便走走就出來幾十隻北極熊,你還敢來偷盜?!注意!北極熊出沒!!!
  • 世界末日種子庫
    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是所有其他種子庫決定性的後備援助,為全球植物「備份」。當出現地區性或全球性大災難時,利用這裡精心儲藏的種子即可重新啟動農作物生產。它作為保護種子們的「終極保險」,保留著最後的希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是應對「 末日」 的, 所以人們叫它「末日種子庫」。種子庫建在斯瓦爾巴的永凍層裡,它就像一座天然冰箱, 能使種子處於低溫環境中。
  • 什麼情況?奧利奧開始建造「末日保險庫」,位置就在種子庫旁邊
    這個問題聽起來頗為有趣,但是沒有人想到奧利奧公司還真的考慮到了這個網友的問題,在挪威建造了一個末日保險庫。該保險庫建在永久凍土之上,距離全球種子庫並不遠。不得不說奧利奧的這項決定賺足了全球的關注。據了解,奧利奧的這個末日保險庫的靈感來自同樣位於挪威境內的全球種子庫,但是它的規模要比全球種子庫小很多。除了規模之外,該保險庫的保存措施可以和全球種子庫媲美。不僅如此,裡面的奧利奧餅乾還採用了全新的聚酯包裝。這種包裝方式可以保護餅乾在零下80攝氏度~華氏300攝氏度這段溫度範圍內不變質。
  • 若末日來臨,倖存者能重啟地球嗎?科學家:早已備好了末日種子庫
    不過除了第一計劃其實還做了第二手的準備,那就是載著地球生物的基因以及種子的飛行器獨立飛行,一直到尋找到一下顆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重新建立起人類文明。你知道嗎?其實地球上真的有一個地方儲存了全世界的所有種子,當地球遭遇不測時,最終倖存下來的人能夠靠這裡的種子繼續繁衍下去。
  • 末日倖存者怎麼重啟地球?別怕,科學家為你備好了「末日種子庫」
    電影《流浪地球》中,人類除了第一計劃流浪地球外,還有第二計劃:載著地球生物基因以及種子的飛行艙獨立飛行,直到尋找到下一顆宜居星球。然而你知道嗎?在地球上真的有一個地方儲存著全世界所有的種子,以供地球遭遇不測時,倖存的人能依靠這裡的種子繼續繁衍生息。
  • 最後的糧倉:末日種子庫
    就在人類快要放棄希望之時,一位神秘人士公開表示,他有上百萬種作物種子,正藏在一座冰山中,那足以拯救全人類。這些種子就存在今天的末日種子庫中。冰山上的種子銀行在北極圈內,有一座島嶼名叫斯匹次卑爾根島,歸屬於挪威,島上有一座普拉塔貝格山,坐落著一個世界級的「銀行」——末日種子庫。
  • 科幻電影裡的「末日種子庫」真的存在嗎?
    圖源網絡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不僅僅國外有末日種子庫,我國也建立了類似的機構——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主要包括種子庫、植物離體種質庫、DNA庫、微生物種子庫、動物種質庫、信息中心和植物種質資源圃,是目前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種子庫,僅次於末日種子庫。
  • 科學史上365天——末日種子庫
    它其貌不揚,活像一隻從地底伸出頭來的怪獸。這頭「怪獸」身負全人類的重任,是確保人類糧食安全的最後一個堡壘,是能在地球危難時刻拯救全人類的地方,是人類長久生存的保障,它就是被稱作「植物諾亞方舟」的「末日種子庫」。2006年世界種子基金會和挪威政府聯合斥資911萬美元修建末日種子庫,於當年6月19日奠基,歷時一年半,於2008年2月27日建成。
  • 大名鼎鼎的末日種子庫到底長啥樣? 跟我來!
