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常用的微生物培養基及配製方法

2021-01-20 食安通官微

常用的微生物培養基及配製方法


(圖片來源於網絡)


1.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用於細菌培養)

牛肉膏3g,蛋白腖10g,NaCl 5g,水1000mL,pH7.4~7.6。


2.高氏1號培養基(用於放線菌培養)

可溶性澱粉20g,KNO3 1g,NaCl 0.5g,K2HPO4•3H2O 0.5g,MgSO4•7H2O0.5g,FeSO4•7H2O0.01g,水1000mL,pH7.4~7.6。配製時注意:可溶性澱粉要先用冷水調勻後再加入到以上培養基中。


3.馬丁氏(Martin)培養基(用於從土壤中分離真菌)

K2HPO41g,MgSO4•7H2O0.5g,蛋白腖5g,葡萄糖10g,1/3000孟加拉紅水溶液100mL,水900mL,自然pH,121℃溼熱滅菌30min。待培養基融化後冷卻55~60℃時加入鏈黴素(鏈黴素含量為30μg/mL)。


4.馬鈴薯培養基(PDA)(用於黴菌或酵母菌培養)

馬鈴薯(去皮)200g,蔗糖(或葡萄糖)20g,水1000mL,配製方法如下:

將馬鈴署去皮,切成約2cm2的小塊,放入1500mL的燒杯中煮沸30min,注意用玻棒攪拌以防糊底,然後用雙層紗布過濾,取其濾液加糖,再補足至1000mL,自然pH,黴菌用蔗糖,酵母菌用葡萄糖。


5.察氏培養基(蔗糖硝酸鈉培養基)(用於黴菌培養)

蔗糖30g,NaNO3 2g,K2HPO4 1g,MgSO4•7H2O0.5g,KCl 0.5g,FeSO4•7H2O0.1g,水1000mL,pH7.0~7.2。


6.Hayflik培養基(用於支原體培養)

牛心消化液(或浸出液)1000mL,蛋白腖10g,NaCl 5g,瓊脂15g,pH7.8~8.0,分裝每瓶70mL,121℃溼熱滅菌15min,待冷卻至80℃左右,每70mL中加入馬血清20mL,25%鮮酵母浸出液10mL,15醋酸鉈水溶液2.5mL,青黴素G鉀鹽水溶液(20萬單位以上)0.5mL,以上混合後傾注平板。

*注意:醋酸鉈是極毒的藥品,需特別注意安全操作。


7.麥氏(McCLary)培養基(醋酸鈉培養基)

葡萄糖0.1g, KCl 0.18g,酵母膏0.25g,醋酸鈉0.82g,瓊脂l.5g,蒸餾水l00mL。溶解後分裝試管,1l5℃溼熱滅菌15min。


8.葡萄糖蛋白腖水培養基(用於V.P.反應和甲基紅試驗)

蛋白腖0.5g,葡萄糖0.5g,K2HPO4 0.2g,水100mL,pH7.2,1l5℃溼熱滅菌20min。


9.蛋白腖水培養基(用於吲哚試驗)

蛋白腖10g,NaCl 5g,水1000mL,pH7.2~7.4,121℃溼熱滅菌20min。


10.糖發酵培養基(用於細菌糖發酵試驗)

蛋白腖0.2g,NaCl 0.5g,K2HPO4 0.02g,水100mL,溴麝香草酚藍(1%水溶液)0.3mL,糖類lg。分別稱取蛋白腖和NaCl溶於熱水中,調pH至7.4,再加入溴麝香草酚藍(先用少量95%乙醇溶解後,再加水配成1%水溶液),加入糖類,分裝試管,裝量4~5cm高,並倒放入一杜氏小管(管口向下,管內充滿培養液)。115℃溼熱滅菌20min。滅菌時注意適當延長煮沸時間,儘量把冷空氣排盡以使杜氏小管內不殘存氣泡。常用的糖類,如葡萄糖、蔗糖、甘露糖、麥芽糖、乳糖、半乳糖等(後兩種糖的用量常加大為1.5%)。