    這座鮮有人能參觀、大名鼎鼎的末日種子庫到底什麼樣,新浪科技帶你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末日種子庫的入口就矗立在常年積雪的半山腰上,形似巨大戰艦桅杆,使用鋼筋混凝土澆築並以當前最新的工藝來保證電源供給,深入山體125米的倉庫內備有防爆破門和兩個密封艙,確保這些種子在核戰爭或者小行星撞擊地球這樣的世界末日來臨時還能給人類留下重建基礎,設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重要農作物全部被毀,而末日種子庫就是人類最後的希望,它將確保所有農作物樣本都完好無損
  • 藏滿全世界種子的末日種子庫,可能是人類最重要的冰箱
    它主要用於保護農作物的種子,增加世界農作物多樣性儲備,以防全球性災難。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起來在《流浪地球》中,在太空噴火球的劉培強...許多人認為,這座「末日種子庫」只有在末日才會派上用場,就像是流浪地球設計的那樣,被帶到新家園,然後開墾種植收割吃飯。
  • 揭秘末日種子庫內部:驚嘆
    北冰洋上的斯瓦爾巴群島靜靜的躺在挪威大陸與北極的中間地帶,這裡的冬季,白雪皚皚,仿佛時間冰凍靜止,荒野上山峰壯麗冰川高聳,隨處可見警示北極熊出沒的標牌,這裡也是保證全球食物「終極未來」的「世界末日種子庫」-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坐落的地方。這座鮮有人能參觀、大名鼎鼎的末日種子庫到底什麼樣,新浪科技帶你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 末日種子庫——生物的「諾亞方舟」
    今天要介紹的是一個「末日種子庫」——【斯瓦爾巴種子庫】(Svalbard
  • 若末日來臨,倖存者能重啟地球嗎?科學家:種子已備好
    進入到2020年後,其實很多朋友多少都有點擔心,害怕2020年真的會如很多預言那般發生世界末日。當然,這些都是無稽之談,我們也根本無需擔心。那麼,假設有一天真的有末日來臨了,當地球上只剩下少量的倖存者,他們有能力重啟地球嗎?
  • 全球種子庫,一座神秘的建築,被稱為末日穹頂
    「世界末日」這個話題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很多的科幻電影、小說等也很是鍾愛此類劇情。因為瑪雅預言,2012曾經被傳得沸沸揚揚。有的人把它當作了一個玩笑,但有的人還真的做了一些準備。當然,最終並沒有發生什麼事情。現在,又有一些新的預言接踵而至、開始流傳。
  • 諾亞方舟殘骸被找到,無數學者前去研究,難道真的有世界末日?
    有很多人都聽過諾亞方舟的傳說吧,有很多電影裡面也出現過這個場景,諾亞方舟其實就是一艘非常非常大的船,裡面要裝很多人類還有維持他們生命的食物或者種子,那為什麼要建一個諾亞方舟呢?其實是因為世界末日,世界末日在很多書籍裡面出現過,是上帝為了毀滅不好的人類而創辦的。
  • 諾亞方舟殘骸被找到,無數學者前去研究,難道真的有世界末日?
    有很多人都聽過諾亞方舟的傳說吧,有很多電影裡面也出現過這個場景,諾亞方舟其實就是一艘非常非常大的船,裡面要裝很多人類還有維持他們生命的食物或者種子,那為什麼要建一個諾亞方舟呢?其實是因為世界末日,世界末日在很多書籍裡面出現過,是上帝為了毀滅不好的人類而創辦的。
  • 如果世界末日來了怎麼辦?科學家做了8個準備,太陽消失了都不怕
    如果這些災難真的發生了,世界末日來了,人類應該怎麼辦呢?難道只有等死嗎?當然不會,既然有科學家對人類的未來有了不詳的預感,那麼一定是準備了很多措施。 科學家們做了8個準備,甚至連太陽熄滅都不怕。 1、人類為世界末日儲存了無數的種子。
  • 地球最後的備份,人類末日的希望——探秘世界最大種子庫
    在郎伊爾城旁邊一座砂巖山內部,有一座「世界末日種子庫」,它的正式名稱為挪威斯瓦爾巴末日種子庫建造這個「世界末日種子庫」是為了在「世界末日」真的來臨之際,使用它所儲備的作物種子保證食物供應。這些災難包括各類自然災害及人為破壞,比如全球氣候變暖或者核戰爭、恐怖主義。所以它也被稱為是農作物的諾亞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