11.RCM培養基(強化梭菌培養基)、(用於厭氧菌培養)

酵母膏3g,牛肉膏l0g,蛋白腖10g,可溶性澱粉lg,葡萄糖5g, 半胱氨酸鹽酸鹽0.5g,NaCl 3g,NaAc 3g,水l000mL,pH8.5,刃天青3mg/L,l2l℃溼熱滅菌30min。


12.TYA培養基(用於厭氧菌培養)

葡萄糖40g,牛肉膏2g,酵母膏2g,胰蛋白腖(bacto-typetone)6g,醋酸銨3g,KH2PO4 0.5g,MgSO4•7H2O0.2g,FeSO4•7H2O0.01g,水1000mL, pH6.5,121℃溼熱滅菌30min。


13.玉米醪培養基(用於厭氧菌培養)

玉米粉65g,自來水1000mL,混勻,煮10min成糊狀,自然pH,121℃溼熱滅菌30min。


14.中性紅培養基(用於厭氧菌培養)

葡萄糖40g,胰蛋白腖6g,酵母膏2g,牛肉膏2g,醋酸銨3g,KH2PO4 5g,中性紅0.2g,MgSO4•7H2O0.2g,FeSO4•7H2O0.01g, 水1000mL,pH6.2,121℃溼熱滅菌30min。


15.CaCO3明膠麥芽汁培養基(用於厭氧菌培養)

麥芽汁(6波美)1000mL,水1000mL,CaCO310g,明膠10g,pH6.8,121℃溼熱滅菌30min。


16.BCG牛乳培養基(用於乳酸發酵)

(A)溶液:

脫脂乳粉100g,水500mL,加入1.6%溴甲酚綠(B.C.G)乙醇溶液1mL,80℃滅菌20min。

(B)溶液:

酵母膏10g,水500mL,瓊脂20g, pH6.8,121℃溼熱滅菌20min。以無菌操作趁熱將(A)、(B)溶液混合均勻後倒平板。


17.乳酸菌培養基(用於乳酸發酵)

牛肉膏5g,酵母膏5g,蛋白腖10g,葡萄糖10g,乳糖5g,NaCl 5g,水1000mL,pH6.8,121℃溼熱滅菌20min。


18.酒精發酵培養基(用於酒精發酵)

蔗糖10g,MgSO4•7H2O 0.5g,NH4NO30.5g,20%豆芽汁2mL,KH2PO4 0.5g,水100mL,自然pH。


19.柯索夫培養基(用於鉤端螺旋體培養)

優質蛋白腖0.4g, NaCl 0.7g,KCl 0.02g, NaHCO3 0.01g,CaCl 0.02g,KH2PO40.09g,NaH2PO40.48g,蒸餾水500mL,無菌兔血清40mL。

製法:

除兔血清外的其餘各成分混合,加熱溶解,調pH至7.2,121℃溼熱滅菌20min,待冷卻後,加入無菌兔血清,製成8%血清溶液,然後分裝試管(5~10mL/管),56℃水浴滅活lh後備用。


20.豆芽汁培養基

黃豆芽500g,加水1000mL,煮沸lh,過濾後補足水分,121℃溼熱滅菌後存放備用,此即為50%的豆芽汁;
用於細菌培養:

10%豆芽汁200mL,葡萄糖(或蔗糖)50g,水800mL,pH7.2~7.4。
用於黴菌或酵母菌培養:

10%豆芽汁200mL,糖50g,水800mL,自然pH。黴菌用蔗糖,酵母菌用葡萄糖。


21.LB(Luria—Bertani)培養基(細菌培養,常在分子生物學中應用)

雙蒸餾水950mL,胰蛋白腖l0g,NaCl l0g,酵母提取物(bacto- yeast extract)5g,用lmol/L NaOH (約l mL) 調節pH值至7.0,加雙蒸餾水至總體積為1L,121℃溼熱滅菌30min。

含氨苄青黴素LB培養基:


待LB培養基滅菌後冷至50℃左右加入抗生素,至終濃度為80~100mg/L。


22.復紅亞硫酸鈉培養基(遠藤氏培養基)、(用於水體中大腸菌群測定)

蛋白腖10g,牛肉浸膏5g,酵母浸膏5g,瓊脂20g,乳糖10g,K2HPO40.5g,無水亞硫酸鈉5g,5%鹼性復紅乙醇溶液20mL,蒸餾水1000mL。

製作過程:

先將蛋白腖、牛肉浸膏、酵母浸膏和瓊脂加入到900mL水中,加熱溶解,再加入K2PO4,溶解後補充水至l000mL,調pH至7.2~7.4。隨後加入乳糖,混勻溶解後,於115℃溼熱滅菌20min。再稱取亞硫酸鈉至一無菌空試管中,用少許無菌水使其溶解,在水浴中煮沸10min後,立即滴加於20mL 5%鹼性復紅乙醇溶液中,直至深紅色轉變為淡粉紅色為止。將此混合液全部加入到上述已滅菌的並仍保持融化狀態的培養基中,混勻後立即倒平板,待凝固後存放冰箱備用,若顏色由淡紅變為深紅,則不能再用。


23.乳糖蛋白腖半固體培養基(用於水體中大腸菌群測定)

蛋白腖10g,牛肉浸膏5g,酵母膏5g,乳糖10g,瓊脂5g,蒸餾水1000mL,pH7.2~7.4,分裝試管(l0mL/管),115℃溼熱滅菌20min。


24.乳糖蛋白腖培養液(用於多管發酵法檢測水體中大腸菌群)

蛋白腖10g,牛肉膏3g,乳糖5g,NaCl 5g,蒸餾水l000mL,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lmL。調pH至7.2,分裝試管(l0mL/管),並放入倒置杜氏小管,l15℃溼熱滅菌20min。


25.三倍濃乳糖蛋白腖培養液(用於水體中大腸菌群測定)

將乳糖蛋白腖培養液中各營養成分以擴大3倍加入到l000mL水中,製法同上,分裝於放有倒置杜氏小管的試管中,每管5mL,1l5℃溼熱滅菌20min。


26.伊紅美藍培養基(EMB培養基)(用於水體中大腸菌群測定和細菌轉導)

蛋白腖l0g,乳糖10g,K2HPO4 2g,瓊脂25g,2%/伊紅Y(曙紅)水溶液20mL,0.5%美藍(亞甲藍)水溶液l3mL,pH7.4。

製作過程:

先將蛋白腖、乳糖、K2HPO4和瓊脂混勻,加熱溶解後,調pH至7.4,1l5℃溼熱滅菌20min,然後加入已分別滅菌的伊紅液和美藍液,充分混勻,防止產生氣泡。待培養基冷卻到50℃左右倒平皿。如培養基太熱會產生過多的凝集水,可在平板凝固後倒置存於冰箱備用。在細菌轉導實驗中用半乳糖代替乳糖,其餘成分不變。


27.加倍肉湯培養基(用於細菌轉導)

牛肉膏6g,蛋白腖20g,NaCl 10g,水1000mL,pH7.4~7.6。

28.半固體素瓊脂(用於細菌轉導)瓊脂1g,水100mL,121℃溼熱滅菌30min。


29.豆餅斜面培養基(用於產蛋白酶黴菌菌株篩選)

豆餅100g加水5~6倍,煮出濾汁100mL,汁內加入KH2PO4 0.1%,MgSO4 0.05%,(NH4)2SO4  0.05%,可溶性澱粉2%,pH6,瓊脂2%~2.5%。  


30.酪素培養基(用於蛋白酶菌株篩選)

分別配製A液和B液。
A液:

稱取Na2HPO4•7H2O 1.07g。乾酪素4g,加適量蒸餾水,並加熱溶解。
B液:

稱取 KH2PO4 0.36g,加水溶解。A、B液混合後,加入酪素水解液0.3 mL,加瓊脂20g,最後用蒸餾水定容至1000mL。


酪素水解液的配製:

1g酪蛋白溶於鹼性緩衝液中,加入1%的枯草芽孢桿菌蛋白酶25mL加水至100mL,30℃水解l h。用於配製培養基時,其用量為1000mL,培養基中加入100mL以上水解液。


31.細菌基本培養基(用於篩選營養缺陷型)   

Na2HPO4•7H2O 1g,MgSO4•7H2O0.2g,葡萄糖5g,NaCl 5g,K2HPO4lg,水l000mL,pH7.0,1l5℃溼熱滅菌30min。


32.YEPD培養基(用於酵母原生質體融合)

酵母粉10g,蛋白腖20g,葡萄糖20g,蒸餾水1000mL,pH6.0,115℃溼熱滅菌20min。


33.YEPD高滲培養基(用於酵母原生質體融合)

在YEPD培養基中加入0.6mol/L的NaCL,3%瓊脂。


34.YNB基本培養基(用於酵母原生質體融合)

0.67%酵母氮鹼基(YNB, 不含胺基酸,Difco),2%葡萄糖,3%瓊脂,pH6.2。

另一配方為:

葡萄糖10g(NH4)2SO4 1g,K2HPO40.125g,KHPO4 0.875g,KI 0.0001g,MgSO4•7H2O0.5g,CaCl2•2H2O0.lg,NaCl0.1g,維量元素母液lmL,維生素母液lmL(母液均按常規配製),水1000mL,pH5.8~6.0。


35.YNB高滲基本培養基(用於原生質體融合)

在YNB基本培養基中加入0.6mol/LNaCl。


36.酚紅半固體柱狀培養基(用於檢查氧與菌生長的關係)

蛋白腖1g,葡萄糖10g, 玉米漿10g,瓊脂7g,水1000mL,pH7.2。在調好pH後,加入1.6%酚紅溶液數滴,至培養基變為深紅色,分裝於大試管中,裝量約為試管高度的1/2,1l5℃滅菌20min。細菌在此培養基中利用葡萄糖生長產酸,使酚紅從紅色變成黃色,在不同部位生長的細菌,可使培養基的相應部位顏色改變,但注意培養時間太長,酸可擴散以致不能正確判斷結果。
以上各種培養基均可配製成固體或半固體狀態,只需改變瓊脂用量即可,前者為1.5%~2.0%,後者為0.3%~0.8%。

網址:www.eshian.com

來源:網絡

編輯:高妍、子沐





集食品安全大數據    綜合查詢服務平臺

客服電話010-82101380             

QQ會員群466 830 707      

微信客服FreyjaWithSAT      

客服郵箱service@zhiyunda.com



相關焦點

  • 微生物培養基配製與滅菌方法及步驟
    微生物培養基是供微生物生長、繁殖、代謝的混合養料。由於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營養類型,對營養物質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加之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養基的種類很多,使用的原料也各有差異,但從營養角度分析,微生物培養基中一般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碳源、氮源、無機鹽、生長素以及水分等。另外,培養基還應具有適宜的pH值、一定的緩衝能力、一定的氧化還原電位及合適的滲透壓。
  • 培養基的配製
    一、原理大多數微生物均可用人工方法培養。以人工方法配製成的適合微生物生長繁殖或積累代謝產物的營養基質,稱為培養基,培養基中一般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碳源、氮源、無機鹽、生長素以及水分等。另外,培養基還應具有適宜的ph值、一定的緩衝能力、一定的氧化還原電位及合適的滲透壓。
  • 微生物培養基的類型
    由於各類微生物對營養基質的要求各不同,因此微生物培養基類型很多,不同培養基可根據實際需要,添加一些自身無法合成的化合物。物品簡介由人工配製的適合微生物生長繁殖或積累代謝產物的營養基質,在微生物學中稱為微生物培養基。由於各類微生物對營養基質的要求各不同,因此微生物培養基類型很多,不同培養基可根據實際需要,添加一些自身無法合成的化合物。
  • 微生物實驗室必知培養基製備技術匯總!
    二、培養基的類型在實驗室中配製的適合微生物生長繁殖或累積代謝產物的任何營養基質,都叫做培養基(Media)。由於各類微生物對營養的要求不同,培養目的和檢測需要不同,因而培養基的種類很多。我們可根據某種標準,將種類繁多的培養基劃分為若干類型。
  • 食用菌培養基的配製
    食用菌培養基的配製(1)培養基的分類①按成分不同分類天然培養基:指以天然物質為培養原料的培養基。常用的有馬鈴薯、豆芽汁、麥芽汁、玉米粉、麥麩、清糠、牛肉膏、蛋白腖、棉籽殼、木屑等。一合成培養基:用化學藥物配製而成的培養基,一般見於研究性的培養基。如實驗某種食用菌能利用哪種碳源,就選用各種有關的化學藥材,分別製成各種培養基,觀察實驗菌種的生長情況。半合成培養基:以天然材料和化學藥物混合配製而成的培養基。②按菌種擴大形式分類母種培養基:即常用的斜面培養基。廣州等地介紹用枝條代替斜面培養基,這種枝條培養基也屬母種培養基。
  • 卡邁舒(上海)生物科技為您介紹培養基的配製與滅菌
    培養基的配製與滅菌   以下資料由卡邁舒(上海)生物科技整理提供   1 目的   1.1了解並掌握培養基的配製、分裝方法   1.2掌握各種實驗室滅菌方法及技術。   2 原理   培養基是供微生物生長、繁殖、代謝的混合養料。
  • 細胞培養基的使用方法
    細胞培養基&血清模式      血清對於在傳統培養基配方中生長和增殖的大多數細胞系來說是需要的,因為大多數單獨的培養基並不能提供細胞生長所需要的全部營養,如MEM培養基,較為常用的量為5%~10%的比例,而特殊的低血清培養基血清量可降至3%左右,細胞的形態和功能不受影響。2.
  • 畢赤酵母表達的培養基配製大全
    畢赤酵母表達的培養基配製大全   畢赤酵母表達的培養基配製      2.8 RDH   Regeneration Dextrose Medium + Histidine (葡萄糖再生培養基 + 0.004%組氨酸)   在RD培養基配製的第三步中,在加入10ml的100*H母液,同時無菌水的體積減少至78ml即可,其餘配製方法與RD相同。4℃保存。
  • 配製培養基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配製培養基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配置培養基需要:   1、根據不同微生物的營養需要配製不同的培養基。   2、注意各種營養物質的濃度及合適配比,保持合適滲透壓 。   3、將培養基的 pH 控制在適宜的範圍之內,以利於不同類型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或代謝產物的積累。
  • 對微生物進行擴大培養為什麼用液體培養基-上海擎澤生物科技
    微生物是否能夠辨認出人類,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人類對於微生物的認知,還要從17世紀中葉說起,當荷蘭人列文虎克用自製的簡單顯微鏡觀察並發現了許多微生物之後,一大批研究者才開始了對微生物的探索,尋找新微生物、擴大培養微生物、進行科學研究……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現如今人們對微生物的了解越來越多,微生物擴大培養等微生物學基本技術也已經十分完善。
  • 微生物培養基中的蛋白腖有何作用?
    可配製各種微生物培養基。一般來說,用於蛋白腖生產的蛋白包括動物蛋白(酪蛋白、肉類)和植物蛋白(豆類)兩種。蛋白腖當中不僅含有豐富的胺基酸,特別是含硫胺基酸較多,而且含有更多的細菌生長需要的維生素和其它生長因子。是生物製藥發酵及各種培養基製備的基礎原材料。在培養基當中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氮源。蛋白腖的用途:實驗室用作培養基,培養細菌。食品中用作提高蛋白含量。
  • 分子克隆的正確打開方式 | 培養基專題(一)
    其實這是一種微生物的培養皿。有些微生物呈現不同的顏色,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為粉紅色或者綠色,銅綠假單胞菌為綠色,大腸桿菌為黃色等等。通過在固體培養基上培養不同的菌落而作圖。微生物培養是科研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在進行分子克隆實驗中,常用的質粒轉化實驗便是藉助感受態的大腸桿菌獲得多拷貝的質粒,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礎。接下來的時間裡,小編會為大家陸續介紹分子克隆的相關知識。
  • 微生物實驗室常用儀器配置
    1、培養箱培養箱有多種類型,它的作用在於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一個適宜的環境。生化培養箱只能控制溫度,可作為一般細菌的平板培養;黴菌培養箱可以控制溫度和溼度,可作為黴菌的培養;CO2培養箱一般用於細胞培養。
  • 細胞培養基使用方法(微孔濾膜過濾除菌)
    1.1 細胞培養基&血清模式   血清對於在傳統培養基配方中生長和增殖的大多數細胞系來說是需要的,因為大多數單獨的培養基並不能提供細胞生長所需要的全部營養,如MEM培養基,較為常用的量為5%~10%的比例,而特殊的低血清培養基血清量可降至3%左右,細胞的形態和功能不受影響。
  • 選擇性培養基
    EMB培養基,常用於鑑別E.coli。蛋白腖10g,乳糖5g,蔗糖5g,磷酸氫二鉀2g,伊紅Y0.4g,美藍0.065g,蒸餾水1000g,pH7。2216E培養基配方,分離海洋微生物的培養基配方。蛋白腖5g,酵母膏1g,磷酸高鐵0.01g,瓊脂15-20g,陳海水1000ml,煮沸氫氧化鈉(5%)的溶液調PH值7.6-7。伊紅美藍培養基,可用於檢測水中大腸桿菌的含量。
  • 卡邁舒(Kmaels)MS培養基配方
    MS培養基的配製包括以下步驟。培養基母液的配製和保存 MS培養基含有近30種營養成分,為了避免每次配製培養基都要對這幾十種成分進行稱量,可將培養基中的各種成分,按原量的20倍或200倍分別稱量,配成濃縮液,這種濃縮液叫做培養基母液。  基本作用  植物組織培養中常用的一種培養基是MS培養基。
  • 如何保證微生物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要點在這!
    同時,實驗室還應當有相應技術能力的人負責實驗室內的技術工作,並設立質量監督員。2、實驗室的操作手冊,是指實驗室應當有一套系統的文件要求,包含實驗室運營的各個方面,包括但不限於各級人員的職責和權限、實驗室安全措施、樣品採集和處理指南、培養基和試劑的配製方法等。
  • 培養基營養豐富,非常適合作物生長,它的種類和配製你了解多少?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組織培養育苗技術,如今已經得到廣泛應用。關於組織培養育苗技術種類眾多,今天就來具體了解它的種類和配製。還不太熟悉的朋友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1.培養基的組成和pH培養基是決定植物組織培養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 常用微生物培養基配方大全!
    本培養菌是培養許多種類真菌所常用的。把馬鈴薯洗淨去皮,取200克切成小塊,加水1000毫升,煮沸半小時後,補足水分。在濾液中加入10克瓊脂,煮沸溶解後加糖20克(用於培養黴菌的加入蔗糖,用於培養酵母菌的加入葡萄糖),補足水分,分裝,滅菌,備用。把這培養基的pH值調到7.2~7.4,配方中的糖,如用葡萄糖還可用來培養放線菌和芽孢桿菌。
  • 冬蟲夏草的培養基製作方法
    導語:歡迎來到鍾情綠豆粥,冬蟲夏草的培養基製作方法 冬蟲夏草相信大家都聽過,只是你知道冬蟲夏草是一種食用菌嗎?如果想人工栽培,冬蟲夏草的生長所需條件必須得了解,包括對營養物質的需求。pH值:菌絲生長的適宜pH為5.4~6.8,但配製培養基時通常調至7.0左右,在菌絲生長過程中會逐漸降到6.8以下。機械刺激:培養基表面用松針被覆,對於子實體形成有良好影響,未作被覆處理的孢梗束及子實體形成皆少,甚至不產生,重新被覆松針則可促進子實體再發生。用土壤被覆,厚度約2釐米時利於形成子實體。北蟲草常用的米飯培養基配方有哪些?